泉州,为什么是一生必须要去一次的城市?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福建泉州,一座被“加冕”的城市。中国唯一一座世遗城市、“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世界宗教博物馆”、“东方文化之都”……泉州的名号数不胜数。风光无限下,真实的泉州似大隐隐于市的武林高手,见惯了风云际会,宠辱不惊,古朴优雅,处处是烟火气与人情味。

今年正值“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也是泉州申遗成功2周年,凤凰网《这局好玩儿》走进“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在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吕秀家的带领下,凤凰网旅游主编许玥探访这座一生必须要去一次的城市。在古渡口眺望大海,感受宋元时期“世界第一大港”的繁盛;漫步在古厝街道,品味这里“半城烟火半城仙”的闲适与包容。

《这局好玩儿》是凤凰网推出的百位文旅局局长精品访谈实录,记录中国文旅成就、思考全新文旅趋势,展示蔚为壮观的大美中国。

撰文|袁雨欣 策划|许玥

“我家门口有世遗”的泉式骄傲

两年前的7月,“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泉州成为中国唯一一座世遗城市。“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由22处公元10世纪到14世纪产生并留存至今的一系列文化遗产构成:天后宫、真武庙、开元寺、洛阳桥……这些古老、生动、世所罕见的古老遗迹,穿越千年厚重历史让海洋文化、海丝文化、闽南文化于此交相辉映。如今,“我家门前有世遗”,已经成为泉州人的日常用语。

“苍官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一千年前一艘又一艘从古刺桐港(泉州港古称)远洋出差、满载货物的货船,承载的不仅仅是和璧隋珠与珍奇瑰宝,更反映出宋元中国空前繁盛的海外交通贸易。马可·波罗称泉州为“光明之城”,他初到之时所见的刺桐港能同时纳百艘货船,大批商人云集于此,货物堆积如山——正是这座都市文明最为繁盛的时刻。

22处遗产点之一的石湖码头位于石狮市石湖半岛古渡口,是宋元时期泉州湾“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外港,实证了宋元泉州建港“天时地利人和”的现实条件。

相传,石湖码头始建于8世纪初期的唐开元年间,由海商林銮在此创建,因此又被当地人称为“林銮渡”。林銮祖上做与文莱的海上香料贸易生意,从前船队沿着海岸线航行,不可避免地浪费了很多人力和物力。到唐朝720年,文莱海贸的指挥棒交到林銮手里。为了获得物美价廉的香料,他决定在整个泉州的海岸线上选择一个点,建造一个能够直航文莱的渡口。石湖码头水深、避风、不容易淤积的天然条件让其成为首选之地。

史书中“试舟浡泥”记载的就是林銮首航文莱的故事,“试”是尝试,“舟”即船舶,“浡泥”是文莱的古称。“试舟浡泥”的成功代表了泉州晋江与南洋(东南亚)群岛航线的顺利开通,大大缩短了与文莱海贸的航线距离。六胜塔石湖码头世界遗产点保护管理站负责人郭增沛介绍道:“林銮的成功带动当地群众纷纷加入船队,泉州与东南亚海贸往来的辉煌时期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如今,靠山向海、舳舻千里的古渡口已完成其历史使命,以饱经千年沧桑的身躯默默守望着这片热土,见证着千百年来这片海港的变迁。

千年前建造的渡口如今依然完存至今,得益于石湖村村民自发对码头文物的修缮和新港的建设。石湖码头所在的石湖村村民世世代代向海而生、因海而兴,直至今天,从事航运与外贸依然是石湖及其周边民众重要的生产形态。于感恩图报、乐善好施的石湖人而言,石湖码头以及周边的万寿塔、六胜塔等文化遗产是他们生活中难以割舍的组成部分。一句“我家门口有世遗”,是骄傲也是责任。

“爱拼才会赢”的精神底色

传唱至大江南北的那句“爱拼才会赢”,正是闽南人生活哲学的体现。而由海发家、靠海吃海的泉州人更是走南闯北,凭借着一腔热血和百折不饶的精神走遍了世界。

蜿蜒千里的海岸线,不仅塑造了曾经的港口城市泉州,还塑造了勤劳勇敢的福建渔女——蟳埔女。她们头戴簪花围,身穿大裾衫、阔脚裤,脚踏双木屐,无论生活如何发难,都挡不住她们对美好的渴望,对生活的热情。

蟳埔村位于泉州市丰泽区,地处晋江入海口、古刺桐港之畔,距离泉州市区仅10公里。这座隐藏在城市中的古老小渔村,自明清时期建村并发展至今,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村。其中,头戴“簪花围”的蟳埔女是这里最为出圈的文化名片。

头上簪花是陪伴蟳埔女一生的民俗符号。从孩提时起,蟳埔女就要把头发留长,到十一、二岁就能将长发一圈一圈盘在脑后,梳成海螺状的圆形发髻,再穿一支“骨髻”,有“骨针安发”之意。发髻固定后会用茉莉、素馨、玉兰、含笑等鲜花串成的花环,套在圆髻外围,少则一二环,多则四五环。最后在髻心处左右对称插上不同色彩的簪花、绢花或鲜花,花朵的选择也讲究搭配,往往会选择与花衫相衬的配色。此时蟳埔女的头上就仿佛一座百花齐放、春色满园的小花坛,因此其日常所戴的“簪花围”头饰也被称作“头顶花园”,是非遗文化之一。

在蟳埔村,从满村子跑的小朋友到步履蹒跚的老奶奶,头上始终都戴着艳丽的花朵。但美丽的不仅仅是头顶的一座小花园,更多的是蟳埔街上随处可见的灿烂笑容。蟳埔阿姨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带花梳头,用最美丽的状态开启一天的劳动和生活。于蟳埔女而言,簪花是她们取悦自己的方式,是对生活的信仰。

蟳埔女的一生与海为伴,头上簪花,手中劳作,住着“蚝”房。爱美的蟳埔女从不逃避对生活的担当,当男人们出海打鱼,她们便在岸边剥海蛎,手中撬开的不仅仅是海蛎壳,还有她们对生活的执着,这是蟳埔女世代相传的生存法则。

蟳埔人住的“蚝”房叫做蚵壳厝。“蚵壳厝”的名字源自闽南语, “厝”意为“房屋”,而“蚵”则代表了“海蛎”。蚵壳厝享有“千年砖,万年蚝”的美誉,其采用海蛎壳作为主要建材。这种与众不同的材料来源于古时海上贸易,彼时蟳埔是泉州海丝之路最为重要的港口之一,返航的商船因舱内不载货形成空船,重心不稳而不利于航行,船员将海外散落在海滩上的蚵壳装在船上压舱,因此这些海蛎壳也是舶来品。一座座蚵壳厝成为承载着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凝结着中国海上贸易历史和地方文化的精华。

蟳埔女爱美,更以勤劳著称。她们靠着一股不怕苦、不服输的韧劲,用勤劳与智慧为自己和家人创造了如今幸福的生活。当坐在蚵壳厝旁弯腰撬海蛎壳的蟳埔婆婆,笑弯了眼睛唱出那句地道的泉州味“爱拼才会赢”的时候,这句歌词才真正鲜活了起来。

名为“家”的人间烟火

爱拼、敢闯、敢赢的信念让泉州人无畏艰难、敢于向外,但他们始终没有忘记过家乡。无论是出海打拼的男人还是在家劳作的蟳埔女,泉州人吃过的苦、历经的磨难,最终都是为了家庭。这也是闽南人本性使然——崇乡重祖、乐善好施。

泉州早期在海外打拼的游子谨记“离家不离祖,离乡不离土”,敢拼搏、勇开拓,把辛苦钱、血汗钱积蓄下来寄回家乡养家糊口、报答桑梓。

“谋生菲岛游子意,尚志祖国侨胞心。”看泉州石狮华侨民房的楹联,探泉州街巷里的中西合璧的闽南民居建筑“番仔楼”,每一句口号、每一座洋楼的背后都饱含着华侨在南洋打拼的辛酸血泪,印证了往昔泉州先民闯荡的传奇故事。这些“番仔楼”,盛满了闽南华侨的乡愁和爱国情怀。

穿梭在泉州的街巷中,抬眼还能看到一座座颇具闽南风味的红砖古厝。红砖白石、燕尾山墙,镶嵌上精美的木石雕刻装饰……杂糅了大陆与海洋的闽南特色建筑展现出独特的多元风情。站在如此建筑前,定会惊艳于眼前融古开今、彰显建筑技艺之大成的巧思与细节,感慨于泉州古老且独特的建筑美学。

在这些漂亮精美老宅子的门楣上,还能够看到一个家族的源头。匾额上的“XX衍派”“XX传芳”记录的是主人家的姓;左右两副对联的头个字是男主人家的名,末个字是女主人家的名。这样的记录方式为当地人带来的是超越文字本身的浪漫与归属,这是闽南人对宗族文化的传承与认同,是不断追求、延续包含血脉情缘的归属感。

背山面海、地势起伏,造就了泉州人的探索精神。面对大海的诱惑时,泉州人从未停下脚步,他们兼容并包,演绎着与风浪的传奇故事。而面对家乡的呼唤时,泉州人又是笃定的,古老的文明与习俗都在这里被完整保留。泉州人对家乡文化的眷念,促使年轻人继承和发扬家乡文化。

泉州地区的布袋木偶戏就是其中之一。2006年,泉州地区布袋木偶戏批准列入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布袋木偶戏以泉腔演唱戏文,是福建木偶戏种类中的主要代表剧种之一。

泉州市布袋木偶戏传承人沈艺捷,与我们想象中的非遗传承人不同,年轻的面庞与其指掌间精湛的木偶技艺形成鲜明对比。从自幼对掌中布袋戏的热爱,到产生传承非遗文化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不同的心境促使着他勤练手上功夫。如今的沈艺捷不仅常赴国外演出,积极对外传播布袋木偶戏文化,也时常开办研学课堂,努力向下一代人心手相传非遗瑰宝。

发达的海运让全世界从泉州走过,成就了泉州从宋元时期起传承至今的包容与开放。在这里,不同的文明交流互鉴,多元的文化碰撞融合,大到星罗棋布的红砖古厝和出砖入石的燕尾脊,小到街头巷尾珍馐佳肴的飘香,泉州的方方面面都体现着历史上不同国家与东方的连接,但处处又展现着不同于任何一处的独特风情。于外来的游客而言,这是热爱生活的人梦寐以求的烟火气;于泉州人而言,这是名为“家”的味道。

爱“吃”才会赢的幸福密码

作为曾经的“东方第一大港”,发达的海运不仅为泉州带来了文化交融,更带来了东西方的口味交融。当海上丝绸之路带回的异域风味,遇到本土的山海馈赠,再加之泉州人的智慧与巧思,便构成了属于泉州的饮食底色。一桌带着闽南特色的家乡饭,是每个在外打拼的泉州人,刻在骨子里的乡愁。

一道“炝”出来的海鲜拼盘“海海人生”,海鲜入锅后仅需添加少许水,盖上盖子,蒸到水干为止即可上桌。宛若宋元时期那群气血方刚的泉州海商,他们一同面对困难、共享收获,体现的就是闽南人“人生海海,输赢笑笑”的乐观心态。泉州人的包容豁达,在饭桌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润饼是泉州特色的传统家乡菜,是泉州人逢年过节必吃的菜品。润饼菜的灵魂在于润饼皮,里面既包着从“海丝”进入中国的胡萝卜、荷兰豆,也有泉州本土的海苔等食材,一张薄薄的饼皮包罗万象,将泉州与整个世界融合在一起。这样一道包山包海的融合菜,同样也是老一辈泉州人魂牵梦萦的“思乡菜”,在外打拼的泉州人每每吃到这一口有“古早味”、“家乡味”的润饼,才算是真正回到了家。

泉州最为出名的还是其遍布大街小巷的特色美食,要有“爱吃才会赢”的气魄才能“吃透”这座城市。漫步在泉州的街头巷尾,仿佛进入了一个美食仙境,个中滋味,齿颊生香。在泉州的晨曦中醒来,去水门国仔面线糊排排长队,只为一碗“糊而不烂、清而不浊、鲜美可口、香飘四溢”的正宗面线糊。面线糊拌着醋肉、海味,再加上外酥里嫩的油条,不同食材的鲜味在口中同时迸发出来,让你的味蕾感受片刻极致的享受。逛吃的一天少不了手中的一碗石花膏,这种由海中植物加工制作的小甜品,配上新鲜的应季水果也能做出不同的花样。

当然,泉州的美食不仅限于此。姜母鸭、煎糕、烧肉粽、牛肉羹……都是泉州美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泉州人不仅“爱吃”,更“会吃”。他们把对家乡的眷恋幻化成对美味的传承,一代代将泉州风味手口相传下来,成就了如今八方游客慕名而来的美食之城。

“满城刺桐花,四海是一家。一条古丝路,绵延到天涯。大海无边天作岸,风起扬帆正芳华。”这是《丝路扬帆》里所唱的泉州。这座城市过去的成功,靠的是深入陆地、水域开阔的深水良港,靠的是泉州人坚信人定胜天的信念;而如今,一代代泉州人在这里筚路蓝缕,开拓进取,他们用“爱拼才会赢”的人生哲学,带领着这座东亚文化之都跨过厚重的历史,带着“四海是一家”的开放包容与“风起扬帆正芳华”的气血方刚,让刺桐港的传奇继往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