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2022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
《公报》显示,2022年全国出生人口956万人,其中二孩占比为38.9%,三孩及以上占比为15.0%,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1.1∶100。
应该怎样看待这几项指标?
指标1:全国出生人口数量1950年以来首次跌破1000万
我国出生人口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趋势性下降,从每年2000多万人下降到2003年的1600万人以下,之后一直在1600万人上下波动。
2016年和2017年我国出生人口大幅增加。
2017年是我国“全面两孩”生育政策实施的第二年,也是政策效果完整显现的第一年。2017年全国出生人口数量1723万人,虽比2016年小幅减少,但明显高于“十二五”时期年均出生1644万人的水平,是2000年以来历史第二高值。
而从2017年之后,全国出生人口数量下降趋势明显。到2022年,全国出生人口仅为956万人,这是1950年以来,年出生人口首次跌破1000万。
全国出生人口数量减少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总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是因为育龄妇女持续减少。2011年我国育龄妇女数量达到峰值后开始减少。2022年,我国15-49岁育龄妇女人数比2021年减少400多万人,其中21-35岁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减少近500万人。
二是因为生育水平继续下降。受生育观念变化、婚育推迟等多方面因素影响,2022年育龄妇女生育水平继续下降。据统计,育龄妇女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2017年调查为1.76个,2019年调查为1.73个,2021年调查降到1.64个,生育意愿持续走低。
三是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偏高加重了生育顾虑。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住房、教育、就业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的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居高不下,加大了年轻人生育顾虑。
指标2:二孩占比近年来逐渐下降
二孩出生人数的明显增加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一孩出生数量减少的影响,有利于改善人口年龄结构,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从孩次结构来看,2014年、2015年二孩出生明显增加,一孩出生明显减少。
2013年至2015年,一孩和二孩出生数分别为1056万人、511万人,972万人、606万人,886万人、652万人。2015年比2013年二孩增加141万人,主要是单独两孩政策的效果。
2015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全面二孩政策随即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受政策效应影响,2016年二孩出生数量大幅上升,明显高于“十二五”时期平均水平。
2017年二孩数量进一步上升至883万人,比2016年增加了162万人;二孩占全部出生人口的比重达到51.2%,比2016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
2020年到2022年,我国每年出生人口中一孩占比分别为42.9%、44.1%和46.1%,呈逐年增加。近3年一孩出生人数分别为514.8万人、468.3万人、440.7万人。
与此同时,年出生人口中,二孩占比下降;三孩占比,2022年仅比2021年提高0.5个百分点。
人口学专家何亚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说明二孩政策带来的二孩生育堆积基本结束;三孩占比上升,说明三孩政策有一定的效果,但三孩占比上升较小,显示鼓励生育面临的挑战很大,这也提醒政府应该加大力度出台支持生育的政策。
指标3:出生人口性别比逐渐趋向正常水平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国人口中,男性人口72206万人,女性人口68969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69(以女性为100)。
几十年间,尽管我国男多女少情况未改变,但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人口为100)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从1953年的107.56降至2022年的104.69。
从国家统计局每年公布的数据来看,自2006年以来,我国总人口性别比整体呈下降趋势。
比起总人口性别比,更需要关注的数据是出生人口性别比。《公报》显示,2022年全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1.1(以女婴为100)。
出生人口性别比是反映生命之初性别平等状况的基本指标。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离正常值且不断上升,到21世纪初达到116.9。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982年、1990年、2000年、2010年四次人口普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分别为108.5、111.3、116.9、117.9,呈现不断攀升迹象。其中,2004年出生人口性别比高达121.2,此后保持在120上下波动。
2008年开始,出生人口性别比呈下降趋势。2022年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1.1,较前两次普查结果相近,与1990年的出生人口性别比趋同,虽然仍超出正常水平(103-107)上限,但较2010年降低了7.0,逐渐趋向正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