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家风论”再现《求是》:红三代议题引发热议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中共党刊《求是》最近刊登了一篇中共领导人习近平的署名文章,题为《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文章内容出自习近平多年前的一次讲话,强调“家庭教育与爱党、爱国相结合”,如今时隔八年再现,引发外界广泛关注与解读。有分析认为,《求是》刊登多年前的旧讲话可能与已落马的前中共高官薄熙来之子薄瓜瓜最近在海外发表的一系列言论有关,亦或是中共试图强化家风管理与政治宣传的又一手段。

习近平赞扬中共先辈高度重视家风

习近平在这篇文章中指出,“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同时,国家好,民族好,家庭才能好。只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家庭梦才能梦想成真。”他要求广大家庭将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实现家庭梦融入民族梦之中,从而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但值得注意的是,文章谈及“家风”的部分提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已故中共元老级领导人,赞扬他们高度重视家风建设,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家风”。

习近平强调,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并严格要求亲属子女,过好亲情关,教育他们树立遵纪守法、艰苦朴素、自食其力的良好观念,明白见利忘义、贪赃枉法都是不道德的事情,要为全社会做表率。

文章标明,这段讲话选自2016年12月12日习近平会见中共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内容。时隔八年,这一内容重新出现在党媒,引起外界热议。

隐含政治信号与红三代博弈

台湾师范大学东亚学系教授范世平认为,中共党媒选择此时重印“家风论”,弦外之音耐人寻味。他认为,这在某种程度上与薄瓜瓜近期为父母辩护的公开言论相关。

范世平对美国之音表示,目前在秦城监狱服刑的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的儿子薄瓜瓜去年年底在台湾迎娶罗东博爱医院创办人许文政的孙女许惠瑜,使他再度成为焦点。其后薄瓜瓜又在社交平台发文为父母抱不平。《求是》杂志选在在春节刊登习近平的署名文章,在时间点上有一定关联性。

范世平说:“薄瓜瓜是一个特殊案例。我们知道,习近平从2013年上台至今,进行了非常多以打贪为名,行权力斗争之实,但是这些被打的人,包括什么郭伯雄、徐才厚、令计划等等,他们的子女大部分都还在中国大陆,基本上不敢有任何发言。薄瓜瓜是极少数在海外的,而且他敢发言,所以这次习近平相当投鼠忌器,相当担心。”

薄瓜瓜的祖父是中共建政元老薄一波,他的父亲薄熙来一度被视为中共“太子党”核心成员,有实力与习近平角逐第五代领导人宝座。

2012年2月,薄熙来的副手兼重庆公安局长王立军叛逃到美国驻成都领事馆寻求庇护。卷入事件的薄熙来最终被撤去重庆市委书记职务接受调查。翌年更被指严重违纪违法,被判无期徒刑。

薄熙来的妻子谷开来则在2012年因卷入英国商人海伍德(Neil Heywood)命案,被指涉嫌杀害海伍德,遭判处死缓。

原本被视为“红三代”的薄瓜瓜近年十分低调,目前在加拿大定居。但在去年12月发表的长文中,薄瓜瓜否认外界对于薄家拥有巨额海外资产的指控,还说虽然父母名声扫地,但照样是他最崇拜、最亲近的人。

“薄瓜瓜也算是‘红三代’,因为他是薄一波的孙子。若他提出一些看法,当然中共会感到担心,尤其是他指出父母亲遭受政治迫害,要向他们致敬。这些说法的确是让中共感到压力,范世平说,“薄瓜瓜把他父亲塑造成非常努力,可是人际关系不好,又说他母亲没有动机和证据去杀害英国商人海伍德,等于说他爸妈是无辜的,等于说要让他父母亲的历史定位得到平反。”

范世平还说,有理由相信,近期薄瓜瓜一连串的言行已引起中共对他的戒心。

“未来他(薄瓜瓜)如果出来指控一些政治内幕的话,对中共来讲能承受得了吗?而且他非常聪明的是,他娶的是台湾的太太。根据台湾的法例,他六年后可以申请入籍,等于多了一层安全保障。未来他拿到身份证,对于中共来讲更是难堪。一个‘红三代’的人竟然在民进党执政下拿到身份证,成为台湾的女婿,变成台湾人了。这点都是中共难以承受的,所以《求是》杂志这篇文章的针对性其实是蛮强的。”

重提习近平往昔言论 中共宣传伎俩今不如昔?

但在另一方面,新加坡国际事务研究所资深研究员胡逸山则认为,中共党媒在春节期间重印习近平的“家风论”,更多是中共统战手法和宣传口径的一部分,与薄瓜瓜事件未必存在直接关联。

他对美国之音表示,《求是》在春节期间引述习近平八年前的讲话,主要还是中共谋求把宣传口径、统战手法跟“爱国、爱党”结合起来。

胡逸山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在多次运动中都有这样的说法:某人的家庭成分如何不一样,是否来自工农兵家庭,是不是来自革命家庭,还是来自小资家庭等等。这种所谓成分对共产党统治底下的社会结构是有很大的定义作用。加上近年来落马的一些高官,他们的罪名往往是没有严厉管教自己的家人或者自己的随员。”

中国独立政治学者楼弟(匿名)对美国之音表示,习近平的“家风论”使人想起中国的《家庭教育促进法》。

在2022年1月实施的《家庭教育促进法》首次就家庭教育立法,从家庭、国家、社会和法律等层面,对未成年人监护人、社会对家庭教育应当承担的责任,进行划分和规定。

楼弟说:“家庭教育从‘家事’上升到‘国事’, 当时就有人认为,政府和党是不是管太多了?手是不是伸得太长了? 现在几乎可以盖棺论定,《家庭教育促进法》只是没人当回事的文字游戏。当年这个法也开宗明义说要‘爱党、爱国’,但部分条文,譬如父母或监护人不得因性别、身体状况、智力等歧视未成年人,不得实施家庭暴力,表面上还是有正面意义的。现在党媒却连包装也省掉,干脆翻炒习的讲话了事。这根本就是开倒车。”

查看评论(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