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务院在官网的国家简介页面中,不用“中华人民共和国(PRC)”来指中国,改以“中国”(China)简称。(取材自美国国务院官网)
国务院在官网的国家简介页面中,不用“中华人民共和国(PRC)”来指中国,改以“中国”(China)简称。日经亚洲报导,国务院日前才删除台湾页面中关于不支持台独的表述,这些修改显示出川普政府第二任的关注重点。
目前的中国页面写道:“战略竞争是美国看待与中国关系的框架。”拜登政府时期,这段话原为:“战略竞争是美国看待与中华人民共和国(PRC)关系的框架。”
美中外交关系的基础来自1972年、1979年和1982年签署的美中三项联合公报,其中均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正式名称。
目前尚不清楚国务院未来是否在所有文档中都只使用“中国”。国务卿鲁比欧1月24日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通话,以及1月22日与菲律宾外交部长马纳罗(Enrique Manalo)通话的内容摘要,仍使用“PRC”,但并未完整拼出缩写。
国务院发言人对日经亚洲表示:“国务院定期更新网站和简介页面。中国页面的更新旨在反映当前政府的政策和重点,涵盖与中国及美中关系相关的内容。”
这份简介页面也明显体现出政策优先事项的转变。拜登政府时期的页面提到,美国将与盟友和伙伴密切合作,从“实力方面”应对中华人民共和国(PRC);新版页面则改为,美国将“依循对等与公平原则”处理与中国的关系。
简介页面还完全删除有关美国对中国援助的内容,例如保护西藏文化、支持环境保护以及推动法治等计划。
相反地,页面中关于双边经济关系的部分则扩展三倍,添加内容指出,美国在2023年对中国的商品与服务贸易逆差达2520亿美元,并强调中国经济“是全球投资最具限制的环境之一”。
此外,页面明确表示,华府致力“打击中国共产党(CCP)对美国政府的恶意网络攻击”。新版页面共提及“中共”三次;拜登政府时期,该词从未出现。
与此同时,国务院上周决定删除台湾页面中“不支持台湾独立”这段话,引发两岸的关注与回应。
台湾外交部长林佳龙对“展现美台关系的支持与正面立场”表示欢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则批评华府“严重倒退”,并敦促美方“立即纠正错误”。
一位匿名川普政府官员对日经亚洲表示:“现实是,我们认为公开表明这个立场没有帮助。”该官员指出,介绍页面的其他部分已提到,美国反对任何一方单方面改变现状,并表示这段表述已经“足够”。
美国国务院修改官网美中关系陈述 北京批鼓噪战略竞争
美国国务院修改了官网上的美中关系简介页面,在描述经济关系时强调贸易逆差,并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改称为“中国”。中国政府批评有关修改歪曲事实真相,鼓噪中美战略竞争,表示强烈不满。
据路透社星期四(2月20日)报道,除了删除“不支持台独”的表述,美国国务院网站上周的更新也调整了对中国相关内容的陈述,措辞也比旧版更强硬。
网站在扩大经济关系的部分,强调美中贸易逆差,以及美国企业对在华经营面临挑战的担忧,并称中国的经济是“世界上最具限制性的投资环境之一”。
网站称:“中国还采取不公平的贸易行为,包括使用强迫劳动和大量国家补贴,使美国企业处于不利地位,进而促使它们成为中国侵犯人权行为的同谋。”
美国国务院还在官网中指责中共试图操纵和颠覆联合国等机构,在这些机构中“培养和安插中共党员担任领导职务和其他职务”。更新后的官网三次提到中共,也是旧版前所未有的。
官网也不再提及“与盟友和伙伴密切合作,捍卫我们的利益和价值观”,转而称华盛顿将在与中国的关系中“遵循互惠和公平的原则”。同时,官网还删除有关美国对华援助的部分。
此外,官网的中国概况介绍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替换为“中国”。
美中外交关系的基础建立于1972年、1979年和1982年签署的美中三项联合公报,其中均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正式名称。拜登政府也通常会用“PRC”来简称“中华人民共和国”。
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的全球中国中心研究员宋文笛认为,美国对中国官方名称的修改,表面上是为在经济贸易谈判中争取优势,实际上则意味着美国在中共执政合法性问题上的态度有所软化。
他说:“这种转变可能是华盛顿向北京发出的信号,让北京放心,美国并不打算挑战中国共产党的统治。”
不过,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星期四在例行记者会上说,美国国务院官网的修改歪曲事实真相,诋毁中国外交政策,鼓噪所谓中美战略竞争,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坚决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