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段男子在成都地铁里“表白同性”的视频在网络传播。记者调查发现,视频背后是一个拍摄团队刻意炒作话题,蹭流量博关注。
成都警方也注意到了这个视频拍摄团队。经初步侦查,核心成员为视频发布者郭某和拍摄者杨某,而“主角”郭某并非真实“喜欢男生”,视频所述内容多为虚构和编造,之所以炮制相关话题,目的是博取流量和关注度。
4月10日晚,成都警方发布警情通报,视频创作发布的核心成员郭某和杨某因涉嫌寻衅滋事罪,被成都市公安局轨道公交分局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该案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当天,封面新闻记者对话嫌疑人郭某,他对自己策划、编造剧本,拍摄与陌生人虚假搭讪、“表白”的视频,刻意制造“示爱”话题,并通过多个网络平台散布的行为表示十分后悔,希望大家不要效仿。
调查揭秘
地铁车厢内男子“表白同性”
视频账号两个月涨粉上万
郭某在社交平台所发视频的截图
地铁里,一名男子正在搭讪同车的乘客,自称“喜欢男的”,询问是否有对象等。被搭讪者多是情侣或年轻男性,这一幕,被人拍下来并发到网上。一时间,网友议论纷纷。
这些引发争议的视频,场景多发生在成都地铁车厢内。
视频中,郭某(即警方通报的出镜人员)头戴鸭舌帽,一副浅色眼镜,身着黑灰色上衣,或左顾右盼,或直接跟身旁男子搭讪,“你有对象吗?”“我对你的感觉挺好的。”他会以和同车其他男子“套近乎”的方式,讲出自己的恋爱取向,然后由另一名同行伙伴(即警方通报的杨某)拍视频记录下来。
郭某在社交平台所发视频的截图
除此外,郭某自述“喜欢男的”,对车厢内的男乘客或年轻情侣也进行搭讪、“表白”,称“我喜欢你”“我要追你”等,其账号从2025年2月下旬开始发布此类视频,截至目前公开发布的作品有50余个。
为博关注刻意炒作话题
账号发布者意图商业变现
根据调查发现,郭某拍摄相关视频的主要目的还是挣钱,想做自媒体账号,意图商业变现。
今年年初,他回到成都后,联系到朋友杨某,打算在成都做一个关于“表白同性”的视频账号,炒作相关话题博取关注。一开始,他拍摄的场景在咖啡馆、健身房、餐厅、湖边,但这些视频的点击率和关注度都较低。
后来,他“转战”地铁车厢。通过搭讪年轻男性,以随机求拥抱、收购外套等方式向他人“表白”。
郭某在社交平台所发视频的截图
两人也进行了分工:郭某出镜,杨某拍摄。视频的剧情和脚本均由郭某策划主导,杨某则出于朋友关系帮忙拍摄,搭讪桥段多是郭某虚构、编造而成,包括自己的情感取向等等。
记者调查发现,在视频的评论区,有网友质疑,“博主到底是真的还是做账号呀?”后经警方调查也披露,郭某并非“喜欢男士”,单纯是为了蹭流量和商业变现,编造虚假人设在地铁内骚扰陌生人。记者浏览发现,郭某的账号主页有两个公开群聊,关注博主就可申请加入群聊。群聊公告显示“关于拍摄内容,大家可众筹思路,我来实现”。
被搭讪者大多不知情
当事人称对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希望删除相关视频
在视频中出镜的乘客,大多是郭某随机寻找的路人,部分当事人知晓拍摄过程,但视频是否上传到社交平台,以及会以怎样的方式、怎样的话题上传,并未经过当事人的同意。
郭某在社交平台的视频账号(目前已被处理)
上述视频多发布在社交平台上,在账号简介中,郭某备注自己是十年北漂,现在定居成都,视频内容中的男女都是真实人物,无演员拍摄,并经过本人同意后发布。这些视频中被搭讪的情侣多为年轻男女,郭某会以“刚和前男友分手了”“能不能借肩膀靠一会儿”等语言进行搭讪,对郭某的搭讪内容,有的情侣表现出尴尬的态度,有的相视一笑,郭某则回复表示“尴尬的是他们,我,还好。”
经查,曾有视频当事人在看到郭某发布的视频后,联系到他,希望能够删除相关视频,表示自己并不知道郭某拍摄视频是为了做这样的账号。
4月10日,记者也联系到一名曾被郭某搭讪的年轻男子小李(化名),他告诉记者,今年3月份他和女朋友在乘坐地铁的时候,郭某上来搭讪,“当时我不知道他在拍摄,后期也不知道他会上传视频。”直到4月初,才看到自己居然出现在郭某的视频中,“我非常反感和气愤,因为他的这个行为,身边朋友转发给我这个视频,我很不开心。”小李联系郭某希望删除相关视频,并选择报警后,才得知郭某被抓了。
对话办案民警
两名男子构成网络寻衅滋事
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4月8日,轨道公交分局案侦大队网安大队副大队长黄少月告诉记者,警方调查发现,郭某是湖北人,曾在北京某文化公司从事策划工作,且曾有过交往4年的女朋友,后来分手。
郭某接受警方讯问
今年初到成都后,他为了做自媒体账号,便炒作相关话题不断拍摄视频。郭杨两人在成都地铁6号线、5号线车厢内,拍摄了诸如“表白同性”“搭讪男生”等炒作话题的短视频并发到网上。“我们依法对两名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后,两人对其以吸引眼球、博取流量为目的,多次在成都地铁拍摄、炮制假话题短视频并盈利的寻衅滋事行为供认不讳。”
对话嫌疑人
“我的行为影响了城市形象,
希望大家不要效仿”
4月10日上午,经警方同意,封面新闻记者在成都市看守所,见到了郭某,以下是对话内容(文字有整理)
封面新闻:你当时拍摄上述视频目的是什么?
郭某:我刚来成都,来了之后,经济上有些问题,所以我想自己做点事。第二就是我本身之前是做运营和策划的,在运营方面会有一些经验。就想着做自媒体,拍摄“搭讪”的这些素材。
封面新闻:为什么想到拍摄这样的“搭讪”视频?视频中,你说你喜欢男性,这个是真的吗?
郭某:我自己以为这是一个比较创新的赛道,然后大家也会觉得比较搞笑,也可以很好地博眼球,就选择这个内容。我本人不是视频中所说的我喜欢男生。我之前谈过三个女朋友,最近一段恋情是2024年5月份分手,当时这段恋情谈了4年左右,然后分手了。
封面新闻:你当时发的视频,播放量和话题量有没有达到你的预期?是不是你最初设想的方向?
郭某:在2月末,我在地铁车厢里面拍了一期视频,然后这个视频的播放量当时达到了600万,达到我的预期,所以我后来就决定大量复制这个在地铁拍摄的搭讪视频话题。从2月份创号到现在,各种平台总体的播放量在9000多万。
封面新闻:你是否有意识到这样的行为属于违法犯罪?
郭某:当时其实我在做这个内容的时候,我是觉得这个话题很搞笑,确实可能伤害公序良俗,但是我没有意识到这是违法的。后来,我拍一些类似的视频后,平台也对我的视频进行了限流,包括禁播,我其实是意识到了,这个话题可能涉及违法的,所以我后期想转成其他的正能量赛道。
封面新闻:有没有想过被拍摄的人他可能自身会有一些反感或者不愿意?
郭某:我会考虑到,所以我每次拍摄完之后会向当事人解释,但是有一些解释,可能当时因为在地铁里拍摄没有很及时,所以他们听到的内容可能跟我视频表达的不一样,所以后期我在上传之后,他们就会觉得我侵犯了他的个人权利。有人来找过我希望删除,针对这种个人诉求,我会马上删掉或者隐藏视频。
封面新闻:你视频中选择“搭讪”的对象会有一些考虑吗?会不会给他们提前解释一下你在做什么?
郭某:我一般会选择颜值比较高的男性或者高颜值情侣,因为大众对高颜值对象的反应会比较好。拍视频后,我会直接跟他说我只是做一个社交平台的搞笑内容。
封面新闻:有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存在哪些影响?
郭某:当时没想到这些。有很多网友会跟风留言,当时我可能觉得这个传播量很高,我自己比较窃喜,所以没过多注意,但是后来我意识到这个内容,对成都的整体形象会有消极的影响。
我是2024年来的成都,大概在这边工作一年之后,才决定创作这个账号。对于在地铁上搭讪的这些行为,我现在意识到对成都地铁以及城市形象造成了严重损害,我想跟那些想要模仿我,以及想要做这方面内容的人说一声,你可以去做自己的账号,这个账号可以有流量,但是题材需要是正能量,不能损害个人及公众的利益。
点击封面新闻微信公众号
“封面头条”栏目
查看更多精彩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