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花》上映之前,赵丽颖一篇辟谣博文让自己被嘲没文化,片方和工作室纷纷下场才令风波平息;如今,《向阳花》正在热映,赵丽颖却再次凭借一条动态让自己陷入文盲争议。
赵丽颖这次发布的内容很简洁,只是引用了一句佛家用语“与群魔为法侣,视大地为蒲园”,并带上了“电影向阳花”的话题。而这句话在海报上也有放,赵丽颖应该是搬来套用。可是照着搬运,她都打错了字。她没有用“与”的简体字,而是想用“与”的繁体字“與”,没想到闹了个笑话,将“與”写作了舆论的“舆”。

其实,赵丽颖完全可以整句话都用简体字,而不是单独用“与”的繁体字,现在弄得整句话既不简也不繁,不伦不类,还因为把繁体字打错了而被嘲想卖弄学识,结果翻车了。在许多人眼中,赵丽颖这繁体简体混用的举动就是越没有什么越想秀什么。


一时之间,关于赵丽颖文化、学历和知识水平的争议纷纷涌来,赵丽颖再一次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难以摆脱“文盲”的标签。
据悉,赵丽颖陷入文盲争议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之前的她也是错别字连篇。在《与凤行》宣传期的时候,她曾多次出现发文有错别字的情况,比如把“灵界”打成“灵届”,写感动两个字,结果“感”字缺了一笔等等。

每一次赵丽颖因为错别字而陷入争议的时候,她的选择都是把内容重新编辑,但是对争议置若罔闻。这一次因为舆论把错别字改了,下一次再犯,之后再改、再犯,循环往复。此前是这样,如今也是如此,她在风波发酵后立刻将“舆”改成了“與”,但是损失的口碑和再次稳固的“文盲”人设却是没办法重新编辑的。

大众对“文盲”的批评和嘲讽不仅是因为公众人物文化素养低造成观感不好,还因为文化工作者如果没有文化,她的工作能力和事业上限也会因此受限。赵丽颖现阶段的事业困境就是因为学识决定演技,文化决定上限,她不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就难以实现真正的飞升。

从赵丽颖接受采访时提到的对不同角色的理解就能看出她知识比较浅,比如提到《有翡》中的周翡,她将其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敢和无畏视为“虎”、“像个肉盾”;

在塑造《幸福到万家》中的何幸福时,她不去深层次地解读和分析人物,而是跳脱出来审判人物,觉得这个角色不现实,质疑真的会有这样的生活、遇到这样的困难吗?如果这时候说她何不食肉糜,估计粉丝又会跳出来说,赵丽颖也是农村出身。可是,如今长期处在优渥生活之下,她还记得普通人的困难,还能引发共情吗?怕是存疑吧。

包括正在热映的《向阳·花》中饰演的高月香,赵丽颖对这一角色的解读也流于表面,要么就是讲她有血性,要么就是强调她对生存欲望的不放弃。

由此可见,赵丽颖对高月香这一角色只有宏观且直观的理解,没有更深层次的剖析,这也许就是专家评价赵丽颖在《向阳·花》中的表演非常地浮和假的原因之一吧。


从《虎狼之路》到《乔妍的心事》再到《向阳·花》,赵丽颖在其中的演技都遭到了观众的差评。目前看来,赵丽颖的表演是经不住大荧幕的推敲的,如果她真的想在电影领域大展身手,那么真的需要提升一下自身的文化素养了。毕竟,无法深层次解读角色,自然就无法更好地塑造角色,更无法给观众带来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