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载奋斗,感恩所有。启前路风景,沐光而行。”
这是李思思在离开央视时在网络平台发的一段话,放弃铁饭碗宣布开启新挑战。
曾经在台上光鲜亮丽的优秀主持人,现如今在网上做起了直播带货网红,39岁的她,如今用实力证明,是金子到哪都会发光。
去年十月份,央视著名主持人李思思在社交平台发了一段感言,一时间之间引发热议,
这段文字看起来像是她要从央视辞职,有网友不禁在评论区发出这样的疑问,
她的回答也无疑证实了这一点。
网友也不禁开始疑惑,辞去央视工作跨行直播真的值吗?
李思思的人生转型就像按下电视遥控器的换台键,从央视演播厅的聚光灯下突然切换到直播间的美颜滤镜前。
要说央视主持人的工资,外界的想象和现实差距能比春晚收视率和真实观众数的差距还大。
有离职主播透露过,就算做到李思思这个级别,月薪也就够在北京五环外租个两居室。
这行当看着光鲜,其实和故宫里的文物修复师差不多名声在外,实惠有限。
李思思在央视那会儿,最值钱的不是工资卡,而是化妆间里攒下的护肤品小样。有次台里办内部特卖会,她抢到件打折羊绒衫,乐得在朋友圈晒了三天。
当年她能杀进央视,靠的可不是运气。
北大新闻系那会儿,别人还在为专业课发愁,她已经在《挑战主持人》节目里八连擂。
有同学记得她总带着三件套:润喉糖、采访本和折叠椅——随时能找个角落模拟直播。
这种拼劲让她26岁就站上春晚舞台,创下最年轻女主持记录。
那时候化妆师给她定妆,粉底都要多扑两层,就怕镜头拍到熬夜背稿的黑眼圈。
转型带货主播这事,李思思比谁都清醒。
离开央视后注册了直播公司,办公地点就设在自己家书房。
第一批货是托广州朋友找的库存丝巾,直播间观众还没场控人数多。
有次卖养生壶,讲到"三档温控"时嘴瓢成"三档失控",自己笑场足足三分钟。这些糗事现在都成了她直播间的搞笑素材,粉丝就爱看她把专业主持范儿和翻车现场混搭。
要说她带货有什么独门秘籍,大概是把新闻播报的严谨和综艺节目的热闹揉在了一起。
卖个电饭煲能扯到东北大米种植经,介绍胶原蛋白口服液时,顺手科普肽链分子式。
有次卖助农苹果,她直接视频连线果农,现场计算每亩地投入产出比,硬是把带货直播做成《焦点访谈》。
这种知识型带货反而吸引了不少中年粉,有大学教授说她直播间是"移动的科普课堂"。
高铁上的养生routine让李思思意外出圈,其实这套操作她坚持了十年。
在央视时,化妆间里永远备着艾草锤和刮痧板,有次被朱迅撞见敷着面膜背稿,还被调侃"这是要抢美妆博主的饭碗"。
关于离开央视的真正原因,圈内人有个说法:她这种全能型选手,在传统媒体就像被装进定制西装,手脚都伸展不开。
有次台里策划新节目,她提议加入直播互动环节,策划会开了三次都没通过。现在自己做直播,五分钟能换三套造型,随时插播观众点歌,这种自由度在体制内确实难实现。
看她现在直播间里穿着汉服卖咖啡机的混搭风,倒是比当年春晚的定制礼服更鲜活。
转型后的生活也没想象中轻松。选品会经常开到凌晨,有次为验证某款不粘锅质量,她在家煎了三天鸡蛋,煎到儿子看见鸡蛋就躲。
团队小姑娘说她比在央视时还拼,直播脚本改得比新闻稿还密。但李思思自己倒乐在其中,用她的话说:"以前念错个字要写检查,现在说漏嘴能变搞笑梗,这心理负担起码轻了二十斤。"
如今再看她的社交账号,央视时期的正装照和现在的素颜直播对比鲜明。
有粉丝留言说更喜欢她现在"会卡粉的真脸",比当年完美无瑕的播音妆真实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