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近日一方面向全球贸易伙伴发动“贸易战”,另一方面就对联邦储备局主席鲍威尔(Jerome Powell)不断施压,要求对方“提前减息”(pre-emptive rate cuts)以超前应对可能因关税战导致的通胀。有美国媒体报道,历史上联储局主席从未被总统罢免过。而按照《联邦储备法》(Federal Reserve Act),总统仅有权“因故”解僱联储局董事会成员,包括主席;惟过往这个权限一直被视为在官员“行为不检”(misconduct)或丧失工作能力(incapacity)方能行驶,不能因总统与联储局主席有政策分歧就动用。分析指,川普早前解僱联邦雇员的一宗官司已上述至最高法院,该案件的判决将对川普是否能够解僱鲍威尔有重要启示。
美国总统川普4月21日再发文敦促鲍威尔尽快减息,批评对方是“太迟先生”、“失败者”,指现在再不减息的话,经济可能会放缓。

川普2025年4月21日再发文批评鲍威尔(Truth Social网站截图)
美国《国会山报》(The Hill)18日(上周五)曾报道,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席哈塞特(Kevin Hassett)指,白宫正研究是否能够解僱美联储主席,外界对这做法是否可行众说纷纭。
鲍威尔过往曾明确表示,按照法律,美国总统不能解僱他。按照惯例,美国总统过往都对联储局的独立性保持高度尊重,即使双方在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上有分歧,也不会贸然干预其运作。
作为美国的中央银行,美国联邦储备局负责管理国家的货币政策,主要透过制定利率来促进经济活动;其核心工作是达成“双重使命”(dual mandate),维持市场价格稳定与鼓励最大就业。这代表,联储局在调整利率时,需同时顾及通胀与就业市场的情况。
自2022年6月美国通胀率升到9%的高峰以来,联储局其后开始大幅加息,将利率调高至5.25%至5.5%的十多年新高。然而,随着经济放缓,联储局于去年底开始减息,目前利率已降至4.25%至4.5%之间。
自川普今年1月再次上任,联储局已召开两次会议,分别于1月和3月,讨论是否调整利率。在这两次会议中,联储局均未调整利率,理由是整体经济充满不确定性。
联储局下一次理事会会议将于5月6至7日举行;预料川普会持续向主席鲍威尔施压,惟外界估计联储局董事及鲍威尔皆不太可能让步。
按照《联邦储备法》第10条规定,联储局董事局成员的任期为14年,总统可在“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提前解僱。然而,法律并未明确定义“有正当理由”的具体含义,且此条文主要针对董事会成员,对于主席的任命与解僱并无明确规定。
据报道,鲍威尔于2018年由川普任命后开始担任联储局主席,后来在2022年获前任总统拜登(Joe Biden)任命连任,任期将于2026年5月届满。
川普声称他有权解僱独立机构的董事会成员,其主要依据是美国宪法第二条。第二条赋予总统“行政权”,以“确保法律得到忠实执行”。
报道指,美国最高法院第一宗牵涉总统宪法第二条解僱权有关的重大案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的“迈尔斯诉美国”(Myers v. United States)案。在该案中,最高法院驳回1876年的一项法律,该法律授权参议院保护美国邮政局长不被总统解僱,裁定该法律侵犯了总统的第二条权力。
惟十年后,最高法院在1935年的“堪富利遗嘱执行人诉美国”(Humphrey's Executor v. US)案中限制了总统的权力,该案对时任总统罗斯福(Franklin Roosevel )解僱美国联邦贸易专员的行为提出质疑。最高法院在裁决中写道,总统随意解僱独立机构官员的权力仅限于行政官员,行使准立法职权及准司法职权的政府官员均受国会保护,总统不能任意解僱。
目前,美国最高法院正审理国家劳工关係委员会(National Labor Relations Board)的一宗案件,起因是川普解僱了该委员会的一名官员,该案件的判决可能影响总统对联邦机构官员的解僱权限。
如果最高法院裁定总统拥有更大的解僱权限,将大大增加川普未来解僱鲍威尔的机会。
在目前的情况下,川普只能靠“出口术”向鲍威尔施压减息,并没有实质的权限解僱他。相信美股、美金和美国债券在未来一段时间依然会处于大幅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