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明史杂谈(7)--辽左英魂孙承宗

孙承宗是明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是辽东四帅中唯一具备统帅风格和品格的卓越人物, 明朝如果假以事权与承宗,断不至于江山沦为人手!此文本准备列在明史杂谈中,唯觉因而 对不住承宗先生的爱国保民的一腔热血和满腹忠诚,特单独开列。亦作为纪念承宗先生殉国 三百六十五年的一份微薄的祭品! 孙承宗,河北高阳人。字稚绳,相貌奇伟、声若洪钟。明万历三十二年中进士,授给编修, 此后,充当日讲官,深为天启所重,呼之为“吾师”。 天启元年,广宁失守,辽左危急,承宗慨然任事,以本兵兼东阁大学士参与辽东军务,他上书称:“迩年兵多不练,饷多不核。以将用兵,而以文官招练; 以将临阵,而以文官指发;以武略备边,而日增置文官于幕;以边任经、抚,而日 问战守于朝;此极弊也。今天下当重将权,择一沉雄有气略者,授之节钺,得自辟 置偏裨以下,勿使文吏用小见沾沾陵其上。边疆小胜小败,皆不足问,要使守关无 阑入,而徐为恢复计。”力主固守关外,反对无原则的退守关内。成为主战派的中坚。 而这一书稿也是辽左徐图恢复的唯一正确的战略要点和重要的军政文献! 天启二年八月,承宗勇赴国 难,自请督师,他说:“与其以天下之大付于不可信之人,何如将天下之大付于不可信之我!”慷慨壮烈,皇帝壮之,诏给关防敕书,以原官督山海关及蓟、辽、天津、 登、莱诸处军务,便宜行事。 孙承宗下车伊始,立刻整顿防务,他大胆推荐、起用了袁崇焕,使得一代名将脱颖而出!袁崇焕以宁远城“内拱岩关、南临大海,居表里之间,屹为形胜”坚持坚守宁远,承宗大为赞赏,遂确定以宁远为中心的宁锦防线的构筑的深远的战略意图。 承宗以一筑城、二驻防、三屯田的计略,使关外防务大为起色,史称:“自承宗出镇、关门 息警、中朝宴然,不复以边事为虑也。”天启五年,宁锦防线正式形成,明朝正式倚靠这条 防线继续与满清对 抗,而宁远一城,连挫努尔哈赤、皇太极两代锐气,终清太宗 之死,满清也未能逾越此处而入关。 魏忠贤居中用事以后,承宗挺然独立,从不同流,魏忠贤先后派遣亲信刘朝等以犒军等名义 行贿、拉拢承宗,均为承宗所峻拒!天启四年,承宗准备接着给天启祝寿的机会,入朝弹劾 魏忠贤,无奈,事前被魏忠贤得知,以皇帝的旨意禁止承宗入觐,承宗长叹作罢。 天启五年,魏忠贤借口“马世龙事件”唆使御史参劾承宗,天启下旨命承宗荣归故里,并且 派专人护送,自此,承宗暂时离开关宁,前后四年。 孙承宗督师山海关的四年来,一共修筑大城九座、堡四十五座、练兵十一万、建车营十二、 水营五、火营二、前锋后进营八,造甲胄、弓箭、炮石等器械数百万,开疆四百里、屯田五千顷、岁入十五万石。明朝自努尔哈赤起兵以来,辽左的形势稍稍开始出现起色,而明廷也正是凭借承宗造就的这些后备得以与清军继续周旋十七年之久! 孙承宗的二次复出也是临危授命。其时在崇祯二年,糊涂蛋朱由检误中皇太极的反间计,逮捕袁督师,祖大寿等愿以封爵和家族性命担保崇焕无事而不可得,遂决意率兵逃逸,崇祯大惊,以为祖大寿叛变,孙承宗上书称:“:“大寿危疑已甚,又不肯受满桂节制, 因讹言激众东奔,非部下尽欲叛也。当大开生路,曲收众心。辽将多马世龙旧部曲, 臣谨用便宜,遣世龙驰谕,其将士必解甲归,大寿不足虑也。”崇祯这才稍微安定,此后,崇焕修书一封交与祖大寿,大寿感于崇焕的知遇之恩,才没有进一步的采取行动,再有,承宗力保大寿无他,“密 札谕大寿急上章自列,且立功赎督师罪,而己当代为剖白。大寿诺之,具列东奔之 故,悉如将士言。帝优诏报之,”然而,边庭不能空悬主帅,廷议复用承宗为督师,承宗不计前嫌,再度前往关宁。 边将闻听承宗至,皆欢呼雀跃,祖大寿知承宗督师,立刻率本部人马去麾下听命。辽左危局 乃得以粗安,人心始定。此皆承宗之力!承宗到达山海关的时候,山海关因为遵化等四城被 清军占领,山海关进入京师的道路已经被堵死,满清但是看见山海关已经无险可守,计划从 山海关的后面攻占,如果这时清军得手的话,明清的历史可能就此时便改写。承宗闻报,火速督造一墙,可以设置数十门大炮,平射来犯之敌。接着,承宗花钱募集死士快速回报崇祯 山海关的情形,至此,糊涂蛋朱由检才知道山海关还在明朝的手里。接着,承宗号召大家上下一心,用民 族 大 义进行说服,一时群情激愤,山海关得以保存。山海关的保存使得明朝因而苟延残喘的十多年,承宗功在社稷! 崇祯三年五月九日,明军在孙承宗的统一指挥下,祖大寿、马世龙等诸将士奋勇杀敌,大败 清军二大贝勒阿敏,阿敏本人于十二日,弃守滦州,六月三日之前,永平、遵化、迁安、滦 州四城都被明军克复,这就是继“宁锦大捷”之后的著名的“遵永大捷”。 战后,孙承宗向崇祯建议蓟辽备守的重要性,并且积极修复大凌河一带,此举本来是防卫辽左进取广宁的一个极好的策略,没料到却遭到兵部和阁臣的反对。大凌河防线受到朝廷的阻挠因此延缓建设,清军就抓住这个机会,立刻派兵前来,承宗也赶赴锦州,派宋伟、吴襄两将救援祖大寿,然而,宋吴两将不和,在长山坡遭遇清军,溃败。大凌河坚守一段以后,被 祖大寿主动献出。祖大寿首次降清。 承宗自请处分,其实,胜败是兵家常事,清军攻占大凌河以后,也没有对锦州构成实质性威胁,但是,糊涂蛋朱由检竟然苛责于人,悍然罢免了孙承宗,并且,还因此把以前的功勋一并追夺,可谓忘恩负义!在这一点上,他连天启都不如,甚至连魏忠贤都不如(魏忠贤终于 没有杀袁崇焕、孙承宗)!此外,承宗被夺官闲住,并夺宁远世廕。然而,承宗仍然以天下为己任,罢官后,复列上边计 十六事,崇祯这个混 蛋连看也不看。承宗家居七年,清军入塞以后,辽左危急,中外屡请召用,崇祯不听。 公元1638年(明崇祯十一年十一月初九),清军四次入塞,进逼高阳,承宗聚集亲友故旧和 乡人,武 装 抗 清,高阳城城墙低矮,怎么能够经得起满清的虎狼之师,城破前,承宗要周围人都逃走,他一人坚守,并且说了以下这段今天仍然听来使人热血沸腾、感动天地的话语:“吾深受国恩、有死而已!余非所问!”一共13个字,直以泣 鬼 神!全家宁愿和承宗 共进退。终于城破,承宗举家殉国!千古英雄,孰烈于斯? 史料记载:承宗子举人鉁,尚宝丞钥,官生铈,生员鋡、镐,从子炼,及孙之沆、之滂、之澋、 之洁、之氵宪,从孙之澈、之氵美、之泳、之泽、之涣、之瀚,皆战死。满门忠烈,万古流芳! 可恨的是,承宗尽节以后,崇祯、杨嗣昌等人只不过“但复故官, 予祭葬而已。”连谥号都没有,直到南明弘光的时候,才谥:文忠。 后人写道:“承宗以宰相再视师,皆粗有成效矣,奄竖斗筲,后先齮扼,卒屏诸田野, 至阖门膏斧钅质,而恤典不加。国是如此,求无危,安可得也。”诚哉斯言! 明史的作者尽管百般的逢迎满清的统 治 者,但是,于孙承宗做传的时候,也不得不承认: “夫攻不足者守有余, 度彼之才,恢复固未易言,令专任之,犹足以慎固封守;而廷论纷呶,亟行翦除。 盖天眷有德,气运将更,有莫之为而为者夫。” 崇祯自毁长城,最终遗臭万年;而承宗先生以忠烈之名塞于天地之间,亘古犹存!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