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延吉冷面

现在北京的街面上有不少烧肉馆,有的还添上几个韩国文字,以显正宗。这些馆子里大多也卖“朝鲜冷面”,但是据我目前的“扫荡”结果,谈得上正宗的没有几家。 最初对朝鲜冷面感兴趣还是在20多年前,那时候物质生活还很贫乏,大街上的饭馆也不像现在这么疯狂如雨后春草。爱吃冷面的“同好”没有不知道府右街北口路西的那家“延吉冷面”的。其实那还是分号,总店在西四路西,但是这家分店却是口碑最好的一处。 那时候店里面只出售冷面,后来才加上了啤酒和小菜。面分为小中大三号,依稀记得价格是0.3、0.5和0.7元,物美价廉。店里的服务员似乎都是朝族,在门外买好小票,进店后南面是操作间,顾客可以看到员工从大锅里捞出煮好的灰色荞麦面(当时也有人说是白薯粉),然后放在一个水槽里过凉水,有另一个员工伸手从水中捞出,一把把地将面分放在几十个碗中,这些碗都放在一个铝制的托盘里,能摞出三、四层来,然后被搬到操作间与店堂之间的一道门(没有门板)的门口,那里有一位大嫂子,管收票和交付冷面。她拿着一把大铝舀勺,从一个也是铝制的缸里面舀出调制好的冷面汤(传说是狗肉汤),一边浇在那些盛有冷面的碗里,一边慢慢移动,一大勺汤能“照顾”好5-6碗面。然后漫不经心地接过小票,问一句“加辣吗?”客人根据口味可以要求多加辣酱或者不加辣酱,因为那个年代没有听说过假货(诸如用硫磺熏制玉米皮子当作辣椒卖),那些辣酱货真价实的辣,我一般都是要“一般”的。如果吃得舒服了,再单要一份汤也可以,3分钱。我去吃面的时候从来都是人满为患,冷面也常常是供不应求,光是等着面出锅、拔凉、分份儿和浇汤就要等上10分钟,还不算排队等着开票和领面的时间,但是,即便如此,也是经常光顾,可见其味道的魅力。 拿到面后,下一个难题就是如何用餐。那个时候店堂里面一水儿的木制方桌方凳,地面则油腻不堪,汤汤水水的很容易打滑。桌面上不干不净也就无从讲究了,客人吃完面撂抓儿就走,下一个客人负责将碗推开挪出一小块地界儿,坐下来接着吃,服务员们不到实在看不过去了根本不去打扫。很多人都是端着碗四下里转悠,看到哪位食客碗里面所剩无几了,赶忙停住脚步,站到这位的后面等着——等着他起身离开时好马上坐下。作为穷学生的我们倒不太计较,大不了站着囫囵完了抹嘴儿就颠儿,可苦了那些谈恋爱带着女朋友或者拖家带口来“用膳”的大老爷们儿们,找座儿成了比吃面还大的任务。(这句话里面至少有两条信息:一是那个年月谈恋爱请客吃冷面不是什么丢人的事,二是如今我也成了大老爷们儿了,只是还没资格拖家带口。)如果是夏天去那里,还没接近,隔着路口就可以望见餐馆门外的三轮车上、马路牙子上都有一个个神态各异、年龄不一的人在专心致志地手捧大碗,围攻冷面。周围的地面和窗台上则零散地分布着残羹之碗。现在回想起来,又觉得好笑,又觉得有点悲哀,可当时,既不好笑也不悲哀,都恨自己少生几只眼不够踅摸空座儿的…… 一旦入座,那心态马上就不一样了。作为中学生的我们零用钱并不宽裕,吃上一碗冷面虽然不是什么稀罕事,但是多少也有些“要好好享受”的想法。桌子上都会放置一瓶醋精,只肖倒一点点便立刻口舌生津。碗里面除了黑黢黢的冷面之外,最为显眼的便是正当中一砣暗红色的辣酱,还有一片苹果和一片牛肉。倒入醋精,搅拌好之后,首先往往是喝上一口清凉酸辣的冷面汤,这时候只有一个词可以形容当时的感受——沁人心脾!!!而一片苹果尽管一定是最为便宜的品种,但吃起来却格外好吃——因为在面里放水果从来没见过,新鲜好玩儿。牛肉片有大有小,全凭你的运气和朝族阿姨的心情,而味道着实“够威够力”。尤为出众的便是冷面的面,荞麦面黑灰色半透明,极为筋道,吃在嘴里很“较劲”,再加上味道鲜美的冷肉汤徘徊于根根面条之中,咀嚼起来能够让牙齿和舌头以及口腔各部委都有“不虚此行”的感觉。下咽之后,从咽喉到肠胃,似乎有极为细小的鱼苗舒缓地游走,直到几个小时之后仍然有很充实的感觉。 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打着“延吉冷面”的幌子的店铺越来越多,而做得地道的、或者说与府右街这家略能争风的,还真没遇到过。 前几日,乘车偶然路经府右街,看到那家冷面馆仍然在营业,只是铺面装修得有些不伦不类,犹豫了片刻,下了决心,没有走进去。我担心,那里的店铺、师傅、服务员也和门脸儿一样改良了,担心找不回那纯正的味道了…… 2004-08-11

又当爹来又当妈 发表评论于
美好的回忆。你忘了说,面里有半个煮鸡蛋,哈哈哈哈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