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乖乖呀小乖乖
有一天,因老婆出门有事,俺负责在家看孩子。俺看到两女一边划拳,一边高兴地对唱着什么。俺仔细一听,原来是一首民谣:《小乖乖呀小乖乖》。询及老婆,知是不久前两女去外婆家玩,外公唱给两女听的。两女记着了,就一起瞎唱。俺赶紧就记下来,其中的一段歌词大致如下:
妹妹:小乖乖呀小乖乖,
我来说来你来猜:
什么圆圆圆上天?
什么圆圆水中间?
什么圆圆街前卖?
什么圆圆在眼前?
姐姐:小乖乖呀小乖乖,
姐姐这就猜出来:
太阳圆圆圆上天;
藕叶圆圆水中间;
月饼圆圆街前卖,
妹妹圆圆在眼前。
文中的姐姐和妹妹可以互换,“圆圆”也可以换成“长长”、“扁扁”、“尖尖”、“方方”等形容词(“圆圆”也是俺家妹妹的昵称)。“太阳”、“藕叶”、“月饼”等物件也都可以换成其他的东西。
这首儿歌的目的在于锻炼小朋友们对周围事物的观察、机智、想像力和词汇量,确实是非常好的一首民谣。
接下来继续谈一些俺小时候记得的一些儿歌和民谣,都是比较适合农村孩子贪玩和智力开发晚的特点,寓教于玩,寓教于乐,简单易记,朗朗上口的那一类。
可也都是被俺老婆认为是土掉渣儿的玩意儿!
(1)、摇篮曲
小乖乖,睡着吧;
马鬼来了我打它。
这首摇篮曲是一边轻轻地拍,一边压低了嗓子亲切地唱,反复多次,一直到小宝宝睡着为止。曲中的“马鬼”又叫老马鬼,或马虎子,是老妖怪的意思。晚上一句“老马鬼来啦”,小孩子立即大气都就不敢出。
看来当初编歌的那个MM懂得点恩威并施的领导艺术:小宝宝,快睡觉,否则,妖怪就会来;但要是睡着了呢,我就会保护你。
这样一吓一哄,哪个小朋友还敢不睡觉!
(2)、小板凳
小板凳,凹凹腰;
娶个媳妇没多高。
放屋里,老鼠咬;
放前院里怕鸡叨。
这首儿歌是给望子成龙的长辈给小男孩儿唱的歌。希望小男孩儿快快长大,而且要长的虎背熊腰,否则只能像那个小板凳一样,娶不上媳妇儿,或者娶一个小个儿的媳妇,放哪儿都不是!
这首儿歌,与北京童谣 “小小子儿,坐门墩儿,哭着喊着要媳妇儿”有异曲同工之妙。
(3)、丢葫芦
丢、丢、丢葫芦,
丢给谁,丢给南地老叫驴。
这首儿歌,也是唱给小男孩儿听的,是玩一种游戏时唱的,至于玩什么游戏,俺已经不记得啦。但从字面的意思看,应该是两个成年人或大一点的小孩,抬起小一点的孩子,一个人抬着双手,一个人捉着两脚,像荡秋千一样的荡,一边荡,一边唱,做出要仍出去的样子。
歌中的叫驴,是公驴的意思。因此,这个游戏,只适合于男孩子们玩。
老婆说这和城里面小孩子们玩的“摇煤球”相似,俺没有玩过,也不知道对不对。
(4)、筛菱角
筛,筛,筛菱角,
一棵秧子结几个。
你分多,我分少;
咱俩打架不得了。
哎哟。。。
这一首儿歌,男女孩皆宜,但小宝宝不宜。一般是两个稍微大一点的孩子,面对面的拉着双手,一边唱歌,一边协调一致地左右大幅度地摇动双手,作筛筛子状。唱到最后一句时,俩小孩儿一起将双手绕过二人头顶,同时转身,不能松手,背对着背,继续从头唱歌,直到其中的一方认输为止。
(5)、挤尿床
挤,挤,挤尿床,
挤的小孩叫大娘。
这首儿歌是在冬天天冷时玩的。一般是有很多的小孩子,尤其是有女孩子和小宝宝时,气氛最热闹。大伙儿背对着墙,一边唱歌,一边相互的挤蹭。一直挤到在中间的小孩儿受不了,嚷叫着跑出来,又排到边上继续挤。
由于当时小孩儿们冬天穿的衣服都很单薄,这“挤尿床”的游戏,即锻炼了身体,又相互间取暖,最受俺们这些秃小子们的喜爱。
(6)、攻城
一岗弹弹;
二岗绵绵;
三码丘丘,
掉到里头。
这是三个或者四个小朋友们玩的弹杏核(念瑚不念阂)游戏时的口诀。一般是在一片空场地上,画出四四方方一座城,城的东南西三边或东南西北四边画出进城的路和一道道的门岗,玩的小伙伴每人持一枚杏核或石头子儿,各从一个方向攻城。
游戏开始时,划麻包剪子和锤子决定谁先走谁后走。先走的那个小伙伴儿就开始一步一唱的弹他的杏核儿,每弹一步,唱一句,总共弹四次,就轮到下一个小伙伴,同样是走四步,唱四句。这样循环往复,一直到谁最先进城,谁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