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1

历史学生 大学行走 文学参议 业余收藏
打印 被阅读次数

马1

 

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生肖, 马排得不前不后,颇有中庸之道。其实,现实生活中的嘛,留给人们的印象是一马当先,马到成功,完全是睥睨群雄舍我其谁的英资。

马和龙似乎又有点关系,龙马精神么。西游记的小龙,就变成了白马,供唐僧享用。这是有来历的。你看,王桂与李香香的故事里,地主老财劝说王贵好好干,亏不了他, 用的就是这个例子,马无毛病成了龙。 看看这句话,各位看管,好好干吧,前途亮堂堂啊。

 

马和牛在古代是最常见的运输交通工具,牛车马车,就是现在的公共汽车。 汉初的时候,经济凋敝,将相只能乘坐牛车,由此可见坐马车在古代也是一班人享受不了的,估计相当今天北京街头的卡迪拉克。因为牛马用来拉人,驮物,所以是受剥削受压迫,辛苦得很,所以有这个词来形容苦力的干活,为牛马走。当然,还有风马牛不相及。

其他生肖和马勉强带得上的,好像就是猴了。 大马猴,那还是猴么。

 

马在古代其实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俗话说,马上得天下, 不能马上治之。 前半句说的是枪杆子里出政权; 后半句说, 枪杆子不能治天下。 回顾中国两千年的历史, 你发现,一般都是北方政权征服南方政权,为啥? 北方产马,南方不产马。 长江以南就不能畜马。 南宋政权可是遭了没马的罪,屡次被金兀术的铁甲马欺负。 痛定思痛,决定不能依赖游牧部落输马, 得自力更生,自己养马, 何况当时西北的马路已经被堵上了。 所以大约在荆州一带设弼马温,专心养马,十年过去,果然有成效。 生了一二十头小马驹,可惜没一头能用。可谓失败之极。橘生淮北为枳,这是自然规律。 生长繁衍在温带的嘛,自然也适应不了亚热带的气候,南宋养马的失败,注定了它北伐难以成功。 当然,马不是唯一的原因,却是一个一班人注意不到的关键原因。北人乘马,南人行船, 这是常识,虽然引起孙老二的不服气,乘马逛了一圈给大耳贼看。

孙老二其实极其想马。 孙吴地处江南,和南宋倒也类似,也是缺马。 缺马,就的买马。 买马, 就得和北方打交道。 曹魏也许送一些马坐礼物, 大规模地卖给江南是不可能的。 这不是制造掘墓人么?

孙老二就偷偷地和占据东北的公孙渊联系上了。 公孙渊同意和他来往, 看来买马有望了。等到孙吴的使者带着大批礼物到了东北, 公孙先生就把礼物留下,使者做顺手人情,转到了曹魏。 孙老二上了一大当,把眼睛都气绿了, 胡子气紫了。 这就是碧眼紫髯的来历。

要说长江以南不产马,也是小牛骗人。 天地灵气,孕育西南,云南恰恰有马。 云南的马, 最早来自中亚。云南纬度在亚热带,但由于是青藏高原的边缘,地势高,所以能够产马。 云南的马, 早在汉代就有名了。 汉书 和华阳国志都记载了滇池产马,所谓神马。 后来,金马和碧鸡成为云南的象征。你看,马在云南和鸡联系上了。

诸葛先生南征之后,云南的马就被蜀国征用。 诸葛亮流出祁山, 不知浪费了多少云南的马。马皮又不知裹了多少云南的健儿。那时的云南叫南中, 南中和交趾相连。 南中的马也流向了交趾。 统治交趾的英雄姓士名燮,身长八尺, 虎背熊腰,胯下一批追风赤兔马,哦,那时吕布。

士燮 表面上臣服孙吴,其实也是独立的。 每年倒向孙吴进贡,马是进贡的礼物中的大头。 南中叛乱的时候,南中的头目就通过士燮向孙权沟通,表示归顺, 孙权求之不得,想马想疯了。 幸亏卧龙当机立断,平定了南中,断绝了后顾之忧。士燮后来也被孙权连根拔了。

 

这是三国时代的事情,大约在公元225 年,距今1779 年了。 那时云南的马对于争霸的中国已经有了重要的战略意义。三国的故事,到了宋代,特别是南宋,又重演了。 屋塌,只是因为位于云南的大理国是长江以南唯一产马的地方。

初,北宋对大理国采取孤立的政策,就是不理不睬,不问不见,似应似答得方针。传说赵老大挥玉斧,以大渡河为界, 老死不相往来。 玉斧的故事当然是传说。 赵老大这么做,一方面是鉴于历史的教训, 南诏是唐王朝衰落灭亡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是迫于现实的压力。 北方的敌人太强大了。所以关起西南边疆的大门, 专力事“匈奴”, 这也是汉武帝的方略。

可是, 赵家失去黄河, 蜗居江南的时候,大理的重要性就迫使南宋大规模地向大理国买马。 设立了市马司,专门负责买马。在四川尤其是广西设立马市, 邀请西南民族区马前来交易。地方官对于买马也负有重要责任。广西的横山寨是最著名的马市。 南宋的年定额是1500 匹,其实, 实际的数目应该大大超出。有一个记载说, 其中一次西南来的人超过两千(如果我们记错的话),马匹超过一千。 大理来的马,其中有在岳爷爷部队里的干活。

马是马市成立的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商品。 马市同时提供了其他交易的机会。大理的商人就又来购买儒家书籍和佛经的。大家别忘了,大理国是妙香佛国。 22个国王,有9 个还是10 退休出家。 是不是天龙寺,俺不如老金博学,不敢瞎说。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