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故事之六 --- 《新财富》华商100富人简历

写日记的另一层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来,夜深人静,借境调心,景与心会。有了这种时时静悟的简静心态, 才有了对生活的敬重。
打印 被阅读次数

 1
  李嘉诚
  108.3 亿美元
  长实集团
  男 76 中国香港 祖籍:广东潮州 公司总部:中国香港
  主要行业:房地产、酒店、港口、能源、基建、电讯、零售、传媒
  行业地位 :香港最大的综合性集团 上市公司 :长江实业、和记黄埔(香港)
  商业策略 :多元化、跨区域投资以分散经营风险。
  1950年夏,年仅20余岁的李嘉诚以12万港元创办长江塑胶厂,由生产塑胶花掘得第一桶金。60年代后期,香港地产价格暴跌,李嘉诚趁低吸纳,几年间拥有楼宇面积达630万平方英尺,1971年创立长江实业集团,在地产业获利丰厚。1978年,李嘉诚收购了英国老牌洋行—“和记黄埔”,轰动港岛,并令股市狂升。目前“长实”是香港最大的综合性集团,在28个国家经营五大核心业务,包括:港口及有关服务、电讯及电子商贸、地产及酒店、零售及制造、能源及基建等。截止2004年3月15日,长实集团总市值超过5300亿港元。近几年,李嘉诚投资1000多亿港元进军3G通讯领域,目前全球用户已超过50万。
  
  2
  郭炳湘家族
  88.9 亿美元
  新鸿基集团
  男 52 中国香港 祖籍:广东中山
  英国伦敦大学土木工程硕士
  公司总部:中国香港
  主要行业:房地产、交通、电讯
  上市公司:新鸿基地产、九龙巴士(香港)
  郭炳湘,“新鸿基地产”创办人郭得胜长子。郭得胜1963年与李兆基(本榜排名第4位)等人合资创办新鸿基公司,并出任董事局主席。
  1990年10月,郭炳湘三兄弟接掌父业,其时“新鸿基地产”的市值已达254亿港元,与1972年上市时相比,增长了63.5倍。郭氏兄弟顺利接班,并使公司更上层楼:2003年底“新鸿基地产”市值达到1600亿港元,成为香港最大的地产公司之一。
  除了主业房地产,新鸿基集团还积极投入酒店、交通、电讯、金融等多元化经营,是市场公认的子承父业最成功的家族企业。
  
  3
  王永庆家族
  55.7 亿美元
  台塑集团
  男 88 中国台湾 祖籍:福建安溪 小学
  公司总部:中国台湾 主要行业:石化、半导体
  行业地位:世界第四大塑胶粉生产商、第五大存储器厂商 上市公司:台塑、台化、南亚(台湾)
  商业策略:整合产业链,追求规模效应。
  上世纪50年代,王永庆抓住台湾实施工业发展计划的契机,利用美国的援助上马聚氯乙烯(PVC)项目。1957年成立“台塑”,1958年成立“南亚”,到1959年又成立新东塑胶加工公司,建立起了完善的石化中下游产业体系,经营大获成功,开创了台湾塑胶工业先河。塑胶业功成后,王永庆进一步扩大经营范围,1964年投资4亿多台币成立台湾化学纤维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纸浆,使台湾摆脱了同类产品的进口依赖,而且还使自制纸浆成为棉丝生产的重要原料,“给台湾纺织界带来革命性的变动”。近年来,王永庆在科技业亦屡有斩获,旗下“南亚科技”目前是全球第五大存储器厂商。
  
  4
  李兆基家族
  51.7 亿美元
  恒基兆业地产集团
  男 76 中国香港 祖籍:广东顺德
  公司总部:中国香港
  主要行业:地产、能源
  上市公司:恒地、恒发、中华煤气(香港)
  商业策略 :专注地产发展,同时多元化拓展业务。
  李兆基自幼于父亲在广州开设的银庄耳濡目染,幼年的动荡时局使他深感实物比货币更保值,这一点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日后他专注地产的经营策略。1963年,李兆基参与组建新鸿基公司,由此积累了地产投资经验。70年代初,他趁香港物业及土地价格大跌,大肆收购,1975年“恒基兆业”公司成立之初就已拥有20个地块。至2003年中期,“恒基兆业”拥有的土地储备达1900万平方英尺。如今李兆基仍坚持亲力亲为,以目光精准而享誉。1983年他收购“中华煤气”,使集团在香港经济低迷时期仍保持了赢利增长:“恒基兆业”2003财政年度地产业亏损2亿多港元,但通过“中华煤气”仍取得18亿港元的赢利。
  
  5
  郭鹤年
  41亿美元
  郭氏兄弟集团
  男 81 马来西亚 祖籍:福建
  公司总部:马来西亚
  主要行业:食品、航运、地产、酒店、传媒
  上市公司: 嘉里建设、香格里拉亚洲、 南华早报(香港);玻璃市种植(马来西亚)
  商业策略:与政商界保持融洽关系
  1957年马来西亚脱离英国独立,郭鹤年敏锐地意识到随着英国经济势力的消退,国内消费品市场将孕育巨大商机。他抓住时机于1959年创办国内第一家炼糖厂,在短短几年内,控制了马来西亚的蔗糖业。1970年,郭鹤年抢在世界糖价上涨之前,收购大批原糖,并投巨资于白糖期货贸易,震惊国际糖交易市场。白糖业经营成功之后,郭鹤年又一鼓作气向其它领域进军,在地产和航运业斩获颇丰。郭氏兄弟多元化发展最富盛名的就是其“香格里拉酒店”:从1971年在新加坡创建第一间“香格里拉”,到目前,“香格里拉”已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酒店集团之一。
  
  6
  龚如心
  36亿美元
  华懋集团
  女 66 中国香港
  祖籍:上海 中学
  公司总部:中国香港
  主要行业:房地产、酒店、航运、
   生物医药、娱乐
  行业地位:香港最大的私营地产商
  商业策略: 坚持私营策略,不上市做公众公司,
   同时发展多元化业务。
  龚如心1955年从上海迁居香港,并与王德辉结婚。60年代他们将王氏家族创立的华懋公司由西药进口转向房地产发展,历经十年打拼,“华懋”在70年代成为香港最大的私营地产商。1990年王德辉遭绑架后失踪,龚如心开始独立经营华懋集团,并使“华懋”完成了从单纯的本土地产商,到以地产为主同时经营酒店、工贸和娱乐等事业的多元化跨国集团的转变。2002年11月,龚如心在与王德辉父亲的遗产争夺案中败诉,如今华懋集团谁主沉浮仍无定论。
  
  7
  蔡其瑞家族
  33亿美元
  宝成集团
  男 53 中国台湾
  籍贯:台湾鹿港 台中师专
  公司总部:中国台湾
  主要行业:制鞋 行业地位:世界最大制鞋企业
  上市公司:宝成工业(台湾);裕元工业(香港)
  商业策略: 向低劳动力成本区域转移生产,
   以服务业模式从事制造业。
  蔡氏家族上世纪60年代开始草织鞋面出口加工,蔡其瑞1969年接管家族的制鞋生意。当时台湾塑胶业兴起,他利用农村廉价劳动力,设立工厂生产塑料拖鞋,并飞速发展拖鞋外销事业,到70年代中期,“宝成”就已成为台湾的“拖鞋大王”。但蔡其瑞并不满足于此,他将发展目标放在为世界名牌运动鞋代工上。1978年,“宝成”拿到Adidas、Converse的订单,1987年,又拿下Nike的订单。“代工”策略让“宝成”名利双收,到1999年,宝成集团为国际知名品牌代工的各类鞋子突破1亿双。2003年,在全球鞋业的市场占有率达15%。
  
  8
  汪穗中家族
  28.3亿美元
  德昌电机
  男 52 中国香港 祖籍:上海 美国普渡大学电子工程硕士
  公司总部:中国香港 主要行业:微型马达制造
  上市公司:德昌电机(香港)
  行业地位:全球最大的微型马达制造商
  商业策略:在美、日、欧设立研发中心,建立技术壁垒;
   生产基地设于中国内地,部分部件外包,降低成本。
  “德昌电机”创立于1959年,1983年上市,1994年被纳入“恒生指数成份股”,是目前“恒指成份股”中惟一的工业股。其产品主要用于汽车配件、商业器材、多媒体产品、家庭电器及个人护理等方面。2002年实现销售收入近10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微型马达生产商。汪穗中1996年接管家族企业“德昌电机”,出任董事局主席,目前他还担任香港金管局外汇基金咨询委员会委员、香港贸易发展局香港欧盟经济合作委员会委员等多项公职。
  
  9
  蔡道行家族
  26亿美元
  盐仓集团
  男 56 印度尼西亚
  祖籍:福建福清
  公司总部:印度尼西亚
  主要行业:烟草
  上市公司:盐仓集团(印度尼西亚)
  蔡道行,盐仓集团董事总经理。其父蔡云辉1958年创办的盐仓集团目前是印度尼西亚最大的丁香烟上市公司,在其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40%。蔡云辉商业头脑敏锐,乐意倾听他人意见。而接手“盐仓”的蔡道行,也被认为颇具乃父之风:平易近人,不爱出风头,并专注于企业管理。盐仓集团目前除了核心业务丁香烟外, 还涉足金融、酒店、旅游及地产业。
  
  10
  黄祖耀家族
  24.4亿美元
  大华银行集团
  男 74 新加坡 祖籍:福建金门 高中 公司总部:新加坡
  主要行业:金融、保险、房地产 行业地位:新加坡最大的银行
  主要上市公司:大华银行、 大华地产集团(新加坡)
  商业策略:坚持对同业竞争对手的收购,形成低成本扩张。
  大华银行起源于黄祖耀的父亲黄庆昌。二十世纪初,新、马银行业受英、美资本控制,华人企业融资困难。1935年,从当地橡胶和西米出口起家的黄庆昌联合新、马侨商,共同创办大华银行,为中小华商提供信贷服务,很快站稳脚跟,并发展成为新加坡规模最大的华资银行。1974年,黄祖耀接任大华银行董事会主席,他通过收购不断拓展大华银行的规模。1984年和1987年收购远东银行和工商银行,2002年又击败新加坡发展银行成功收购华联银行,使大华银行一跃成为目前新加坡最大的银行。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