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党史上解不开的谜 - 朱其华


我1949年6 月参加革命的时候,第一篇自传,就老老实实交代了我的个人历史和家庭成员的政治面貌,这是组织上的要求,也是我自己的愿望。因为我认为我个人和我的家庭都是无可指责的,甚至是光荣的。

但是,几十年来的风风雨雨,经过政治大队、集训、劳动教养,以及三次进监狱,最后被判处六年徒刑,又一直戴反革命帽子到1979年,这一切究竟是为了什么?

我的叔叔,在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后,任职于国民党总统府,是蒋介石侍从室的少将文职秘书。他的身份当然是反动的。但应该说只能是有些影响而已。

作为一个十几岁的小青年,我没有到台湾去,说明我是革命的。

那位传教士Willy 先生给我的信,我虽然没有收到,但可以承认是一场误会的原因,但以后的胡风一案完全是无中生有的,这些坎坷又是为了什么呢?

想来想去,问题还是出在父亲身上。1950年,柳亚子先生给我的信中,对于父亲移名改姓隐居起来的说法,显然提出了一个很大的疑团。

在过了很多年以后,我才知道,早在二十年代,父亲就和邵力子有来往,邵力子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办人之一,父亲到民国日报,参加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和上海的工人运动,到黄埔军校任职,大革命失败后在上海和母亲结婚,这一切都和邵力子有关系。创办黄埔军校后,是周恩来、邵力子先后担任了政治部主任,父亲才从上海赶到广州去的。抗日战争起,第二次国共合作,延安在西北,邵力子也在西北,父亲才又从上海赶到西安去的,为什么邵力子给我的信中,却只字未提呢?是真的不知道其下落,还是有难言之隐?

1955年在“肃反审干”的过程中,组织上从国民党的档案馆查到,朱其华是国民党中央军校的少将政治总教官,这也就是说,父亲的政治面貌,在共产党的档案中没有查到,在国民党的档案中却查到了。于是,在肃反结论中,我被定为国民党“军阀”出身,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1958年,我已经看到了郭沫若出版的《洪波曲》,他在这本书中说,抗日战争时期,朱其华化名柳宁,在西安主编《抗战与文化》,名曰抗战,内容则期期反共。郭沫若的说法有什么根据呢?这是要待查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释放了全部战犯,包括傅仪、王强、朱衡义等都回到了社会。朱衡义曾到过上海。到重庆来时,我和他也见过面,只不过我那时还戴着反革命的帽子,没有兴趣和他多谈。据后来他在深圳的一家“华埔公司”做生意时写信告知,他负有中央的特殊使命,和台湾秘密来往,在为大陆和台湾的统一贡献力量。是不是这样呢?我有点怀疑,但也不能说没有可能。因为在所有特工机构中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

改革开放后,大陆对外的交往越来越多。在父亲的老家浙江海宁,我的表妹周亦莉和表妹夫王菊乾,堂妹朱明明、朱权权,以及他们的子女,和远在美国的朱少先取得了联系。原来,国民党退居台湾后不久,叔叔就离开总统府,在大学任教。随后,全家迁往美国底特律定居,他的六个孩子也都在美国成长,老大朱家田是底特律汽车制造中心设计室的主任工程师,其他的孩子,有在纽约电视台担任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有经营自选商场的,叔叔在美国则以日韩问题专家的身份写些文章,不断在《世界经济论坛》等报刊上发表。叔叔年事已高,树高千丈,叶落归根,很想回祖国大陆来,老家也积极准备,把祖坟重新修饰,原来蒋介石题字的墓碑当然是找不到的了,但另请石匠刻了一块“朱幼庵夫妇之墓”的墓碑。至于朱幼庵是朱家那一代的祖辈,我到今天也仍然没有搞清楚。

在老家的亲戚和叔叔朱少先取得联系后,勃勃弟为了他的孩子出国留学,也和叔叔取得了联系,在通信来往过程中,提及父亲下落不明的问题,朱少先寄来了一份关于父亲自传的材料,另外,附有一份胡佛图书馆所藏父亲全部著作的书目。这个自传的复印件材料,取自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图书馆的《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Republican China  (1911--1049) 》一书,原文是这样的:

Chu Ch'i-hua
Alt.Chu Hsin-fan
Li Ang

Chu Ch'i-hua (28 December 1907-1945),a professional Communist agitator from 1921 to 1929, lift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began to write in the  field of modern Chinese social history. He served (1938-1941) under  Hu Tsung-nan at the Sian training center for political workers. In 1941 he was arrested and imprisoned as a Communist spy, he was  executed  in 1945.

Although Chu Ch'i-hua's ancestral home was  Haining, Chekiang, his family probably had lived  at Shanghai  for some time before  his  birth, Little is known of hisearly years except that the family was poverty stricken.  In 1914, at the age of 12, he became an apprentice in a printing shop, learned to set type, and taught  himself to read. About 1920 he came in   contact with the new  Communist  group in Shanghai. When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was formally  established in 1921,  Chu was  one ofthe first group of workers to join the party.

Chu soon became a liaison  worker in the party, then   operating  underground in Shanghai. Meanwhile, he  had made notable  progress in educating himself and had become  proficient in writing propaganda and in delivering political speeches. He soon left his job as a printer to become a  professional Communist agitator. He was arrested three times in the early 1920's.

During the first period of  collaboration  between the Chinese Communist and the Kuomintang, Chu Ch'i-hua, under  orders from  his party,  joined the  Kuomintang and went to Canton.  He was  assigned to work in the political department of the Whampoa Military  Academy,  first as a  section  member with the rank of captain,  then as a section chief with the rank of major. One of his colleagues at that time  was  Ch'en Li-fu (q.v.), then a secretary with the rank of major. 

When the Kuomintang  launched the Northern Expedition in the summer of 1926, Chu Ch'i-hua accompanied the 12th Division  (later and better known as the Fourth Army), commanded by Chang Fa-k'uei (q.v.), on  the march northward. Chu was attached to the political department of the battles of Ting-ssu-ch'iao and Ho-sheng-ch'iao in Hupeh, which made Chang Fa-k'uei famous. After  the capture of Wuhan,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transferred Chu to work in its  central  apparatus there. He remained in Wuhan for several months.

In the meantime, the kuomintang government, or at least the left-kuomintang faction of the government  had  moved to Wuhan. Chang Fa-k'uei's armies, which then included his own Fourth Army, the Eleventh Army under Ch'en Ming-shu (q.v.), and the Twentieth Army under the radical Ho Lung (q.v.), formed the first column on the continued march northward toward Honan. Chang Fa-k'uei's chief political officer at the time was Kao yu-han,  who had  been a  Communist comrade of Chu Ch'i-hua since 1921. Chu directed political  workers on  the front lines and in the newly occupied areas. He later stated that this period was the most rewarding of his life.  After the capture Kai feng, Chang Fa-k'uei moved his army  back to Wuhan.

In the summer of 1927 the  left-Kuomintang  leaders,  headed  by  Wang ching-wei (q.v.), broke the Communists.  To forestall action by the Wuhan government to remove Communists from the army,  the  Communists moved their officers and men to Nanchang. On 1 August 1927 they staged an  insurrection,  led  by the men under Ho lung (q.v.) and Yeh T'ing. Although most Chinese Communist political workers left Wuhan with the troops, Chu Ch'ie-hua remained behind for awhile because of his position in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party. He was present at the 7 August meeting which established the authority of Ch'u Ch'iu-pai (q.v.)and which led directly to the series of insurrection launched by the Communists in various parts of China. After the conference ended, Chu went south to join the forces that Ho Lung and others, after the defeat at Nanchang, were leading toward Kwangtung.  The main force of the Communists was defeated in the Swatow area, and the leaders, including Chang  Kuo-t'ao and Chou Enlai (q.v.), fled to Hong Kong and then went to Shanghai.

Chu Ch'i-hua escaped to Hong Kong, but he did not proceed to Shanghai immediately. By that time the  Communists had made  plans for an insurrection to be staged at Canton in December 1927,  and  Chu was  among those orders to participate in it. The principal  leaders of the Canton Commune were Chang T'ai-lei ( q.v.), and Ych T'ing. After the Communists were defeated at Canton, Chu went in Shanghai. He then participated  in a few unseccessful insurrections  in Chekiang.  In 1928 he was sent to the Soviet Union to attend the  Six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However, for  reason that  are unclear,  he went only as far as Irkutsk and then returned to Shanghai. In 1929,when the Communists began to establish rural base areas, Chu Ch'e-hua was named commander of the Fourteenth Red Army, with Nan-t'ung, Kiangsu, as his base. When he discovered that his  army was  composed  of  200 men armed with swords and spears, he returned to  Shanghai  and  severed  his  connections with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Chu turned his  attention  to  the serious study of Chinese society. He shared a small room with Yeh Ch'ing (Jen Cho-hsuan), and T'ao Hsi-sheng (qq.v.,), and he came to know Kuo mo-jo, Liu Ya-tzu, Lu Hsun, Mao Tun, and Chou Fo-hsi. Chu Ch'i-hua specialized in modern Chinese history and produced  three books, all published under the name Chu Hsin-fan. These were《Development of capitalism in China》, 《China's rural economy and its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hinese revolution and the classes in Chinese society 》, All was published in 1930.

    Late in 1930 the Kuomintang arrested and executed many Communists and men suspected of being Communists. Chu was arrested and, although his life was spared through the intervention of Shao Li-tzu ( q.v.)  and others,  he was kept in prison for some time. While imprisoned  he wrote《Memoirs of the Great Revolution of 1925 to 1927》, which attacked the policies and leaders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He was released in 1931.  He then was invited to join the Kuomintang, but he declined to do so. He was placed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security apparatus of the Kuomintang.

    After his release from prison,  Chu  married a student from Futan University who had been introduced to him by Shao Li-tzu.  He continued to write and  produced another book .  He also participated in the  discussions of Chinese  social  history  published  in  the  magazine Tu-shu 《Study》and became a major contributor  to the  She-hui hisn-wen  《Social New 》,a newspaperpublished every three days by Ting Mo-cun for the so-called CC faction.Chu, using a variety of pen names,  wrote  articles for the  "Social New" which purported to analyze  Chinese  politics and to report the  machinations of prominent political and military men, with the notable exception of Chiang Kai-shek.Chu reportedly admitted that much of his information was unreliable.

    In 1934 Chu visited rural areas  north of the Yangtze to study social conditions in the countryside. He showed keen interest in the rural reconstruction movement led by Liang Shu-ming (q.v.) and others. He did not share the views of the reformers, but he thought that their rural surveys were useful.

    after the outbreak of war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in 1937,  the small Trotskyist group in  Shanghai called a meeting to discuss the crisis. Chu Ch'i-hua attended the meeting,but he did not agree with the Trotskyist appraisal of the situation. He went to Sian at the end of 1937 and became a political instructor in the Chinese army.Chu and his colleague Yeh Ch'ing  frequently contributed articles to the biweekly magazine "Resistance and Culture", which wa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ist general Chiang Ting-wen. One of the pen names  used by Chu was  Liu Ning ( the second character was taken from the Chinese rendering of Lenin ). The Chinese Communist apparently failed to identify him, there list of China's "ten major Troskyists" included both Chu Ch'ihua and Liu Ning.

    In 1938 the Youth  Training  Crops commands by Chiang Ting-wen at Sian was taken over by Hu Tsung-nan(q.v.)and reorganized as a training center for political workers. Chu became a  political instructor.  In 1939,  after a disagreement with the dean of the training center,  Chu was imprisoned for three weeks on charge of being a Communist spy. Hu Tsung-nan transferred him to a training corps at Lanchow. Later, he was sent  back to  Sian and  was given the  title of senior  instructor. However, he was given no teaching  responsibilities.  Hu Tsung-nan reportedly respected Chu's energy and ability, but Hu's followers consistently spoke ill of Chu. In the spring of 1941 Chu was arrested and imprisoned on charges of a Communist spy.

    During  the next four years, Chu was treated well and was permitted to  read and write. It has been  estimated  that during  his imprisonment Chu read more than 1000 books and wrote nearly 1000000 words. Most of his articles were published pseudonymously in Chinese magazines.Two of his best-known works of this period were issued at Chungking  as pamphlets: 《The red stage》and 《Random notes on the northwest》. Chu reportedly two other important works. The manuscript of one, an analysis of the Communist technique of political struggle, was confiscated by the authorities. The fate of the  other, an  autobiography  entitled "The shadow of a great age," is unknown.

    Chu Ch'i-hua  was executed  on the  order of Hu Tsung-nan in the autumn of 1945. After the war ended, Chu's wife brought her three children to Sian to seek a reunion with her husband,  from whom she had been separated for eight years. The authorities told  her that  Chu had been  sent to  Manchuria.  She  remained in Sian for several months, but finally returned with the children to Shanghai in despair.

这个材料不知道是谁人提供的资料,也不知道是谁人编写的。不过,可以想象在那个年代,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材料来源,仍不外是国民党的特务机构。为了研究的方便,且依照原文把他翻译成中文。

朱其华,又名朱新繁、李昂 。

朱其华,生于1907年12月28日,卒于1945年。自1921年至1929年,专事宣传共产,脱离共党后,即开始有关中国近代社会史方面的写作。1938年至1941年,在西安政工训练团胡宗南领导下工作。1941年,因匪谍罪被捕监禁。1945年处死刑。

朱之祖籍虽为浙江海宁,其家族在其出生前已在上海居住一个时期。关于其早年,除其家庭生活穷困外,几无所悉。1914年,约在其12岁时,进一印刷厂当学徒,学会排字,并自修识字。1920年左右,与上海之新共产团体发生接触。中国共产党1921年正式成立时,朱为入共党之工人集团中的一份子。

朱不久就成为党中之工人联络员,当时在上海从事地下活动。其间,朱自修大有进步,并已精通宣传文字及政治演讲。不久,就离开其印刷厂的工作而转为职业性之共产煽动家。1920年代早期,曾遭逮捕三次。

国共合作的第一阶段中,朱受共党之命参加国民党,赴广州,派在黄埔军校政治部工作,初为一上尉阶级之科员,嗣为一少校衔之科长。当时其同事之一是陈立夫,当时为一少校衔之书记。

国民党在1926年夏开始北伐时,朱随张发奎指挥之第12师(即后来更为著名之第四军)北征。隶属师部之政治处,并参加张发奎因此扬名之湖北汀泗桥及贺胜桥之战役。攻占武汉后,中共即将朱调往其在该地之中央机构服务。朱留在武汉数月。

其时,国民政府或至少是政府中国民党左派分子都已迁往武汉。张发奎的包括其第四军的部队,陈铭枢的第十一军,以及激进派的贺龙所领导的第十二军,组成第一纵队继续向河南北进。当时,张发奎的政治部主任是高一涵,他1921年以来就是朱的共党同志。朱指挥前线以及新占领区的政治工作人员。他后来曾说,这一时期是他一生中受益最多的,攻占开封后,张发奎就把他的部队撤回武汉。

1927年夏,以汪精卫为首的国民党左派首脑与共党决裂。为抢先阻止武汉政府肃清军队中共产分子的行动,中共将其官兵迁往南昌。1927年8月1日,他们就发动一次政变,由贺龙、叶挺的人带头,大部分中共政工虽已随军离开武汉,朱却因他在党中央委员会中的地位而暂留未走。他出席了八月七日的会议,那次会议树立了瞿秋白的威信,并且直接导致共党在中国各地发动的一连串叛乱。会议结束之后,朱就南去加入贺龙等在南昌失败后率领赴粤的军队。共党的主力在汕头地区溃败,包括张国焘在内的头子逃往香港,再转去上海。

朱逃到香港,但未立即去沪。那时,共党正计划1927年12月在广州发动叛变,朱也在受命参加者之中。广州共党政府的主要首脑是中共广东省委的书记张太雷、叶剑英以及叶挺。共党在广州失败后,朱即去上海,并参加了在浙江几次未成功的叛乱。1928年,共党送他去苏联出席中共的第六次代表大会。但他只到了伊尔库次克就折回上海,原因不明。1929年共党开始建立其农村根据地时,提名朱为红军第十四军司令以江苏南通为基地,等朱知道这军队是以刀矛武装起来的
两百个人时,朱就回到上海,与中共断绝关系。

他转向用心认真研究中国社会。他与叶青(任卓宣)陶希圣共住一间小房间,开始认识郭沫若、柳亚子、鲁迅、茅盾以及周佛海。他专门研究中国近代史,有三本著作,都用朱新繁的名字出版。即《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农村经济关系及其特质》、《中国革命与中国社会各阶级》,都出版于1930年。

1930年后期,国民党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及有共党嫌疑者。朱也被捕,虽经邵力子的干预,得免一死,仍入狱一段时期。在狱中,他写了《1925--1927年大革命回忆录》,攻击中共的政策及其领导人。1931年获释。要他加入国民党,他拒绝了。国民党就将他置于安全机构的监管之下。

朱被释放出狱后,经邵力子介绍与一复旦大学女生结婚。他仍继续写书,出版了《中国近代社会史解剖》,他也参加了《读书》杂志发动的中国社会史的讨论,成为《社会新闻》的主要投稿人,读书杂志是丁默村为所谓cc派发行的三日刊。其宗旨是分析中国政治,并报导卓越政经人士的阴谋,值得注意的是蒋介石并未包括在内。朱以各种笔名为社会新闻写稿,据说,朱也承认,他的资料很多是不可靠的。

1934年,朱去看杨子江以北的农村地区,研究乡下的社会情况。他对梁漱溟等所领导的农村建设运动极感兴趣,他不同意改革者的看法,但他认为他们的农村调查是有用的。

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之后,上海的托派分子小集团开会讨论这个危机。他曾出席该会,但未同意托派对时局的估计。他在1937年底去西安,任军队的政治教官。朱与他的同事叶青常投稿给国军将领蒋鼎文所支持的双周刊《抗战与文化》。朱所用笔名之一是柳宁,中共显然未发觉是他。中共宣布的中国“十个主要托派分子”名单上,并列了朱其华和柳宁。

1938年,蒋鼎文在西安主持的青年训练团为胡宗南所接管,改组为政工训练中心。朱当了一名政治教官。1939年,朱与训练中心的主任意见不合,被以共谍罪名监禁了三星期之久,后来胡宗南调他去兰州的一个训练团,不久又回到西安,给了他一个资深教官的头衔,但不让他负责教学了。据说,胡钦佩朱的精力和能力,但胡的下属一致说朱的坏话。1941年春,朱再次因共谍罪被捕下狱。

此后四年间,朱受到尚好的待遇。获准读书写作。据估计,他在狱中看了一千多本书,写了将近一百万字。他的文章都用笔名在中国杂志发表。这期间,最重要的是在重庆出版的《红色舞台》和《西北散记》。据说,另有一本分析共党政治斗争技术的原稿被当局没收了,一本标题为《大时代的影子》的自传,无人知道其下落。

朱在1945年秋,经胡宗南密令执行枪决。抗战结束后,朱的妻子携带三个孩子去西安,想与她已分开八年的丈夫重聚。当局告诉她,朱已被派去东北。她在西安逗留了几个月,终于失望地带着三个孩子回上海去了。
   
    附录: 朱其华先生巨著一览
    中国资本主义之发展  1929年上海联合书店出版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没落  1929年上海新生命书局出版
    中国革命与中国社会各阶级(上下册)
          上册书名为:中国革命之过去、现在和将来
          下册书名为:现代中国社会各阶级
                         1930年上海联合书店出版
    社会革命之思想与运动的发展   1930年上海联合书店出版
    中国经济危机及其前途   1931年上海新生命书局出版
    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   1932年上海新生命书局出版
    中国近代社会史解剖  1933年上海新新出版社出版
    一九二七年底回忆   1933年上海新新出版社出版
    中国农村经济的透视   1936年上海研究书店出版
    一个工人的供状及其他(朱其华、张国焘等) 无出版处
    一个无产者的自传(柳宁「朱其华」著) 1941年重庆胜利出版社出版
    红色舞台(李昂「朱其华」著) 1946年北平胜利出版社出版
    论中国革命 (英文版)  纽约《人民周刊》社出版
    中国布尔乔亚意识形态之史的发展(日文版)
    中国问题之各家理论的批判(日文版)
    上海事变与陈独秀(日文版)
    中国的社会民主主义运动(日文版)
    陈独秀主义的社会基础(日文版)
                 -----以上为哈佛大学图书馆藏书-----
    另外,还有《中国国难史》、《西北散记》、《大时代的影子》等著作,尚未找到下落。
_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读完这一份留存在美国的材料,心中实在有说不出来的滋味。在美国,人家竟收集保存了这样完整的资料,而在国内,却什么材料也找不到,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由于邓小平的复出,我已经落实政策,只要政治上不再给我添麻烦,我本不想再去翻父亲的老账,正如我在上访中共中央组织部时,那位老同志对我说的,即使父亲是老革命,我也沾不到什么光。我何必再去自找烦恼呢。

但是,大概父亲在地下,对自己的冤死(?)也是愤愤不平的,尽管时光已经过去了这么久,他的名字,还时不时地就会冒出来,被人提及。

1985年底,我非常偶然的在新华书店见到一本柳亚子的《书信辑录》,翻开一看,其中竟然有一封《致朱其华》的信,这封信是1935年12月23日写的,内容是:

    “雅林:
         来信收到。你为什么姓起蔡来了呢?是太太的姓吗?
         关于“社会主义女儿”,你的话是对的。我也觉得那位谢小姐是太怯弱了。
         加一个“准”字,我很赞成。
         我的女儿不在清华,早去新大陆吃洋面包去了。你以为清华的学生一定不革
         命,那我不赞成。至于吃洋面包,也不一定是坏事。我倒赞成我女儿安安稳
         稳将来同布克夫人一样,其如事情未必尽如人意何!这个,等将来事实的证
         明吧!
         洪小姐,你替她出纪念书,我当然愿意来一首诗,我是最崇拜这种女性的呢。
         你有洪小姐,你不知道我也有张小姐吗?还有,你《狱中记》中间那个打手
         心板子的小姐,后来怎么样?我也很关心呀!再会!
                                                  亚
                                                      十二月二十三日夜”

这封轻松愉快的信,虽然似乎并没有说明什么问题,但这本书信辑录的编辑委员会中,必然有许多知道情况的人,诸如顾廷龙、姜长林、徐文烈、孙继林等等,可以打听一下,如果朱其华确是一个反动人物的话,柳亚子文集的编委会也不会把致朱其华的信收进去了。

我立即买下了这本书,并从邮局寄给了在上海的勃勃弟,如果他有兴趣,可以设法打听一下。

勃勃弟的行动很快,他立即找到了上海图书馆的领导顾廷龙,顾廷龙称,《致朱其华》的信,就是这么孤零零的一封,其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不过,勃勃弟在上海图书馆查到了父亲的大部分著作,由于子女的身份,给予优惠,用便宜的价钱复印了几本父亲最重要的著作,如《一九二七年的回忆》、《红色舞台》等。

有趣的是,到了1993年,勃勃弟在寻找父亲的踪迹时,和一位陈玉堂老先生取得了联系。陈玉堂老先生是中国研究人物名号的唯一专家,他于1993年在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其中也收进了朱其华的辞条,这个辞条是这样写的。

“1686〖朱其华〗 (1907-1945),浙江海宁人,生于上海。本名朱雅林(柳亚子信中称),字亚领,乳名朱六宝(因排行六而名),学名朱骏先(亦为谱名) 又名朱佩我(一作字)、 朱新繁(一作号,著《中国资本主义之发展》等著作时署名,1930年时用),字其华,号心凡,笔名亦明(见1932年《读书杂志》)、李昂(著《红色舞台》署名,1946年用)、柳宁(见1937年《抗
战与文化》,任主编。著《一个无产者的自传》亦署,1941年用)。童年时,曾在印刷厂当学徒,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是中共一大代表(?仅见其自传,供参考)。从事工人运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受命参加国民党,担任广东革命政府俄国高等顾问鲍罗廷翻译,并被派于黄埔军校政治部工作。1926年参加北伐,任第四军政治部宣传科长。次年,宁汉分裂后,调任中共中央政治局秘书,受命起草《八一宣传革命大纲》,嗣后参加了八七会议。广州起义失败后转赴港、沪。1928年受命赴苏出席中共第六次代表大会,到达伊尔库次克后因故折回上海。1928年被任命为红十四军司令(以江苏南通为基地),未就返沪,从此脱离共产党(被列为十个主要托派分子之一,十人中朱其华、柳宁实为一人)。与叶青、陶希圣等在一起,参加读书杂志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在西安国民党中央军校七分校任少将政治总教官,与叶青共事,主编《抗战与文化》,1941年被指控有通共嫌疑而入狱。1945年被放火烧死(一说枪决)。著作还有《中国经济危机及其前途》、《中国近代社会史解剖》、《社会革命之思想与运动的发展》、《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没落》等。”  

陈玉堂的这一篇文字,竟然介绍了父亲这么多的名字和字号,有一些是我们从来不知道的。其次,陈玉堂明确地提到,朱其华是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 并且参加了党的“一大”, 是“一大”的代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也参加了国民党。

遗憾的是,我还没有见到过父亲自己写的自传,但从《一九二七年的回忆》中看,他从未说过自己是共产党员,也并不承认自己是国民党员。那么,他的身份到底是什么呢?

对于以上的两个材料,我经过了好几年的思考和研究,其中仍然有很多不解的地方,有太多的疑点,这些疑点,一部分是由于许多值得怀疑的文字的记载,例如《红色舞台》是一本极其反动的书,1941年朱其华已经入狱,有可能出版这样的书吗?国民党特务是什么卑鄙的手段都会干出来的,用了李昂的笔名,说明这本书不是出于本人的意愿。而且,即使这本书的确是朱其华写的,那么,对于国民党来说是立了大功,怎么会把他处死呢?

另一部分问题是出自于中共的党内斗争,例如,我从《抗战与文化》杂志中查到,早在1937年2月17日,中共中央的秘密通告中就提出了十个托派,这十个托派的名单是这样的:

    1.张慕陶  2.叶  青  3.柳  宁  4.黄公度  5. 李血泪,
    6.陈独秀  7.朱其华  8.严灵峰  9.谢才生  10.林一新

中共党内是什么人列出了这样一份名单呢?第一,这种情报显然有误,李昂、柳宁、朱其华究竟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或是三个人?第二,朱其华一再表态他并不同意托派的观点,为什么一定要把他往托派这个敌人的队伍中推呢?现在已经知道,当年在延安的党内斗争,实际上被康生等一些极左分子掌握,冤杀了不少党内的同志。朱其华显然是不同意党内的这种作法的,因此写了不少不满的文章。按理说,托派既然反共产党,国民党是不会对托派下毒手的。

从一个人的成长过程看,朱其华是早期党内少数真正出身于产业工人的党员,他参加过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五卅惨案后,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到黄埔军校工作,参加北伐,南昌起义时,在周恩来安排下,他担任了总指挥部的组织处处长,又兼任宣传处处长,起草《八一革命宣传大纲》,他还参加过“八七会议”,担任过中共中央政治局的秘书,并奉命到莫斯科参加第六次党的代表大会,之后,又担任红十四军司令,这样的人物,对于党应该是有很深的感情的,怎么会成为托派或叛徒呢?

我们党内, 的确发生过不少莫名其妙的事情,例如, 中央曾经有一个以周恩来同志为首的“特科”,在顾顺章叛变白色恐怖严重时, 周恩来同志命令潜伏在“创造社” 的潘汉年在党内“消失”,改名“小开”,变成“灰色”人物,潜入敌人内部做情报工作。但是,在解放后,潘汉年同志却被打成叛徒特务,终于屈死在人民的监狱之中。

这说明,本来反动派想干而干不成的事情,却让党内的一些“自己人”代他们干成了。

我坚信,无论是美国的材料,还是陈玉堂老先生的著作,他们的后半部分,都不可能了解当时中共特科单线联系的人物,以及他们的真实身份。

不管怎么说,陈玉堂老先生的名号大辞典,撰稿几十年,如今能公开在大陆出版,是必然会引起社会科学工作者和党史研究者广泛注意的。这种“广泛注意”,将使我们的党史学者,重新考虑研究,改写党史。诸如一大代表、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等等,都应该有朱其华的名字。至于朱其华为什么改名柳宁和李昂,这也是必然会引起人们去考查的。

事实上,1992年 6月18日的上海社会科学报,就发表了一篇《朱其华是一大代表吗?》的文章,后来我询问该报的老编辑盛巽昌同志,这是怎么回事,才知道这篇文章的作者尤俊意是上海社会科学院的研究员,他有兴趣研究不为人知的党史人物。

这篇短文是这样写的。

      “朱其华,浙江海宁人,曾是我国现代史上政治活动中一个“风云变幻”的人物,
        著有社会科学著作多种,后被胡宗南所密令枪决。此人的政治面貌复杂(如是
        否托派分子),著作多有攻击、诬蔑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处。但他在1941年
        出版的《红色舞台》一书中称:“中共在上海开第一次代表大会时,他(指毛
        泽东)代表湖南参加。那一次大会人数很少,会议是在法租界的渔阳里,而且
        因为五个发起人(陈独秀、李大钊、谭平山、戴季陶、邵力子)都没有到场,
        所以大家的兴致都不好。我也是代表之一。

        朱其华究竟是否为中共一大代表?是一个疑点,颇为值得研究。

        依我看,有三种根据似可作为否定的理由。一是他生于1907年,死于1945年,
        开一大时他才十四岁,年纪小得不相称;二是据另一种材料记载,他曾参加中
        共领导的“工人阶级的一个团体”,这似乎说明他参加的仅是中共的外围组织;
        三是一大代表连后来堕落为汉奸的陈公博、周佛海都不涂没,为何要抹杀他参
        加一大呢?但他自叙作为一大代表时参加会议的情由言之凿凿,这又作何解释?
        是否为妄笔、伪作?”

尤俊意的文章,显然是要想引起注意,引起讨论。但我能见到的有限的报刊,没有什么反应。于是,我取得社会科学报盛巽昌的同意,用笑笑的笔名,写了一篇《朱其华其人其事》的文稿,发表在1992年11月19日的该报第四版上,目的仍然是想引起注意。后来,我接到湖南省委党史办公室的来信,他们正在为重修党史作准备,要我和他们联系,提供朱其华的材料。我力所能及地写信告诉了一些情况。

再以后,原来是中国的科普作家叶永烈先生,在成都签名售书后,专程到重庆来和我见面,他已经从科普这个领域转向对湮没的人物的研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他对朱其华的神秘身份颇感兴趣,在重庆市委小招待所和我畅谈了四个多小时,谈话全部录了音。据他告知,他认为朱其华这个人物确实是存在过的,现在应该还党史的本来面目,他要专门写一本关于朱其华的书。因为他有能量通天,并且已经查过中央的档案,但奇怪和不解的是,他看了中央完整的八七会议的纪录,却没有见到朱其华的名字,参加会议的人员也和《红色舞台》的说法不一样。

按照叶永烈的观点,即使朱其华在大革命失败以后,的确叛党了,或则成为叛徒,但正像参加过党的“一大”的某些人物一样,他们虽然是党的叛徒,但历史是仍然要作记载的,更何况朱其华还是被国民党杀害的呢!

我曾到上海“一大”的旧址去参观过,并向工作人员提及这个问题,工作人员只感到不可思议。我第三次到广州参观黄埔军校时,发现展览镜框里又变了样,政治部的工作人员中,有一个人的名字叫朱雅零,连出售的黄埔军校史料书籍中,也用的是朱雅零的名字。我问工作人员,为什么把朱其华改成朱雅零呢?工作人员同样感到莫名其妙。遗憾的是,我还没有到南昌去参观过八一纪念馆,不知道这个纪念馆中,对于当年参加起义的人员名单是怎么陈列的。

总之,这个谜越来越使人难以理解了。

进入九十年代以后,我们党打击商品经济领域中的假冒伪劣产品,一浪高过一浪。1997年第8 期的《炎黄春秋》上,发表了一篇林修敏、邸春玲写的文章,文章说,《八七会议》的参加者郑超麟是唯一还健在的人,据他告知,8月7日这个中央紧急会议根本没有作记录,参加会议的只有十多个人,也没有李维汉参加。现在中央档案馆的一份《“八七”中央紧急会议记录》,写得如此整齐清洁,说有56人参加,显然是不确切的。而且,那时候也没有人叫《八七会议》,这份记录显然是后来补搞的。

看来,《红色舞台》对《八七会议》的描述倒是真确的,而中央档案馆存的记录则是假冒伪劣的产品。很难想象竟有人敢伪造历史,实在是太胆大妄为了,连叶永烈这位大作家也会被骗。可见关于党史上的事情,确有一些是欺骗了全世界的人民。不过,叶永烈是一位年轻的作家,据他说,他已经出版了108 本书,我相信他会取得进一步的成就的。我们党正直的党史研究者,也终有一天会还党史的真实面目的。

八十年代后期,即1988年的7月2日,我有机会和勃勃弟一起到父亲的老家浙江海宁走了一趟,除在海宁硖石去东山祭拜了祖坟外,结识了海宁地方志编篡委员会办公室的主任蔡爱玉同志,这是一位有独特见解的女子。多年来,她一直在为祖籍是海宁的人士写志而收集材料,其中,她已经收集了一些有关朱其华的文字材料。她说,她特别想揭开这个谜的盖子,证实海宁出现过一位党的一大代表。我对她的胆略十分钦佩,祝愿她能取得丰硕的成果。

但是,1989年的动乱以后,我从上海社会科学报、从湖南省委党史办公室得到消息,中央有指示,为了“安定团结”,党史研究着重点要放在建国后。与此同时,我也从海宁得到消息,蔡爱玉同志奉命停止对朱其华问题的研究,全部材料已由她签名在档案中封存起来了。她说,她相信终有一天这些档案会启封的。

中央的文件到底是怎么指示的,我不清楚。但有一天,我的确在人民日报上见到薄一波的文章,强调党史研究的重点在建国后。薄一波是中共中央党史办公室的主任,全国人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解不开的谜到今天仍然解不开。

不过,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党内前辈,告知以下情况,特照原话纪录在此,以便今后查证:

----朱其华的确是个神秘人物,他从参加共产主义小组开始,一直到被谋害,既未承认过自己是共产党员,也没有表示过自己是国民党员,但实际上,他既是共产党员,也奉命参加了国民党,不过,他始终是个单线联系的中共特别党员。早在1921年,召开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的时候,他是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工人特别联络员的身份参加会议的。这个情况,只有邵力子、高一涵(语罕)知道。第一次代表大会邵力子没有到会,实际上, 朱其华是邵力子的代表。朱其华年龄小,不会引人注意,但他聪明过人,邵力子信得过。早在邵力子创办上海大学,并担任校长期间,朱其华就在上海大学学习,是刻意被培养的。

----由于孙中山先生的联俄、联共政策,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创办了黄埔军校。邵力子任军校政治部主任时,朱其华在1925年也来到了广州,并结识了周恩来,而毛泽东则是老相识了。进行北伐。恩来同志当然知道朱其华是中共的人,但同意他只以国民党左派的面目出现。黄埔军校时期,朱其华在北伐中,取得贺胜桥、汀泗桥战役的胜利,在军人部做宣传工作时的成绩,说明他已经是比较成熟了。

----蒋介石“四一二”大屠杀时,中共被迫在南昌发动政变,朱其华由周恩来同志安排,担任贺龙二十军的政治部主任,并曾要他立即组织国民党特别党部,变成国民党人。待朱其华随同高一涵、廖乾吾等赶到南昌时,起义的革命委员会已经成立,周恩来又任命朱其华担任总政治部的宣传处长,后来又担任了组织处长,这是利用了朱其华的政治面貌比较模糊之故。南昌起义失败,在武汉召开了中央的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朱其华奉命参加,其时,他已被临时秘密任命为中共中央政治局秘书。八七会议后,部分领导人朱 德、周恩来、高一涵、恽代英、林祖涵、张国焘、郭沫若、李立三、吴玉章、徐特立、谭平山、贺龙等一起南征,在溃败后到达广昌的途中,贺 龙和郭沫若由周恩来同志介绍入党,至此,这一行人就全部是共产党员了。

----南昌起义时的革命委员会一批人,后来从香港先后来到上海,其时,白色恐怖更加严重,由于顾顺章的叛变,一大批党的干部被蒋介石杀害,幸存的都隐藏起来了。郭沫若流亡日本,朱其华也在周恩来的安排下,被任命为红十四军司令,但未到任,并让他从此在党内“消失”,参与叶青、陶希圣的《读书杂志》活动,造成与共产党意见相左的形象,即使中共批判托派,也不能暴露自己。

----1928年在莫斯科召开中共的第六次代表大会时,朱其华奉命参加,但为什么到达伊尔库斯克又返回了呢?这是因为共产国际最仇恨托落斯基派,而且,既然是中共潜伏的“钉子”,就不宜暴露,所以最终没有能参加大会。

----抗日战争起,又是周恩来的单线安排,称第二次国共合作之际,到西安国民党中央军校第七分校担任少将政治总教官。当时,周恩来同志的考虑是,借胡宗南对朱的器重,可以在延安和西安对恃的情况下,掌握胡宗南的动态。加之,知道其弟朱少先在蒋介石身边,如果策反成功,就等于是在蒋介石的总统府内安放了一颗定时炸弹。遗憾的是,朱其华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并没有能达到左右胡宗南的目的,对其弟的策反也并未取得明显的成功。当中共中央点名批判托派
时,朱仍然煞有介事地进行反击,对共产党肆意谩骂。当他意识到难以在西安再继续立足,企图潜往延安时,就被曾经是共产党人的叛徒们揭穿,以至当时在重庆的恩来同志也无法营救了。

----关于《红色舞台》这本书,显然是国民党特务的加工。从其恶毒的程度来说,连叶青都是比不上的。如果朱其华真的写了这本书,国民党也决不会把他处死了,这应该是很容易明白的常理。

----全国解放以后,中共中央知情的领导人健在的时候,朱其华的后代并未主动追究。当你们被逮捕入狱的情况反映到中央时,中央不便把党内早期的问题公之于众,只是招呼把你们释放安排工作了事。到了阶级斗争扩大化以后,问题当然就复杂得多了。再等到中央领导人先后逝世,特别是单线领导的周恩来同志逝世后,这件事也只有被历史封存,成为一个永远也解不开的谜。

----结论:朱其华在国共两党错综复杂的斗争形势下,虽然掩盖着共产党员的身份,但最终没有得到共产党人的首肯,而被国民党杀害,则是当然的了。

亦凡书库《朱蓬蓬专集》之 29 解不开的谜:http://www.shuku.net/author/zhu1934/recent/wenzhang74.html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