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哪吒
-- 发布时间:2004-11-28 16:28:40
昨天半夜临睡前,乱按遥控器调换电视机的频道,偶然看到CCTV-6正在演一部老旧的黑白影片,配音还带着解放前国语电影中人物话语的味道,这种节奏缓慢的影片,实在是抵挡不住困倦,迷迷糊糊的就睡着了。早晨上网,查了资料,才发现,这部影片居然就是德·西卡1948年的新现实主义经典作品——《偷自行车的人》。
说起来这电影,实在是惭愧得很,早在四年前,DVD还不盛行的时候,就买了刻录盗版碟,15元,简陋的牛皮纸包装起来,却也一直也没有看,放在柜子里,落满了灰尘。至于后来什么时候买了DVD回来,就根本记不起来了,晚上无事,赶紧打开来看,居然有国语配音音轨,跟昨晚上看到的一样一样,不禁很惊喜,盗版商真是善解人意啊。
影片讲述已经失业了两年的里奇,刚刚找到了一份为广告公司张贴广告的工作,但是这份工作必须要有自行车才可以,可是他的车在一个月之前当掉了,一贫如洗的他们只好又当掉了家里的床单,换回了自行车,当里奇满怀希望的开始新的工作的时候,自行车却被小偷偷走了,为了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他只好带着儿子布鲁诺,在朋友的帮助之下,开始了寻找自行车的旅程,一天之内,他们行走在自行车市场里,在乡村教堂里,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里,可还是一无所获,虽然最终他找到了那个偷他自行车的小偷,却因为没有证据,无功而返,万般无奈的里奇选择了偷自行车这个办法,可不幸的他却被当场抓住,虽然没有被送到警察局,却被人们大大的奚落了一番,在影片的最后,里奇拉着布鲁诺的手,走在拥挤的人群里,走向未知的明天。
这部影片是做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代表导演之一的德·西卡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和前几天看到的费里尼的《甜蜜的生活》中,将意大利的上层社会的浮华与奢靡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判不同,德·西卡则把镜头对准了另一个极端——底层小人物的生活,从始至终都带着当时意大利社会底层人们的无奈与忧伤,虽然影片仅仅讲述了在不到3天的时间里所发生的故事,但正是这短短的时间,将整个社会生活浓缩在我们面前,这部影片更像是一部纪录片,德·西卡就像是一个里奇一家人的生活和那个年代的意大利的旁观者,用镜头冷静的记录着这3天中所发生的一切,这部影片全部采用了非职业演员,这些人们的本色演出,真实地反应了普通的意大利人当年的生活,那是一个怎样的年代,1948年的意大利。二次世界大战的创伤还没有抚平,太多的人们生活在社会的最下层,他们没有工作,每天挤在职业介绍所门口,盼望着一份哪怕是临时木工的工作,他们靠着社会救济金生活,住在集体宿舍一样的单元房间里,他们要排队才提的到每日所需的水,他们之中幸运的得到工作的人,早晨天不亮,便骑上自行车或者挤上罐头一样的公车去拼命工作,那些不幸的人,则会到教堂里去,装模作样的进行礼拜,以换取一顿免费的菜汤和面包,或者把希望寄托在毫无希望的占卜师身上。当然,他们也会去看罗马队的球赛,或者听广播里的转播,只有这些,才和我头脑中意大利的印象有那么一点点的交叉。
德·西卡在关注着残酷的现实的同时,也没有忘记这艰难环境中的父子之间的真情,看起来只有七、八岁的里奇的儿子布鲁诺,生活的艰辛使他过早的成熟起来,一举一动都带着大人的模样,但是当镜头一次又一次的对准了他的眼睛,那里却又分明是孩子所独有的清澈和透明,他小小的身躯跟着里奇奔走在罗马城的大街小巷,在大雨中跌倒,又毫不在乎的爬起来,接过父亲递过来的手帕,轻描淡写的样子与他的年纪是那么的不相称,一顿并不丰盛的午餐,就能让他忘记父亲无端的责骂,这时候的他却又是那么的容易满足,当他意外的看到父亲最后也成为了偷窃自行车的小偷的时候,那双大眼睛中充满了不解与愤怒,但最终,他还是拉紧了父亲的手,这是整部影片中唯一一次父子牵手的情景,德·西卡的精心安排使影片的结尾虽然残酷却也充满了浓浓的温情。
那些记录着底层人们生活的伊朗影片,不管是马基德的《巴伦》,萨米拉的《下午五点》还是阿泊尔法兹尔的《沙漠中的少年》……所有这些,无一例外的都带着艰难生活的眼泪和努力生活的坚强,这些影片,也都无一例外的采用最平实的纪录方式,缓慢,忧伤却又平静而深邃,主人公都被那些在我们看起来无法承受的生活重担紧紧的挤压着,可是他们却也有我们所不具有的力量,一种从不屈服,也无法屈服的力量。他们都有受到《偷自行车的人》的影响么?我无从得知,也许真正关心他们的电影导演大都是一样的吧,有着柔软的内心和敏感的神经。
同样是自行车的故事,同样是下岗工人的故事,不免又会记起《十七岁的单车》和《看车人的七月》,一样的精彩,一样的震撼,却一部被禁3年之久,另一部虽国外拿奖,也只是花开在了墙外,国内票房惨败,我无法理解其中的原因,也没有不想去关心这个事情,只是觉得,在越来越多的所谓的大制作,所谓的国际接轨弥漫了我们的眼睛,蒙蔽了我们的心灵的时候,在遥远的地方,有一个没有如梦的幻想只有残酷的现实的世界,那是个真实的世界,却被我们抛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