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安:午餐时间

 午餐时间

凤凰城 则安

 

文章来源: 北美女人论坛



        在美国,上班族的时间表上没有午休这一项, 只有四十五分钟到一个小时的午餐时间。

        我在一所公立高中当老师,午餐时间虽说有四十五分钟, 但是掐头去尾, 也不过只有半个小时。上班的头一年,我对不睡午觉适应得很痛苦,下午上课时眼皮总是不自觉地要打架 , 魂不守舍,  即便嘴上说着话, 竟也不知所云,直到听到学生扯着嗓子连声问我, “老师,你怎麽了,生病了吗?” “老师, 你讲错了。” 我这才冷不丁地醒过神来。 类似的情况经常发生,弄得我好不尴尬。 在国内生活了三十几年养成的睡午觉的习惯,要改, 谈何容易!

        后来, 我就干脆端着饭到别的教室和系里其他老师一起吃, 一是想提提神儿,二来是想听听他们聊天儿, 权当是一个向美国人学习的好机会。天长日久, 我的收获还真不小,不但对每个人的性格有了较全面真实的认识, 而且对他们的经历, 婚姻, 家庭,甚至他们的困惑,烦恼也有诸多的了解, 同时我也在无意当中寻到了与老美相处的诀窍。 下面讲的就是我和他们之间的故事。

        快言快语的玛莎。 玛莎有着漂亮的身材和美丽的歌喉。她金发碧眼, 皮肤白晰,再加上化 妆的技术不错,因此单从外表上看, 你根本想不到她已是  接近六十岁的人。玛莎为人直率,她说话的时候就像放机关枪, 语速快, 语调高, 直冲你的耳鼓,  其他人根本插不上嘴。 好事坏事,她 都会毫 无保留地倾诉出来, 并常请人帮她出主意。 从她的讲述中, 我结识了她的家人:她的父亲,性情乐观, 年过八旬又娶妻, 尽情享受晚年生活; 她的唯一的一次婚姻,可惜结婚没几年先生就不幸病逝; 她前夫的儿子, 让她既疼爱又心烦, 是一个还没有成熟的小伙子。  她还喜欢讲她没完没了的约会及对男朋友的挑剔褒贬。

        玛莎是个虔诚的基督徒,去教会, 唱诗歌 是她生活 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去年圣诞前,她灌录了一些唱片, 给我们系里的老师每人一份儿作为圣诞礼物, 听起来还真不错。

        玛莎在同事中不太受欢迎, 主要是大家嫌她做事没有条理,杂乱无章,  而且她还非常健忘。 学校教室不够用,我们系里的老师一直是两人合用一间教室, 凡是 以前跟 她共过事的人都不愿意再和她搭伙。到了期末考试阅卷填成绩单的时候,  每个老师都 忙得不亦乐乎,而她一会儿标准答案找不到了,一会儿指令丢失了, 然后就是找这个问, 找那个借,确实挺让人烦。 尽管我没有与她合用过教室,但去年有幸和她做了邻居,也算领教了她的本事。 奇怪的是,我对她并不讨厌, 相反,她的忙忙梭梭, 丢三拉四却常常让我觉得她很滑稽,很好玩儿。 其实,玛莎也很热心,当大家有问题的时候,她也会尽力帮忙,虽然很少能帮到点子上,但是精神可佳 。

        玛莎特别喜欢吃中国菜。 我们学校附近有一家自助中餐馆,每逢学生提前放学,我们几个人就一起去那儿吃午饭,玛莎总是管不住自己的嘴,每次吃完饭都撑得胃疼, 还直埋怨别人没提醒她节制饮食 。 我有时做一些包子带到学校请大家品尝,玛莎光吃还不过瘾, 成天嚷嚷着让我教她如何做,干脆, 我找了个时间,把系里的同事请到家里搓了一顿儿。


关心健康的克瑞斯蒂。克瑞斯蒂是系里年纪最大的老师, 她生育了五个子女, 年轻时拿的西班牙语硕士学位, 但是为了孩子, 她做了很多年的全职妈妈,直到最小的女儿上了小学, 她才走出家门开始工作。或许养孩子过于操劳, 她显得比较苍老,而且腿脚不便, 每天拄着拐杖来上班;  也正因如此, 她特别喜欢四处搜集有关身体保健的资料,凡是有文字的东西,她事先一定复印下来,午餐时发给人手一份儿; 买东西时如果发现了健康食品,她第二天马上 向大家推荐。 我对她的资料不感兴趣,觉得美国人在饮食上有些大惊小怪, 但为了对她表示尊敬, 每次我还是都收下自己的那一份儿,回到教室往桌上 一扔,立刻把它忘记了。


我和克瑞斯蒂同一年被雇用, 在此之前,她在小学教了数年, 而 我在美国的教书经验却只有半年。开始的第一学期 我人生地不熟, 又有文化方面的差异,   所以遇到不少困难。 看到每一位老师都忙忙碌碌, 我感到找谁帮忙都不好意思开口,在这个时候, 克瑞斯蒂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她不但给我提供了足够多的教学讲义, 还不厌其烦地给我解释如何使用, 这让我对她一直心存感激。

克瑞斯蒂应该是个很有经验的老师,但不知为什麽, 总有学生和她过不去。 最近一次, 有人指控她在课堂上拿剪刀威胁学生,家长也对此纠缠不休,扬言要告到教育局, 还不知道结局如何。

知足常乐的理查德。我对理查德的了解主要不是在午餐时间, 而是在上下班的路上。理查德是一位退休老师, 曾在我校长期代课,由于嫌上班路途远,开学不久他就四处打听是否有人和他住在同一区域,并能和他搭伙开车。 有一次他在午餐时提到此事,我顺口说了一句和他住得非常近, 但是因为家里孩子小, 杂事多,虽然上班远, 却从没想到过找人搭伙。他听了之后很感兴趣,一再让我考虑考虑, 并列出两人搭伙开车可以省时省力省油及省钱的诸多好处, 而且表示如果我有特殊情况,他一定能理解和配合 。

        回到家和父母及先生商量此事,他们认为是个好主意, 于是我和理查德便结成了上下班路上的伙伴,近一年的时间里,我们相互照顾,相互谦让, 和平相处, 有同事开玩笑地对我说:“哇, 你有男朋友了。” 我也会 反唇相讥:“我可不喜欢比我大二十几岁的男朋友呦。”引起哄堂大笑。

        搭伙开车,最忌两人都沉默不语, 无论该谁开车,如果旁边坐着个闷罐子似的人,感觉一定很别扭。可我和理查德之间不存在这个问题,我们开快车道,每次单程要三十五到四十分钟, 我们的行程很轻松, 很愉快。

        理查德是个性情非常开朗的人, 他常常主动提起话题,大部分都是有关中美文化方面的差异;他也毫不忌讳地谈他自己的身世,他的家庭。与他的接触, 让我进一步了解了不同层次的美国人。

           理查德童年不幸,他兄弟姐妹多,父亲是个酗酒者,母亲体弱多病, 一年里大部分时间都是躺在医院里。他的生活起初由祖母照顾,祖母去世后, 一个好心的邻居承担起了这个责任。 上中学时, 他的冰球教练非常关心他, 给他买过一套运动服和体育用具。在他当兵时,一位长官对他特别好, 在各方面都与以他无微不至的照顾。 用他的话说, 从小到大, 他虽然没有感受到多少家庭的温暖, 却在成长的道路上遇到了不少好心人, 这些人给他带来了福气,他一辈子感激他们。  对生活,理查德为自己定了两个目标, 一是要开上跑车, 二是要访遍美国,甚至世界的名山大川, 如果可能的话, 他还想去国外教英语。 目前, 他的第一个愿望已经实现, 第二个愿望也实现了一部分, 他还在继续努力。他认为, 人要勤奋努力,要有理想,但是不要妄想; 人 要知足, 还要常存感激之心,只有这样, 生活得才会快乐。

         理查德有过一次婚姻, 妻子是他高中的同学, 结婚几年之后,两人为是否要孩子发生分歧。  理查德不想要孩子, 因为童年的苦难及姊妹的遭遇令他不堪回首,实际上,他的两个姐姐因生活所迫曾被沦为妓女。妻子却十分想要孩子, 于是他们以后只好友好地分手了。 离婚之后, 他们仍然是好朋友, 经常问候来往。


        神圣不可侵犯的冰。 冰来自菲律宾,到了三十几岁在国内还没有男朋友,她说自己在这方面非常挑剔,高不成低不就, 眼看就要成了老姑娘, 却在网上聊天儿时认识了她现在的美国丈夫---杰夫。 两人一恋即不可收, 不久,杰夫飞到菲律宾和她结了婚,很快, 她移民到了美国。  

        冰和我一样, 非常热爱教师这个职业, 她最令我佩服的地方是她的多才多艺,我自愧不如。
听人说,她刚上班时, 在设计教案讲义,组织课堂活动上别出心裁,她指导学生排的英语短剧,竟然吸引了全学区的ESL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老师前来观模, 受到很高评价。  她尤其擅长做手工, 美国的节日繁多,每当节日来临,她一定会 教学生做各种各样的  手工来庆祝, 并且将其扩展到对学生词汇和写作的训练,最后再用他们的写作练习来强化口语和听力。

        冰性格刚烈要强, 容不得任何人对她的半点不尊。 她对我讲, 她不惹别人的麻烦,但是如果有人侵犯了她,她会寸步不让。 她确实是这样。  有一次,她去学校的书店领教科书, 不知负责的人如何怠慢了她,气得她当场大发雷霆;  回到教室后还大骂不止;  仍不罢休, 最后她将其人告到了校长哪儿,这事儿才算了结。

        冰虽然和我来自不同 的国家, 但 是我们有相似的文化传统观念。她在菲律宾教的学生大部分是华裔,因此对中国人有一种亲近感。她喜欢吃中国菜, 钟爱中国文化, 她的家里的主客厅摆设的也是中国的传统家具, 墙上挂的是中国字画。到她家做客, 她让我给她翻译字画的意思, 问我画儿挂得顺序对不对。正缘于此,我和冰不只是同事关系, 我们还是好朋友。 在生活上或者工作上碰到不便于向别人启齿的事情, 我在她面前会敞开心扉。

         冰的家庭生活不算幸福, 主要矛盾来自于她和美国先生在教育孩子观念上的巨大差异。冰有两个女儿,彼此相差不到两岁。孩子小的时候,她主张以东方人严谨的态度来培养她们,而先生则是地地道道的西方观念, 坚持放开手让孩子自由发展。两人为此经常争吵辩论,互不相让, 结果,达成协议,一人管一个, 大女儿归先生, 她负责小女儿。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 中西方冲突也越来越明显, 越尖锐。 如今,大女儿已经到了青春期, 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她学习不用功,不遵守校纪校规,不尊敬父母,广交男朋友, 不经允许离家出走,夜不归宿,等等,等等。 和大女儿相反, 小女儿则出落得 文静体贴, 善解人 意, 是冰的唯一安慰。经历了一连串的惊吓, 眼看着大女儿如脱僵的野马, 就要管不住了,杰夫愿意和冰进行沟通。 目前一家人正在进行心理咨询, 但愿他们的状况会有所改善。


令人琢磨不透的卡瑞琳。同事当中, 我感到最难相处的要数卡瑞琳了。卡瑞琳六十岁出头, 身矮体宽,典型的美国人。 她讲 话一板一眼,喜欢教训人,这也许和她曾经当过  十几年的系主任有关。她的情绪变化无常, 高兴时, 笑容可掬;  不悦时, 脸上阴云密布,这时候, 即便你和她走个正着,主动和她打招呼, 她也会毫无反应, 旁若无人。

卡瑞琳有一双审时度势的眼睛,当她直视你的时候, 你会不自觉地感到心虚, 担心自己做错了什麽事情被她抓 住了把柄。起初听人说,她有一个不幸的童年, 小时候受母亲虐待,长大成人后, 婚姻也不幸福, 只好离了婚, 一直单身。 这些传闻都在她以后的闲谈中得到证实。

上班的第二年我被分配和 卡瑞琳合用一间教室。 按照课程表,这间教室是我的主教室,  她上午上完头两节课后应该马上离开去教师备课室备课, 剩下的时间全归我。 奇怪的是, 她上完课后不但不马上离开, 反而总是在我开讲之后要停留十到二十分钟。更可气的是, 她对我和我的学生竟然视而不见, 或者是继续坐在计算机旁敲敲打打, 或者是慢慢腾腾地收拾她的讲桌。起初我以为她只是暂时的,每次好不容易等她离开时还客气地向她道声“再见”,  没想到她几乎是天天如此,使我不得不怀疑她是有意要探测我什麽。作为一个有三十年教龄的老教师, 而且又当过系主任,她不可能不懂她的行为是干扰别人教学。   从此, 我对她也采取熟视无睹的方式,该讲课时讲课, 该组织学生活动的时候组织活动,有时也令她感到尴尬。 转年系主任征求大家对合用教室的意见,我直截了当地向她说出了我的感觉, 没等我说完,她就一个劲地向我点头称是, “ I know, I know.” 看来,系主任对此并不陌生。  

卡瑞琳也曾经给过我帮助, 但我总觉得她 缺乏诚意, 似乎别有用心。 有一年,一个很难缠的学生从她的班被调到我的班后仍然屡教不改,午饭时我提起这个学生,她却郑重其事地向我传授起了经验,建议我去找系主任和校长,要求调整该生的课表,说什麽第一堂课跟她上, 第二堂课再让他回到我的班里来。 我心想, 她既然还要插手管这个学生, 当初何必把他调到我的班呢? 幸亏我没有照她说的去做, 否则事情只会越搞越糟。


我与美国人(这里指除了华人以外的移民) 在职场上共事这几年, 并没有感到他们有什么神秘之处。我觉得, 无论他们的肤色如何, 本族语怎样,风俗习惯有什麽不同,  他们首先是和我们一样的人,  是人, 就有人的感情, 有喜怒哀乐, 有七情六欲。只要你诚心诚意地去走近他们, 了解他们, 并且也设法让他们了解你, 那么你和他们当中的绝大部分人友好相处并不难。 这里总结出几个小窍门, 你可以试试看。

1. 随时使用礼貌用语, 尊敬他人。
英语当中的礼貌用语(Hello; Excuse me;Thank you;  I appreciate it; Bye bye; See you later; Sorry, Could you please……?)非常好用, 只要用对了地方,不需要多解释,  它们具有一字千钧的神力,让人听起来也非常自然,而且对认识和不认识的人都适用。   


2. 谦虚谨慎,脚踏实地。美国虽然是移民国家,但是移民也分先来后到。后来者首先应多看, 多听, 多问,踏踏实实地做好工作,  切忌一开始就大肆张扬,不懂装懂。  过于炫耀自己的人,只能令别人感到厌恶 。   

3. 小事装糊涂, 大事讲原则。 很多美国人性格上非常情绪化,昨天的面庞还阳光明媚, 今天就可能阴云密布。 起初你会觉得莫名其妙,担心自己在什么地方得罪了人,时间长了你就知道, 他(她) 是和自己过不去。 碰上这样的人, 你可以装着没看见, 更不用去主动打招呼, 不妨也学他(她)的样子甩过去个冷面孔,传过去的信息是“我今天心情也不好, 别招惹我。” 保准他(她)第二天看见你一定又是笑脸相迎。 然而, 对于别有用心的人, 你也要提高警惕,  关键时刻要知道找关键的人来保护自己,当然你自己要行得正, 站得 直, 别让人抓住把柄。

 

 

转贴须经作者同意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