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走廊读文章,经常被一些网友的诙谐调侃逗得捧腹大笑。讲老实话,我从心底佩服他们运用语言的技巧。看自己写的东西,总感到是温吞吞、灰茫茫的;严肃有余,生猛不足。当然,朋友们会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不必也不该东施效颦。道理是对的,但我还是希望自己的文章能活泼许多。
要把文章写活泼,就要掌握运用语言的技巧。而这种技巧,是同日常的口语密切相关的,也就是如何表达或“表达的艺术”。现代人不再用“表达”这个老掉牙的词了,改用“砍”,更新的是“忽悠”,那问题就成了如何忽悠和忽悠的艺术。
忽悠是件好事。是用自己的语言技巧去说服别人欣赏自己,相信自己,以便达到自己的目的。比用权力,武力,甚至暴力去让别人接受要好得多。忽悠者和被忽悠者之间是愿打愿挨的关系,有人在忽悠你的同时,你可能也正在忽悠别人。所以“群众性”的忽悠多发生在政治开明,允许人们说话的时候,如现在的互联网,这个自不必多说。再一个就是春秋战国时期,那时政治相对民主,言论也颇为自由,“百家争鸣” 人人忽悠。
这几天没事,看>中的几篇文章。联想起战国时期的苏秦和张仪,为亲秦或抗秦,在六国间展开的游说,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特别是苏秦,腰挂六国相印,把国王们玩得团团转,到了“被他卖了,还帮他数钱”这份上。那是最高水平的专业忽悠!由他那儿,创立了一门专门的学问,叫纵横学。后世两千年,还没真学明白的,要不现在这朝核六国会谈,怎么老没进展呢?
苏秦张仪是专业忽悠,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没话讲。那业余忽悠的水平如何?>有这么一个故事。
赵国的太后刚刚执政,秦国就欺负人家是孤儿寡妇,派兵进犯。赵国肯定是打不过秦国,就向齐国求救。齐国过去和赵国关系不好,怕这回有诈,就提出出兵可以,但要赵太后的小儿子长安君做人质。老太太一听要宝贝儿子当人质,说什么也不干。无论大臣们怎么劝,都不行。最后,老太太火了,说谁再劝我,我就朝他脸上吐吐沫。想想老太太也够可怜的,满朝文武帮她打仗的没有,劝她把儿子送入虎口的倒不少。老太太也没本事和大臣们翻脸,只好撒泼耍赖吐吐沫了。
有个叫触砻的老头,可能是离了休的什么官,要见太后。太后一脸怒气,嘴里还含了口吐沫。老头先向太后请安,说自己腿脚不好,不常来,这次是听说太后龙体欠安,所以想来向太后问个安。太后心想,你少来这套,你敢劝我,我照样吐你。太后随口回答说,我腿脚也不好,但有车,靠车行。老头又问,饮食还好?太后说只能喝些粥了。老头说我每天强迫自己走三四里路,这样就能多吃一些,身体也就好了些。太后想这老头絮叨,不像是来找麻烦的,脸色好看了些,把那口吐沫也咽了下去。(先把老太太忽悠得不生气了)
老头说,我有个小儿子,是我最宠爱的。我想求您走个后门,让他做您的卫士。也就了却了一个心事。太后心想,原来你是为这事来看我的。心境平和了,说,没问题,多大了?老头说,十五,小了点,但我想在死前办好这件事。太后问,你们男人也这么爱幼子吗?老头说,比女人们强多了。太后委屈了这么多天,总算找到了知音。太后笑了,你说的不对,女人最爱幼子。 (用儿女情把老太太忽悠得高兴了)
老头开始装傻充愣,说,不对。我看你对你女儿就比对长安君好。太后说,怎么会呢? 差远了。老头又说,你女儿远嫁燕国时,你哭的那么伤心,真不想让她走。可她走后,你又年年祷告求上天不要送她回来。为的是她能在燕国生子生孙,相继成王,她自己和孩子就有保障,是不是?太后只能答是。(这时已把老太太忽悠得转了向,有点找不到北了)
我问你,三代以前,咱们赵国为王的,现在还有做王的没有?太后说,没有。那再问你,其他国家,王做了三代以上的,有过没有?太后说,老太太我不知道。老头说,没有。什么原因呢?当灾难发生时,近了,落在当事的国王身上;远了,落在子孙身上。而这些子孙们不能胜任的原因,多是因为地位尊贵而无任何战功,薪俸优厚而无任何贡献,空有富贵。象长安君,你给他了大量封地和财富,却不让他有建功立业的机会。一旦你撒手人寰,长安君能独立地挑起治理赵国这副重担吗?我觉得你为长安君考虑得太少了,所以我说你爱长安君不如爱公主那么深! (终于忽悠到正点子上,老太太还能说什么?)
最后当然是赵太后同意让长安君入齐为质,齐国出兵解了赵国之危。整个>中,老头触砻仅出现过这么一次,其它史书也没有他的故事;比起春秋战国时代的诸子百家,充其量,他只是个业余的忽悠。但他却用自己高超的忽悠技巧,或忽悠艺术,开导了顽固的老太后,使长安君有了报效国家的机会,拯救了赵国。
要记住老头触砻的这句忽悠:“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是不是有点像今天的太*子*党?有谁能忽悠忽悠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