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美味佳肴

让心之船随思绪漂流,静息聆听岁月流淌的歌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兩樣南京街頭小食也從記憶里浮現出來. 在南京讀書詩, 晨起去校園後門口去買糯米粢飯夾油條再加一碗豆腐腦, 夜晚遛到街上從餫飩擔子上買碗餛飩作宵夜. 平素逛街偶爾嘗嘗這類街頭小食, 包括鴨血腸湯. 不過有樣東西始終不敢嘗 , 那就是旺雞蛋.毛茸茸的雞胚剛剛破殼, 要吃這玩意要有餤毛茹血的勇氣. 印象中的南京小食倒有几樣, 但不知那些是南京正菜? 感覺上南京菜屬淮揚菜系. 城南秦淮河夫子廟一帶的餐館我不熟, 可鼓樓新街口繁華地段的几家招牌餐館可是外來菜當家, 譬如鼓樓的馬祥興(清真), 新街口的大三元(粵菜), 大行宮的曲園酒家(湘菜). 當然, 這是二十年前的老黃曆了.

*近來在讀蘇青的小說"結婚十年", 作家描寫江南風俗時提到小兒滿月辦酒, 要有麵條(長命), 烤麩(富), 桂圓(貴), 輿寧娜提及的"彩頭"類似.
 
*我在洞庭湖畔城陵磯短住過. 那真是魚米之鄉. 即便在文革那些年物質最短缺時, 那裡的魚肉供應豐富且便宜. 家母是湖南人, 每到寒冬臘月, 母親總是醃上几罈子臘八豆, 紅辣醬. 我還記得做臘肉燻魚的情景, 用烤火的炭盆燃上穀殼松針, 套上一米高的竹? 把鹽醃過的肉魚掛在竹簧蠣`炙. 燻泥鰍也是地道的湘味菜.
 
往年湖南老家客人來, 總帶些家鄉土產. 除了臘肉燻魚外, 還有干豆角, 旺辣椒. 這旺辣椒系由新鮮辣椒用沸水淋澆后晾晒而成, 白色富於光澤, 比干紅辣椒還要辛辣. 用旺辣椒配菜燻魚, 是道其辣無比的美味. 蘇喬, 想不到在這裡碰見你, 新年好! 看來你老媽也是湖南人, 我們又多了一份緣. 你描寫的捕泥鰍的場景很有趣, 我還真不知這滑溜溜的傢伙是這麼弄來的. 有一年寒假, 我去長沙看望外祖父, 長沙大街小巷瀰漫著煙燻味.

湖南人有些外省人沒有的癖好. 譬如食姜. 不僅僅是炒牛肉燜燻魚必然少不了姜作佐料, 而且姜是閒時打牙祭的零食, 如同上海女孩嘴里的話梅橄欖一樣. 長沙岳陽城里雜貨鋪的櫃台上賣紅姜鹽姜, 上學路上的女孩几分錢買一小包, 在街上邊走邊吮, 也是一道風景.
 
此時風雪正瀰漫在東岸上空, 戶外已是銀色世界. 寒冬臘月里, 有一爐炭火, 架上火鉗烤餈粑, 然後在烤軟的餈粑中心塞上砂糖, 趁熱食下香甜濡軟的糯米粑粑. 這也是湖南崽童時的記憶吧?
 
香椿分佈比較廣泛, 華南華北皆可見到. 我家住桂林時, 門前就有棵香椿樹, 春天嫩芽出來時, 摘下煎雞蛋噴香無比. 在北京乘地鐵路過一站名叫椿樹街, 可見北方也長椿樹. 洞庭湖的湘蓮沒地可比. 這時想起村居詩句: 最喜小兒無賴, 溪頭臥剝蓮蓬.

*都會市民普遍都在街上過早, 也許只有武漢. 小孩上學大人上班, 用几文小錢就打發掉早餐.這種民俗使武漢的早飲業格外發達. 不要說油條油餅, 包子鍋貼這種大路早點, 還有面窩, 燒梅, 豆皮, 熱干面, 武漢的特色小吃之豐富之精緻, 大概只有成都能媲美.

        是滴,你看于珈文中提到的热干面,烤红薯,包子没一样辣的。不过武汉好吃的东西太多了,要到珞珈山外面去吃!
        荆楚饮食风味远没有川湘黔辛辣,也许九省通衢的地理位置让令胡这种北方人南下,冲淡了辣味,除非你到鄂西能尝到带劲的辣椒菜。在这里想起很多年前路过三峡后在宜昌码头吃过的农家菜。

        *上星期暴风雪那天困在家里,无聊中把这篇短文投给华夏快递。我馋母亲手制的湖南腊味有年头了,早年人在国内逢年过节还偶尔打打牙祭,在美国可是有二十年没尝到正宗湖南腊肉或腊八豆了。如果能吃到美味腊肉熏鱼,我还真不在乎是否致癌呢! (好像没听说湖南省癌症发病率高于外省嘛!)
谢谢红兜兜开线。我老公是江苏人,他比我勤快。这两年冬天,他做过两次风干咸肉,做法和你的相似,只不过利用天然的户外寒冬环境作冰箱。

刚到美国时,在东亚食品店看到台湾出口的大陆各省招牌食品,比当时内地食品店的货色还齐全,心里有一种感动。中华饮食文化就这样从大陆流传到台岛,到北美,海峡太平洋都挡不住。

惭愧,好(4)吃还懒做,横竖是吃不到嘴里啦,才写文章回味回味!
很久以前,读过郭沫若的《洪波曲》,抗战期间郭氏随国民政府撤退路径长沙时,对湘菜的评价是“辣,咸,多”。臭不是湘菜主要特色,起码没有绍兴菜那么讲究“臭”。
 
诗会朋友戏说“酒鬼”有趣,搬过来三首诗。

酒鬼 —.风雨.
酒鬼家中无物藏, 常闻酒鬼不思乡
安兄手下多情义, 借走酒瓶留酒香

戏说”酒鬼”用风雨韵 —.丁东.
家徒四壁用何藏,每典生衣入醉乡
闻有潇湘销魂味,鼻长难遂口中香

湘之味-酒鬼 —安舟
楚韵绵延湘味藏, 雪飞梦绕忆家乡
三湘四水精灵气, 酿入琼浆化酒香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