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两年就听说了这部姜文拍的片子。一直没太在意,依稀仿佛记得这部片子的后期好像还是在墨尔本完成的。
得了推荐,前两天看了这部电影。确实有点佩服姜文的才气。
姜大少的电影我没有看过几部。掐掐手指头,《末代皇帝》的溥仪,《芙蓉镇》的秦书田,(是这名字吧,懒得去查)。相比于陈道明的溥仪,姜文的溥仪更阴骘。而秦书田和胡玉音的乱世爱情,被他演绎得自然而激情肆意。楚天当时即便尚在中学里读书,却也对他的演技有所景仰。抑扬有度的表演,在当时的演员里应属凤毛麟角。
然而这种景仰到他拍《北京人在纽约》时一扫而光。可能是不喜欢王启明这个角色吧,或者说因为不喜欢这部戏,连带着演员一起遭了殃。恨屋及乌,姜文被我打入冷宫。直到《阳光灿烂的日子》这部片子面世。说来也是歪打正着,当时看这个电影的动机,却是因为喜欢王朔的小说。而喜欢上这部片子却又因为里面的一首插曲,那首据说是姜文听了之后而萌生拍此片念头的《乡村骑士》的间奏曲。自己犹记得在影院里听到此曲奏起时心里的惊喜和感动。而这首曲子便是前几日我放在那个雪景里的背景音乐。我以前有篇小文写过这个音乐小品,这里不罗索了。可是,对往昔,对过往的某种理解,却在这个点上与电影有了交会。而后,十年未碰他的作品。
十年前看的片子现在再拿来看的话,感受一定会不同。所以前段时间,我将此片推荐出去,得回的反应却是贬大于褒,搞得我有点悻悻然。怎么都想不通挺好的片子,为何从他嘴里说来就像烂乌三鲜汤一样。后来知道,此君已看过《鬼子来了》。两相比较,他更推崇《鬼子来了》。有了他的评点,再加上这十年的时光,我决定领教一下此片。
看完之后,有点惊讶。倒不是说片子如何如何好,如何如何有教育意义,如何如何反思战争。而是觉得,这其实就是部有感觉的电影。电影从来就是光与影的艺术,是视觉和听觉接受冲击的载物。当光与影的晃动产生美感,舞出韵律,故事的叙述会变得格外生动。
《鬼子来了》的对白鲜活,演员发挥一流。让人看着、听着忍俊不禁,落在那个历史背景里,却又使人有着说不出的荒诞感。这种荒诞若隐若现地贯穿全片,不由得对姜文刮目相看。黑白片的选择,是一个看点;崔健、李海波一南一北两大音乐人的联袂配曲也是一个看点(应该说是一个听点),演员的选择,时不时神来一笔的发挥则是又一个看点。
听说这部片子在国内是个禁片,有点愕然。对战争有反思的电影,难道一定要拍成像《地雷战》、《地道战》一样的吗?违反发行程序,私自参加国际影展难道就一定要以禁代罚吗?如果真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实在是可惜了了。
马大三在懵懂里被卷入了一个看守俩俘虏的麻烦里,翻译官的主观意念(求生)把村民误导至一个分辨不清事实严重性的地步。说村民愚昧也好,现实也好(眼前紧要的是生存),被俘的日本士兵和翻译官被村民保护了起来,到最后甚至和日本军达成了以粮换人的协定。就在村民换到粮食以为天下太平,并与日本军联欢时,丝毫没有觉察出即将面临的血洗之灾。全村仅马大三一人幸免,却又在国民党统治的时候被判以破坏和平协议罪而处死,砍下他头颅的又恰恰是那个他曾经绞尽脑汁保全下来的花屋小三郎。
整片的黑白,却在结尾用了个刺眼的红色。醒目得很,惊心得很。
《鬼子来了》有看头。姜文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