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后诸葛说老华(中) 欧阳龙门 (四)华国锋能不能阻挡邓小平复出? 中共中央文件指控华国锋“阻挡平反”,具体的一个例子 便是阻挡邓小平复出。 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立刻想到了邓小平复出的问题。 因为人人都知道,邓小平是“四人帮”的死敌。然而,华 国锋提出了“继续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从斗争策略 的角度来看,在刚刚粉碎“四人帮”以后,这样做是必要 的。但是,在局面稍微稳定以后,邓小平的复出便成为无 法避免的问题了。 “既生瑜,何生亮”,而且华国锋与邓小平的水平相差还 不仅仅是周瑜和诸葛亮的差别,简直可以说是刘璋与诸葛 亮的差别。现在回头去看,华国锋下台,在邓小平复出之 际就已为定局了。然而在当时,看到这一点的人恐怕是极 少极少。 邓小平的水平,在党内是人所公认的。老毛说过他“人才 难得”,成为他后来复出的资本;周恩来说他“你比我强 得多”;陶铸愿意拜他为师;贺龙与他本无渊源,只是解 放初期在重庆共同工作了不到三年的时间,便对他佩服得 五体投地。这些,华国锋有可能不完全了解,但是当时决 策圈中的叶剑英、李先念一定是了解的。 当时,民间舆论要求邓小平复出的呼声是非常高的。在中 央委员这一层,也有不少人为邓的复出奔走呼号,最出名 的便是王震,从十月底就在公开场合为邓评功摆好。陈云 虽然话不多,但总都是在关键场合提出邓小平复出的问题。 到了政治局这一层,则是观望者多,坚决赞成和坚决反对 的都少。赞成的虽然是少数,但是却是说话有分量的人, 那就是叶剑英和李先念,尤其是叶剑英。后来的中央文件 说叶、李为邓的事给华说了六、七次。最坚决反对的是汪 东兴,老华的态度基本上是反对,但又不坚决反对,基本 上还是采取“拖”的办法。随着压力一天一天增加,终于 拖不下去了。 到了1977年3月的中央工作会议汪东兴还在说:“现 在,有人提出‘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搞错了,要把邓 小平请出来,还要让他当总理,说他如何如何能干。邓小 平这个人我是熟悉的,讲能力他是有一点,但错误更多。 ……1975年,毛主席是想让他当总理,可试了试,不 行,他那两下子比我们华主席差远了,所以最后毛主席才 选定华国锋同志作接班人……”。 已经无法正面反对了。 华国锋同志则说:“批邓”是毛主席决定的,是对的,要 小平同志做了检讨,才能出来工作。并且提议到下一次中 央全会再解决。 不反对了,但还是尽量往后拖。 至此,邓小平复出已成定局,只是时间问题、还有职务恢 复到什么程度的问题了。这时的邓小平已经在幕后发挥作 用了。到了1977年7月的十届三中全会,邓小平全面 复出,恢复全部职务。从此,开始了高手与初段的较量。 说邓小平是高手,这是没有争议的。那么要说他是八段还 是九段则还有可商榷之处。论政治斗争,老毛无疑是古今 中外超一流的高手,九段都不止。正如林彪所说:“世界 几百年,中国几千年才出一个”。他一个人就打败了一线 的所有领导,打败了全党,还让全党、全国人民帮着他欢 呼。从这个角度来看,事后诸葛亮认为:如果计生前,老 毛是九段,邓小平是八段。 又换一个角度来看,老毛再怎么有远见,也只算到了生前, 身后还是被别人算计了,还是被自己看中的人算计的。而 邓小平则看到了发展趋势,身后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是在 他的预期之中。这样说来,如果再加上身后,则老毛、老 邓就各有千秋,都是九段。 回头还说华国锋,当老邓复出之时,华国锋肯定是没有预 料到后来的结局的,初段选手,能看到下一步棋就不错了。 不仅如此,叶剑英、李先念这些六、七段也一定没有预料 到后来的结局。但是,高手老邓却开始把历史往后来的结 局推动了。 现在从头复盘,我们看看,华国锋有没有可能阻挡老邓复 出?怎么阻挡?这个问题事后诸葛亮多次和多人讨论过。 有人提出:老华可以拥戴叶剑英为主席,自己做接班人, 换取叶剑英同意阻挡邓小平复出。 事后诸葛亮认为此计行不通。理由是:邓小平的水平叶剑 英是完全了解的,经过1975年两人合力整顿军队,在 治军治国方面两人一定达成了共识。连老毛都说叶剑英被 邓小平“招安”了。所以即使是叶坐上了第一把手,也要 拉邓小平出来做总理,结果是一样的。而且,还有材料说 当时华提议过让叶做第一把手,而叶表态说:“我是军事 干部,搞军事的,对地方的事情不熟悉。如果那样做,岂 不让人说是宫廷政变!”假若果真如此,那么叶剑英是极 有自知之明的。 也有人说,让叶剑英做主席,李先念作总理,占住了位置, 让邓小平去跑龙套。对此,事后诸葛亮手边也有一个材料: 1976年10月20日,叶剑英、华国锋两人去李先念 家,华请李出来做总理,李先念推辞说:“对于经济方面 工作,我还是可干几下,对于国际斗争、国防、内务可以 说是门外汉,是不能胜任的。”而且建议“还是把邓老搬 出来吧”。这样看来李先念也是极有自知之明的。 所以事后诸葛亮说叶、李都是六段、七段水平。 由此看来,华国锋在阻挡邓小平复出这件事情上违背了当 时的民意,也使关键人物叶剑英、李先念对他有了看法, 成为以后下台的因素。 那么,再换个角度说,老华既然不能阻挡邓小平复出,那 他有没有可能不阻挡?能不能痛痛快快地让邓小平复出呢? 似乎也不太可能,因为汪东兴等人坚决反对,而汪东兴在 粉碎“四人帮”这件事上又是立过大功的,他的话也不能 完全不听。同时还要搞“两个凡是”,邓小平又是老毛罢 黜的。 于是华国锋对于邓小平复出的问题是又反对,又不坚决反 对,又同意,又不痛痛快快地同意。这正好是他这个初段 的水平,不能主导棋局面,只能被动地跟着棋局走。不遇 高手呢,还可以拖,一遇高手就很快败下阵来。 (五)华国锋能不能不搞“个人崇拜”? 中共当局在华国锋下台的时候肯定了他粉碎“四人帮”的功绩, 同时也为他的下台提出了四个理由,一是搞“两个凡是”,二 是压制“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这两个指控实际上是一回事; 三是“阻挡平反”,其中阻挡邓小平复出是一个具体的例子; 四是搞“个人崇拜”。“两个凡是”和“阻挡平反”,前面都 说过了,现在来摆一摆搞“个人崇拜”的龙门阵。 华国锋有没有搞“个人崇拜”?当然有。当时各种大会的会场 都是毛、华的画像并列,直到中共十一大都是如此。当时的报 纸上确实有不少过分的吹捧,诸如“象热爱毛主席一样热爱华 主席”、“当之无愧的英明领袖”的口号,还有那些歌曲“交 城的山,交城的水”,“敬爱的华主席,革命的领路人”等等。 把老华本人的水平,和当时对他的吹捧进行比较,事后诸葛亮 认为,老华这个人在这一点也确实是太没有自知之明了。 老华答记者问,常常掉进西方记者设置的圈套之中。当时有西 方记者问:“请华主席告诉我们北韩会不会侵略南韩?”老华 立马就大大咧咧地说:“啊,我看北韩会不会侵略南韩。” 老华还爱到处题字,字又写得不怎么样,还闹些笑话。有一次 外出视察,下面人请他题字,他也欣然同意。但是写了好几次 也写不好,于是把陪同视察的耿飚、陈慕华晾在一旁,自己练 了半天才完事,一时传为笑谈。后来的中央文件专门说到此事。 华国锋后来辩解说,他自己也制止过“个人崇拜”,也提倡过 少宣传个人,多宣传人民群众和老一辈革命家。但是,这种口 头的制止,没有行动配合,是根本不起作用的。有时甚至成为 鼓励,反而让吹捧者再加上一条“伟大的谦虚”的吹捧。 好在对华国锋的“个人崇拜”没有搞多久,不到两年的时间, 就开始降温了。 现在我们从头来说这事,华国锋当时能不能不搞“个人崇拜” 呢?当然完全能够。不过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来看,又是情有 可原的,面对突然降临的桂冠,面对那么多人貌似虔诚,而也 许真是虔诚的吹捧,谁又能不飘飘然呢?把事后诸葛亮放到那 个环境当中,照样犯同样的错误。 话再说回来了,老华的这个错误,时间并不长,后果也并不严重。 如果不下台呢,也就算了。要他下台呢,也就是一个极好的指控, 也确实能从人格上将他矮化。 “两个凡是”是政治路线问题,从做人的角度来看还输得起。所 以老华还可以承认错误,说:“现在看来,不提‘两个凡是’就 好了。” “个人崇拜”是道德品质问题,从做人的角度来看输不起。所以 老华怎么样也不能承认,只能辩解说:我没有搞啊,不是我搞的 啊,我不是这个意思啊。 人性的弱点大家都有,你我也有,就别苛求了。 (六)华国锋能不能抓住军队? 在中国,要想掌握政权必须抓住军队。这一点谁都明白。 高手如老毛、老邓明白,初段水平的华国锋也明白。连 业余水平的“四人帮”、看棋的你我都明白。 但是,怎么样才能抓住军队,那就是个人的水平了。 华国锋也不是没动过抓住军队的念头,也不是没有去抓 军队的行动,只是没有起到作用。 在军队没有国家化、制度化的情况下,要想得到军队的 支持,只能依靠个人关系。而这种个人关系不是短时间 可以建立的。必须有长期的、尤其是重大事件的考验。 军队讲究资历、讲究战功。不会仅仅因为你在那个位置 上,别人就听你的。 所以尽管华国锋是军委主席,当邓小平回到军委副主席 的位置上的时候,两个人在军中的号召力是不可同日而 语的。 在高手与初段的较量中,邓小平是步步紧逼,而华国锋 也并不是束手就擒。例如,1978年2月徐向前任国 防部长,就是华国锋力主的。如果依老邓的话,聂荣臻 还更合适一些。就算如此,徐向前是多年目睹路线斗争、 且有站错队的切肤之痛,绝对不会贸然行事。华国锋和 邓小平,谁个水平高,谁个水平低,谁个有实力,谁个 有胜算,这些徐向前是不会看走眼的。 邓小平一复出就开始抓军队,终于在1978年春与华 国锋就“海军检阅事件”发生重大的对抗。 1978年3月,海军发生重大事故,为此邓小平严厉 批评了海军政委苏振华。其实这种事情,苏振华应负的 责任可大可小,邓小平之所以如此敲打苏振华是因为苏 振华在“批邓”当中过分积极,又在粉碎“四人帮”以 后有投靠华国锋之嫌疑。 苏振华不具备徐向前的眼力,此后贸然背邓投华。华为 了表示对苏振华的支持,表示要在近期检阅海军。苏振 华为此大肆张罗,而且吹嘘华主席要他帮助“掌握军 队”。罗瑞卿得知此事,立即报告了邓小平,邓小平 马上下令停止检阅。于是此事告吹。 这件事的意义当然不在于检阅与否,而在于体现谁能 调动军队,谁在军中说了算。正如邓小平事后当面对 华国锋说的:“这是一种较量。”没说出口的潜台词 是:“尽管你华国锋是军委主席,我邓小平是军委副 主席,但是没有我的同意,你休想调动一兵一卒。” 华国锋在较量中的失败,使邓小平对棋局更有把握。 接下来便是《光明日报》于5月11日发表特约评论 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第二天, 《解放军报》和《人民日报》同时转载。6月2日, 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对文章的观点表 示支持,从而把“表态”的选择摆在了军队面前。 6月24日《解放军报》代表军方,表明了支持的态 度。 经过这次较量,不仅华国锋再也无法、无心染指军队, 连他的后任胡耀邦、赵紫阳也不做此望了。 再往后,1979年的对越战争邓小平完全掌制了军 队的,这招棋老华是想也不敢想的。 所以抓军队这件事,华国锋想到过,也尝试过,但是 刚一伸手,就被邓小平吓得缩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