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写这篇短文的初衷,是基于一个在国外出生的华人家庭的子女,在选择第二外语时而引发的一些感慨。这本是一件小事,但我却意识到这是种令人堪忧的现实。
现在许多华人家庭都普遍面临着这样的困绕,在国外出生长大的子女,华语水平仅限于简单的口语听力,却拒绝接受自己的母语和文化的再教育。不理会父母的要求固执地坚持不选择华语作为第2外语甚至第3外语,而一意孤行。这些后代子女们许多都接受了国外的良好教育,许多都拥有上大学的条件,也大都很乖巧伶俐。在中国飞速发展的今天,很需要象他们这样的新一代。可他们的拒绝却让我感到了深深的悲哀。作为一个炎黄子孙的后代,西方世界永远不会真正的认可你,生就拥有的中国人的面孔和肤色无论如何也是改变不了的。所以,中国才是自己的根,勇敢的做回自己又有何不好呢?
中国难道就真的那么的令他们感觉到自卑和丢脸吗?其实不然,纵观中国几千年的灿烂历史和文化,中国始终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是西方人眼中神秘的国度,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宽厚博大的胸怀。身为一个华夏子孙我们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中国自晚清以来经历了如此巨大的政治纷争和历史灾难。发展到了今天,虽然还没有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实力,但沉睡的中国已经开始清醒,开始进步,中国发展到今天已经开始令西方国家乃至全世界瞩目了。
“中国人在外边太不团结了,喜欢窝里斗,特别没有人情味,太没有信誉,政府太腐败…。” 和许多国内国外的华人朋友聊天时常常能听到许多诸如此类的抱怨,基本上不会听到太多好话。不否认这样的现象是存在的,但说话的当事人在说出了这番话后一副不齿与自己的同胞多打交道的姿态真让我很是难过,有这样的意识和看法的人又怎么能教育出一个有民族自豪感的下一代呢?政府做得不好人民应该监督,哪个国家的发展不经历曲折,不经历磨难啊。现在中国尚处于发展阶段,国民素质还没有完全提高上来,即便是这样,终究自己也是中国人呀,光抱怨有什么用呢?不如以一颗宽容的心来对待自己的同胞,海纳百川,团结成一家。
中国有句古话“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连小事都没办法做好怎么能成就大业呢?一些微小的细节可以决定命运的转折。所以,现在有许多各方面势力在渗透入中国的各阶层,试图以各种言论蛊惑人心,对于不同的意见是一定要听、要了解的,尊重别人等于尊重自己,但采纳与否就要靠理性的判断了。说句实在话,民族的分裂意味着贫穷、落后与战争。有良知的中国人要记住这血的教训,团结才是力量。中国正在经历一个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发展过程,这个发展过程漫长而艰辛。中国在短短的50年时间里浓缩了欧洲400多年的近代文明发展历程。如今能在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领域取得可喜的成就。我们能不为我们的民族感到自豪和欣慰吗?当然,我们不能寄与过高的期望,中国的发展其艰辛可想而知,太多的阻力试图阻碍中国的发展,要完全赶上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绝非那么容易。因此必须从你,从我们自己开始,付诸努力实践。从小事做起,树立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忱,中国不是卑微的民族,中国人是打不垮的。
我以为,每个中国人其实都是有着浓浓的人情味的,丝毫不比任何人差,中国古老的文化传统就是重情重义,但现代化发展到今天却被我们自己给否定了。究其原因,不过是大部分的人对自己不够自信罢了。
每个人都有一颗善感的心,抱着良好的愿望与人去接触,但却不够自信,把自己伪装得那么的高傲,那么的若无其事,那么的冷若冰霜。下面藏着多么火热的一颗心却看不到了。如此长此以往,发展到后来就真的似乎都麻木掉了。中国需要走向世界,对中国不甚了解和对中华文化毫无兴趣都没关系,但身为一个体内流着中国人血液的华人来说,永远都不应该不承认自己的国家,永远都不要不尊重自己的民族。自重才能受尊重,西方人是热情而友好的,中国在西方世界是一个神秘的国度,他们对东方文化有着极大的好奇。我们需要自信的中国人用他们能听懂的语言传递给他们信息,增强国际间的交流,这些在西方长大的中国孩子其实是极好的纽带,只需要他们有足够的自信和对中国的热爱。
当你拥有足够的自信(而不是盲目自信)时,你会常常的微笑,待人谦和,彬彬有礼,神色坚定。你不会介意别人的冷漠和傲慢,面对它你仍能回报以微笑,不卑不亢。你面对的冷漠与傲慢在你眼里不过是对方不自信的伪装以及极差的修养而已。所谓的排外现象并不仅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里都会存在。如果自己都不自信,让别人又怎么太看重你呢?
因此,亲爱的华人同胞们,首先,你们要学会如何微笑,树立自信,保持自尊,时刻自省。带着你们满腔热忱的爱国之心来教育你们的下一代,在他们眼中,你们才是中华精神文化的第一传播人,不要让他们(下一代)在异国他乡迷失了自己,迷失了方向,没有了家园,找不到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