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革命初期的5大「造反派」领袖,是指当时的北京大学哲学系党总支书记聂元梓、北京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学生谭厚兰、北京地质学院学生王大宾、北京航空学院学生韩爱晶以及清华大学学生蒯大富。 5人在 1971年后都被当局隔离审查,并在文革结束后,为当年批斗和迫害大批知识分子和党政干部接受惩罚。
邓小平儿子被迫害跳楼
1966年 5月25日,聂元梓等7名北大教员联署发表炮轰北大党委主要领导人的大字报。同年 8月,毛泽东发表《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一文,称赞聂元梓等人写成了「全国第一张马列主义的大字报」,并鼓励青年学生发动自下而上的群众活动,冲击党内的「走资派」,因而掀起历时近两年的红衞兵「造反」运动。
聂元梓在文革的着名事,包括煽动揪斗上海市委和华东局领导人曹荻秋、陈丕显,指控彭真、薄一波、安子文等人为「叛徒」,并迫害邓小平的儿子邓朴方,令其愤而跳楼导致终身伤残。
以成立「清华大学井冈山红衞兵」着名的蒯大富, 1967年 1月曾组织红衞兵批斗国家主席刘少奇夫人王光美,翌年又参与发动「清华百日大武斗」,导致 18人死亡,逾千人受伤。
至于谭厚兰和王大宾,两人曾是造反派之中的「地派」头目。其中谭在 1966年带领红衞兵,到山东曲阜毁坏孔子墓碑和大量其他文物。
韩爱晶则曾在 1967年 7月在校内带头召开「审斗会」,批斗和殴打彭德怀元帅等人,导致 20多人在非法关押中死亡。
蒯大富摇身一变成为大老板
「我刚才将 10万元人民币过账了,你查收一下。」曾经受毛泽东表扬的文革「红人」、曾与刘少奇之妻王光美斗得你死我活的蒯(音拐)大富,在文革期间与聂元梓、韩爱晶、谭厚兰和王大宾被喻为北京红衞兵的「五大领袖」之一。在「四人帮」垮台后,入狱17年的他,在 1990年代末,举家南下深圳,过 低调的生活,还从事舞台灯光音响的生意,「现阶段还不是谈文革的时候,过几年再说吧!」他说。 蒯大富自从前年底接受内地好友的访问而身份曝光后,一直成为中外各大媒体追访的对象,任凭怎样的关系和途径,他都一一拒绝。「你是怎样上来的?我不是说过了吗,我不会接受采访的。」安坐办公室的蒯大富,对于本报记者的突然造访,感到错愕和坐立不安之余,态度却相当客气。
名字吓怕客人 有时搞垮生意
「文革的事现在不能谈,还要过几年才能接受采访。」北方个性的蒯大富开门见山地向记者表明立场。被问及今年文革40年,他们这些过来人会否举行有关纪念活动时,他直言会跟一些朋友聚聚,外界的活动都不参加了,「好像北京有人要搞文革讨论会,我看肯定办不成啦!我不会去参加。我也刚从北京回来,只是回清华大学参加校庆而已。」 蒯大富坦言,虽然现在内地的(政治)环境比以前宽松了一些,但文革这些敏感的话题还是不能乱说。
90年代末开始南下深圳从商的蒯大富,笑言:「现在生意不好做呀!蒯大富这名字有时用得上,有时把人家吓怕了,生意就吹了……」
现居深圳的蒯大富,正忙寻找生意夥伴的电话,不愿评价文革40周年。
有熟悉蒯大富的朋友说,现时一家 3口生活过得不错的他,曾嫌自己大富不富,所以将自己的女儿改为蒯小琼(普通话读穷),希望「小琼不穷」。
收藏文革书籍 了解别人看法 就记者观察,蒯大富的公司摆放了 10张办公,他贵为公司的老板,自己的办公室不足100平方尺,但设置了一列书柜。书柜摆放的几十本书,大多与毛泽东或文革有关。蒯大富解释:「这些书有些是香港朋友送的,只是看看别人怎样看文革,做个参考而已。」他否认打算写文革回忆录之类的书。
他办公桌右侧有一副对联,上联是「三十年河东斗私批修灵魂深处闹革命革命尚未成功」,下联为「四十年河西成家立业身体力行搞经营经营初见成效」,横披:「六十大富」。他表示,该对联是他去年 60大寿时朋友送的。
对于对联的内容,蒯大富初时否认与文革有关,后来才承认 30年是指文革结束30年, 40年是指文革40周年,「对联中的革命尚未成功就是指文化大革命」。
记者在前往蒯大富的公司时,正好在电梯碰到他从外面回来。然而,他在电梯内并不引人注目,在场的年轻人大都不认识眼前这位身材魁梧的老人曾是文革中叱 一时的造反派领袖。
红卫兵变哈佛博士:毛泽东超越秦始皇 「毛泽东所做的一切,在中国历史上均超越了秦始皇。文革就是形形色色的人相互报复的革命。」由昔日激进的红衞兵小将,摇身一变成为哈佛大学博士、着名学者,丁学良教授在回首那段黑暗的岁月时坦承,中外学者在研究文革时常遇到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哪些资料是真实的,哪些是经得起考验的?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文革,各自掌握(文革的)一些碎片」下,他呼吁中共逐步解禁文革档案,同时给民间纪念文革的宽松环境。
年少不懂事酷爱武斗
丁学良呼吁中共要正视文革历史。
「我是在安徽参加文革的,我是红衞兵中年纪最小的。」丁学良接受本报专访时称,自己是从头到尾地介入了文革,因为年纪小不懂事,所以很激进。安徽作为胡锦涛、江泽民等国家领导人的故乡,文革时武斗的程度在全国是「中等偏上」,否则,毛泽东亦不会亲自下令原驻扎在江苏北部的解放军第12军,于1967年开进安徽,实行军事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