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细节,便没有效益
哲理的故事:
上海地铁一号线是由德国人设计的,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直到中国设计师设计的二号线投入运营,人们才发现其中有那么多的细节被二号线忽略了。结果,二号线运营成本远远高于一号线,至今尚未实现收支平衡。
三级台阶的作用:
上海地处华东、地势平均高出海平面就那么有限的一点点,一到夏天,雨水经常会使一些建筑物受困。德国的设计师就注意到了这一细节。所以地铁一号线的每一个室外出口都设计了三级台阶,而进入地铁口,必须踏上台阶,然后再往下进入地铁站。就是这三级台阶,在下雨天可以阻挡雨水倒灌,从而减轻地铁的防洪压力。而地铁二号线就因为缺了这几级台阶,曾在大雨天被淹,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出口转弯的作用:
德国设计师根据地形、地势,在每一个地铁出口处都设计了一个转弯,这样做不是增加出入口的麻烦吗?不是增加了施工成本吗?当二号线地铁投入使用后,人们才发现了这一转弯的奥秘。其实道理很简单:如果你家里开着空调,同时又开着门窗,你一定会心疼你每月多付的电费,想想看,一条地铁增加些转弯出口,省下了多少电?每天又省下了多少运营成本?
一条装饰线的作用:
每个坐过地铁的人都知道,当你距离轨道太近的时候,机车一来,你就会有一种危险感。在北京、广州的地铁都发生过乘客掉下站台的危险事件。德国设计师在设计上体南着“以人为本”的思想,他们把靠近站台约50厘米内铺上金属装饰,又用黑色大理石嵌了一条边,这样,当乘客走近站台边时,就会有了“警惕”、意识到离站台边的远近,而二号线的设计师们就没想到这一点,地面全面用同一色的磁砖,乘客一不注意就靠近轨道,吓出一身冷汗!因此,地铁公司不得不安排专人整天喊破嗓子来提醒乘客注意安全。
故事的哲理:
中国人绝不乏聪明才智,缺少的就是对“精细”的执着。想想我们的城市规划建设中留下了多少遗憾?请问:我们城市的道路有多少条没有被“开膛破肚”过?我们的设计者有谁想到了供残疾人使用的无障碍通道?我们的城市的立交桥有多少刚刚“胜利完工”就成为新的拥堵点,从而不得不进行一遍遍的改造?我们城市里鳞次栉比的高楼中,真正有创意的有多少?火柴盒楼,四方塔楼,一片片地被克隆着……一个没有细节、没有创新的群体中,怎么会诞生强大的企业?
№2尾数的作用
----细节制胜
哲理的故事:
某公司招聘一个负责采购物品的临时用工,很多人前来应聘。招聘者经过一番测试后,留下了三名优胜者参加面试。面试的最后一道题目是:假定公司派你到某工厂采购2000只铅笔,你需要从公司带去多少钱?
第一名应聘者的答案是120美元。主考官问他是怎样计算的,他说:“采购2000支铅笔可能要100美元,其他杂用就算20美元吧?”主考官未置可否。
第二名应聘者的答案是110美元。对此他解释道:“2000支铅笔需要100美元左右,另外杂用可能需要10美元左右。”主考官同样没有表态。
最后一名应聘者的答案比较特别,是113.86美元。他解释说:“铅笔每支5美分,2000支是100美元;从公司到铅笔厂,乘车来回票价4.8美元;午餐费2美元;从工厂到汽车站为半英里,请搬运工需1.5美元;还有……因此,总费用为113.86美元。”
主考官听完露出赞许的微笑。这名应聘者自然被录用了,他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卡耐基。
故事的哲理:
一滴水见太阳,不仅对人如此,对企业也是如此。据说,不少跨国公司的高管每每与与中国企业合作时,都会溜到对方的厕所和食堂里看一看,对这两个地方认可了才会有合作成功的可能。哪些习惯于不拘小节的企业,实在应该好好反思了。
№3 丈夫也会唠叨
----合作需要换位思考
哲理的故事:
妻子正在厨房炒菜。丈夫在她旁边一直唠叨不停:“慢些…小心!…火太大了!…赶快把鱼翻过来…快铲起来…油放太多了…把豆腐整平一下!”妻子脱口而出:“我懂得怎么炒菜!”“你当然懂,太太。”丈夫平静地回答道,“我只想要让你知道,我在开车时而你喋喋不休时我的感觉。”
故事的哲理:
对于合作而言,仅仅有共同的利益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共同的角度与体验,而这就需要主动进行换位思考。
№4 富翁与穷汉
----观念不改,一切改变皆徒劳
哲理的故事:
曾有两个人,一个是体弱的富翁,一个是健康的穷汉。两人互相羡慕着对方。一位闻名世界的外科医生发现了人脑交换方法,富翁赶紧提出与穷汉交换脑袋,代价则是自己全部的财产。
手术成功了。穷汉成为富翁,富翁变成了穷汉。
但不久,成为穷汉的富翁由于有了强健的体魄,又有着成功的意识,渐渐积累起了财富。可同时,他总是担忧着自己的健康,一点轻微不舒服便大惊小怪,久而久之,他又回到以前那种富有而体弱的状态中。
另外那位新富翁总是忘不了自己是穷汉,有着失败的意识,不断地把钱浪费在无用的投资里,不久便挥霍殆尽。然而,由于他无忧无虑,换脑时带来的病竟不知不觉消失了。
最后,两个人都回到了原来的模样。
故事的哲理:
流程再造是企业的一场革命,因而必然是痛苦的。而其最痛与最难则首推转变观念。在再造过程中,有许多人抱怨自己的资源条件差,因而业绩差,就是不肯查找自己观念上的原因。其实,只要自己的观念一天不转变,再好的资源也无济于事。
№5 培洛的走动式进餐
----有了沟通,才有管理
哲理的故事:
有一位叫培洛的美国人,曾是IBM排名第一的推销员,创造过用17天完成全年销售任务的奇迹!
后来培洛决定自己创业,公司叫做EDS。当公司发展到几万员工后,他把这个公司以30亿美金的价格,卖给了美国通用汽车公司。
卖之前,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总裁到了培洛的EDS总部,他看了之后很满意。这位总裁对培洛说:“你的公司管理得不错,我们应该有很多合作的空间和机会。”
到了午餐时间,他问培洛:“贵公司主席用餐的餐厅在哪里?”培洛说:“我们公司没有啊!”总裁问:“那贵公司有没有高级主管用餐区?”培洛说:“对不起,总裁,我们公司没有。”总裁问:“那我们今天中午怎么吃饭啊?”培洛说:“就排队跟员工一起吃自助餐好了。”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总裁到了他即将收购的公司,连一个主管的餐厅都没有,还要排队吃自助餐?这位总裁觉得不可思议。排队取餐之后,他问培洛:“我们坐在哪里?”培洛说:“就跟员工一起坐呀!”于是那位总裁一边吃一边与员工聊天。
吃到一半的时候,培洛说“我们换一张桌子吧。”这位通用汽车的总裁觉得更不可思议了。
吃完之后,通用汽车的总裁说:“培洛呀,虽然你这个公司没有什么高级主管餐厅,但你公司的菜是我吃过的自助餐里最好的。”
原来培洛在企业里天天排队吃自助餐,是在监督厨房;而他每餐中间换一桌跟基层的员工聊天,是为了时刻了解公司的营业状况。
故事的哲理:
管理中70%的错误是因为沟通不充分造成的。通用电气公司CEO伊梅尔特在谈怎样支配自己的有效工作时间时说:“我差不多有30%-40%的时间跟人打交道,进行交流、沟通。”现代企业的决策者需要实施走动式管理,将与员工的沟通渗透到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
№6 西韦伯开窍
----比挤时间更有效的方法
哲理的故事:
伯利恒钢铁公司经理西韦伯曾经向一家咨询公司的顾问讨教提高工作效率的办法。
咨询公司顾问给了西韦伯一张纸,上面写着:“你明天必须做的最重要的工作记下来,按重要程度依次编上号码。早上一上班,马上从第一项工作做起,然后开始做第二项。请你把这个办法作为每个工作日的习惯做法。你自己这样做了以后,让你公司里的人也照样做。”西韦伯认为这个思维很有用,就付给了咨询公司25000美元。
很多人对此大惑不解,西韦伯却解释道:“这是我学过的各种所谓高深复杂办法中最有用的一种。”西韦伯这次的投资的确是他多年来最有价值的一笔,这使他成为了世界有名的钢铁巨头。
故事的哲理:
常言道,时间是挤出来的,可人们总是在拼命挤时间后仍免不了抱怨时间不够用。其实比挤时间更有效的是合理安排时间,办最重要的事情。管理者如此,作为企业也如此,科学地组织工作流程,是提高效率的基础。
№7 这是谁的油田
----管理就是利用人性
哲理的故事:
曾是美国首富的石油大亨保罗.盖蒂,年轻时家境并不富裕,只有一片收成很差的旱田。后来,在田里挖水井的时候,冒出一些黑浓浓的石油。于是,水井变成了油井,保罗.盖蒂看到了致富之路。
保罗.盖蒂很用心地经营自己的事业,可是他每次都能发现有人浪费原料,而且有闲人游逛。他把工头找来,要求工头们消除浪费和清除闲人。然而,他下次再去的时候,一切依然如故。保罗百思不得其解。为何我一去就能看得出浪费和闲人,而那些工头天天在此,却视而不见?后来,一位管理学家一句话点醒了保罗:“因为那是你的油田。”
于是,保罗立即召来各工头,向他们宣布:“从今天起油田交给各位负责经营,效益的25%由各位全权支配。”从此,保罗再巡视油田时,发现不仅浪费现象消失,闲人也绝迹,而且产量大幅增加。
故事的哲理:
管理艺术的真谛并非塑造人性、改造人性,而只是利用人性,特别是利用诸如:自私、趋利、虚荣等人性的弱点,为己所用而已。因而作为管理者,必须学会顺应人性,使得责权利一定要分明而且落实。有舍才有得,舍小利才能取大利。
№8 铁锤砸出来的名牌观
----“触及灵魂”才能改变观念
哲理的故事:
1984年,全国洗衣机市场骤变,厂里大量洗衣机积压,企业完全陷入困境。张瑞敏看到洗衣机市场饱和,处于低潮,而电冰箱尚属起步阶段,正在迎接普及高潮,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张瑞敏决定从洗衣机转行到电冰箱。
当时有40家电冰箱厂,但都从低档次(三星级)起步。张瑞敏总结洗衣机的失败教训:产品要后来居上,起点要高,一早百早,一先百先。于是他决心上四星级冰箱,因为它最适合中国家庭的需要,但一时条件又不具备,只好和当时西德利勃海尔公司合作生产高档冰箱,一下子就在中国,甚至亚洲都列属前沿第一家。
此时,有了先进设备,但张瑞敏很害怕走洗衣机质量上不去的老路。于是,他提出了“要么不干,要干就争第一”的思想。可是怎么才能调动员工一起打这个翻身仗呢?
1985年的一天,公司接到用户来信反映电冰箱产品质量有问题,经查这样不合格的在库冰箱还有76台。怎么办?员工建议:一是作为福利,处理给本厂员工――可员工是“主人”,怎能用次品?二是作为“公关礼品”送给相关领导部门――如用次品送人不是成心给自己挖坑吗?最后张瑞敏决定:立即召开现场大会,把76台冰箱当众全部砸掉。而且谁做由谁来砸!老工人看着流泪了……因为当时已经发不出工资,再借人家都不借了!尽管如此,张瑞敏还是下决心砸掉!其目的正是砸掉人们质量不能精益求精的落后意识。果然,从此大家振奋了!这只大锤唤醒了多年沉睡的职工要有精品的意识。这只大锤至今还在海尔展厅放着。
故事的哲理:
文革时期有一句时髦话教“触及灵魂”。文革大非,而此言大是!作为领导者,要改变下属的观念,一定要选择大家习惯中最敏感的、自己亲手做出来的“下刀”才最心疼。出乎意料的力度,才能“触动灵魂”,才能有效。
№9 张瑞敏用“故事”点拨部下
----找借口就是不负责任
哲理的故事:
飞机慢慢降落在了西安咸阳机场。海尔集团营销中心常驻西安的经理在大厅出口迎候张瑞敏、杨绵绵一行。
在去西安的车上,杨绵绵提议:请西安营销经理做一回西安海尔市场的导游,介绍营销情况。于是,西安营销经理用数据说明海尔产品在西安地区的销售情况,以及竞争对手的情况。由于销售经理讲述井井有条,张瑞敏等同志表示满意。当问到他另一个敏感问题时,他却为自己找了借口想搪塞过去。
张总立即打断他的汇报说:我想讲个故事。
美国的西点军校,是世界非常有名的军校,该校有个久远的传说,即规定在长官问话时,学生或下级军官只能选择四种标准答案中的一种:即“报告长官,是!”“报告长官,不是!”“报告长官,我没有借口!”“报告长官,我不知道!”。如果选定其中任何一种,就要对此回答承担责任,也就意味着自己知道下一步应该有的行动是什么。除做出一种答案之外,别的话都不要说了……
张总讲完这个故事,大家都明白,向领导汇报工作,不能找借口,这是巧妙地批评了西安经理。因为,认可任何一种借口的存在,就意味着给了对手一个胜我的机会,后果是海尔市场的丧失。
故事的哲理:
一个找借口欺骗长官的士兵,就意味着死亡。一个找借口欺骗领导的员工,就意味着对工作不负责任,意味着即将招致经济损失和灾难。
№10 如何杜绝切掉手指的悲剧
----创新往往是简单的
哲理的故事:
有一家工厂用的冲床,常因工人操作不慎而发生事故,已造成多次操作工手指伤残的悲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技术人员设计了许多方案,力图让冲床在操作共的手指解除冲头时自动停车。他们采用过红外线、超声波、电磁波等许多种复杂的监测控制系统,但由于种种原因都没有成功。
一天,有个人出了个绝妙的主意,他说:“让工人坐在椅子上操作,在椅子两边扶手上各装一个开关,只有它们同时接通时,冲床才能启动。只有当操作工人两个胳膊都放在椅子扶手上时,也就是手指不可能接触冲头时,冲床才会启动,这样还怎么再会发生事故呢?”
故事的哲理:
人们常常将创造发明想得很复杂,也做得很复杂。但实际上创新的目的是使它有效实用,而这样却往往非常简单。
№11 “他不是我”
----领导要学会与员工互换角色
哲理的故事:
宋朝时,两位日本僧人道元与明全结伴,渡海来中国留学。它们落脚在天童山景德寺参禅修行,孜孜不倦地求悟禅法。
一个大热天,午饭后,道元前往延寿堂探望因病静养的明全。当他经过东廊来到佛殿之前时,看见一位老和尚,背驼如弓,眉白如雪,一手撑着拐杖,一手将香菇一颗颗地排在地砖上。僧人们都知道,寺院里需要使用大量香菇,必须趁着暑天烈日晒干,以便储存备用。
道元禅师认识这位老和尚,他是寺院里负责膳食炊事的“典座”。道元看到尽管骄阳当空,老和尚却没带斗笠,全身汗水淋淋地专心工作着,不由得停住了脚步。赤日炎炎,热浪逼人,连廊下的道元都受不了,何况酷日下的古稀老人呢?年轻的留学僧顿生怜悯之心,于是驱前探问:
“请问老师父今年贵庚?”
老和尚稍微直腰,答道:“老衲今年68岁。”
道元关切地说:“老师父年岁已高,这种工作就让院里其他僧人来做吧。”
哪知典座头也不抬,严肃地回答:“他不是我。”
“他”当然是指“他人”,而不是我,此话的意思显然是指他人的修业并不能代替自己的修业,他人的体验代替不了自己的体验。原来老和尚把“晒香菇”也看做是参禅的功课呢。道元在那电光火石之间醍醐灌顶,豁然开朗,苦苦思索多年的禅法一下子明了了。
故事的哲理:
从搏弈的角度看,领导和下属在企业里永远是属于两大阵营。领导不是下属,下属也不是领导,下属不可能完全了解领导的真实生活,领导也永远无法真正走进员工的心灵世界。但真的要在管理工作中一直保持这样清醒的认识实属不易,我们总是习惯于拿着自己的钥匙去开别人心灵的锁。只不过,高明的领导学会了与员工互换角色的本领,求同存异,大家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共同奋斗,尽量缩短两个阵营的距离。
№12 张瑞敏:“不惧死,何以制度惧之”
----管理的基础本土化
哲理的故事:
几年以前,海尔与日本某厂家洽谈了一项合作项目。谈判过程中,日方要求新项目全部采用日方管理模式,而张瑞敏则坚持推行海尔管理模式。双方坚持不下,谈判陷入停顿状态,张瑞敏只好宣布暂时休会。但同时他又邀请日方代表观赏青岛一景,并说只要看了这个景观之后,日方代表一定会同意海尔的意见。日本代表将信将疑。
傍晚时分,张瑞敏携日方代表来到青岛一条繁华大街的十字路口,此时正值下班高峰,熙熙攘攘、南来北往的人群和车辆将路口挤得水泄不通。张瑞敏手指哪些对红绿灯视若无睹的人流对日方代表说:“看见了吗?中国人连死都不怕,还怕你日本的管理制度?”日方代表目瞪口呆,哑口无言,最终同意新项目采用海尔管理模式。
故事的哲理:
360°考核法、平衡计分卡、流程再造等先进的管理工具,为什么应用到中国企业大都惨遭失败?就在于忽略了中国人总体素质不高、向来不守规矩这个基本条件。
因此,企业在学习西方先进管理经验时,一定要基于本国、本地区、本企业的实际情况,重点是学思想,而不是盲目地全盘照搬。切记,成功不可复制。
№13“这100万学费不能替别人交”
----把失败当做财富
哲理的故事:
当年,在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
一天,一位项目经理把辞呈交给当时的CEO亚柯卡,表示要对自己所领导的项目因失败而造成100万美元的损失负责。但亚柯卡拒绝了。他知道这位项目经理还会在汽车行业继续工作,于是说:“我不希望这100万美元的学费替别的汽车公司交,把教训记下来,这是我们的财富……”亚柯卡就是这样带领克莱斯勒逐渐走出困境的。
故事的哲理:
问责本身并不产生价值,有价值的是对教训的吸取。有句话说得好:“我们已经失去很多,只要不再失去教训就行。”把失败不要当作板子,而是当作财富吧。
№14撒盐的水有多咸
----胸怀决定痛苦指数
哲理的故事:
一位年老的印度大师身边有一个总是抱怨的弟子。
有一天,他派弟子去买盐。
弟子回来后,大师吩咐这个不快活的年轻人抓一把盐放在杯子中,然后喝了它。“味道如何?”大师问。“苦。”弟子龇牙咧嘴地吐了口唾沫。大师又吩咐年轻人把剩下的盐都放进附近的湖里。弟子于是把盐放进湖里。大师说,“再尝尝湖水。”年轻人捧了一口湖水尝了尝。大师问道:“什么味道?”“很新鲜。”弟子答道。“你尝到咸味了吗?”大师问。“没有。”年轻人答道。这是大师对弟子说道:“生命中的痛苦就像是盐,不多,也不少。”
故事的哲理:
与其说我们在职场中受挫带来的痛苦大,不如说我们内心的承受空间小。挫折是客观的,但我们体验到的痛苦,却取决于我们将它盛放在多大的容器中。所以,当你处于痛苦时,你只要开阔你的胸怀……
№15古城砖上的人名
----责任到人,才会有质量
哲理的故事:
南京明城墙,是我国保存比较完整的古城墙,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古代砖城。所用的砖块,都是由长江中下游附近的150多个府(州)、县烧制的。砖的侧面刻着铭文,除时间、州府外,还有四个人的名字:监造官、烧窑匠、制砖人、提调官(运输官)。
砖上刻人名的用意,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职责分明,责任到人。名字都烧在砖上,清清楚楚,一目了然,赖也赖不掉。无论监造官、提调官,还是烧窑匠、制砖人,如有问题,一样追究。据记载,交砖时,由检验官指使两名士兵抱砖相击,如铿锵有声,清脆悦耳且不破碎,属于合格;如相击断裂,责其重新烧制。正是因为责任如此清楚,才使得城砖质量上佳,以致南京明城墙历经600多年风雨,仍巍然屹立。
故事的哲理:
产品质量最重要的是过程质量,质量的标准化。从管理者到员工,只有都使自己成为问题的一部分,以岗位责任制明确责、权、利,才能督促我们提高自己的工作质量。责任心,来自责任到人!
№16迷途知返的老福特
----卓越企业家应有宽阔的胸襟
哲理的故事:
福特是美国著名的“福特车系”创始人。他对汽车叶和摩托车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曾获得美国总统颁发的“一等勋章”。在美国乃至整个世界的汽车制造业里,福特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
但没有人十全十美的,福特也是一样。
有一次,在福特技术研究所内部,人们为汽车内燃机是采用“水冷”还是“气冷”发生了激烈争论。福特是“气冷”的支持者。所以,开发出来的N360小轿车采用的都是“气冷”式内燃机。
在美国举行的一级方程式冠军赛上,一位车手驾驶福特公司的“气冷”式赛车参赛。在跑至第三圈时,由于速度过快导致赛车失控,赛车撞到围墙后油箱爆炸,结果连车手也被烧死。此事引发了福特“气冷”式N360小轿车的销量锐减。技术人员要求研究“水冷”式内燃机,仍被福特拒绝。一气之下,几名主要技术人员准备辞职。
福特公司副总经理感到事态严重,就打电话给福特:“您觉得您在公司是当总经理重要还是当一名技术人员重要?”福特在惊讶之余回答:“当然是当总经理重要。”
副总经理毫不留情地说:“那就同意他们去搞水冷引擎。”福特突然醒悟过来,于是毫不犹豫地说:“好吧!”后来,几个技术人员开发出了适应市场的产品,使公司的销量大增。这几个当初想辞职的技术人员均被福特委以重任。
福特公司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一天,公司的一名中层管理人员瓦尔多和福特交谈时说:“我认为公司中层领导都已经成长起来,您是否应该考虑一下培养接班人了?”瓦尔多的话很含蓄但却表达了要福特辞职的意愿。
福特一听,连连说道:“您说得对,不提醒我倒忘了,我确实应该退下来了,不如今天就辞职吧!”在办理完交接手续的几个月后,福特便把董事长的位置让给了别人。
故事的哲理:
一个人无论地位多高或者拥有多么巨大的成就,都不可避免地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能够具有自知之明,并能够听取下属与自己主张相反的意见,这时每一个卓越的企业家都应该具有的胸襟。特别是在下属已经用最柔和迂回的方式就企业大计提出意见时,这也是考验企业家胸襟“最低要求”的时刻。
№17一份记载失败的成功者简历
----把失败当过程,终点就是成功
哲理的故事:
这是一位伟人的简历。
22岁,生意失败;23岁,竞选州议员失败;24岁,生意又一次失败;25岁当选周议员;27岁,精神崩溃;29岁,竞争议员;31岁,竞选选举人失败;34岁,竞选参议员失败;31岁,竞选选举人失败;34岁,竞选参议员失败;37岁,当选国会议员;39岁,国会议员连任失败;46岁,竞选参议员失败;47岁,竞选副总统失败;49岁,竞选参议员两次失败;51岁当选美国总统。
他就是美国总统林肯。可以看出,在林肯的一生中,失败占了大多数,但最终他却成为了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故事的哲理:
任何人的一生都充满了坎坷与机遇,成功的关键在于你是否能越过坎坷,抓住机遇。而我们能否跨越必然经历的失败,就在于我们能否从心态上把失败当作我们奋斗的过程。只有这样,我们的句号才会是成功的。
№18一场出乎意料的比赛
----换个角度你就是赢家
哲理的故事:
在一次欧洲篮球锦标赛上,保加利亚队与前捷克斯洛伐克队相遇。当比赛剩下8秒钟时,保加利亚队以2分优势领先,胜利在望。但是,那次锦标赛采用的是循环制,保加利亚队必须赢球超过5分才能取胜。可要用仅剩下的8秒钟再赢3分,谈何容易。
这时,保加利亚队的教练突然请求暂停。暂停后,比赛继续进行。球场上出现了众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只见保加利亚队员突然运球向自家蓝下跑去,并迅速起跳投篮,球应声入网。全场观众目瞪口呆,全场比赛时间到。但是,当裁判员宣布双方打成平局需要加时赛时,大家才恍然大悟。保加利亚队这出人意料之举,为自己创造了一次起死回生的机会。加时赛的结果,保加利亚队赢了6分,如愿以偿地出线了。
故事的哲理:
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我们所使用的能力,只有我们所具能力的2%-5%。在一般情况下,按常规办事并不错。但是,当常规已经不适应变化的新情况时,就应解放思想,打破常规,善于创新,,取得出人意料的胜利。
在许多人的头脑中,总误认为顽固坚持下去,一定会有自己想要的结果。但有时这样做只能让自己陷入绝境,而失去再次选择的机会。那么,请别把自己的想法固化、模式化,有时你需要灵活应变。
№19旁观者效应
----执行的基础是明确分工
哲理的故事:
1964年3月,在纽约的克尤公园发生了一起震惊全美的谋杀案。
在凌晨3点的时候,一位年轻的酒吧女经理被一个杀人狂杀死。作案时间长达半个小时,附近住户有38人看到或听到女经理被刺的情况和反复的呼叫声,但没有一个人出来保护她,也没有一个人及时给警察打电话。
事后,美国大小媒体同声谴责纽约人的异化与冷漠。
然而,两位年轻的心理学家----巴利与塔拉内并没有认同这些说法。对于旁观者们的无动于衷,他们认为还有更好的解释。为了证明自己的假设,他们专门为此进行了一项试验。
他们寻找了72位不明真相的参与者与一名假扮的癫痫病患者参加试验,让他们以一对一或四对一两种方式保持远距离联系,相互之间只采用对讲机通话。事后的统计数据出现了很有意思的一幕:在交谈过程中,当假病人大呼救命时,在一对一通话的那组,有85%的人冲出工作间去报告有人发病;而在四个人同时听到假病人呼救的那组,只有31%的人采取了行动!
通过这个试验,人们对克尤公园现象有了令人信服的社会心理学解释,两位心理学家把它叫做“旁观者介入紧急事态的社会抑制”,更简单地说,就是“旁观者效应”。他们认为:在出现紧急情况时,正是因为有其他的目击者在场,才使得每一位旁观者都无动于衷,旁观者可能更多的是在看其他旁观者的反应。
就这样,一桩桩旁观者众多却“见死不救”的时间产生了。而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与人们以为的世态炎凉、人心不古之类的社会氛围或看客的冷淡等集体性格缺陷没有太大关系。
故事的哲理:
责任感不能全部寄希望于道德与觉悟,而应该落实于清晰而明确的分工。然而中国文化的“模棱两可”元素,恰恰导致很多管理者在分配任务时对任务负责人、完成时间、完成程度等没有明确交待,于是造成了一个我们都深恶痛绝的现象:执行不力!
№20皮鞋的来历
----改变别人 不如改变自己
哲理的故事:
很久以前,人类都还赤着双脚走路。
有一次,一位国王忽然心血来潮,要到那些偏远的乡间旅行。结果因为道路崎岖不平,遍地碎石子,硌得国王双脚疼痛难忍而败兴而归。等回宫后,气急败坏的国王一边揉着青紫的双脚,一边愤愤不平地下了一道圣旨:“把全国的道路都给我用牛皮铺起来!”而且他还颇有“人文关怀”,认为这样大动干戈绝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全国百姓的双脚着想……于是越想越觉得应该铺路。
可问题是就是把全国的牛都杀掉,也不够用来铺路。然后圣旨如山倒,谁敢不从?于是百姓们只得摇头叹息。这时,有一位聪明的仆人斗胆向国王进言说:“与其劳师动众牺牲那么多牛,您何不只用两小片皮包住您的双脚呢?”国王如梦方醒。据说,这就是皮鞋的来历。
故事的哲理:
当我们的前进目标遇到阻碍时,与其去“愚公移山”般地改变外界,不如“反求诸己”,去首先改变自己—同样,当我们要进入的市场尚不成熟时,与其做一个栽树与人的先烈,不如学会调整自己的目标与节奏—同样,当职业经理人进入一家新企业,发现诸多看不入眼的“怪现象”时,与其螳臂挡车地去改变企业,不如先改变自己,融入进去。
№21为什么会机毁船沉?
-----警惕从自信到疏忽的界限
哲理的故事:
刘墉的一本书有这样一段故事:最近我去看了得奥斯卡十一项大奖的影片《泰坦尼克号》。散场的时候,一对老夫妇走在我前面,那太太一边擦眼泪一边骂:“造船的人真是太粗心了。那么大的船、装那么多人怎么只有不够一半人坐的救生艇?”“这不是粗心,是太有自信。”老先生说,“他认为他造的大船不可能沉下去,所心救生艇只是这样子?
同样的事情其实还有:前几年的某一天,台湾一架客机,由资深机师驾驶,由东海岸的花莲飞台北。机师轻松地哼着流行歌曲,照例滑行过长长的跑道。升空、左转,往台北飞去。只是,才起飞几分钟,就轰然一声,撞了山,全机五十多人全罹难了。后来从“黑匣子”的录音得知,飞机驾驶员可能到撞山前几秒钟,才警觉到当天他们换了一条不同方向的跑道起飞。他们不是因为太熟悉那条航线,太有自信而粗心吗?
故事的哲理:
越是“一目十行”的人,越容易“没看到”。越表现潇洒的人,越可能丢人现眼。越“自以为是”的人,越可能“什么都不是”。只有那些总觉得自己学问不够,细心不足,容易闪神、容易粗心,而能再三计划,再三检讨、再三验证的人,才能在这个错综复杂的时代,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成功。
№22我们四点准时营业
----守时也是一种诚信
哲理的故事:
张先生从日本东京成田机场过境到美国纽约,早上第一班飞机。
张先生就问机场餐厅经理:“我明天6点钟的飞机”张先生的意思是:5点钟之前就要吃早饭,你们有这么早吗?
店长说:“我们4点钟营业。”
张先生是一个喜欢研究问题的人,想看看餐厅是不是准时开业。
这一天,张先生特别赶了早,3点半就收拾好了。3点50分下来了,看到餐厅里灯火通明,玻璃门关着,上面挂了一个牌子“准备中”,里面人忙忙碌碌。
张先生就在外面等着,一边看着表。
3点55分,餐厅门口站了四位小姐,两个站在左边,两个站在右边。
3点59分,店长站在中间,面对玻璃门。
3点59分30秒,店长开始整理装束。
一会儿,玻璃门打开。
张先生脚一踏进门,四五个人一起鞠躬:“早安,先生,欢迎光临!”
时间正好4点整。
故事的哲理:
这就是做事情的习惯,日本人做事情说几点就是几点。守时是一种诚信,说到底其实就是一种习惯。日本人与西方人在这一点上做得淋漓尽致,无懈可击。一位中国朋友一次曾经接到一位德国朋友的请柬,宴会时间12:03。这位喜欢探根究底的中国朋友12点赶到时,看到主人站在门口,一边看表,许多已经到的客人都在看表。从这里我们能看到的是西方人的时间观念,分分秒秒,一点都不含糊。
№23 野马和蝙蝠
----成败在于心态
哲理的故事:
南非有一种野马,性情爆裂,奔跑速度极快,是难得的优良马种。但它却有一个身体极小的天敌-吸血蝙蝠。这种蝙蝠一旦帕在马身上,就用尖嘴狂吸马血,不管马如何狂奔乱跑,都甩不掉它,只有它吸饱了才离去。虽然这种蝙蝠吸血不多,但由于感到被吸血之后,马总是没完没了地狂奔,最后常使良马力竭而死。
故事的哲理:
现实生活中,很多危险的产生,不在于敌人本身,而在于我们对待敌人的心态。
很多看似灭顶之灾的劫难,其实并不可怕。如果我们过分恐惧,过分急躁,即使是小困难也会使我们彻底崩溃,不可收拾。
№24 以贱为本
哲理的故事:
现在一般都认为中国古代的帝王总是自称“孤”、“寡”是他们为了表示天下唯我独尊、舍我其谁的“天子”的气势,其实这只是一个方面。老子认为,天没有清静恐怕就要破灭,地没有安宁恐怕就要倾覆,河谷没有满盈就可能干涸,而如果帝王不重视自己的高贵地位就要垮台。贵,必须要以“贱”为根本;高,必须以“下”为基础。这其实也是帝王自称为孤寡的原因之一。
根据《次柳氏旧闻》,曾经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唐肃宗在当太子的时候有一天陪着唐玄宗一起进餐。餐具上摆满了各种佳肴,其中有一盘羊腿,唐玄宗就让太子去割羊肉。太子割完羊肉后,见手上都是油污,便顺手拿起一张面饼擦手,唐玄宗眼睛直盯着他的脸,露出不高兴的神色。太子擦完手,慢慢的把饼送到嘴边,有滋有味的把饼吃掉了。这时,唐玄宗转怒为喜,对太子说:“人就应该这样……”
唐玄宗贵为天子,却能爱惜粮食,是很不容易的。当他看到太子以面饼擦手时,就很恼火,以为太子是在糟蹋粮食;当看到太子从容地将擦过手的面饼吃掉时,又转怒为喜,认为太子和自己一样,能“以贱为本”。
现代有很多领导,在走上领导岗位之前,总是兢兢业业,勤俭持家,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同事极为客气尊重,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但当他自认为在领导的位置上坐稳以后,就慢慢开始体恤不到自己手下员工的疾苦,不能或者不愿真正地去了解他们的工作与生活,开始变得高高在上,大肆挥霍。在中国,自古以来官本位思想一直制约着很多人,这使人们在掌握了权力以后总会不知不觉从心里产生一种自满情绪,只看到前面的似锦前程,却忘了脚下铺路的碎石。
故事的哲理: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掌握权力之柄,更要重视底层民众,这也是管理号一个团队必须具有的素质和才能。
№25弥勒佛和韦陀佛
哲理的故事:
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勒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握不同的庙。
弥勒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地掌握管理帐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帐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沉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佛祖载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勒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韦陀铁面无私,锱珠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庙里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故事的哲理:
在用人大师的眼里,没有废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贵宝剑,摘花飞叶即可伤人,关键看如何运用。
№26会吵的小孩有糖吃
哲理的故事:
广州某银行,大概是因为中午休息时间,七八个窗口只有两位工作人员在服务,客人虽不多,但都抽中了号码焦急地等着。突然,一位男子大声抱怨,说这么大的银行只开两个窗口,他得赶火车,却等了那么久。这是一位看似主管的人到他身边安抚,但他声音越来越大,充满了怨气与不满。主管没办法,只好带着那位先生到另一个办事的窗口,请里面的工作人员帮他先办,并说他只是领个钱,很快就好,工作人员只得接过男子的存折帮他办理。没想到又出现一位客人,质疑刚才显示的号码是121号,他拿的是122号,应该轮到他办才是,主管尴尬地响应,对方要赶时间,只是领个钱马上就好,而那位客人很不高兴的说:“谁不赶时间啊!”
这下,主管不知所措了。
故事的哲理:
“会吵的小孩有糖吃”,这是管理上最忌讳的一件事。那意味着“乖”的小孩是笨蛋,因为不会吵,所以得不到好处,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种认知-要吵才有好处。一旦员工有了这样的态度后,工作行为的表现自然朝负面的方向发展。
№27管理就是关爱
哲理的故事:
日本某“麦当劳”公司的总经理藤田田有一项创举,就是把从业人员的生日定为员工个人的公休日。让每位过生日的员工当天可和家人一同庆祝生日。
对“麦当劳”的从业人员来说,生日时自己的喜日,也是休息的日子。在生日当天,从业人员可以和家人尽情欢度美好的一天,养足精神,第二天又精力充沛的投入到工作当中。
此外,每当新年“麦当劳”的员工可以接到董事长赠送的红包。藤田田认为,新年见了面口头上只说“恭喜”或“新年快乐”没有什么太大的意思。倒不如给红包来的实惠些,虽然金额不多,拿到红包的人心里一定会很高兴。
员工们在愉快的心情下说出“新年快乐”,再以旺盛的精神开始一年的工作,对公司的业务当然大有帮助。
端午节公司也会准时准备一份津贴送给从业人员。
在维持“麦当劳”内部的人和方面,腾天天可以说是不遗余力。员工的太太生日公司要送花,员工本人生日则可得到5000日元的贺礼。每年儿童节,员工的孩子也可得到公司致赠的5000日元补助费。
故事的哲理:
管理就是关爱。企业如果能时时处处为员工着想,从一些生活中的细小的事情出发,给予员工无微不至的关爱,虽然投入不一定很大,却能够收到极好的效果,激发员工积极工作,献身企业的热情。
№28发福利引来怨言
哲理的故事: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就要来临了。光辉公司的高层领导为感谢广大员工的辛勤工作,特地为每一位员工准备了一个高级的公文包。
公司本以为广大员工会为这份礼物而高兴,没想到却得到了很多抱怨,有的高层经理说:“那种包档次太低了,要发也发一个高级一点的嘛!”有的员工说:“我平时上班根本用不着公文包,发一个也是扔在家里。”尤其是女性员工更加反对:“都用一样的包那样太没个性了。”王女士说:“如果能给我一个热水器就好了,我正需要。”面对这种情况,公司的管理层陷入了深思。
故事的哲理:
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正如俗语所说的“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企业给予员工的福利一定要是员工所喜爱的,很难想象一样东西能满足每个员工的需要。如果企业所给与的恰恰不是员工所需要的,不但起不到激励作用,可能还带来相反的作用。因此,如果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能够让员工自由地选择他们所需要的福利分配方式,其效果将是显著的。这种福利形式,正如自助餐一样,可以让每位员工都满意,真正起到激励员工的作用。
№29人才的价值
哲理的故事:
外国一位大公司的董事长,看中了一家小公司的高级工程师,感到他对自己的企业很有用,就找机会问他愿不愿到大公司来工作。可以给他高好几倍的薪水。没想到这位工程师却说:“你的薪水对我很有吸引力,但是我和这家公司的老板是好朋友。尽管他是老板,但他丝毫没把我当外人,很多重要问题他都听我的,公司尽最大的努力给了我最高的待遇,我不忍心离开。如果我走了,这个公司就会垮掉,我也会因此失去一个好朋友,对我来讲,是得不偿失。”这家公司的董事长听了感觉十分为难,最好,他问工程师:“你们这家公司值多少钱?”工程师说:“100万英镑。”董事长讲:“那就简单了,我去跟你们老板讲,我准备把你们整个公司都买下来,作我的分公司,这样,你就可以到我的公司来干活了。”
故事的哲理: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一个真正的人才,可以给企业带来无形的,无法用数字计算的财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要不断发现并掘取人才,不要计算眼前的利益,要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对企业发展有用的杰出人才,该出手时就出手。
№30允许犯错
哲理的故事:
一家电器公司的老板准备物色一位职员去完成一项重要的工作。在对众多的应聘者进行面试时,他只问了一个相同的问题:“在以往的工作中,你犯过多少次错误?”大多数应聘者都答的是一贯正确,他却把这项工作交给了犯过很多次错误的X先生。他说:“我不要没有犯过错误的人。一个人他虽然犯过错误,甚至是多次犯过错误,但每次都能及时吸取教训,立即改正,这就足够了。”开始工作时,老板交给X先生一本《错误备忘录》,嘱咐道:“你犯过的错误,都属于你的工作成绩,但是,你要记住,同类的错误第二次出现时,就是你离开公司之日,同样的错误属于你只有一次。”
故事的哲理:
小心谨慎,循规蹈矩的人是最不容易犯错误的,但也难以做出什么成绩;喜欢创新,乐于开拓的人则难免出错。企业用人不应以有无错误评价一个人的价值、才干,而是应该看他是否能够不断地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获得经验和能力,减少错误取得进步。
-----警惕从自信到疏忽的界限
哲理的故事:
刘墉的一本书有这样一段故事:最近我去看了得奥斯卡十一项大奖的影片《泰坦尼克号》。散场的时候,一对老夫妇走在我前面,那太太一边擦眼泪一边骂:“造船的人真是太粗心了。那么大的船、装那么多人怎么只有不够一半人坐的救生艇?”“这不是粗心,是太有自信。”老先生说,“他认为他造的大船不可能沉下去,所心救生艇只是这样子?
同样的事情其实还有:前几年的某一天,台湾一架客机,由资深机师驾驶,由东海岸的花莲飞台北。机师轻松地哼着流行歌曲,照例滑行过长长的跑道。升空、左转,往台北飞去。只是,才起飞几分钟,就轰然一声,撞了山,全机五十多人全罹难了。后来从“黑匣子”的录音得知,飞机驾驶员可能到撞山前几秒钟,才警觉到当天他们换了一条不同方向的跑道起飞。他们不是因为太熟悉那条航线,太有自信而粗心吗?
故事的哲理:
越是“一目十行”的人,越容易“没看到”。越表现潇洒的人,越可能丢人现眼。越“自以为是”的人,越可能“什么都不是”。只有那些总觉得自己学问不够,细心不足,容易闪神、容易粗心,而能再三计划,再三检讨、再三验证的人,才能在这个错综复杂的时代,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成功。
№22我们四点准时营业
----守时也是一种诚信
哲理的故事:
张先生从日本东京成田机场过境到美国纽约,早上第一班飞机。
张先生就问机场餐厅经理:“我明天6点钟的飞机”张先生的意思是:5点钟之前就要吃早饭,你们有这么早吗?
店长说:“我们4点钟营业。”
张先生是一个喜欢研究问题的人,想看看餐厅是不是准时开业。
这一天,张先生特别赶了早,3点半就收拾好了。3点50分下来了,看到餐厅里灯火通明,玻璃门关着,上面挂了一个牌子“准备中”,里面人忙忙碌碌。
张先生就在外面等着,一边看着表。
3点55分,餐厅门口站了四位小姐,两个站在左边,两个站在右边。
3点59分,店长站在中间,面对玻璃门。
3点59分30秒,店长开始整理装束。
一会儿,玻璃门打开。
张先生脚一踏进门,四五个人一起鞠躬:“早安,先生,欢迎光临!”
时间正好4点整。
故事的哲理:
这就是做事情的习惯,日本人做事情说几点就是几点。守时是一种诚信,说到底其实就是一种习惯。日本人与西方人在这一点上做得淋漓尽致,无懈可击。一位中国朋友一次曾经接到一位德国朋友的请柬,宴会时间12:03。这位喜欢探根究底的中国朋友12点赶到时,看到主人站在门口,一边看表,许多已经到的客人都在看表。从这里我们能看到的是西方人的时间观念,分分秒秒,一点都不含糊。
№23 野马和蝙蝠
----成败在于心态
哲理的故事:
南非有一种野马,性情爆裂,奔跑速度极快,是难得的优良马种。但它却有一个身体极小的天敌-吸血蝙蝠。这种蝙蝠一旦帕在马身上,就用尖嘴狂吸马血,不管马如何狂奔乱跑,都甩不掉它,只有它吸饱了才离去。虽然这种蝙蝠吸血不多,但由于感到被吸血之后,马总是没完没了地狂奔,最后常使良马力竭而死。
故事的哲理:
现实生活中,很多危险的产生,不在于敌人本身,而在于我们对待敌人的心态。
很多看似灭顶之灾的劫难,其实并不可怕。如果我们过分恐惧,过分急躁,即使是小困难也会使我们彻底崩溃,不可收拾。
№24 以贱为本
哲理的故事:
现在一般都认为中国古代的帝王总是自称“孤”、“寡”是他们为了表示天下唯我独尊、舍我其谁的“天子”的气势,其实这只是一个方面。老子认为,天没有清静恐怕就要破灭,地没有安宁恐怕就要倾覆,河谷没有满盈就可能干涸,而如果帝王不重视自己的高贵地位就要垮台。贵,必须要以“贱”为根本;高,必须以“下”为基础。这其实也是帝王自称为孤寡的原因之一。
根据《次柳氏旧闻》,曾经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唐肃宗在当太子的时候有一天陪着唐玄宗一起进餐。餐具上摆满了各种佳肴,其中有一盘羊腿,唐玄宗就让太子去割羊肉。太子割完羊肉后,见手上都是油污,便顺手拿起一张面饼擦手,唐玄宗眼睛直盯着他的脸,露出不高兴的神色。太子擦完手,慢慢的把饼送到嘴边,有滋有味的把饼吃掉了。这时,唐玄宗转怒为喜,对太子说:“人就应该这样……”
唐玄宗贵为天子,却能爱惜粮食,是很不容易的。当他看到太子以面饼擦手时,就很恼火,以为太子是在糟蹋粮食;当看到太子从容地将擦过手的面饼吃掉时,又转怒为喜,认为太子和自己一样,能“以贱为本”。
现代有很多领导,在走上领导岗位之前,总是兢兢业业,勤俭持家,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同事极为客气尊重,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但当他自认为在领导的位置上坐稳以后,就慢慢开始体恤不到自己手下员工的疾苦,不能或者不愿真正地去了解他们的工作与生活,开始变得高高在上,大肆挥霍。在中国,自古以来官本位思想一直制约着很多人,这使人们在掌握了权力以后总会不知不觉从心里产生一种自满情绪,只看到前面的似锦前程,却忘了脚下铺路的碎石。
故事的哲理: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掌握权力之柄,更要重视底层民众,这也是管理号一个团队必须具有的素质和才能。
№25弥勒佛和韦陀佛
哲理的故事:
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勒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握不同的庙。
弥勒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地掌握管理帐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帐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沉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佛祖载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勒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韦陀铁面无私,锱珠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庙里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故事的哲理:
在用人大师的眼里,没有废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贵宝剑,摘花飞叶即可伤人,关键看如何运用。
№26会吵的小孩有糖吃
哲理的故事:
广州某银行,大概是因为中午休息时间,七八个窗口只有两位工作人员在服务,客人虽不多,但都抽中了号码焦急地等着。突然,一位男子大声抱怨,说这么大的银行只开两个窗口,他得赶火车,却等了那么久。这是一位看似主管的人到他身边安抚,但他声音越来越大,充满了怨气与不满。主管没办法,只好带着那位先生到另一个办事的窗口,请里面的工作人员帮他先办,并说他只是领个钱,很快就好,工作人员只得接过男子的存折帮他办理。没想到又出现一位客人,质疑刚才显示的号码是121号,他拿的是122号,应该轮到他办才是,主管尴尬地响应,对方要赶时间,只是领个钱马上就好,而那位客人很不高兴的说:“谁不赶时间啊!”
这下,主管不知所措了。
故事的哲理:
“会吵的小孩有糖吃”,这是管理上最忌讳的一件事。那意味着“乖”的小孩是笨蛋,因为不会吵,所以得不到好处,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种认知-要吵才有好处。一旦员工有了这样的态度后,工作行为的表现自然朝负面的方向发展。
№27管理就是关爱
哲理的故事:
日本某“麦当劳”公司的总经理藤田田有一项创举,就是把从业人员的生日定为员工个人的公休日。让每位过生日的员工当天可和家人一同庆祝生日。
对“麦当劳”的从业人员来说,生日时自己的喜日,也是休息的日子。在生日当天,从业人员可以和家人尽情欢度美好的一天,养足精神,第二天又精力充沛的投入到工作当中。
此外,每当新年“麦当劳”的员工可以接到董事长赠送的红包。藤田田认为,新年见了面口头上只说“恭喜”或“新年快乐”没有什么太大的意思。倒不如给红包来的实惠些,虽然金额不多,拿到红包的人心里一定会很高兴。
员工们在愉快的心情下说出“新年快乐”,再以旺盛的精神开始一年的工作,对公司的业务当然大有帮助。
端午节公司也会准时准备一份津贴送给从业人员。
在维持“麦当劳”内部的人和方面,腾天天可以说是不遗余力。员工的太太生日公司要送花,员工本人生日则可得到5000日元的贺礼。每年儿童节,员工的孩子也可得到公司致赠的5000日元补助费。
故事的哲理:
管理就是关爱。企业如果能时时处处为员工着想,从一些生活中的细小的事情出发,给予员工无微不至的关爱,虽然投入不一定很大,却能够收到极好的效果,激发员工积极工作,献身企业的热情。
№28发福利引来怨言
哲理的故事: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就要来临了。光辉公司的高层领导为感谢广大员工的辛勤工作,特地为每一位员工准备了一个高级的公文包。
公司本以为广大员工会为这份礼物而高兴,没想到却得到了很多抱怨,有的高层经理说:“那种包档次太低了,要发也发一个高级一点的嘛!”有的员工说:“我平时上班根本用不着公文包,发一个也是扔在家里。”尤其是女性员工更加反对:“都用一样的包那样太没个性了。”王女士说:“如果能给我一个热水器就好了,我正需要。”面对这种情况,公司的管理层陷入了深思。
故事的哲理:
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正如俗语所说的“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企业给予员工的福利一定要是员工所喜爱的,很难想象一样东西能满足每个员工的需要。如果企业所给与的恰恰不是员工所需要的,不但起不到激励作用,可能还带来相反的作用。因此,如果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能够让员工自由地选择他们所需要的福利分配方式,其效果将是显著的。这种福利形式,正如自助餐一样,可以让每位员工都满意,真正起到激励员工的作用。
№29人才的价值
哲理的故事:
外国一位大公司的董事长,看中了一家小公司的高级工程师,感到他对自己的企业很有用,就找机会问他愿不愿到大公司来工作。可以给他高好几倍的薪水。没想到这位工程师却说:“你的薪水对我很有吸引力,但是我和这家公司的老板是好朋友。尽管他是老板,但他丝毫没把我当外人,很多重要问题他都听我的,公司尽最大的努力给了我最高的待遇,我不忍心离开。如果我走了,这个公司就会垮掉,我也会因此失去一个好朋友,对我来讲,是得不偿失。”这家公司的董事长听了感觉十分为难,最好,他问工程师:“你们这家公司值多少钱?”工程师说:“100万英镑。”董事长讲:“那就简单了,我去跟你们老板讲,我准备把你们整个公司都买下来,作我的分公司,这样,你就可以到我的公司来干活了。”
故事的哲理: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一个真正的人才,可以给企业带来无形的,无法用数字计算的财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要不断发现并掘取人才,不要计算眼前的利益,要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对企业发展有用的杰出人才,该出手时就出手。
№30允许犯错
哲理的故事:
一家电器公司的老板准备物色一位职员去完成一项重要的工作。在对众多的应聘者进行面试时,他只问了一个相同的问题:“在以往的工作中,你犯过多少次错误?”大多数应聘者都答的是一贯正确,他却把这项工作交给了犯过很多次错误的X先生。他说:“我不要没有犯过错误的人。一个人他虽然犯过错误,甚至是多次犯过错误,但每次都能及时吸取教训,立即改正,这就足够了。”开始工作时,老板交给X先生一本《错误备忘录》,嘱咐道:“你犯过的错误,都属于你的工作成绩,但是,你要记住,同类的错误第二次出现时,就是你离开公司之日,同样的错误属于你只有一次。”
故事的哲理:
小心谨慎,循规蹈矩的人是最不容易犯错误的,但也难以做出什么成绩;喜欢创新,乐于开拓的人则难免出错。企业用人不应以有无错误评价一个人的价值、才干,而是应该看他是否能够不断地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获得经验和能力,减少错误取得进步。
№31要常怀谦虚地态度
哲理的故事:
某公司总经理为了提高整体营业额,决定召开高阶层会议,总经理拟定了六个最重要干部的名单,让秘书通知这六位干部开会。
会议开始,总经理却发现秘书忙中有错,竟然邀约了七个干部开会。
总经理马上拉下脸,拿起内线电话将秘书训斥一顿,冷冷地对等待开会的干部说道:“在你们当中,只有六个人够资格参加,现在,我想大家心知肚明,请那一位不够资格的干部自行离席-”
经理们你望着我,我望着你,心中就像十五个水桶,七上八下地,谁都不知道总经理所指的,谁也不愿先行站起身来离去,深怕会影响到自己在公司内的地位,或是招来总经理更严重的震怒。
会议室中的第七位干部-董事长,睿智的向总经理使了一个眼色,安详的看了看众人,慢慢地走了出去。董事长不仅顾及了经理们和总经理的颜面,让大家得以找到台阶下,更为公司内的所有重要干部,上了一堂最宝贵的“用人之道”的课程。
故事的哲理:
谦逊并不意味着低人一等,并不意味着你损失了面子,谦逊常是庄严与尊贵。在人事管理中,谦逊的态度有时比强硬、粗鲁的管理方法更有效,如果董事长指出了那位干部则会给以后的人事管理带来无形的隔阂,制造不必要的障碍。而董事长谦逊的退出,却为今后的人事管理铺平了道路。
№32公平原则
哲理的故事:
很久以前,在宽广的大草原上住着一个牧羊人。一天傍晚,牧羊人正赶着牧场的羊往回走。突然,他发现羊群里混着几只野山羊、他也不声张,一起把它们赶回来关在羊圈里。
第二天,下起了大雪,无法放牧,羊只能呆在羊圈里。颇有心机的牧羊人喂羊时特别厚待跟来的那几只野山羊,给它们很多精饲料,而对其它羊,只给了谢刚够充饥的饲料。他打着如意算盘,盼望着驯化那几只野山羊,这样就能不费吹灰之力得到羊,多划算。
几天后,雪化了,天放晴了。牧羊人又把羊群赶到牧场去吃草,几只野山羊恢复了自由,立刻撒腿就跑。牧羊人气得大骂,说野山羊忘恩负义,一点也不念及下雪天他的恩惠。一头野山羊回敬他说:“正是这个原因使我们要离开你。那些羊和你一起那么就,你却冷落它们而厚待我们。如果我们留下来,你岂不是马上冷落我们了?”
牧羊人留不住野山羊,同时也让跟随他很久的山羊感到伤心,真的是两头不讨好。
故事的哲理:
人力资源最重要的原则是要公平公正。企业有时会从外面引进一些紧缺人才,这时就要顾及企业内部员工的想法,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不要让员工们觉得你有厚此薄彼有失公允的感受;否则,轻则造成新老员工之间的对立,重则失去员工们的忠诚,造成企业人心涣散,反而得不偿失。
№33柳传志从卖菜到夯土
----企业先要懂得基础管理
哲理的故事:
1985年,联想创业者们尚不懂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也不知该怎么办,对企业基础管理可谓一窍不通。
但是彩电是社会抢购的紧俏商品,联想高层看准这个商机,就千方百计几经周折共电视机厂搞来一批彩电,想加价后再卖出去,认为赚钱没问题,但他们当时居然不懂把税金打入成本。在交完税之后,赔了。于是创业者们只能到郊区农村买来萝卜、白菜放在计算机所门口卖给职工,以补亏损。创业者们还卖过旱冰鞋和电子表,但都失败了。
这时候,大家对应该干什么开始进行讨论:企业要不要目标?要什么样的目标?
就企业的大目标,柳传志提出三条:一要做长久性公司,百年老字号,就不要急于出名,也不要太高利润;二要做个有规模公司,就要追求国际性市场地位;三要做最有潜力的高科技公司,万不可什么赚钱干什么!
在发展战略上,柳传志提出三个指导思想:一是坚决不受用一个产品一举成功的诱惑;二要做外国大公司不能或不愿做的事;三要做小公司或短期行为公司做不了、不想做的事。
这就定下了联想集团在创业初期的方向,尽管它还是模糊的,但在方向上是明确的。
联想在其后10年多发展中从不受金融、保险、房地产等高利润的诱惑,坚持电脑专业化方向。但它需要措施保障。
柳传志总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叫做“撒上一层新土,夯实,再撒上一层新土”。本意是要稳扎稳打的做企业,柳传志更重视的是队伍这个基础建设;以好的理念、思想、习惯等优秀文化去影响和共铸联想文化;吸纳一批新人,经消化以后,再吸纳一批人,建成“斯巴达克方阵”。
在进入国际市场上,联想也不是先到美国,而是先到香港。即使先进入香港,柳传志也想的是请高人指点,他叫“瞎子背瘸子”,请香港导远电脑公司的专家指点联想这个“瞎子”。在投资上,柳传志第一次进入香港也只带去了30万港币,但却在香港怡东大酒店召开了隆重的香港联想公司成立大会,否则让人家看不起。总之,联想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走到没退路的地步。
故事的哲理
流传在提出了著名的“三不干”:一是不赚钱的事不干;二是有钱赚,但投不起钱的事不干;二是有钱赚,也投得起钱,但没可靠人去做的事不干。
可见,作为一个企业领军人物,要做到两点:第一,最可贵的不是干什么,而是坚决不干什么;第二,不是眼睛看外面,想外面的事,更重要的是眼睛看外面,想着里面的事,想着自己业务所涉及长远的管理基础公司,尤其是班子与队伍工作,把企业大厦的根基做深,夯实。
№34韦尔奇的“深潜”管理
----变深度干预为深度支持
哲理的故事:
在韦尔奇的坚持下,“古老”的通用电气侵入传媒业,以大手笔收购了CNBC电视台。然而他的CNBC突然有对手了!CNN的一个名牌财经主持人即将复出,而他的出现将对CNBC的《商务中心》栏目构成极大威胁。于是,紧张的《商务中心》主持人立即给韦尔奇打电话,恳求他发一个电子邮件来鼓舞大家的士气,以利迎战。
而一直非常喜欢这个项目的韦尔奇说:“我不发电子邮件。我为什么不能亲自与你们的团队在一起呢?”于是,韦尔奇与节目组一边喝可乐,一边吃饼干,争论着各种应对方案-整整一个星期!当他离开时,他立即再额外拨出200万美元用于节目的宣传。同时,他亲自给电视台总裁打电话,希望他在其他栏目中加强对《商务中心》的支援。其后他又使主管体育节目的总裁同意在NBA总决赛中播出《商务中心》的广告。结果他使得整个电视台都参与到这个栏目的运作中来。结果呢?在与CNN交锋的第二个星期,《商务中心》大获全胜!
故事的哲理:
从中我们可以提炼出决定成败的五个关键词:“参与”、“融合”、“兴奋”、“方向”、“争论”。请注意,是平等的“参与”而非“惟我独尊的指示”,是忘我的“融合”而非“君临天下的震慑”,是由衷的“兴奋”而非“抑扬顿挫的管腔”,是“方向”的把握而非“事无巨细的过问”,是自由的“争论”而非“自作聪明的拍板”。终归于一点,那就是对下属“全力帮助”的深潜心态!
从中我们明白:你要不遗余力、反反复复地让下属深信:“忘掉CEO的职务和威望,我的想法完全可以被你们丢在一边!而且我不会为此而感到不愉快。我前来的乐趣就是与你们融合在一起,共同做成一件事!”
可见,成功的“深潜”并非“深度干预”,而是“深度支持”!
№35这只鹦鹉会说几门外语?
----真正的领导是领导能人
哲理的故事:
一个人去鸟市买鹦鹉,他看到一只鹦鹉面前放着一个标签,上面写道:此鹦鹉会两门语言,售价200元。
再看旁边一只鹦鹉前则标道:此鹦鹉会四门语言,售价400元。
到底该买哪只呢?两只毛色光鲜,非常机灵可爱。这人看啊看,拿不定主意。
结果突然发现一只很老的鹦鹉,毛色暗淡散乱,但标价却高达800元。
这人赶紧将老板叫来:“这只鹦鹉是不是会说八门语言?”
店主耸耸肩说:“不。”
买鸟人就奇怪了:“那为什么又老又丑,又没有能力,会值这个价呢?”
店主回答说:“因为另外两只鹦鹉叫这只鹦鹉‘老板’。”
故事的哲理:
作为负责任的领导人,并不一定自己追求当专家,也未必事必躬亲,但关键是他应该懂得调动有才能员工的积极性,能够信任、放权和珍惜他们,能够凭借自己的领导才能团结比自己能力更强的人,从而提升团队的力量和企业的价值。
№36“工作狂人”土光敏夫
----领导人就是吃苦人
哲理的故事:
在石川岛造船公司危难之际,土光敏夫出任总裁之职。他认为:经济对石油的依赖越来越大,而石油贸易离不开运输,这就使大邮轮(油轮越大运输越便宜)的制造成为日本经济举足轻重之事,20~30万吨大油轮非生产不可。
为了整顿石川岛,土光敏夫进行了两次大整改:一是精简岗位,把公司恩物分解到每个人肩上,要有干不完的活儿。他认为“人才是在工作多人员少的情况下脱颖而出的”。二是办企业报《石川岛》,使每位员工了解和关心公司最新情况,参加工作讨论,取得共识,统一大家意志,形成企业文化。总之,他的管理原则就是“合理化”。
他担任总经理不到10年,已把日本带到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地位。世界上有10艘巨轮,其中8艘是他领导下造成的,从而把英国远远的甩到后面。
在石川岛最红火的时候,他却提出了辞职,到即将倒闭的东芝任总经理,日本人迷惑不解。他到东芝,了解东芝后,发现东芝一切很好,惟一的问题是从领导到员工都满足现状,不求进取。于是他提出:“领导人就是吃苦人,让员工提高3倍效率,领导必须提高10倍效率。”对部下最大的尊重,是信任他能干更重要的事。我主张重担之下出人才。“干部员工要短期流动,既可发现人才,又可锻炼人才。”他还提出:“企业发展在于它的活力,而‘活力=智力*(毅力+体力+速力)’。”他十分欣赏《大学》里的一句话:“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精神专注,全力以赴工作是他办公室自题“猛烈经营者”的追求。他每天7点准时到办公室,总是上班第一人,把工作作为最大的享受,几十年如一日,从不请假迟到。为了提高会议效率,他主持的会,到会者全体一律站立始终,一小时之内一定散会。
虽然他经营业绩显著,但从没有人知道他的私人生活,显得十分神秘。
1976年一天早晨7点,警视厅接到举报土光不法的信件,于是便衣包围了土光居住的地区,但找不到他的房子。后来走进一个小木屋,打听土光住何处,一位朴实的老妇人热情接待便衣警察,说:“这就是土光家,我是他妇人,他每天6点准时走出家门,现已不在家。”警察大为吃惊:一位80高龄大公司总裁如此勤奋,更吃惊的是居住条件如此之差,屋内都是几十年的老家具,不可想象。
警察问及土光的业余生活,夫人说:“一是看书,二是在屋外做园艺,从没有别的活动。”土光常说:“人的一生,有无成就,全在业余时间比别人想的干的更多。”
故事的哲理
土光敏夫不只在日本很有名,他也是世界闻名的企业家。他两次从死亡中救活石川岛造船厂和东芝电器公司。日本人说:首相到会不如土光敏夫到会更表明会议的高规格。可见,这位“合理化先生”在日本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土光名言:领导人就是吃苦人。
№37 “请问,门在哪里?”
----以诚待人,赢在无形无声
哲理的故事:
某大公司需要招聘一名秘书,在众多的应聘者中,经过几轮的筛选,最后有3个女孩儿脱颖而出。她们都优秀,实力不相上下。
此时,总裁决定:3个人都留下来,经过3个月的试用期再决定最终录用谁。
试用期开始了,几个女孩的工作能力赢得了大家的一致赞赏。然而总裁越来越苦恼,试用期将过,到底留下谁呢?
公司位于一个非常高档的写字楼内。一天,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来到了公司门口,并且在门口焦虑地走来走去,不断往里张望。此时,小A和小B对这个人根本不屑一顾,只有小C上前和他亲切地打招呼,并把他请进公司,问道:“您有事吗?我可以帮您吗?”老者犹如遇到了救星,原来他是要找一位本公司的业务员。
老人在会客室里看着饮水机觉得很奇怪,很疑惑的问:“这是怎么出水的呢?”小A和小B情不自禁的笑起来,“好土啊!饮水机都不会用……”只有小C没有笑,她用饮水机给老人倒了一杯水,并告诉他怎么使用。
过了一会儿,老人要等的人依然没有回来,他不想等了。可是他又在房间里转来转去,原来他不知道门在哪里。小A和小B更笑得不行了,这时,还是小C很自然地将老人送到门口,并指给了他电梯和大门的方向。
过了几天,总裁知道了这件事。他把3个女孩儿叫到了身边,问他们这是怎么一回事。小A和小B兴致勃勃地将这个“笑话”讲给总裁听。总裁又问小C:“你为什么没有笑?他不可笑吗?”小C认真地说:“我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可笑,他找不到门只是因为他对这里的环境不熟悉。如果有一天我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也需要有人来真诚的帮助我。”
第二天,总裁下了通知,小A和小B被辞退了,只有小C留下来。理由很简单,就因为小C对客户这种真唱的态度使她胜出了,最终得到了这个职位。
故事的哲理
有些事,对于我们来说,可能只是举手之劳,但对他人来说却是雪中送炭。而且,你难以预料他哪一天会成为你的客户和合作伙伴。真诚地对待他人一定会使你有超出付出地回报。
№38大湖的胸怀
----容人的平常心不可少
哲理的故事
一个平静、蔚蓝、美丽的大湖,游人如织,群鸟飞鸣,银鱼跃然水上,周围百姓以饮用它的甘露而自豪,人们无不宠爱这个大湖。但是,这个大湖没有骄傲,也不自命不凡。
大湖把湖中的一草一木以及一切动植物都看成自己的家庭成员。大风来了,湖面波涛汹涌,大湖并无畏惧,很快风过去了,芦苇也都挺起腰杆,一切如初;大雨倾盆而下,湖水泛滥,多余的水流走了,一切恢复平静自然;天上白云,映在湖中,有了阴影,可等云过去了,湖水还是那么蔚蓝可爱。
故事的哲理:
指望太平无事,诸事顺心是不可能的,所谓“无风三尺浪”。因此,大度、容人便成了所有卓越领导人必备的素质,因为领导的职责就是高瞻远瞩想大事,而此时又正所谓“无望方觉风浪小,凌空乃知海波平”。
№39小孩子跳伞
----会“听”才有资格“说”
哲理的故事:
一位非常有名的主持人在和小朋友对话,可想而知,一般情况下,因为时间有限,主持人经常打断嘉宾讲话,何况又是个小朋友呢?
于是主持人问小朋友:“你长大做什么?”小朋友很得意地说:“我要当飞行驾驶员。”主持人又问:“有一天你驾驶的飞机在太平洋上空飞行没油了怎么办?”小孩儿很有把握地说:“我让旅客系好安全带!而后我就系好降落伞跳下去!……”此时,主持人哈哈大笑,笑得小孩子莫名其妙,很不服气地哭了:“您笑什么?我赶紧去找油啊!我无论如何要带油回来的!”小孩子的淳朴天真十分感人,可是人们却误会了,只想到小孩子自己先逃跑了,冤枉了这孩子,
故事的哲理: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你听话听一半儿就下结论,那是很危险的,一旦误解别人就会耽误大事,或者说了伤人心的话而不自知,那将是一种罪恶!
但很多领导者由于太忙碌和习惯于不尊重人而常常打断别人说话,须知:这不是威严的表现,而是素质不高的标志。学会说的前提,是先学会听。
№40珍珠和沙子
----不苛求别人认可,只求自己“表现”
哲理的故事:
有一个自以为是全才的年轻人,毕业以后屡次碰壁,一直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他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对社会感到非常失望。多次的碰壁经历,让他伤心而绝望,感到没有伯乐来赏识他这匹“千里马”。
痛苦绝望之下,有一天,他来到大海边,打算就此结束自己的生命。
在他正要自杀的时候,正好有一位老人从附近走过,看见了他,并且救了他。老人问他为什么要走绝路,他说自己得不到别人和社会的承认,没有人欣赏并且重用他……
老人从脚下的沙滩上捡起一粒沙子,让年轻人看了看,然后就随便地扔在了地上,对年轻人说:“请你把我刚才扔在地上的那粒沙子捡起来。”
“这根本不可能!”年轻人说。
老人没有说话,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一颗晶莹剔透的珍珠,也是随便地扔在了地上,然后对年轻人说:“你能不能把这颗珍珠捡起来呢?”
“当然可以!”
“那你就应该明白什么了吧?你应该知道,现在你自己还不是一颗珍珠,所以你不能苛求别人立即承认你。如果要别人承认,那你就要想办法使自己成为一颗珍珠才行。”年轻人蹙眉低首,一时无语。
故事的哲理:
有的时候,你必须知道自己使普通的沙粒,若要自己卓然出众,那就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颗价值连城的珍珠。你要卓尔不群,那要有鹤立鸡群的资本才行。在职场中遇到挫折时,应该首先反省自己,而不是怨天尤人。
哲理的故事:
某公司总经理为了提高整体营业额,决定召开高阶层会议,总经理拟定了六个最重要干部的名单,让秘书通知这六位干部开会。
会议开始,总经理却发现秘书忙中有错,竟然邀约了七个干部开会。
总经理马上拉下脸,拿起内线电话将秘书训斥一顿,冷冷地对等待开会的干部说道:“在你们当中,只有六个人够资格参加,现在,我想大家心知肚明,请那一位不够资格的干部自行离席-”
经理们你望着我,我望着你,心中就像十五个水桶,七上八下地,谁都不知道总经理所指的,谁也不愿先行站起身来离去,深怕会影响到自己在公司内的地位,或是招来总经理更严重的震怒。
会议室中的第七位干部-董事长,睿智的向总经理使了一个眼色,安详的看了看众人,慢慢地走了出去。董事长不仅顾及了经理们和总经理的颜面,让大家得以找到台阶下,更为公司内的所有重要干部,上了一堂最宝贵的“用人之道”的课程。
故事的哲理:
谦逊并不意味着低人一等,并不意味着你损失了面子,谦逊常是庄严与尊贵。在人事管理中,谦逊的态度有时比强硬、粗鲁的管理方法更有效,如果董事长指出了那位干部则会给以后的人事管理带来无形的隔阂,制造不必要的障碍。而董事长谦逊的退出,却为今后的人事管理铺平了道路。
№32公平原则
哲理的故事:
很久以前,在宽广的大草原上住着一个牧羊人。一天傍晚,牧羊人正赶着牧场的羊往回走。突然,他发现羊群里混着几只野山羊、他也不声张,一起把它们赶回来关在羊圈里。
第二天,下起了大雪,无法放牧,羊只能呆在羊圈里。颇有心机的牧羊人喂羊时特别厚待跟来的那几只野山羊,给它们很多精饲料,而对其它羊,只给了谢刚够充饥的饲料。他打着如意算盘,盼望着驯化那几只野山羊,这样就能不费吹灰之力得到羊,多划算。
几天后,雪化了,天放晴了。牧羊人又把羊群赶到牧场去吃草,几只野山羊恢复了自由,立刻撒腿就跑。牧羊人气得大骂,说野山羊忘恩负义,一点也不念及下雪天他的恩惠。一头野山羊回敬他说:“正是这个原因使我们要离开你。那些羊和你一起那么就,你却冷落它们而厚待我们。如果我们留下来,你岂不是马上冷落我们了?”
牧羊人留不住野山羊,同时也让跟随他很久的山羊感到伤心,真的是两头不讨好。
故事的哲理:
人力资源最重要的原则是要公平公正。企业有时会从外面引进一些紧缺人才,这时就要顾及企业内部员工的想法,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不要让员工们觉得你有厚此薄彼有失公允的感受;否则,轻则造成新老员工之间的对立,重则失去员工们的忠诚,造成企业人心涣散,反而得不偿失。
№33柳传志从卖菜到夯土
----企业先要懂得基础管理
哲理的故事:
1985年,联想创业者们尚不懂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也不知该怎么办,对企业基础管理可谓一窍不通。
但是彩电是社会抢购的紧俏商品,联想高层看准这个商机,就千方百计几经周折共电视机厂搞来一批彩电,想加价后再卖出去,认为赚钱没问题,但他们当时居然不懂把税金打入成本。在交完税之后,赔了。于是创业者们只能到郊区农村买来萝卜、白菜放在计算机所门口卖给职工,以补亏损。创业者们还卖过旱冰鞋和电子表,但都失败了。
这时候,大家对应该干什么开始进行讨论:企业要不要目标?要什么样的目标?
就企业的大目标,柳传志提出三条:一要做长久性公司,百年老字号,就不要急于出名,也不要太高利润;二要做个有规模公司,就要追求国际性市场地位;三要做最有潜力的高科技公司,万不可什么赚钱干什么!
在发展战略上,柳传志提出三个指导思想:一是坚决不受用一个产品一举成功的诱惑;二要做外国大公司不能或不愿做的事;三要做小公司或短期行为公司做不了、不想做的事。
这就定下了联想集团在创业初期的方向,尽管它还是模糊的,但在方向上是明确的。
联想在其后10年多发展中从不受金融、保险、房地产等高利润的诱惑,坚持电脑专业化方向。但它需要措施保障。
柳传志总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叫做“撒上一层新土,夯实,再撒上一层新土”。本意是要稳扎稳打的做企业,柳传志更重视的是队伍这个基础建设;以好的理念、思想、习惯等优秀文化去影响和共铸联想文化;吸纳一批新人,经消化以后,再吸纳一批人,建成“斯巴达克方阵”。
在进入国际市场上,联想也不是先到美国,而是先到香港。即使先进入香港,柳传志也想的是请高人指点,他叫“瞎子背瘸子”,请香港导远电脑公司的专家指点联想这个“瞎子”。在投资上,柳传志第一次进入香港也只带去了30万港币,但却在香港怡东大酒店召开了隆重的香港联想公司成立大会,否则让人家看不起。总之,联想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走到没退路的地步。
故事的哲理
流传在提出了著名的“三不干”:一是不赚钱的事不干;二是有钱赚,但投不起钱的事不干;二是有钱赚,也投得起钱,但没可靠人去做的事不干。
可见,作为一个企业领军人物,要做到两点:第一,最可贵的不是干什么,而是坚决不干什么;第二,不是眼睛看外面,想外面的事,更重要的是眼睛看外面,想着里面的事,想着自己业务所涉及长远的管理基础公司,尤其是班子与队伍工作,把企业大厦的根基做深,夯实。
№34韦尔奇的“深潜”管理
----变深度干预为深度支持
哲理的故事:
在韦尔奇的坚持下,“古老”的通用电气侵入传媒业,以大手笔收购了CNBC电视台。然而他的CNBC突然有对手了!CNN的一个名牌财经主持人即将复出,而他的出现将对CNBC的《商务中心》栏目构成极大威胁。于是,紧张的《商务中心》主持人立即给韦尔奇打电话,恳求他发一个电子邮件来鼓舞大家的士气,以利迎战。
而一直非常喜欢这个项目的韦尔奇说:“我不发电子邮件。我为什么不能亲自与你们的团队在一起呢?”于是,韦尔奇与节目组一边喝可乐,一边吃饼干,争论着各种应对方案-整整一个星期!当他离开时,他立即再额外拨出200万美元用于节目的宣传。同时,他亲自给电视台总裁打电话,希望他在其他栏目中加强对《商务中心》的支援。其后他又使主管体育节目的总裁同意在NBA总决赛中播出《商务中心》的广告。结果他使得整个电视台都参与到这个栏目的运作中来。结果呢?在与CNN交锋的第二个星期,《商务中心》大获全胜!
故事的哲理:
从中我们可以提炼出决定成败的五个关键词:“参与”、“融合”、“兴奋”、“方向”、“争论”。请注意,是平等的“参与”而非“惟我独尊的指示”,是忘我的“融合”而非“君临天下的震慑”,是由衷的“兴奋”而非“抑扬顿挫的管腔”,是“方向”的把握而非“事无巨细的过问”,是自由的“争论”而非“自作聪明的拍板”。终归于一点,那就是对下属“全力帮助”的深潜心态!
从中我们明白:你要不遗余力、反反复复地让下属深信:“忘掉CEO的职务和威望,我的想法完全可以被你们丢在一边!而且我不会为此而感到不愉快。我前来的乐趣就是与你们融合在一起,共同做成一件事!”
可见,成功的“深潜”并非“深度干预”,而是“深度支持”!
№35这只鹦鹉会说几门外语?
----真正的领导是领导能人
哲理的故事:
一个人去鸟市买鹦鹉,他看到一只鹦鹉面前放着一个标签,上面写道:此鹦鹉会两门语言,售价200元。
再看旁边一只鹦鹉前则标道:此鹦鹉会四门语言,售价400元。
到底该买哪只呢?两只毛色光鲜,非常机灵可爱。这人看啊看,拿不定主意。
结果突然发现一只很老的鹦鹉,毛色暗淡散乱,但标价却高达800元。
这人赶紧将老板叫来:“这只鹦鹉是不是会说八门语言?”
店主耸耸肩说:“不。”
买鸟人就奇怪了:“那为什么又老又丑,又没有能力,会值这个价呢?”
店主回答说:“因为另外两只鹦鹉叫这只鹦鹉‘老板’。”
故事的哲理:
作为负责任的领导人,并不一定自己追求当专家,也未必事必躬亲,但关键是他应该懂得调动有才能员工的积极性,能够信任、放权和珍惜他们,能够凭借自己的领导才能团结比自己能力更强的人,从而提升团队的力量和企业的价值。
№36“工作狂人”土光敏夫
----领导人就是吃苦人
哲理的故事:
在石川岛造船公司危难之际,土光敏夫出任总裁之职。他认为:经济对石油的依赖越来越大,而石油贸易离不开运输,这就使大邮轮(油轮越大运输越便宜)的制造成为日本经济举足轻重之事,20~30万吨大油轮非生产不可。
为了整顿石川岛,土光敏夫进行了两次大整改:一是精简岗位,把公司恩物分解到每个人肩上,要有干不完的活儿。他认为“人才是在工作多人员少的情况下脱颖而出的”。二是办企业报《石川岛》,使每位员工了解和关心公司最新情况,参加工作讨论,取得共识,统一大家意志,形成企业文化。总之,他的管理原则就是“合理化”。
他担任总经理不到10年,已把日本带到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地位。世界上有10艘巨轮,其中8艘是他领导下造成的,从而把英国远远的甩到后面。
在石川岛最红火的时候,他却提出了辞职,到即将倒闭的东芝任总经理,日本人迷惑不解。他到东芝,了解东芝后,发现东芝一切很好,惟一的问题是从领导到员工都满足现状,不求进取。于是他提出:“领导人就是吃苦人,让员工提高3倍效率,领导必须提高10倍效率。”对部下最大的尊重,是信任他能干更重要的事。我主张重担之下出人才。“干部员工要短期流动,既可发现人才,又可锻炼人才。”他还提出:“企业发展在于它的活力,而‘活力=智力*(毅力+体力+速力)’。”他十分欣赏《大学》里的一句话:“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精神专注,全力以赴工作是他办公室自题“猛烈经营者”的追求。他每天7点准时到办公室,总是上班第一人,把工作作为最大的享受,几十年如一日,从不请假迟到。为了提高会议效率,他主持的会,到会者全体一律站立始终,一小时之内一定散会。
虽然他经营业绩显著,但从没有人知道他的私人生活,显得十分神秘。
1976年一天早晨7点,警视厅接到举报土光不法的信件,于是便衣包围了土光居住的地区,但找不到他的房子。后来走进一个小木屋,打听土光住何处,一位朴实的老妇人热情接待便衣警察,说:“这就是土光家,我是他妇人,他每天6点准时走出家门,现已不在家。”警察大为吃惊:一位80高龄大公司总裁如此勤奋,更吃惊的是居住条件如此之差,屋内都是几十年的老家具,不可想象。
警察问及土光的业余生活,夫人说:“一是看书,二是在屋外做园艺,从没有别的活动。”土光常说:“人的一生,有无成就,全在业余时间比别人想的干的更多。”
故事的哲理
土光敏夫不只在日本很有名,他也是世界闻名的企业家。他两次从死亡中救活石川岛造船厂和东芝电器公司。日本人说:首相到会不如土光敏夫到会更表明会议的高规格。可见,这位“合理化先生”在日本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土光名言:领导人就是吃苦人。
№37 “请问,门在哪里?”
----以诚待人,赢在无形无声
哲理的故事:
某大公司需要招聘一名秘书,在众多的应聘者中,经过几轮的筛选,最后有3个女孩儿脱颖而出。她们都优秀,实力不相上下。
此时,总裁决定:3个人都留下来,经过3个月的试用期再决定最终录用谁。
试用期开始了,几个女孩的工作能力赢得了大家的一致赞赏。然而总裁越来越苦恼,试用期将过,到底留下谁呢?
公司位于一个非常高档的写字楼内。一天,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来到了公司门口,并且在门口焦虑地走来走去,不断往里张望。此时,小A和小B对这个人根本不屑一顾,只有小C上前和他亲切地打招呼,并把他请进公司,问道:“您有事吗?我可以帮您吗?”老者犹如遇到了救星,原来他是要找一位本公司的业务员。
老人在会客室里看着饮水机觉得很奇怪,很疑惑的问:“这是怎么出水的呢?”小A和小B情不自禁的笑起来,“好土啊!饮水机都不会用……”只有小C没有笑,她用饮水机给老人倒了一杯水,并告诉他怎么使用。
过了一会儿,老人要等的人依然没有回来,他不想等了。可是他又在房间里转来转去,原来他不知道门在哪里。小A和小B更笑得不行了,这时,还是小C很自然地将老人送到门口,并指给了他电梯和大门的方向。
过了几天,总裁知道了这件事。他把3个女孩儿叫到了身边,问他们这是怎么一回事。小A和小B兴致勃勃地将这个“笑话”讲给总裁听。总裁又问小C:“你为什么没有笑?他不可笑吗?”小C认真地说:“我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可笑,他找不到门只是因为他对这里的环境不熟悉。如果有一天我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也需要有人来真诚的帮助我。”
第二天,总裁下了通知,小A和小B被辞退了,只有小C留下来。理由很简单,就因为小C对客户这种真唱的态度使她胜出了,最终得到了这个职位。
故事的哲理
有些事,对于我们来说,可能只是举手之劳,但对他人来说却是雪中送炭。而且,你难以预料他哪一天会成为你的客户和合作伙伴。真诚地对待他人一定会使你有超出付出地回报。
№38大湖的胸怀
----容人的平常心不可少
哲理的故事
一个平静、蔚蓝、美丽的大湖,游人如织,群鸟飞鸣,银鱼跃然水上,周围百姓以饮用它的甘露而自豪,人们无不宠爱这个大湖。但是,这个大湖没有骄傲,也不自命不凡。
大湖把湖中的一草一木以及一切动植物都看成自己的家庭成员。大风来了,湖面波涛汹涌,大湖并无畏惧,很快风过去了,芦苇也都挺起腰杆,一切如初;大雨倾盆而下,湖水泛滥,多余的水流走了,一切恢复平静自然;天上白云,映在湖中,有了阴影,可等云过去了,湖水还是那么蔚蓝可爱。
故事的哲理:
指望太平无事,诸事顺心是不可能的,所谓“无风三尺浪”。因此,大度、容人便成了所有卓越领导人必备的素质,因为领导的职责就是高瞻远瞩想大事,而此时又正所谓“无望方觉风浪小,凌空乃知海波平”。
№39小孩子跳伞
----会“听”才有资格“说”
哲理的故事:
一位非常有名的主持人在和小朋友对话,可想而知,一般情况下,因为时间有限,主持人经常打断嘉宾讲话,何况又是个小朋友呢?
于是主持人问小朋友:“你长大做什么?”小朋友很得意地说:“我要当飞行驾驶员。”主持人又问:“有一天你驾驶的飞机在太平洋上空飞行没油了怎么办?”小孩儿很有把握地说:“我让旅客系好安全带!而后我就系好降落伞跳下去!……”此时,主持人哈哈大笑,笑得小孩子莫名其妙,很不服气地哭了:“您笑什么?我赶紧去找油啊!我无论如何要带油回来的!”小孩子的淳朴天真十分感人,可是人们却误会了,只想到小孩子自己先逃跑了,冤枉了这孩子,
故事的哲理: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你听话听一半儿就下结论,那是很危险的,一旦误解别人就会耽误大事,或者说了伤人心的话而不自知,那将是一种罪恶!
但很多领导者由于太忙碌和习惯于不尊重人而常常打断别人说话,须知:这不是威严的表现,而是素质不高的标志。学会说的前提,是先学会听。
№40珍珠和沙子
----不苛求别人认可,只求自己“表现”
哲理的故事:
有一个自以为是全才的年轻人,毕业以后屡次碰壁,一直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他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对社会感到非常失望。多次的碰壁经历,让他伤心而绝望,感到没有伯乐来赏识他这匹“千里马”。
痛苦绝望之下,有一天,他来到大海边,打算就此结束自己的生命。
在他正要自杀的时候,正好有一位老人从附近走过,看见了他,并且救了他。老人问他为什么要走绝路,他说自己得不到别人和社会的承认,没有人欣赏并且重用他……
老人从脚下的沙滩上捡起一粒沙子,让年轻人看了看,然后就随便地扔在了地上,对年轻人说:“请你把我刚才扔在地上的那粒沙子捡起来。”
“这根本不可能!”年轻人说。
老人没有说话,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一颗晶莹剔透的珍珠,也是随便地扔在了地上,然后对年轻人说:“你能不能把这颗珍珠捡起来呢?”
“当然可以!”
“那你就应该明白什么了吧?你应该知道,现在你自己还不是一颗珍珠,所以你不能苛求别人立即承认你。如果要别人承认,那你就要想办法使自己成为一颗珍珠才行。”年轻人蹙眉低首,一时无语。
故事的哲理:
有的时候,你必须知道自己使普通的沙粒,若要自己卓然出众,那就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颗价值连城的珍珠。你要卓尔不群,那要有鹤立鸡群的资本才行。在职场中遇到挫折时,应该首先反省自己,而不是怨天尤人。
№41乞丐打狗的学问
----不能用昨天的经验办今天的事
哲理的故事:
人们都知道,狗可看家,忠于职守,深讨主人喜欢。但是,对乞丐来说,狗则是一大忧患,因为是狗不让他讨到饭。于是,乞丐兜里常放块儿石头,只要投块儿石头,狗就会后退,甚至跑掉。可是乞丐不能只讨一家饭,这样兜子里就需要放很多块儿石头,这就使乞丐为难了。另外,乡村的狗成群结伙,而乞丐往往只一个人,势单力孤,只好受皮肉之苦。有一次,在群狗围攻之际,乞丐忽然急中生智,顺手抄起棍子向狗群追杀过去,结果群狗轰然而散。
故事的哲理:
人不能总陷于过去的经验和判断。事实上另辟蹊径就有可能改变整个局面。
№42迪斯尼乐园诞生记
----志在空灵,行于细微
哲理的故事:
迪斯尼在好莱坞工作期间就注意到:来好莱坞参观的人都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去,尤其是一家老小都一脸无奈的样子
1952年的一天,他萌生自己办游乐园的想法:把风景、娱乐、乡情购物、展览、卖书……于一体,让小孩儿们有个感兴趣的地方,甚至来了就不想走,因为好玩的去处数不胜数。公园里有山有水有花草树木,外围是村落、小镇、商店、电影院、游乐场、乐队戏剧演出、食品店、纪念品专卖店、儿童玩具场以及可休息赏景的花样繁多的去处。这就在迪斯尼脑子里出现了“迪斯尼乐园”的蓝图,并注册成立了迪斯尼公司。
为此,他专门考察欧洲公园。那些惹人喜欢的小动物让他流连忘返,于是他索性买回来,如:撒丁尼亚的矮驴等。他还想到,电影只能红一时,而乐园可永远办下去,由此他增强了办迪斯尼乐园的决心,并坚信它将是世界绝无仅有的好玩地方,一定会成功。
1954年迪斯尼乐园动工修建,迪斯尼亲自参加施工设计,甚至于包括各种树形、垃圾箱他都参加意见,要求是新鲜、神秘、好玩。建成后,小孩儿成群结队涌来,大人也跟来了,随后世界各地的人也都不远万里到美国来逛迪斯尼乐园,满园各处都让人欣喜若狂,流连忘返,从而成为世界第一的人文景观、世界第一的人间乐园。
故事的哲理:
有的人是“鬼主意”不断,则不善落实每每雷声大雨点小,有的人则是兢兢业业,惟独缺少想法,难免对他人亦步亦趋。只有将两者结合方能成大事,创业尤其如此。
№43知了的翅膀
----核心能力来自于持续专注
哲理的故事:
有一天,孔子带着学生去楚国,途经一片树林,看到一个驼背老头儿拿着竹竿粘知了,好像是从地下拾东西一样,一粘就是一个。
孔子问道:“你这么灵巧,一定有什么妙招吧?”
驼背的老头儿说:“我是有方法的。 我用了5个月的时间来练习捕蝉技术,如果在竹竿顶上放两个弹丸掉不下来,那么去粘知了时,它逃脱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如果竹竿顶上放3个弹丸掉不下来,知了逃脱的机会只有十分之一;如果一连放上5个弹丸掉不下来,粘知了就像拾取地上的东西一样容易了。我站在这里,有力而稳当,虽然天地广阔,万物复杂,但我看见的、想的只有”知了的翅膀“。如因万物的变化而分散精力,又怎么能捕到知了呢?”
故事的哲理:
企业培训也同样需要这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就是仅仅会做;第二个层次就是能够做到熟练,就是像“竹竿顶上放3个弹丸掉不下来”;第三个层次就是要做到不分散精力,看的想的只有“知了的翅膀”。要知道,能力不是完全取决于专业知识,而是取决于持续的专注。
№44没有“常识”的冠军
----“常识”不等于最优方案
哲理的故事:
在《卓越的投资》一书中讲了这样一件“真事”:
澳大利亚的克利夫•扬先生在61岁时,参加了从悉尼市到墨尔本市的长跑。全程有600多公里。
他跑的时候穿一双高统套鞋,拖着滑稽的小步,人们都以为他是在开玩笑。可就是这位克利夫•扬先生赢得了比赛,并且以领先一天半的成绩打败了所有的对手,成了轰动一时的新闻人物。
克利夫•扬之所以能取得这样德 成绩与他的坚定信念系统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多年来,所有世界级运动员和教练按一种说法行事,即:在这样超长度的赛跑中,必须每跑18小时,睡6小时,才能最有效运用体力,这已是“常识”。而克利夫•扬来自内陆地区,不知道“得睡觉”,也不知道大家都遵照这一“常识”办事。所以他马不停蹄地跑,从而战胜了世界级长跑运动员。
故事的哲理:
大多数人习惯于按“常识”办事,殊不知,还有比“常识”更重要的,这就是创新思维的活力所在。人总是有惯性的,只要有个说法就“盲从”,而草率认定“这是惟一完成任务的办法”,进而,“排斥”更容易实施的更好方案。
№45猫与爱情
----职位提升就意味着必须改变自我
哲理的故事
有一只猫,爱上了它主人家英俊的公子,使它,夜不眠。于是它请求爱神帮忙,使它变成一个苗条、美丽、聪慧的少女,以享受百年好合的人间快乐。
爱神看猫很讨人喜欢,也就答应了它的要求。果然公子一见倾心,主动追求它,很快就约定了终身,不久就结婚了。
在入洞房那天,爱神也化身为亲友去祝贺,目的也是观察一下猫改变形体后,思想、生活、习惯、性格是否改变了。
于是爱神把一只老鼠放进洞房。那个猫变的姑娘完全忘记自己已经是人,立即从床上跳下来去抓老鼠,而且用嘴叼着老鼠不放。那个新郎吓得大叫。爱神一看不行,只好收回成命,把猫变成的姑娘还其本来面目,仍去做猫吧!
故事的哲理
(一)领导与管理者,往往注重一个人的外在或一时表现。但这是表面的东西,很容易做到也能迷惑人,因此关键还是内在的品格和素质。
(二)世界著名管理学者雷蒙有句名言:“你知道吗?那些促使你提升为管理者的技能,可能就是影响你成为优秀管理者的障碍。”
总之,一个靠个人独立运作创造佳绩的人,被提升为管理者,如若他没有相应作为管理者的根本改变,仍然以往昔之思想习惯做事,最后就是猫变成少女的下场。
№46杨布打狗
----换位思考的重要
哲理的故事
《列子》中有这样一则故事:
著名学者杨朱有个弟弟叫做杨布。有一天,他穿白衣服外出会友,回家时,天下雨,就脱掉白衣服,穿着黑衣服回家。
一进门,狗没有认出他,前扑后咬,大叫不止。杨布很生气,持杖打狗。杨朱马上拦阻,说:“你不要打狗,如果你的狗出去时是黑狗,回来时是白狗,你也会以为它是别人家的狗,把他赶出去的!”
故事的哲理
这就是换位思考的一个案例。
人与人之间的误会,时有发生。如果不能换位思考,彼此很容易使误会演变成矛盾,久之有了成见,再解扣儿就难了。
须知,人间很多“是非”之争,皆源自“人我”之别。如果“人我”调环,很多的“是非”也就自然化解了。
№47楚灵王让臣子束腰
----领导者想当然是最危险的
哲理的故事
春秋战国时,楚国一直是很强大的,因此楚王的一举一动影响也很大。但楚王并未看清。
一天,楚灵王观赏随着乐声翩翩起舞的佳丽时忽然龙颜大跃,问群臣:悦美在何处?一臣子曰:美在姑娘们的纤细之腰伤。楚灵王似有所悟:细腰就是美?!那你们这些重臣们无不膀厚腰粗,十分难堪。从即日起所有臣子,也毫无例外束腰,大家岂不都美了吗?!
于是群臣一时节食束腰成风。一年后,臣子个个面黄肌瘦,上朝都持杖扶墙走路,别说效力,连说话都喘气。此时,楚灵王才悔从中来,但国势已微。
故事的哲理
作为领导,一言一行都是很重要的。层次越高,影响越大,甚至个人偏好都会流传很广,一发不可收拾。好则促强,恶则促衰。
№48修路原则
哲理的故事:
一家公司的办公室坐落在一幢豪华写字楼里,落地玻璃,非常气派。这天,来访客人因没看清楚,头撞上了高大明亮的玻璃大门。大约过了不到一刻钟,竟然又有另外一个客人在刚才同一个地方头撞玻璃。
前台接待小姐看到这里,忍不住笑了,那表情明显的含意:“这些人也真是的,走起路来,这么大的玻璃居然看不见。眼睛到哪里去了?”
其实,解决问题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在这扇门上贴上一根横标志线,或贴一个公司的标志图即可。然而,问题真正的关键是,为什么这里多次出现问题就是没人来解决呢?这一现象背后真正隐含着的是一个重要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即“修路原则”,正确的反应是:是谁修了一条让人这么容易摔跤的路?如何修正这条路,才不至于再让人在这里摔跤?
故事的哲理:
“修路原则”:告诉我们,管理者的核心职责是:修路,而不是管理人。只要已发现有问题,立即“修路”。这样,就会因为“路”越来越好,而相关问题就越来越少,进步也就越来越多。
№49让大手抓糖
哲理的故事:
有一个聪明的男孩,有一天妈妈带着他到杂货店去买东西,老板看到这个可爱的小孩,就打开一罐糖果,要小男孩自己拿一把糖果。但是这个男孩却没有任何的动作。几次的邀请之后,老板亲自抓了一大把糖果放进他的口袋中。
回到家中,母亲很好奇地问小男孩,为什没有自己去抓糖果而要老板抓呢?小男孩回答得很妙:“因为我的手比较小呀!而老板的手比较大,所以他拿的一定比我拿的多很多!”
这个聪明的孩子,他知道自己的有限,而更重要的,他也明白别人比自己强。
故事的哲理:
管理,并不是依靠管理者自己的力量去执行,而是利用他人的有利因素为自己所用。
№50艾柯卡闹出大笑话之后……
----维护自信重于纠缠“事实”
哲理的故事
艾柯卡幼年家境贫寒,也养成他勤俭节约、不畏艰苦、永往直前的抗争精神。
稍长,父亲教导他:“不管情况多糟、多坏,实际情况总比想象的好得多,甩掉它,永远作乐观向上的企业家。”“人的一生,能跑时不要走。”
大学毕业后,艾柯卡到福特公司当销售员,很快他就设计出一个“56美元可买新车”的分期付款策略,一下子卖出去7.5万辆,销售由倒数第一一跃到正数第一,他也随之一夜成名,被福特公司提拔为销售部的总经理。
为了追求轰动效应,他打出广告声称福特车是最安全的,甚至声称即使从两层楼上把鸡蛋扔到汽车垫上也能弹起来。结果在举行现场表演时,他扔下的几个鸡蛋都是蛋黄飞溅,观众大笑不止,他的表演一时成为人们的笑柄。可是在此重挫前面,由于幼年的熏陶,艾柯卡的自信心并没有受到打击,而只是咬着牙说:“以后再也不能拿鸡蛋做试验了!”而后不久,重整旗鼓的艾柯卡在销售“野马”牌汽车上大出风头,居然卖出了41.8万辆,创收11亿美元!从此他成为《时代》、《新闻周刊》等知名媒体的封面人物,为他日后登上福特总裁宝座铺平了道路。
故事的哲理
“摔跤时别泄气”,这是我们常说的一句话。但又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特别是像艾柯卡那样受到吹破牛皮当众出丑的羞辱之后,还能重新爬起来?成功者并不是从不失败,而是在于他们总能在检讨失败时,注意保护自己的自信心,乃至于“阿Q”一番自我安慰。明明是自己异想天开惹的祸,艾柯卡却将之轻描淡写地归罪于无辜的鸡蛋,这不是自欺欺人吗?也许是,但还有什么比在重大挫折之后依然保持自信心更重要呢?
而在我们周围,那种用纠缠于细节的“实事求是”,摧毁一个人(或一个团体)自信的情况,实在太多了……
№51幸免于难的慨叹
----行为影响团队
哲理的故事
一对恋人乘坐一辆巴士进入山区。
全车人只有他俩在中途下车。他们下车后,巴士继续往前行驶。然而不久,一块大石从高处坠下并将巴士压得粉碎。所有乘客无一生还。
这对恋人看到这件事后,却说:“如果我们留在那辆巴士上就好了!”
当一般人都会想说“还好我们下车了”时,他们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原来他们在想:如果他们都留在车上而没有下车,那辆巴士将会因他们没有下车,而赶在大石落下前,就已驶过出事地点!
故事的哲理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应该多尝试以不同的角度去正面思考问题,并且尽可能多找机会去帮助他人,而不能在不知不觉中只一味地为自己活着,那是个悲哀。
№52破解秀才的梦
----有积极的心态才有积极的人生
哲理的故事
一位进京赶考的秀才,在考试前两天的夜里做了三个梦:第一个梦他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伞;第三个梦虽然梦到跟心爱的姑娘同床共寝,但却是背靠着背,谁也不理谁。
这三个梦似乎都有深意。第二天,秀才就赶紧去找算命先生解梦。算命的一听,连拍大腿说:“你还是回家吧!你想想,高墙上种菜不是白费劲马?戴斗笠还打伞不是多此一举吗?跟意中人躺在一张床上,却背靠背,不是没戏吗?”
秀才一听,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准备回家,店老板分厂奇怪,问:“不是明天才考试吗,今天你怎么就回乡了?”
秀才如此这般说了一番,店老板笑了:“我也会解梦。我倒觉得,你一定要留下来。你想想,墙上种白菜不是高种(中)吗?戴斗笠又打伞不正说明你这次有备无患吗?而跟意中人背靠背躺在床上,不正是翻身可得吗?”
秀才一听,觉得此解更有道理,于是精神振奋地去参加考试,果然金榜题名。
故事的哲理
从“杯子是半满”到“杯子是半空”,表面上看并没有什么区别,但却反映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心态。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须知,心态决定状态,状态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
№53百花仙子被贬
----领导,就意味着负责任
哲理的故事
《镜花缘》中讲了这样一个神话故事:
王母娘娘在昆仑山的瑶池摆寿宴招待众仙人、百兽仙、百鸟仙、百花仙都来了。百兽、百鸟都载歌载舞、欢乐庆贺,气氛十分热烈,王母娘娘也高兴异常。惟独百花仙子没有什么表示。
这时嫦娥过来对百花仙子说:“你看人家都有所表示,你为何不让世界各类鲜花一起开放?”百花仙子说:“这我要请示玉皇大帝,因为他是我的上司,不经他同意,是万万不行的。因为所有花开时节都有时令限制,我不能打乱它们的次序。”嫦娥说:“如有一天,一种花改变了时令开放,你该如何?”百花仙子说:“那我就将它贬入红尘,永受轮回之苦。”
数百年后,一个风雪交加的寒夜,百花仙子寂寞无聊就到麻姑洞与麻姑下棋,直到天亮。此时在人间武则天当了皇帝,她这个首任女皇帝很霸道,游园时看到雪地里只有梅花开放来迎接她,十分不高兴,于是下令百花立即开放,以示庆祝武皇登基大典。百花听令之后乱作一团,因为百花仙子去下棋了,一时找不到,决定先听令到御花园报到,惟独牡丹花坚持等百花仙子这个顶头上司的旨意。
百花仙子直到武皇下旨百花在冬季盛开之事后,十分恐慌,深知是自己为了下棋耽误了大事,打乱了百花的季节规律。可没等到百花仙子到玉皇大帝那儿去请罪,玉皇大帝早已收到群仙奏本,龙颜大怒,下旨贬百花仙子到边疆野岭,经受15年轮回之苦。
故事的哲理
这个“一局棋误”的故事告诉人们:世界是有序的,不能乱来,尤其是不能为了逢迎人间帝王的个人心愿开玩笑作儿戏,任意破坏自然界的规律。百花虽是因听武则天的旨意而犯了错误,但百花仙子则要承担连带责任,毕竟谁都不能违背事实和自然固有的规律,特别是领导者,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不管是否知晓。
№54“不动脑子”的基辛格
----领导应学会发掘下属的潜力
哲理的故事
亨利.基辛格在担任美国国务卿的时候,每当需要就某些事提出建议时,他都回要求助手们提出尽可能完善的方案,然后把这些方案收集起来,让大家尽兴48小时的讨论,之后基辛格会回过头来问他们:“这确实是你们能提出的最好方案吗?”助手们就会回答说:“哦不,我们本来还可以再多考虑一下,再拿出更详尽的资料,提出其他的选择,并且指明不执行这个方案的后果吧。”
于是基辛格会说:“这样啊,那么继续下功夫吧。”
于是助手回去修改,然后再次提出方案。基辛格依然会问:“这确实是你们能提出的最好方案吗?”同上一次一样,助手们仍然会找到一些微小的瑕疵。于是基辛格还会让他们回去继续修改。助手们再次带回经过加工的方案后,基辛格还是问同样的问题:“这确实是你们能提出的最好方案吗?还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这时助手们说:“我们已经觉得很好了,但也许我们可以再润色一下。”这样反复下去,直到助手们表示:拿出的方案已经经过了深思熟虑,所有的可能性、存在的后果和可替代的选择都已经考虑到了,行动的每一个细节也都有精心的策划,成为了一个完善的方案时,基辛格才会说:“好吧,现在让我来看看。”
故事的哲理
在有上司负责时,下属常常产生依赖性,将全面深入思考的任务留给领导。而作为领导,要想充分挖掘下属的潜力,提高组织工作效率,就要想办法让人人都负责任,个个都做准备。通过大家的深思熟虑,做出集中集体智慧的决策。
№55让一线员工学会预算
----善于授权
哲理的故事
詹森维尔公司规模不大,是一家典型的美国史家族企业,但是自从1985年下放权力以来,企业发展相当迅速。奥秘在哪里呢?
公司下放权力的一个主要手段,就是让现场工作人员来制订预算。一般传统的做法,公司的整个预算由公司财务人员来完成。詹森维尔公司却“别出心裁”,让一线现场工作人员学会预算,然后,整个预算过程从在公司财务人眼的指导下完成,到主要由现场工作人员自己设计生产线,自行制定预算,财务人员只是把把关而已。如果生产线上需要添置新设备时,就由现场工作人员提供一份自己完成的现金流量分析,以证实设备添置的可能性,形成报告后上达公司。这项措施开始奏效后,公司为了每一位员工更有主动性,又大胆撤销了人事部门,成立了“终身学习人才开发部”,支持每一位员工为自己的梦想奋斗。每年还向每位员工发放学习津贴,对学有成效的员工发给奖学金。就这样,实行权力下放以来,20世纪90年代公司的经营形势十分好,销售额每年递增15%,比调资幅度高出了整整一倍。詹森维尔公司的CEOstare的体会是:“权力要下放才行。一把抓的控制方式是一种错误,最好的控制来自人们的自制。”
故事的哲理
认识到管理中有不完美存在后,领导者要适当地放权、授权。正确授权的最大益处,在于降低公司错误决策的风险,减小错误决策所造成的损失。因为正确授权,有利于各级管理者之间,管理者与员工之间沟通,加强协调共事,发挥专长、互补不足,提高组织的整体力量。
№56 GE:“每天发现一个好主意!”
----不懈地督促理念分享
哲理的故事
杰克.韦尔奇在掌舵GE时有这样一个故事:
在1999年的各公司物资供应部门领导会议上,我们得知,电力供应通过使用供应上在线竞价系统节省了大笔进货开支。电力公司是从外面的一家公司购买的这套软件,价格是10万美元,另外还花了一些沟通费用。我们运输公司负责物资供应的杰克.费什很喜欢这个主意,但他不想花费10多万元来购买软件。
他想用别的方法建立这样一个在线竞价系统,回去后,他找到运输公司的信息技术部经理帕特.麦克纳米招来几位宾尼法尼亚州立大学的学生,又从我们在印度的软件工程师那里得到了一些帮助,用了三周,花费了17000美元,就开发了一套样板系统。两周以后,他们通过该系统完成了第一笔在线交易-购进工业用手套。我在11月份的业务计划第二次回顾检查会议上了解到这个故事。2000年1月份,我把帕特的名字放到了博卡的会议日程表中。
其他的企业很快开始学习这种做法-我们一劳永逸地舍弃了几乎所有外来买主开发的竞价系统。
第二次见到杰克.费什是4个月以后再运输公司的C类会议上。杰克汇报了他的在线竞价系统的运作情况。他告诉我们,他当年的目标是他们部门的进货总额中有5000万美元通过在线系统购买。当时,很多其它GE公司的在线交易目标已经比杰克的高很多了。电力系统公司的目标是10亿美元,另一家企业是3亿美元,还有一家是5亿美元。它们的确节省了大量的费用。每通过在线系统完成1亿美元的进货,我们的成本能减少500万到1000万美元。
“杰克,”我半开玩笑地对他说,“我知道这听起来可能不太好听。是你把每一个人引进们得。你是发明者。不过现在,你的目标倒成了最低的。”
一周以后,在与同事们协商之后,杰克.费什给我发了一个电子邮件,将自己的新目标定为2亿美元,并跟我说他有能力打破这个目标。
他做到了。
故事的哲理
股市经历了一个“踢出好主意-廉价实现好主意-迅速推广廉价好主意-反过来激励好主意的提出者再提高”的过程。韦尔奇自己评论说:“拥有新想法的第一个人在刚开始的时候是比较轻松的。他的目标为下一个人设置了横杆--新一轮你追我赶的循环又开始了。”
当然,在中国企业实施“无边界”的分享理念,我们要警惕两种倾向:传意者被视为“出风头”而受到各方面的打压和抑制,从而心灰意懒,偃旗息鼓;或一旦创意一炮打响,就自觉功成名就,从此固步自封。韦尔奇说:“对于任何伟大的设想,你都必须不停地督促,督促在督促,知道让每一根针都动起来。
№57你应该带走谁
----放弃,然后更开阔
哲理的故事
有4个青年人参加了这样一个心理测验:
在一个雷电轰鸣、风雨交加的夜晚,一个偏僻荒凉的远郊汽车站上,有三个人在等进城的公共汽车:一个重病缠身、奄奄一息的老妇,一个身体健康的医生和一个美若天仙的姑娘。左等右等,不但没有公交车的影子,就连路过的车都不见一个!这时,你开着一辆高档的双人跑车从这里经过。你停了下来,想帮助这三个人离开这里,但你只能带走一个人,因为车里只有两个座位。你会把谁带走?
第一个人的选择是:带走老妇人。同情和帮助弱者是人之美德,怎么能够把一个重病缠身的老年人扔下不管呢!
但是,人终究是要死的,何况是病入膏肓的老人。就算你带她走,也不一定能救她的命……
第二个人的选择是:带走那个医生。回到城里,他能够救治更多的人,而你对他的帮助将会让他感激不尽,从而成为他的好朋友,你今后的健康也会有更好的保障。
但是,医生身强体壮,即使你不带他走,他也能回到城里,何况车站还有病人尚无人照顾……
第三个人的选择是:带走那个姑娘,这样,你就有机会和心爱的人静心独处,共享二人世界。
然而,你忍心抛下病重的老人吗?姑娘会青睐没有同情心的你吗?
第四个的选择,与以上三个人都不同,而且大大出乎所有的意料-把车钥匙交给医生,让他开车把老妇人送到附近的医院抢救,而你在车站陪姑娘一起等公交车!
这个答案,被公认为是最完美的答案。
故事的哲理
人们在思考问题,作出决策时,常常是根据自己已有的条件来决定,而很少另辟蹊径,抛开自己所拥有的一切。经营企业更是如此,好不容易建立起的财富、实力、声誉、经验和关系,要放弃谈何容易!但是,金佰利.克拉克就是毅然完全放弃了从事多年的印刷职业,而全盘转向一个全新的领域-消费纸业,完成了从优秀到卓越的历程。诺基亚也是放弃了自己原来的造纸业务,才成为世界电信业的巨头。所以,放弃现有的一些东西,或许反而能获得更大的一片天空。
----不能用昨天的经验办今天的事
哲理的故事:
人们都知道,狗可看家,忠于职守,深讨主人喜欢。但是,对乞丐来说,狗则是一大忧患,因为是狗不让他讨到饭。于是,乞丐兜里常放块儿石头,只要投块儿石头,狗就会后退,甚至跑掉。可是乞丐不能只讨一家饭,这样兜子里就需要放很多块儿石头,这就使乞丐为难了。另外,乡村的狗成群结伙,而乞丐往往只一个人,势单力孤,只好受皮肉之苦。有一次,在群狗围攻之际,乞丐忽然急中生智,顺手抄起棍子向狗群追杀过去,结果群狗轰然而散。
故事的哲理:
人不能总陷于过去的经验和判断。事实上另辟蹊径就有可能改变整个局面。
№42迪斯尼乐园诞生记
----志在空灵,行于细微
哲理的故事:
迪斯尼在好莱坞工作期间就注意到:来好莱坞参观的人都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去,尤其是一家老小都一脸无奈的样子
1952年的一天,他萌生自己办游乐园的想法:把风景、娱乐、乡情购物、展览、卖书……于一体,让小孩儿们有个感兴趣的地方,甚至来了就不想走,因为好玩的去处数不胜数。公园里有山有水有花草树木,外围是村落、小镇、商店、电影院、游乐场、乐队戏剧演出、食品店、纪念品专卖店、儿童玩具场以及可休息赏景的花样繁多的去处。这就在迪斯尼脑子里出现了“迪斯尼乐园”的蓝图,并注册成立了迪斯尼公司。
为此,他专门考察欧洲公园。那些惹人喜欢的小动物让他流连忘返,于是他索性买回来,如:撒丁尼亚的矮驴等。他还想到,电影只能红一时,而乐园可永远办下去,由此他增强了办迪斯尼乐园的决心,并坚信它将是世界绝无仅有的好玩地方,一定会成功。
1954年迪斯尼乐园动工修建,迪斯尼亲自参加施工设计,甚至于包括各种树形、垃圾箱他都参加意见,要求是新鲜、神秘、好玩。建成后,小孩儿成群结队涌来,大人也跟来了,随后世界各地的人也都不远万里到美国来逛迪斯尼乐园,满园各处都让人欣喜若狂,流连忘返,从而成为世界第一的人文景观、世界第一的人间乐园。
故事的哲理:
有的人是“鬼主意”不断,则不善落实每每雷声大雨点小,有的人则是兢兢业业,惟独缺少想法,难免对他人亦步亦趋。只有将两者结合方能成大事,创业尤其如此。
№43知了的翅膀
----核心能力来自于持续专注
哲理的故事:
有一天,孔子带着学生去楚国,途经一片树林,看到一个驼背老头儿拿着竹竿粘知了,好像是从地下拾东西一样,一粘就是一个。
孔子问道:“你这么灵巧,一定有什么妙招吧?”
驼背的老头儿说:“我是有方法的。 我用了5个月的时间来练习捕蝉技术,如果在竹竿顶上放两个弹丸掉不下来,那么去粘知了时,它逃脱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如果竹竿顶上放3个弹丸掉不下来,知了逃脱的机会只有十分之一;如果一连放上5个弹丸掉不下来,粘知了就像拾取地上的东西一样容易了。我站在这里,有力而稳当,虽然天地广阔,万物复杂,但我看见的、想的只有”知了的翅膀“。如因万物的变化而分散精力,又怎么能捕到知了呢?”
故事的哲理:
企业培训也同样需要这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就是仅仅会做;第二个层次就是能够做到熟练,就是像“竹竿顶上放3个弹丸掉不下来”;第三个层次就是要做到不分散精力,看的想的只有“知了的翅膀”。要知道,能力不是完全取决于专业知识,而是取决于持续的专注。
№44没有“常识”的冠军
----“常识”不等于最优方案
哲理的故事:
在《卓越的投资》一书中讲了这样一件“真事”:
澳大利亚的克利夫•扬先生在61岁时,参加了从悉尼市到墨尔本市的长跑。全程有600多公里。
他跑的时候穿一双高统套鞋,拖着滑稽的小步,人们都以为他是在开玩笑。可就是这位克利夫•扬先生赢得了比赛,并且以领先一天半的成绩打败了所有的对手,成了轰动一时的新闻人物。
克利夫•扬之所以能取得这样德 成绩与他的坚定信念系统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多年来,所有世界级运动员和教练按一种说法行事,即:在这样超长度的赛跑中,必须每跑18小时,睡6小时,才能最有效运用体力,这已是“常识”。而克利夫•扬来自内陆地区,不知道“得睡觉”,也不知道大家都遵照这一“常识”办事。所以他马不停蹄地跑,从而战胜了世界级长跑运动员。
故事的哲理:
大多数人习惯于按“常识”办事,殊不知,还有比“常识”更重要的,这就是创新思维的活力所在。人总是有惯性的,只要有个说法就“盲从”,而草率认定“这是惟一完成任务的办法”,进而,“排斥”更容易实施的更好方案。
№45猫与爱情
----职位提升就意味着必须改变自我
哲理的故事
有一只猫,爱上了它主人家英俊的公子,使它,夜不眠。于是它请求爱神帮忙,使它变成一个苗条、美丽、聪慧的少女,以享受百年好合的人间快乐。
爱神看猫很讨人喜欢,也就答应了它的要求。果然公子一见倾心,主动追求它,很快就约定了终身,不久就结婚了。
在入洞房那天,爱神也化身为亲友去祝贺,目的也是观察一下猫改变形体后,思想、生活、习惯、性格是否改变了。
于是爱神把一只老鼠放进洞房。那个猫变的姑娘完全忘记自己已经是人,立即从床上跳下来去抓老鼠,而且用嘴叼着老鼠不放。那个新郎吓得大叫。爱神一看不行,只好收回成命,把猫变成的姑娘还其本来面目,仍去做猫吧!
故事的哲理
(一)领导与管理者,往往注重一个人的外在或一时表现。但这是表面的东西,很容易做到也能迷惑人,因此关键还是内在的品格和素质。
(二)世界著名管理学者雷蒙有句名言:“你知道吗?那些促使你提升为管理者的技能,可能就是影响你成为优秀管理者的障碍。”
总之,一个靠个人独立运作创造佳绩的人,被提升为管理者,如若他没有相应作为管理者的根本改变,仍然以往昔之思想习惯做事,最后就是猫变成少女的下场。
№46杨布打狗
----换位思考的重要
哲理的故事
《列子》中有这样一则故事:
著名学者杨朱有个弟弟叫做杨布。有一天,他穿白衣服外出会友,回家时,天下雨,就脱掉白衣服,穿着黑衣服回家。
一进门,狗没有认出他,前扑后咬,大叫不止。杨布很生气,持杖打狗。杨朱马上拦阻,说:“你不要打狗,如果你的狗出去时是黑狗,回来时是白狗,你也会以为它是别人家的狗,把他赶出去的!”
故事的哲理
这就是换位思考的一个案例。
人与人之间的误会,时有发生。如果不能换位思考,彼此很容易使误会演变成矛盾,久之有了成见,再解扣儿就难了。
须知,人间很多“是非”之争,皆源自“人我”之别。如果“人我”调环,很多的“是非”也就自然化解了。
№47楚灵王让臣子束腰
----领导者想当然是最危险的
哲理的故事
春秋战国时,楚国一直是很强大的,因此楚王的一举一动影响也很大。但楚王并未看清。
一天,楚灵王观赏随着乐声翩翩起舞的佳丽时忽然龙颜大跃,问群臣:悦美在何处?一臣子曰:美在姑娘们的纤细之腰伤。楚灵王似有所悟:细腰就是美?!那你们这些重臣们无不膀厚腰粗,十分难堪。从即日起所有臣子,也毫无例外束腰,大家岂不都美了吗?!
于是群臣一时节食束腰成风。一年后,臣子个个面黄肌瘦,上朝都持杖扶墙走路,别说效力,连说话都喘气。此时,楚灵王才悔从中来,但国势已微。
故事的哲理
作为领导,一言一行都是很重要的。层次越高,影响越大,甚至个人偏好都会流传很广,一发不可收拾。好则促强,恶则促衰。
№48修路原则
哲理的故事:
一家公司的办公室坐落在一幢豪华写字楼里,落地玻璃,非常气派。这天,来访客人因没看清楚,头撞上了高大明亮的玻璃大门。大约过了不到一刻钟,竟然又有另外一个客人在刚才同一个地方头撞玻璃。
前台接待小姐看到这里,忍不住笑了,那表情明显的含意:“这些人也真是的,走起路来,这么大的玻璃居然看不见。眼睛到哪里去了?”
其实,解决问题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在这扇门上贴上一根横标志线,或贴一个公司的标志图即可。然而,问题真正的关键是,为什么这里多次出现问题就是没人来解决呢?这一现象背后真正隐含着的是一个重要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即“修路原则”,正确的反应是:是谁修了一条让人这么容易摔跤的路?如何修正这条路,才不至于再让人在这里摔跤?
故事的哲理:
“修路原则”:告诉我们,管理者的核心职责是:修路,而不是管理人。只要已发现有问题,立即“修路”。这样,就会因为“路”越来越好,而相关问题就越来越少,进步也就越来越多。
№49让大手抓糖
哲理的故事:
有一个聪明的男孩,有一天妈妈带着他到杂货店去买东西,老板看到这个可爱的小孩,就打开一罐糖果,要小男孩自己拿一把糖果。但是这个男孩却没有任何的动作。几次的邀请之后,老板亲自抓了一大把糖果放进他的口袋中。
回到家中,母亲很好奇地问小男孩,为什没有自己去抓糖果而要老板抓呢?小男孩回答得很妙:“因为我的手比较小呀!而老板的手比较大,所以他拿的一定比我拿的多很多!”
这个聪明的孩子,他知道自己的有限,而更重要的,他也明白别人比自己强。
故事的哲理:
管理,并不是依靠管理者自己的力量去执行,而是利用他人的有利因素为自己所用。
№50艾柯卡闹出大笑话之后……
----维护自信重于纠缠“事实”
哲理的故事
艾柯卡幼年家境贫寒,也养成他勤俭节约、不畏艰苦、永往直前的抗争精神。
稍长,父亲教导他:“不管情况多糟、多坏,实际情况总比想象的好得多,甩掉它,永远作乐观向上的企业家。”“人的一生,能跑时不要走。”
大学毕业后,艾柯卡到福特公司当销售员,很快他就设计出一个“56美元可买新车”的分期付款策略,一下子卖出去7.5万辆,销售由倒数第一一跃到正数第一,他也随之一夜成名,被福特公司提拔为销售部的总经理。
为了追求轰动效应,他打出广告声称福特车是最安全的,甚至声称即使从两层楼上把鸡蛋扔到汽车垫上也能弹起来。结果在举行现场表演时,他扔下的几个鸡蛋都是蛋黄飞溅,观众大笑不止,他的表演一时成为人们的笑柄。可是在此重挫前面,由于幼年的熏陶,艾柯卡的自信心并没有受到打击,而只是咬着牙说:“以后再也不能拿鸡蛋做试验了!”而后不久,重整旗鼓的艾柯卡在销售“野马”牌汽车上大出风头,居然卖出了41.8万辆,创收11亿美元!从此他成为《时代》、《新闻周刊》等知名媒体的封面人物,为他日后登上福特总裁宝座铺平了道路。
故事的哲理
“摔跤时别泄气”,这是我们常说的一句话。但又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特别是像艾柯卡那样受到吹破牛皮当众出丑的羞辱之后,还能重新爬起来?成功者并不是从不失败,而是在于他们总能在检讨失败时,注意保护自己的自信心,乃至于“阿Q”一番自我安慰。明明是自己异想天开惹的祸,艾柯卡却将之轻描淡写地归罪于无辜的鸡蛋,这不是自欺欺人吗?也许是,但还有什么比在重大挫折之后依然保持自信心更重要呢?
而在我们周围,那种用纠缠于细节的“实事求是”,摧毁一个人(或一个团体)自信的情况,实在太多了……
№51幸免于难的慨叹
----行为影响团队
哲理的故事
一对恋人乘坐一辆巴士进入山区。
全车人只有他俩在中途下车。他们下车后,巴士继续往前行驶。然而不久,一块大石从高处坠下并将巴士压得粉碎。所有乘客无一生还。
这对恋人看到这件事后,却说:“如果我们留在那辆巴士上就好了!”
当一般人都会想说“还好我们下车了”时,他们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原来他们在想:如果他们都留在车上而没有下车,那辆巴士将会因他们没有下车,而赶在大石落下前,就已驶过出事地点!
故事的哲理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应该多尝试以不同的角度去正面思考问题,并且尽可能多找机会去帮助他人,而不能在不知不觉中只一味地为自己活着,那是个悲哀。
№52破解秀才的梦
----有积极的心态才有积极的人生
哲理的故事
一位进京赶考的秀才,在考试前两天的夜里做了三个梦:第一个梦他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伞;第三个梦虽然梦到跟心爱的姑娘同床共寝,但却是背靠着背,谁也不理谁。
这三个梦似乎都有深意。第二天,秀才就赶紧去找算命先生解梦。算命的一听,连拍大腿说:“你还是回家吧!你想想,高墙上种菜不是白费劲马?戴斗笠还打伞不是多此一举吗?跟意中人躺在一张床上,却背靠背,不是没戏吗?”
秀才一听,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准备回家,店老板分厂奇怪,问:“不是明天才考试吗,今天你怎么就回乡了?”
秀才如此这般说了一番,店老板笑了:“我也会解梦。我倒觉得,你一定要留下来。你想想,墙上种白菜不是高种(中)吗?戴斗笠又打伞不正说明你这次有备无患吗?而跟意中人背靠背躺在床上,不正是翻身可得吗?”
秀才一听,觉得此解更有道理,于是精神振奋地去参加考试,果然金榜题名。
故事的哲理
从“杯子是半满”到“杯子是半空”,表面上看并没有什么区别,但却反映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心态。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须知,心态决定状态,状态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
№53百花仙子被贬
----领导,就意味着负责任
哲理的故事
《镜花缘》中讲了这样一个神话故事:
王母娘娘在昆仑山的瑶池摆寿宴招待众仙人、百兽仙、百鸟仙、百花仙都来了。百兽、百鸟都载歌载舞、欢乐庆贺,气氛十分热烈,王母娘娘也高兴异常。惟独百花仙子没有什么表示。
这时嫦娥过来对百花仙子说:“你看人家都有所表示,你为何不让世界各类鲜花一起开放?”百花仙子说:“这我要请示玉皇大帝,因为他是我的上司,不经他同意,是万万不行的。因为所有花开时节都有时令限制,我不能打乱它们的次序。”嫦娥说:“如有一天,一种花改变了时令开放,你该如何?”百花仙子说:“那我就将它贬入红尘,永受轮回之苦。”
数百年后,一个风雪交加的寒夜,百花仙子寂寞无聊就到麻姑洞与麻姑下棋,直到天亮。此时在人间武则天当了皇帝,她这个首任女皇帝很霸道,游园时看到雪地里只有梅花开放来迎接她,十分不高兴,于是下令百花立即开放,以示庆祝武皇登基大典。百花听令之后乱作一团,因为百花仙子去下棋了,一时找不到,决定先听令到御花园报到,惟独牡丹花坚持等百花仙子这个顶头上司的旨意。
百花仙子直到武皇下旨百花在冬季盛开之事后,十分恐慌,深知是自己为了下棋耽误了大事,打乱了百花的季节规律。可没等到百花仙子到玉皇大帝那儿去请罪,玉皇大帝早已收到群仙奏本,龙颜大怒,下旨贬百花仙子到边疆野岭,经受15年轮回之苦。
故事的哲理
这个“一局棋误”的故事告诉人们:世界是有序的,不能乱来,尤其是不能为了逢迎人间帝王的个人心愿开玩笑作儿戏,任意破坏自然界的规律。百花虽是因听武则天的旨意而犯了错误,但百花仙子则要承担连带责任,毕竟谁都不能违背事实和自然固有的规律,特别是领导者,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不管是否知晓。
№54“不动脑子”的基辛格
----领导应学会发掘下属的潜力
哲理的故事
亨利.基辛格在担任美国国务卿的时候,每当需要就某些事提出建议时,他都回要求助手们提出尽可能完善的方案,然后把这些方案收集起来,让大家尽兴48小时的讨论,之后基辛格会回过头来问他们:“这确实是你们能提出的最好方案吗?”助手们就会回答说:“哦不,我们本来还可以再多考虑一下,再拿出更详尽的资料,提出其他的选择,并且指明不执行这个方案的后果吧。”
于是基辛格会说:“这样啊,那么继续下功夫吧。”
于是助手回去修改,然后再次提出方案。基辛格依然会问:“这确实是你们能提出的最好方案吗?”同上一次一样,助手们仍然会找到一些微小的瑕疵。于是基辛格还会让他们回去继续修改。助手们再次带回经过加工的方案后,基辛格还是问同样的问题:“这确实是你们能提出的最好方案吗?还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这时助手们说:“我们已经觉得很好了,但也许我们可以再润色一下。”这样反复下去,直到助手们表示:拿出的方案已经经过了深思熟虑,所有的可能性、存在的后果和可替代的选择都已经考虑到了,行动的每一个细节也都有精心的策划,成为了一个完善的方案时,基辛格才会说:“好吧,现在让我来看看。”
故事的哲理
在有上司负责时,下属常常产生依赖性,将全面深入思考的任务留给领导。而作为领导,要想充分挖掘下属的潜力,提高组织工作效率,就要想办法让人人都负责任,个个都做准备。通过大家的深思熟虑,做出集中集体智慧的决策。
№55让一线员工学会预算
----善于授权
哲理的故事
詹森维尔公司规模不大,是一家典型的美国史家族企业,但是自从1985年下放权力以来,企业发展相当迅速。奥秘在哪里呢?
公司下放权力的一个主要手段,就是让现场工作人员来制订预算。一般传统的做法,公司的整个预算由公司财务人员来完成。詹森维尔公司却“别出心裁”,让一线现场工作人员学会预算,然后,整个预算过程从在公司财务人眼的指导下完成,到主要由现场工作人员自己设计生产线,自行制定预算,财务人员只是把把关而已。如果生产线上需要添置新设备时,就由现场工作人员提供一份自己完成的现金流量分析,以证实设备添置的可能性,形成报告后上达公司。这项措施开始奏效后,公司为了每一位员工更有主动性,又大胆撤销了人事部门,成立了“终身学习人才开发部”,支持每一位员工为自己的梦想奋斗。每年还向每位员工发放学习津贴,对学有成效的员工发给奖学金。就这样,实行权力下放以来,20世纪90年代公司的经营形势十分好,销售额每年递增15%,比调资幅度高出了整整一倍。詹森维尔公司的CEOstare的体会是:“权力要下放才行。一把抓的控制方式是一种错误,最好的控制来自人们的自制。”
故事的哲理
认识到管理中有不完美存在后,领导者要适当地放权、授权。正确授权的最大益处,在于降低公司错误决策的风险,减小错误决策所造成的损失。因为正确授权,有利于各级管理者之间,管理者与员工之间沟通,加强协调共事,发挥专长、互补不足,提高组织的整体力量。
№56 GE:“每天发现一个好主意!”
----不懈地督促理念分享
哲理的故事
杰克.韦尔奇在掌舵GE时有这样一个故事:
在1999年的各公司物资供应部门领导会议上,我们得知,电力供应通过使用供应上在线竞价系统节省了大笔进货开支。电力公司是从外面的一家公司购买的这套软件,价格是10万美元,另外还花了一些沟通费用。我们运输公司负责物资供应的杰克.费什很喜欢这个主意,但他不想花费10多万元来购买软件。
他想用别的方法建立这样一个在线竞价系统,回去后,他找到运输公司的信息技术部经理帕特.麦克纳米招来几位宾尼法尼亚州立大学的学生,又从我们在印度的软件工程师那里得到了一些帮助,用了三周,花费了17000美元,就开发了一套样板系统。两周以后,他们通过该系统完成了第一笔在线交易-购进工业用手套。我在11月份的业务计划第二次回顾检查会议上了解到这个故事。2000年1月份,我把帕特的名字放到了博卡的会议日程表中。
其他的企业很快开始学习这种做法-我们一劳永逸地舍弃了几乎所有外来买主开发的竞价系统。
第二次见到杰克.费什是4个月以后再运输公司的C类会议上。杰克汇报了他的在线竞价系统的运作情况。他告诉我们,他当年的目标是他们部门的进货总额中有5000万美元通过在线系统购买。当时,很多其它GE公司的在线交易目标已经比杰克的高很多了。电力系统公司的目标是10亿美元,另一家企业是3亿美元,还有一家是5亿美元。它们的确节省了大量的费用。每通过在线系统完成1亿美元的进货,我们的成本能减少500万到1000万美元。
“杰克,”我半开玩笑地对他说,“我知道这听起来可能不太好听。是你把每一个人引进们得。你是发明者。不过现在,你的目标倒成了最低的。”
一周以后,在与同事们协商之后,杰克.费什给我发了一个电子邮件,将自己的新目标定为2亿美元,并跟我说他有能力打破这个目标。
他做到了。
故事的哲理
股市经历了一个“踢出好主意-廉价实现好主意-迅速推广廉价好主意-反过来激励好主意的提出者再提高”的过程。韦尔奇自己评论说:“拥有新想法的第一个人在刚开始的时候是比较轻松的。他的目标为下一个人设置了横杆--新一轮你追我赶的循环又开始了。”
当然,在中国企业实施“无边界”的分享理念,我们要警惕两种倾向:传意者被视为“出风头”而受到各方面的打压和抑制,从而心灰意懒,偃旗息鼓;或一旦创意一炮打响,就自觉功成名就,从此固步自封。韦尔奇说:“对于任何伟大的设想,你都必须不停地督促,督促在督促,知道让每一根针都动起来。
№57你应该带走谁
----放弃,然后更开阔
哲理的故事
有4个青年人参加了这样一个心理测验:
在一个雷电轰鸣、风雨交加的夜晚,一个偏僻荒凉的远郊汽车站上,有三个人在等进城的公共汽车:一个重病缠身、奄奄一息的老妇,一个身体健康的医生和一个美若天仙的姑娘。左等右等,不但没有公交车的影子,就连路过的车都不见一个!这时,你开着一辆高档的双人跑车从这里经过。你停了下来,想帮助这三个人离开这里,但你只能带走一个人,因为车里只有两个座位。你会把谁带走?
第一个人的选择是:带走老妇人。同情和帮助弱者是人之美德,怎么能够把一个重病缠身的老年人扔下不管呢!
但是,人终究是要死的,何况是病入膏肓的老人。就算你带她走,也不一定能救她的命……
第二个人的选择是:带走那个医生。回到城里,他能够救治更多的人,而你对他的帮助将会让他感激不尽,从而成为他的好朋友,你今后的健康也会有更好的保障。
但是,医生身强体壮,即使你不带他走,他也能回到城里,何况车站还有病人尚无人照顾……
第三个人的选择是:带走那个姑娘,这样,你就有机会和心爱的人静心独处,共享二人世界。
然而,你忍心抛下病重的老人吗?姑娘会青睐没有同情心的你吗?
第四个的选择,与以上三个人都不同,而且大大出乎所有的意料-把车钥匙交给医生,让他开车把老妇人送到附近的医院抢救,而你在车站陪姑娘一起等公交车!
这个答案,被公认为是最完美的答案。
故事的哲理
人们在思考问题,作出决策时,常常是根据自己已有的条件来决定,而很少另辟蹊径,抛开自己所拥有的一切。经营企业更是如此,好不容易建立起的财富、实力、声誉、经验和关系,要放弃谈何容易!但是,金佰利.克拉克就是毅然完全放弃了从事多年的印刷职业,而全盘转向一个全新的领域-消费纸业,完成了从优秀到卓越的历程。诺基亚也是放弃了自己原来的造纸业务,才成为世界电信业的巨头。所以,放弃现有的一些东西,或许反而能获得更大的一片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