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T'S WASTE SOME TIME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最近电台里一直在放这首歌,悠悠闲闲的曲调里,一男一女懒懒地唱着:
LET’S WASTE SOME TIME…我沉浸在这慵懒里,感慨万千。 

在我世界观形成的年纪,正是提倡拼搏和自我超越的年代,做什么都十分地拼命,使出所有的力量。年纪轻不肯服输,狂热又不知深浅,极其享受挑战自己极限时的那种振奋的感觉。大有一千斤的力也要挑它一千二的阵势。记得早上晨跑,每一天都有新的指标,心慌腿软也要坚持到终点,小小的一件事都作为战胜自己的一个标志。有一个同学很胖,体质又不好,硬是要强,一直跑到吐了,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老人说青春期形成的观念会持久一生,真是有道理。我一直都追求完美,无论到了什么环境,一瞬间就给自己定下很高的目标,不能容忍自己丝毫的懈怠和退缩。一旦达到目标很快又设定了更高的一个。在困难里,在压力下从不给自己任何借口逃脱,只是咬紧牙关勇往直前, 在坚韧里体会力量。为自己在艰难里前行的毅力自豪。像是登山的时候,纵然双腿似铅,也努力向上,喜欢汗水一滴滴滑落的畅快。

而我又是如此善感的一个人,压力实在太大时一人独立,不禁潸然泪下,期望这是最后一次努力, 再也不用这样胼手胝足地前行。可是哭过之后,还是继续努力。那时的信条是要尽到最大努力,去争取最好的结果。如果没有尽力去做,是不能原谅自己的,哪怕结果已经很好,因为本来可以更好。

 正是因为这样,我一直都在各方面出类拔萃。偶尔翻翻旧东西,看到那一摞摞的奖状证书,各个方面的荣誉,成绩单上高得惊人的分数,自己都不敢相信。看到那密密麻麻记得极其认真的笔记,自己都感动得要流泪了。

 于是我一直生活在压力里,潜意识里努力保持自己的记录。我称之为荣誉的枷锁。因为所有人都期待你是最好,首当其冲的就是自己,已不能接受一点点的退步。我的朋友曾戏言,对她来说,考得不好很正常,考得好就是意外的惊喜;而我考得好是应该,考得不好就要难过。所以我非常不喜欢中国的教育,在孩子没有判断能力的年龄灌输给学生这样一个绝对的思维模式。  

我本是一个十分有悟性的人,不用太多努力即可达到良好,却为了全优去做双倍的努力,痛苦地死记硬背。现在想来真是很不值得。更不好的是在生活工作感情所有的事情上都套用了这个模式,搞得自己十分疲累。

 我们那时受的教育就是努力奋斗。而我一向崇尚拼命工作,拼命娱乐,只求活得畅快淋漓。 却不懂得放慢脚步,让自己的身体有一刻的从容。勿庸置疑,刻苦努力后的成绩是令人骄傲的,也增强了自信心,那种欣喜的感觉不经风雨是不能够体会的。可是我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做得太绝对了一点。 

 为什么一定要事事都尽最大努力呢?像我和朋友开玩笑说得那样:有时抡着大斧头砍将过去,砸得却是小小的一只蚊子。如果良好可以让我有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爱好的事情,去让自己更加快乐,为什么非要全优不可? 

为什么不能对自己宽容一点,让自己有的时候偷一点懒,允许自己犯一点点错误? 而不是事事像朋友说得那样BEAT MYSELF UP。不把所有的责任都揽在自己的肩头。就让自己有的时候什么也不做,彻底地放松身心,不想责任,不想明天,不责怪自己允许自己时时地浪费一点时间。

YEAH, LET’S JUST WASTE SOME TIME…

 

无奈而精彩着 发表评论于
从下面一路读上来,一直不忘告诫自己,“最后一篇哦”,却总是欲罢不能,看来明天又得惺忪见客了,烦自己一发不可收。。。

读到这篇,心头豁然,象我这样没错还要犯点小错的唯错主义者,竟然和一个唯美主义者有了一次心灵撞击(a deep impact),即使再晚睡半点,也要一舒为快,come on, let's just waste some time!
心意满满地去睡了,have a nice dream! (3:30 AM)
浦江客 发表评论于
读某些书的时候不妨"以良为纲". 人只有那么多精力体力, 所以得清楚自己最想要什么, 然后全力去争取. 其他的能兼顾固然好, 若不能就放手..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