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督里合一:我们有宝贝放在瓦器里(二十一) -- 约翰三书经文解析
经文解析的修订是在圣灵的光照带领下。一切感谢赞美荣耀归给主!
(一) 引言--作长老的约翰(1-4)
1-4 这段引言所给我们主要的教训是:
【约参1-4】「作长老的写信给亲爱的该犹,就是我诚心所爱的。亲爱的兄弟啊,我愿你凡事兴盛,身体健壮,正如你的灵魂兴盛一样。有弟兄来证明你心里存的真理,正如你按真理而行,我就甚喜乐。我听见我的儿女们按真理而行,我的喜乐就没有比这个大的。」
(文意批注)
1.「亲爱的该犹就是我诚心所爱」,真正活在主里的人,爱心是不会消退的。即便是年近古稀的老人,也仍然有青年人那种热切真诚。处世为人的经验可以越来越老,爱主爱人的心不妨越久越新(林后4:16)。
2.老约翰不但是一个慈爱的父亲,且是个好牧师,又是真理的战士。有为父的生命才能生儿养女;有好牧人的劳苦才能栽培出灵魂健壮的信徒;有维护真理的热诚,才有因所传的真理被人接纳与遵行而有的喜乐。
使徒听见他所牧养的信徒们按真理而行,就说:「我的喜乐没有比这个大的。」可见使徒最大的喜乐不是信徒对他的爱戴敬仰,不是教会经济力量增加,或信徒对他在物质方面的照顾更加丰富周到,而是信徒们按真理行事。
(二)、爱主的该犹(5-8)
一.称许(5-6, 2-4)
【约参5-6】「亲爱的兄弟啊,凡你向作客旅之弟兄所行的,都是忠心的。他们在教会面前证明了你的爱;你若配得过神,帮助他们往前行,这就好了;」
(文意批注)
从使徒对该犹的称许中,可见该犹有许多地方可以作信徒的榜样:
1.「灵魂兴盛」,他灵命的长进、丰盛,必定留给使徒很深的印象,像是一个强壮的壮士那样。他注重属灵的事远过于属世的事。
2.他所行的与心里所存的相同
注意第3节所说,他「心里所存的真理」正如他「按真理而行」的,而不是正如他口里所讲的。真理必定要不只是在口里讲,还要存在心里,然后才能按真理而行。
因为他所行的证明他是言行一致。但他不是口里说,是心里存的,别人怎能证明他心里所存的呢?其实这是说出他行事的动机,常出于真理的感动,并依照真理的法则来行,以致凡与他接触的人都留下一种印象,就是觉得真理在他心中有很高的地位和权威。他的行事从不凭著血气或情感或己意的作用,而是根据真理。
3.他的善行(爱心)是使徒和弟兄所共同证明的
可见他的爱心是广博的,不只是对他所敬爱、接近的少数人,就是对一切主内的弟兄也一样。他的爱心虽然广博却不肤浅,不敷衍了事,也不虚伪装假,不然,就不会取得「凡」受过他接待之人的赞许;反之,既然有许多人这样为他作见证,可见他接待客人的爱心始终一样。不但最初接待弟兄时有爱心,就是深知接待的工作不容易做之后,还是照样用爱心善待后来的客旅。「客要一味的款待」(罗12:13),不要越来越没有爱心,越不尊敬所接待的人。
4.他的恩赐虽不是最大(参林前14:1;12:28;罗12:13),他的灵德却很优美。
服事人不是甚么大恩赐,倒是一项卑微的恩赐,但却能使人在属灵方面变成「为大的」(太20:26-28),所以恩赐小未必是灵性低。许多时候,神就是要用灵性很好的人去做那些卑微的事。并且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这方面的恩赐上运用得当。使徒时代,圣灵选用了最属灵、最有能力的司提反,办理饭食,就是一个好例子。该犹也是这样,虽然主只给接待客旅的恩赐,但他能使他们都因他受感动。可见他的灵性很有程度。他必定是很谦卑、舍己、忍耐的人,因为接待客旅等于向一切人谦卑。无论谁接待客人时必然要谦卑些,并学习注意别人的需要,这样才能叫客人感到宾至如归,舒适而不陌生。
二.教导(7-8)
【约参7-8】「因他们是为主的名(原文作“那名”)出外,对于外邦人一无所取。 所以我们应该接待这样的人,叫我们与他们一同为真理作工。」
(文意批注)
这两节是使徒在称许之后,再加上的勉励和坚固的话。使他们更觉得自己所作的确有属灵的价值。从这里我们可得下面几点教训:
1.接待主仆(或弟兄)帮助人
这种工作是神看我们配得过才给我们做的圣工,应该把它看成荣耀,不要当作重担。
2.向外邦人传道,应该一无所取
按第7节的意思,显然是指传道人出外传福音时,应该不向外人收取甚么物质方面的好处,免得羞辱主名。这是工人的重要守则。
3.接待主的仆人,就是与他同工(8节)
这一节圣经明显的告诉我们,帮助为主作工的人就是跟他们一同作工,这是一项属灵的投资。该犹自己虽然未必到各处作工,但他接待那些为主的名到处作工的人,这就是他的「属灵投资」,使他在许多人的工作上都有分。今天的信徒需要像该犹那样认真地接受这节圣经的应许,才会乐意地有分于主的各种圣工。
注意,本节与上节有密切的关系。信徒若不认真支持向外宣道的工作,就是逼迫向外人传道的人,更难持守「向外人一无所取」的原则。反之,就是帮助传道人更专心靠主。
(三)、犯罪的丢特腓(9-11)
【约参9-11】「我曾略略地写信给教会,但那在教会中好为首的丢特腓不接待我们。所以我若去,必要提说他所行的事,就是他用恶言妄论我们,还不以此为足,他自己不接待弟兄,有人愿意接待,他也禁止,并且将接待弟兄的人赶出教会。亲爱的兄弟啊,不要效法恶,只要效法善。行善的属乎神;行恶的未曾见过神。 」
(文意批注)
丢特腓的恶行共有五项:
1.好为首--出风头,
2.不接待使徒,
3.用恶言妄论使徒,
4.禁止别人行善,
5.在教会中专横独断、逼迫好弟兄。
「丢特腓」意即被丢斯抚养的,是外邦人用的名字。从圣经的记载,可知古时的人起名字常有特别的用意,在人生经历中遇有重要转变时,常有改名的习惯。这人作了教会领袖,竟然还用这种跟偶像有密切关系的名字,显见他的灵性还很幼稚。信主时似乎没有显出甚么「改变」的凭据。
教会有纷争,灵性走下坡,多半都是由于一些灵命幼稚,外表热心,实际上却是贪慕虚名的人在教会弄权的结果。这种人必然会反对或攻击忠心的神仆,逼迫爱主的弟兄。因他们的行事必定不理会真理,也不顾神的荣耀,难免引起忠心爱主的弟兄的抗辩,所以小则不同心、不和睦,大则把教会引入歧途,容纳异端,引起分裂。因此对教会负责人的遴选应该十分审慎。
使徒特别声明要「提说」他的事。「提说」是温和的字眼,所以这不会是指约翰到他们那里时,要开会审问、惩办而说的,大概只是指他要公开宣布他的恶行,目的是要使众人明白,免受他的影响,也警戒其它的人,不可帮助他行恶,同时也使那些被欺负的弟兄得安慰。
使徒在讲完丢特腓的恶行之后,就再加上一些温柔的劝告(11)。其中完全没有一句措词激烈的话语。显出他心中平静,毫无血气或肉体的成分。这就是为甚么他能对事情观察得十分正确,又处置得很适当的原故。
一个满有资格可以斥责、命令人的老约翰,却用劝戒的态度,劝告犯罪者,这样更能使人甘心而自发地去行善,比较用压迫的方法好得多。因为没有一种压迫的方法会真正使人行善的。
「亲爱的兄弟啊,不要效法恶,只要效法善。行善的属乎神;行恶的未曾见过神。 」
只有行善的才是属乎神;行恶的未认识神,对神没有敬畏之心,所以就不知远离罪恶。反而任意逼迫良善。
(四)、行善的低米丢(12)
【约参12】「低米丢行善,有众人给他作见证,又有真理给他作见证;就是我们也给他作见证,你也知道我们的见证是真的。 」
(文意批注)
少有人因行善而得到许多人共同的赞许,反之,若作错了事,却极易遭人议论。低米丢虽是一个无名小卒,但却是个发光的信徒。而且他的行善完全出于真理(是真理所见证的),也合乎圣经的原则,跟世人的善行不同。圣经能为他作见证,可见他的善行是内外一致,是由诚实而善良的内心发出的。
「又有真理给他作见证;」因为信徒有基督的灵住在里面,是真理的圣灵,即是我们的保惠师,也给我们作见证。
在同一教会中,有行善、也有行恶的信徒。而行善或行恶,都不是因在教会有没有地位的问题。所以我们不要以坏信徒作榜样来原谅自己,应该以好信徒作为效法的榜样来勉励自己;更不要只看坏的方面而自觉灰心,却要看人好的方面激励爱心。
(五)、结语(13-15)
一.愿望(13-14)
【约参13-14】「我原有许多事要写给你,却不愿意用笔墨写给你, 但盼望快快地见你,我们就当面谈论。」
(文意批注)
「我原有许多事要」虽然有许多事要写,老约翰却不想用笔墨写,这可能因为:
1.既然就快见面,当然不用多写。
2.老约翰对受书人有很亲切的情感,总觉得当面谈论,比较远远隔开而用笔写亲切得多。
3. 老约翰的话语无时不体现出他在主里丰富的爱心。
二.问安(15)
【约参15】「愿你平安。众位朋友都问你安。请你替我按著姓名问众位朋友安。」
(文意批注)
按姓名问安,是表明他真切的关心。他似乎恐怕该犹没有认真地替他问安,只随便提提就了事。这句话表明他对信徒的关心是出于爱主,并非是一种礼貌上的致意而已!
── 参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的经文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