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可夫:军事对峙由接近到逼近 如何防止中日出现军事意外 zt

作者:平可夫 中日关正在形成新的冷战构造。双方几乎进入每月都有刺激动作的时代。种种迹象表明台湾问题在中日关中的比重在上。日本外相麻生有关"日据时期台湾获得了很高的教育水准"的谈话意味着今後日本在寻求走向"正常国家 "的道路上台湾正在成为一张被利用得更多得手中牌。而且在去年底小泉首相南亚访问时提出了"人权意识形态"问题之後中日关在军事上相互猜疑的同时意识形态的争议成为新的外交牌。与中苏日苏冷战对抗所不同的是中日冷战对抗除了具备领海争议意识形态争议军事猜疑等传统的冷战构造特性之外还增加了严重刺伤两个人民感情的历史问题以及资撮_采争议。杂程度大大增加。 军事上进入实战准备阶段 在中日之间形成新的冷战构造的过程中尤其不能忽略的是双方在军事安保问题上的猜疑成份进一步加大两国事实上已经进入互为假想敌的时代。自从2004年的中国海军的"汉"潜水舰闯入日本领海之後双方之间的军事对峙色彩明显加大。日方不断指责中国海空军的各种电子侦察机频繁接近日本领空防卫厅内部出现了更多的"再有中国潜水舰入侵的情况发生的话就打沉它"的呼声。同时海空自卫队开始明确空中开火的条令规则。今年开始日本将首次直接以实战方式派遣特种部队到美国演习南方外岛遭到中国部队入侵情况下的对应措施。东京的防卫关者告诉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声称最近若年来自卫队在每年都举行针对中国的不同层次的假想图上演习首长司令部演习每次都以"头痛的结局"而终了。"这是因为中国的潜水舰部队空军势力的大大增强所致 上述态势显示中日安保关所出现的猜疑不仅仅局限於理论上而且已经在军事部署实战准备方面迈出了实际的步骤。绝对不能掉以轻心。无独有偶在一系列的交谈过程中日中的部份战略学者都不约而同地对笔者声称中日之间军事上也许有一点什麽小事情发生才好对於日本而言这样的看法是基於"向正常国家转型"的需要适当增大外部环境中的中国压力有助民众在野党更加支持自民党的"军队正常化防卫厅改防卫省"计划的加速进行。对於台湾而言"有点小事才好"的主张主要是认为中日关的进一步激化有助改善台湾的外部环境。在北京的部份战略学者看来中日关出现"小事"可能强化军队的凝聚力与危机意识消除军队内部在训练腐败等方面暴露的诸多问题"要准备打仗"的思潮一直在军中蔓延。 中日之间从无"小事" 笔者认为上述看法是极端危险的。中日之间从无小事尤其在军事领域。只要任何一方有一子弹打出有一人伤亡其仇恨效应将超过100次参拜靖国神社的後果。数十年之内都可能难以恢复中日关将彻底步入新仇旧恨交加的时代尤其在中国方面吃亏的情况下诸如如果EP3E撞机事件如果发生在中日之间那麽极有可能双方都处於无法控制的局面。中国的内政社会将会因此而严重动对日本企业的报复行为升级的结果将使双方的经济关大幅度倒退进而引发日本公司撤出中国的浪潮。世界经济也将进一步波动。对於台湾而言无可否认目前中日关处於严重倒退有利於台湾生存的外部环境。但是笔者从来认为就大的三角关而言中日之间如果发展到爆发突的地步很有可能走向另外一个极端不利於台湾的长远战略利益。首先经济上的波动会促使台湾股市同样受到重创其次台湾很难在中日军事突中置之度外如何表态台湾社会政党也将因此更加陷入无休止的政治争议困局。一旦事态进一步失控台湾都可能不得已入突之中。 中日军事对峙由"接近" 到"逼近" 笔者认为就大环境而言中日之间爆发突的可能性非常微小双方目前的步骤主要是"造势威慑"的需要。但是不能乐观的问题是双方的对峙态势已经由"接近"到"逼近 "紧张气氛将会有所升级。中方声称日本航空自卫队的"防空识别圈"最接近中国的地方只有130公如果属实平可夫认为这意味着中日空军的防空识别圈将会有重叠的可能性。航空自卫队的消息来源告诉笔者事实上日之间的防空识别圈都有重叠。日方高度关注空军Mirage2000-5战斗机数度在"日本防空识别圈内 "实施高水平电子战演习的状况。防空识别圈相互重叠的结果可能使双方战斗机相互戒备的状况升级。尤其是在关不好的时候。 普通民众有所不知的是军事技术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人发明机器建立制度进而被机器制度反过来操纵"的时代。例如如果再度发生军用飞机异常接近对方水面舰潜水舰闯入对方领海的情况下即使人不愿意也可能促使对方水面舰反潜兵器的作战指令系统处於某种自动反应的状况进而酿成大祸。两伊战争期间美军水面舰以舰对空导弹误击客机事件就是这种"人被机器操控" 的结果。 中日冷战构造与美苏冷战构造的差异 中日冷战构造比美苏冷战态势更加麻烦其原因在於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美苏冷战构造始终避免了爆发直接的突。这是因为在西方文化中对"谈判""沟通"的理解所不同。越是关不好越是危险越要加强在不同层次的沟通越要来往因此美苏在冷战最为严峻的70年代初期就建立了很好的沟通渠道包括热线。这样从根本上避免了"误会"的可能性。热线的功能在1973年的第三次中东危机中发挥的淋漓尽致。最终起到了遏制战争的作用。对於中日关而言总体关不好就不来往这样的思考方式是危险的。 "不来往"的思路已经被双方高层的政治家所确定。中国作出的种种政治姿态已经表明在小泉时代北京将不同他来往。而小泉在APAC会谈之前参拜靖国神社的意义也在於他早就不想同中国高层来往借笔风波不同的表态只是一种国际姿势罢了。小泉首相希望让东盟等国家了解中日恶交的原因不再他而在安保领域"不来往"的思路是非常麻烦的。迄今为止中日双方没有建设必要的热线。而总体安全关却在日趋失速恶化之中。 如何避免中日出现军事麻烦 平可夫认为已经到了控制中日军事关全面恶化的时候。再无所作为可能出现无可挽回的严重麻烦。因此首先必须导入"缓和"的机"缓和"的第一步就是必须建立有效的军事危机处理沟通管道。这些步骤包括 其一保持中日军队最高层次的经常性密切接触直率地毫不妥协地提出问题。关越紧张越要加紧接触。例如中国的军事透明度的问题防空识别圈的划定问题建立战区导弹防系统的问题等都需要提出直率的疑问。 其二在两国军队最高层次建立直接的热线刻不容缓。 其三比照中俄日俄双方军事交流的经验在各军兵种舰队(方面队)舰队航空兵之间建立必要的热线管道。全面保持沟通接触。 其四在适当时期进行舰队之间航空兵之间的通讯演习。确保战略战术热线的有效运作。 其五确立"敌我识别"技术管道在万不得已的最後情况下利用"敌我识别"装置判明对方。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中日对峙与两岸对峙所不同的是在长达半个世纪以上的对垒过程中海双方都非常了解对方事实上确定了约定俗成的戏规则。而且思考反思非常接近。而中日之间却没有这样的经验。 中日永不再战的口号必须从实际做起现在加以落实。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