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2006年02月10日星期五 zt

【华盛顿消息】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麦科马克9日(北京时间10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美国要求俄罗斯澄清关于邀请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领导人访问莫斯科的意图。 麦科马克说,俄罗斯与美国、联合国和欧盟共同组成了中东问题有关四方,四方已要求哈马斯承认以色列、停止暴力活动和尊重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与以色列达成的各项协议。他说,美国希望俄罗斯能向哈马斯传达与之同样的信息。 据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西班牙访问时说,俄罗斯正在与哈马斯保持接触,并打算近期邀请哈马斯领导人访问莫斯科。 【时事点评】在我们具体点评这则新闻之前,想请大家再了解一下来自伊拉克方向的最新消息。之后、东方时事评论员将一起就此给出我们的观点。 伊拉克议会选举结果确认团结联盟赢得128席 【巴格达消息】伊拉克选举委员会10日确认了伊议会选举结果,这一结果和3周前该委员会公布的统计结果没有出入,什叶派阿拉伯人的伊拉克团结联盟赢得了议会275个席位中的128席。 选举委员会负责人拉米当天在巴格达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经过确认,伊拉克团结联盟获得128席,库尔德联盟获得53席。逊尼派阿拉伯人的伊拉克共识阵线获得44个席位,另一个逊尼派政党全国对话阵线赢得11席,前临时政府总理阿拉维领导的伊拉克团结名单获得25席。 伊拉克于去年12月15日举行议会选举。选举委员会于1月20日宣布了计票结果。在结果宣布后,伊拉克司法部门审理了由不满大选结果的党派提出的24项申诉,但裁定计票结果不做变动。 大选结果的确认为伊拉克组成新政府铺平道路。根据伊拉克宪法,议会选举结果确认后,总统塔拉巴尼必须在15天内召集新议会,新议会有30天的时间选举产生新总统,随后由新总统提名总理并由总理负责完成组阁任务。 【时事点评】显然、与普京爆出邀请哈“欧美”人士“都不喜欢”的哈马斯领导人访问莫斯科的消息相比,东方评论员“更加关注”伊拉克选举委员会确认了伊议会选举结果 ●围绕着“中欧俄美”的中东斗法、时事评论员们曾经做过的“一系列判断” 也许大家还记得、在之前的点评中、围绕着“中欧俄”与美国的中东斗法、时事评论员们曾经做过一系列的判断。为了更好地说明今天的这几则消息,在此,我们不妨将一些重点观点罗列一二: 第一,两个多月来、在伊拉克议会选举之后、伊拉克选举委员会一直因种种原因而没有公布选举结果。但是,在这轮吸引大国们眼球的选举前后,不论是“中欧俄”、还是美国人、甚至在伊拉克介入极深的伊朗、从伊拉克选举投票前、到选举结束后、都一直在为“最终分配” “选举结果”而“八仙过海”。 ●“选举前”就开始“分配”、“选举后”却难以确定选举结果的“民主尴尬场面”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事实上、这种“选举”场外去“分配、并确定”选举结果的“民主尴尬场面”、早在伊拉克人正式投票之前就已经开始了。让国际社会摇头不已的是、这种“选举前”就开始“分配”、 “选举后”却难以确定选举结果的“民主尴尬场面”、就发生在华盛顿的“大中东民主计划”第一个样板工程里、就发生在“伊拉克项目”的“施工现场”上。 ●为了逼迫华盛顿在清点选票时“尽可能地贴近事实”、 “中欧俄”早就开始提前准备了 东方评论员认为、 出于对华盛顿绝不肯轻易放弃伊拉克事务主导权的“警惕”、在“选情”本身就对华盛顿不利的情况下、为了逼迫华盛顿在清点选票时“尽可能地贴近事实”、 “中欧俄”以及伊朗、早就开始提前准备了。 在我们看来,这种“提前准备”、典型地表现在“中欧俄”与伊朗一起、在伊拉克临近选举的时候、就提前亮出了“伊核牌”。根据我们的观察、 “中欧俄”在打这张牌时、其手法显现了两个鲜明的特点: ●打牌的“中欧俄”、与提供牌的伊朗间、显然有着某种充分地默契 首先,其标志性动作就是在人月份的时候、就在伊朗突然提出准备拆除国际原子能组织的核封条、声称“准备”重新开始核原料研究之后、俄罗斯也立刻就抛出了象朝核问题的处理模式“学习”、从而组建“伊核问题六方会谈”的建议。种种迹象表明,打牌的“中欧俄”、与提供牌的伊朗间、显然有着某种充分地默契。 ●“中欧俄”在打伊核牌的过程中、显然有着严格的“分工” 其次,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作为一张“威慑性的牌”、瞄着整个中东、瞄着整个世界的“中欧俄”、在打伊核牌的过程中、显然有着严格的“分工”。 东方评论员注意到,在俄罗斯率先提出“伊核问题六方会谈”的建议之初, “中欧”显然都在刻意地“不置可否”;特别是、我们还注意到、作为主要当事人之一的伊朗、在听到这种“由别人决定自己命运的建议”之后、更是惊奇地表现着“既不说同意、又不说反对”的克制、只是“不住嘴地”瞥着华盛顿、强调着要拆除核封条。 此外、我们也注意到、在伊拉克选举结束之后、就在地球人都在焦急地等待着伊拉克到底会出现一个什么样的“选举结果”的背后, “中欧俄”、美国、伊朗、事实上都在为伊拉克选举结果的“如何确定”而“你来我往”、都在为投票之后又将“如何计票”而拼命地做着功课 ●布什在思考如何去为选举结果最终“揭盖子”的期间,大体上做了两件事情 根据我们的观察,在布什绞尽脑汁地琢磨着、 “究竟该如何地”去为早已结束的伊拉克选举结果最终“揭盖子”的“思考阶段”,他大体做了两件事情:第一,先是“利用占领权的便利”、将这个不利于美国的选举结果“压下不发”。 同时、是加紧利用手中的各种可以调动的筹码、在东亚方向、中亚方向、中东方向、东欧方向分别利用日本、乌克兰、以色列、土尔其这些势力、到处制造新闻、不停地翻动着“能源板块”、 “主权板块”、甚至是“民族板块”、经济板块、向“中欧俄”全面施加压力、并更大力度地以叙利亚政府涉嫌谋杀前黎巴嫩总理为由、用修理叙利亚的方式、拐弯抹角地威胁、并敲打伊朗。 ●那块“旨在试巴试巴”的石头扔出之后、就立刻激起了“大水潭”的滔天巨浪 第二,就是在布什那“一定要打胜伊拉克战争”的咆哮声中、华盛顿决策层又搞了个所谓的以“医院、监狱、海外人口”、这些个“说不清、道不明”的选票为统计口径的“抽样选举结果”、作为探听“各方反应”的石头、扔进了“中欧俄”、伊朗、阿拉伯世界这个“大水潭”中。 在东方评论员,就整个过程而言、布什冲着这个“大水潭”扔出了这块“旨在试巴试巴”的石头之后、就立刻激起了“大水潭”的滔天巨浪。 ●这一轮伊核危机的起因 对此,我们也提出了针对这轮伊核危机的另一个重要判断,那就是:这一轮伊核危机的起因、在于布什的共和党政府是既无力解决伊拉克问题、却又不甘心让被“中欧俄”抬到前面的联合国、去主导伊拉克重建局面、而准备继续紧抓伊拉克大权不放的强烈动机。 ●精疲力竭的布什、仍然幻想着迫使“中欧俄”尽可能按美国的游戏规则来玩这场中东游戏 显然,东方评论员认为,布什扔出的那块“石头”、本质上就是在这种强烈动机的直接驱使下、所做的一次战略测试。在东方评论员看来,精疲力竭的华盛顿、就是想测试一下“是否有这种可能”,既:一方面能继续独掌伊拉克大权、一方面还能凭借自己在中东的实力、利用“中欧俄”间、 以及“中欧俄”与伊朗间的战略矛盾、迫使“中欧俄”尽可能按美国的游戏规则来玩这场中东游戏、从而达到喘一口气的目的。 ●华盛顿“游戏规则”的核心 非常清楚,华盛顿“游戏规则”的核心、是打算用“巴以的和平”从欧洲人那里换取“伊拉克的稳定”、也就是用支持欧洲人向中东国家推销“中东和平计划”的办法、去换取欧洲对美国人热衷的“大中东民主计划”的支持、并为这种交易美其名为“欧美”在中东的利益的“无缝融合”。 然而,东方评论员认为,由于“巴以问题”中的以色列是强势的一方、也是有核武嫌疑的一方。在我们看来,在中东安全格局没有重大变化之前、 比如、 中东出现另一个核大国,那么,出于以色列自己的安全利益与经济利益、在对外政策上、以色列定会将自己继续绑在华盛顿的裤腰上、是不会听从于欧洲的。 ●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人都清楚、与美国人的这种中东交易“做不得”、就是做了、也没有保障 因此、在我们看来,如果欧洲人按华盛顿的这个“游戏规则”去玩的话、就算美国人真的打算交出一直控制在自己手中的“巴以问题”、让巴以实现和平、从而让欧洲人在“中东和平计划”上得分,恐怕欧洲人最终也控制不住局面、拿不到中东事务的“话语权”、更别说是“决策权”了。 事实上、欧洲人、包括在伊拉克战争中支持美国的英国人、都清楚、与美国人的这种中东交易“做不得”、因为、就是做了、也没有保障 ●赖斯的“外交转型” “转型效果”不佳的一大原因 当然了,就如一位中东问题专家所指出的那样,除非欧洲人拉着中国、俄罗斯一起玩。否则、有着地理、军事硬实力“天然缺陷”的欧洲人、其在中东、在伊拉克问题、巴以问题、伊朗问题上、就不可能扮演一种它一直在争取的、它认为也必须争取的、 “不可或缺”的角色。 这也正是赖斯在推动其“外交转型”运动、欲想拆散“中欧俄”在中东的战略协作、却始终觉得“转型效果”不佳的一大原因。 也正因如此,东方评论员也曾经提出这样一个观点:自赖斯上任以来,尽管她在“中欧俄”间极尽全能地“腾挪跳跃”,但是,由于布什政府无意自那种“搞定伊拉克、吓倒叙利亚、拿下伊朗、独占中东”的“既定中东战略”上进行根本性的反省,因此、这也就注定了赖斯的那番““腾挪跳跃”的手段、终究不过是在“中欧俄”而前耍弄的一套“花拳绣腿”而已、是中看不中用。 赖斯“转型外交”的没有出路、表现在她先尝试着去修补欧美关系、再回头挤压中国、与俄罗斯、结果是“不行”;接着又尝试着用“中国威胁论”来对北京进行强攻猛打、结果却遭到中国的痛击、让胡锦涛拉着普京的手、在中亚上演了一部精彩的“逐客令”。 ●欧洲、伊朗原打算针对美国、在伊拉克搞一场“和平演变”的企图成了泡影 事实上、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布什扔出的那块石头、本质上就是检验赖斯“转型外交”是否能够成功的一滴“试剂”、是检验欧洲人是否愿意与美国在中东的利益进行“无缝融合”的“试金石”。 我们认为,如果按那份“非常有利于伊拉克亲美势力”的“抽样结果”去进行伊拉克政治重建的话、那么,今后的伊拉克政权将毫无疑问地“姓美”。 只是如此一来、本打算“借用”华盛顿在伊拉克种下的“民主苦花”、结出的“民主苦果”、慢慢夺取伊拉克重建发言权的国际社会,特别是在政治上早已经渗入伊拉克政治生活的欧洲人、伊朗人,其计划中的、在伊拉克针对美国主导权、搞一场“和平演变”的企图就将成为泡影。 特别是、在布什已经从三年前站在航空母舰上狂妄宣布“伊拉克战争胜利结束”的“意气风发”、已经被“打回了”不得不再去寻觅“伊拉克取胜之道在哪儿”的“原形”之后、已经与华盛顿进行了三年斗争的“中欧俄”、包括伊朗、阿拉伯世界,又怎么可能在自己“比过去三年中的任何时候都要“惬意”的时候、去认可这份“说不清、道不明”、且美国色彩极其浓厚的“抽样结果”? ●布什抛出的那块“石头”、 “砸痛了”欧洲人、伊朗人、也让“中俄”逮到了反击的机会 东方评论员认为,布什因不愿意放弃伊拉克重建主导权而做出的这份“挣扎”、抛出的那块“石头”、显然激怒了国际社会。 特别是因为有心乘坐美国“伊拉克民主顺风车”、借机在伊拉克图谋搞“和平演变”、从而在伊拉克选举过程中“应华盛顿的要求”全力配合美国、确保选举能够顺利进行的欧洲人与伊朗人、更是表现出了一种“被砸痛了”的“怒不可遏”、并立刻进行了强烈的反击。 在我们看来,这种“愤怒的反击”、立刻得到了”中俄“的策应,事实上、根据我们的观察、这时候的北京、也正因华盛顿利用日本、一边在东亚经济一体化问题上恶心中国、在历史问题上挑衅中国、一边还往自己的手中抓”中东筹码”、而有意在伊朗方向进行反击。 如此一来,布什抛出的那块“石头”、也就立刻砸出了个“伊核危机”。在东方评论员看来, “中欧俄”与伊朗的反击、主要表现在这么三点上。 第一,是伊朗先是立刻升高了“一定要拆除核封条”的调门、后是说到做到、还就把核封条给拆除了,从而令伊核问题再次走进了危机的轨道。 ●德国代表欧洲、将一直等在“伊朗问题办公室”门外的“中俄”迎请进门 第二,就是代表着欧洲声音的德国女总理默克尔、这位天性对俄罗斯没有感情、对华盛顿充满好感的女总理、立刻扔下个人感情偏好、公开附议俄罗斯的“伊核问题六方会谈”的建议,从而将一直等在“伊朗问题办公室”门外的“中俄”、给迎请进门。 第三、在“中欧俄”以那份“抽样结果”为借口、以伊核问题可能急剧升级为工具、成功地逼迫华盛顿同意接受召开“伊核问题六方会谈”之后,俄罗斯也就抛出了一份将伊朗浓缩铀项目搬进俄罗斯的建议。 ●“中欧俄”怂恿伊朗“择机”激化伊核问题的动机 针对“中欧俄”的这场反击、我们也提出了另一个观点,既:在东方评论员看来, “中欧俄”怂恿伊朗“择机”激化伊核问题的动机、也在于趁布什的共和党政府最困难的时候、围绕激活伊核进程这个华盛顿无法“冷处理”的“支点”进行战略腾挪、瞄着伊拉克、巴勒斯坦两场至关重要的选举、果断出手、以伊核问题有可能走向失控为施压手段、去逼迫华盛顿在上述问题上一一表态、并以此来一点点地修改华盛顿的中东战略、从而进一步干扰华盛顿的中东进程,并在伊拉克问题、巴以问题、中东核问题等相关中东问题上、向华盛顿“全面开价”。 ●华盛顿设立“观察期”、观察着“中欧俄”、后者也在利用同一个观察期、在观察着美国 东方评论员认为,也正是在伊核问题一步步升级的压力下、华盛顿终于在三周之前公布了一个“尚须最后确认”的伊拉克选举结果,也就是说在布什扔出那块石头、砸痛了“中欧俄伊”、从而也挨了后者打的“伊核危机”这一记闷棍之后、不得不端出了一个“大体反应了伊拉克政治势力对比”、并为“中欧俄”和伊朗大体接受的选举结果。 然而,华盛顿在端出这个结果之后、却留了一个尾巴、因为“这个结果”因伊拉克有些派别的“抗议”而需要进行“某种调查”、从而“并没有在当时得到最后的确认”。 就如我们之前所说的那样,它实际上正是华盛顿所设立的一个“观察期”、既要求欧洲在欧盟高级代表索拉纳去华盛顿“讨价还价”、在已经“拿到了”这个足以令欧盟、中国、俄罗斯、甚至是伊朗、都会“大体满意”的伊拉克议会选举结果之后、也要拿出“相应行动”的“观察期”。 不过,就在华盛顿通过设立“观察期”、逼迫“中欧俄”立刻对伊朗施加压力、迫使伊朗立刻接受俄罗斯建议的时候, “中欧俄”也在拿眼睛膘着另一场重大选举、既巴勒斯坦议会选举、也在利用这段时间、观察华盛顿对巴勒斯坦选举结果、也是对巴以和平的真正的态度。 ●哈马斯上台的表明、 “民主”再一次撞了美国人的腰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对华盛顿而言、很不辛的是,在华盛顿利用自己的特权、死命地将伊拉克选举结果“捂着、盖着”、就是不愿意去“提盖子”的时候、 巴勒斯坦的这场事关巴以和平进程的民主选举结果、华盛顿没有能力去捂着盖着了、而哈马斯上台的结果表明、继伊拉克民主选举之后、 “民主”再一次撞了美国人的腰。 ●“中欧俄”和美国之间,在各自的步步为营中、总算是“相互讲了一回信用” 显然,对哈马斯的上台,布什政府总算是承认了巴勒斯坦选举结果是合法的。就这一点而言,东方评论员认为, “观察”着、且催促着“中欧俄”兑现“施压”伊朗接受俄罗斯建议的美国、以及同样观察着华盛顿、催促华盛顿尽快确认伊拉克选举结果的“中欧俄”、在各自的步步为营中、总算是“相互讲了一回信用”,结果是、在巴勒斯坦选举结束、华盛顿已经默认选举结果合法后一个星期、 “中欧俄”也让国际原子能组织的“决议案”通过了,尽管将美国人所要的“提交”抽了出来、换了个“报告”的字眼、但也总算是向美国兑现了“向伊朗施加压力”的“承诺”。 ●在“中欧俄”兑现诺言、对伊朗施加压力之后、就轮到华盛顿需要“另外” “有所表示”了 根据我们的观察、在“中欧俄”兑现诺言之后、就轮到华盛顿需要“另外” “有所表示”了。事实上、 “中欧俄”除了将“提交”换成“报告”的字眼之外、还给反应强烈的伊朗留了一个月的考虑时间。非常清楚,这一个月的考虑时间、与其说是“中欧俄”在逼伊朗“好好考虑清楚”、还不如说是在逼美国“好好考虑清楚”来得准确。 ●如此一来,伊拉克选举委员会、实际上就是华盛顿,今天也终于确认了伊议会选举结果 显然, “中欧俄”还借用伊朗那种必然会有的“强烈反应”、既声称将全面启动浓缩铀计划的强硬态度、再次升级了伊核危机,并以此来压华盛顿尽快考虑清楚、在伊拉克问题、巴以问题、以色列核问题上做出决定。 如此一来,伊拉克选举委员会、实际上就是华盛顿,今天也终于确认了伊议会选举结果,且让中欧俄、以及伊朗足以满意的是,这一结果和3周前该委员会公布的统计结果并“没有出入”。 ●“中欧俄”的中东策略、就是通过“伊核多边会谈”编织一只中东问题多边框架的“大蓝子” 然而,就如我们一再强调的那样, “中欧俄”的中东策略、就是先通过“伊核多边会谈”编织一只中东问题多边框架的“大蓝子”,将伊拉克、 巴以、伊朗等问题尽可能地装进去、由原来的美国人一家说了算的局面、变成“中欧俄美”共同点菜、共同买单的格局。 ●“中欧俄”又将手中的“巴以问题”给递了过去 因此,我们的观点是:华盛顿为伊拉克议会选举“揭盖子”虽然“值得表扬”、但是、这是远远不够的。有意思的是, “中欧俄”的决策层显然也这样认为、如此一来、我们通过上面的新闻、也就看到了这样一幕: “中欧俄”又将手中的“巴以问题”给递了过去。 ●俄罗斯邀请哈马斯访俄、毫无疑问、是又一次在代表“中欧俄”向华盛顿“发镖”了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普京今天选择在欧洲、选择在访问西班牙的时候、邀请被华盛顿定性为恐怖主义、并发誓不与其来往的哈马斯领导人做客莫斯科、显然意味深远,在东方评论员看来,现在的西班牙政府就是靠反对华盛顿伊拉克政策上台、并带领西班牙回归“老欧洲”的。 显然,在上述的“中欧俄”与美国间的“你来我往”、已经“菜过五巡、酒过五味”、大体上敲定了伊拉克问题之后、俄罗斯邀请哈马斯访俄、毫无疑问、是又一次在代表“中欧俄”、向华盛顿发 了:在我们看来, “中欧俄”这是在一边冲着美国人示意、我正帮着按着极可能的失控的伊核危机、一边又笑眯眯地将手中的“巴以问题”、作为需要立刻处理的“急件”、立刻给递了过去、轻轻地塞到了布什的手里。 ●普京今天的发 、正是在借助哈马斯这张极其优良的“跳板” 我们注意到,尽管华盛顿立刻发表声明、坚决表示不与其定义的恐怖组织一哈马斯来往、但是,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哈马斯的上台、意味着一个由哈马斯组阁的巴基斯坦自治政府必将成立的事实、是一个除了不利于美国、以色列“这两个人”之外、将有利于任何人的现实。我们的观点是,它无疑将成为“美国之外的外部势力”更深介入“巴以和平”进程的一个性能极其优良的“跳板”。 事实上,普京今天的发镖、正是在借助哈马斯这张极其优良的“跳板”、想更深入地去淌巴以问题、中东问题的混水。 ●正准备收拾行装、去与布什聊聊的胡锦涛、显然又将往自己的公文包里塞进一把筹码 同样、正准备收拾行装、去与布什聊聊的胡锦涛、显然又往自己的公文包里塞进了一把筹码。对此,我们也期待着北京能借机挤入”巴以问题“工作小组”、并伺机拿到“中东和平路线图”的“署名权“。 在之前的点评中、我们还曾经说过、在“决议”通过之后的一个月里、伴随着伊核问题有可能急剧升级的危险、很可能是华盛顿制造“妥协性新闻”的高发期。就华盛顿今天最终确认伊拉克选举结果的新闻而言,这当然是种“妥协性新闻”、而且还是我们一直在关注的“重大新闻”。 ●时间上的巧合,注定了今后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将会上演一番波澜壮阔、场面非常激烈的较量 在这里我们想提请大家注意的是,根据伊拉克宪法,议会选举结果确认后,总统塔拉巴尼必须在15天内召集新议会,新议会有30天的时间选举产生新总统,随后由新总统提名总理并由总理负责完成组阁任务。 因此、这也是个需要一个月左右时间、才能完成的事情。再加上巴以和平因哈马斯上台、以色列3月份就要进行的大选、都生出了许多变数、显然,这种时间上的巧合、注定了在华盛顿等待“中欧俄”或说服伊朗挟浓缩铀活动、或将伊核问题提交联合国的的一个月的时间里、也将会在伊拉克的问题、巴以和平问题上、将施展一种“走一步看一步”、不见兔子不撤鹰的策略;也注定了今后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 “中美欧俄”间、美国伊朗间、 “中美日”间、将会上演一番波澜壮阔、场面非常激烈的较量。 不过,以华盛顿今天的这种困境而言,就中东问题而言,恐怕未来中东形势的发展、还是个以美国的让步为主、 “中欧俄”、伊朗的让步为辅的局面。当然、这只是我们的判断,对此、东方评论员也将与美国人一样、不妨去“走一步看一步”。 至此。我们也就结束了今天的亚洲部分。下面,我们将把关注的焦点转向欧洲、在一段普京访欧的新闻之后,我们将开始今天的欧洲话题。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