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外交部:6国就伊朗核问题磋商取得进展 【伦敦消息】英国外交部女发言人今天表示,美、俄、中、英、法、德6国的代表当天在伦敦就伊朗核问题举行了建设性和富有成效的会谈,并取得良好进展。 这位女发言人说,这是一次复杂而敏感的外交磋商,来自美、俄、中、英、法、德6国的高级官员举行了具有建设性的会谈,并取得良好进展。会议建议6国外长尽快举行会晤,并最终就伊朗核问题作出决定。但该发言人拒绝透露详细情况。 据报道,此次六国代表磋商原计划于19日在伦敦举行,但由于对欧盟提出解决伊核问题新一揽子计划存在分歧,磋商被推迟到24日举行。 欧盟准备提出的一揽子计划主要包括向伊朗提供一座轻水反应堆和安全保证等,以便促使伊朗中止其核计划。但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对此已表示拒绝。美国国务卿赖斯21日公开表示,美国不会通过向伊朗提供安全保证来换取其中止铀浓缩活动。 【时事点评】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既然英国外交部发言人是只愿意宣布“取得进展”、而不愿意“透露详细情况”,那么,我们也就只能从别的方向去寻找“取得的进展”了。 ●英国人这种“欲说还休”的态度,隐含着外交企图 事实上, 一则来自法新社的最新报道,显然让我们对这个所谓的“取得进展”有了些眉目。在给出下一则消息、一起了解具体的伊核进展之前,我们想提请大家注意的一点就是:英国外交部发言人的这种“欲说还休”的态度,可不是在故弄玄虚、而是隐含着外交企图的.这一点,我们将在稍后展开。 巴拉迪:伊朗承诺愿有条件放弃本土铀浓缩活动 【华盛顿消息】据法新社报道,国际原子能机构主席巴拉迪表示,伊朗已准备放弃未来几年在其本土进行铀浓缩活动,以减轻西方对其核项目的恐惧,然而德黑兰的原子能研究活动仍是需要国际社会讨论的敏感话题。 国际原子能机构主席巴拉迪日前会见了美国国务卿赖斯,讨论了有关西方国家阻止伊朗获取核武器的效果等问题。 巴拉迪与赖斯会晤后在华盛顿向记者表示,伊朗方面承诺一旦关于他们核项目的谈判重新开始,他们愿意遵守旨在加强监控的核不扩散条约的“附加条款”。 巴拉迪说:“就我所知,伊朗已经原则上同意了数年内不在伊朗境内进行铀浓缩。”然而,伊朗关于铀浓缩的研究和开发问题仍需要进一步讨论。 目前英国、法国和德国主导着与伊朗就核问题的谈判,巴拉迪号召美方更多、更直接的参与伊朗核问题的讨论,同时呼吁美方努力给伊朗提供更多安全保证。 【时事点评】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这则看似短小的新闻报道,却饱含了我们需要的大量信息。在具体解读这些信息之前,我们认为有必要对《东方时事解读》在伊核问题上长期持有的两个观点作一个简单回顾: 第一,我们认为,在大国玩的这场中东战略游戏中,在华盛顿都得在“中欧俄”的强压下接受俄罗斯“举行伊核六方会谈”之建议的情况下,只要华盛顿不敢对伊朗动武,那么,大国经过一段时间不短、且范围广泛的讨价还价之后,接受以俄罗斯代炼核原料为基调的解决方案,是伊朗缓和“这一轮”伊核危机的唯一选择; ●伊核问题何牵动了整个地球? 第二,我们还认为,伊核问题之所以牵动了整个地球,在于它“最最核心的本质”就是一个美国全球角色“重新定位的问题”、也是各个大国全球角色重新定位的问题: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对伊核问题的“终极”而言,不是美国人借“伊核问题”彻底解决“伊朗问题”、继而彻底扮演人类有史以来第一个支配整个地球的“新角色”、坐实世界单极化;就是“中欧俄”借伊核问题逐渐实现中东多边化、彻底摧毁美国的中东战略,迫使华盛顿重新接受自己曾经也不过是世界普通一级的“老角色”,从而“再现”全球多极化; 不难看出,伊核问题不仅是个长期问题,而且从最终的结果看,它绝对还是个“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的问题。 ●在.....之前,伊核问题“不容”被彻底解决 因此,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在“中欧俄”没有借伊核问题迫使华盛顿重新认识自己,重新定位自己的全球角色、重新设计其全球战略之前;或者、在美国人没能借伊核问题将“中欧俄”自伊拉克战争以来的培养起来的战略协作模式彻底扯碎、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将伊朗纳入美国战略体系的中东战略之前,我们认为,对相互对峙的任何一方而言,伊核问题都是“不容”被彻底解决的问题。 ●如何理解伊核问题“不容”被彻底解决的含义? 在此,我们想强调的是:在“东风压倒西风、或者西风压倒东风”之前,对“中欧俄”而言,伊核问题的彻底解决、“更多地”意味着伊朗核武潜力被美国人以各种方式“彻底摘除”(包括武力打击、全面制裁、政府颠覆等),令中东仍然是只有以色列一个核武技术国家、或者的绝对亲美政权才拥有核武的中东,令美国、以色列仍然在中东长期拥有目前这种在军事行动上的自由度; 而对美国人而言,伊核问题的彻底解决,则“更多地”意味着伊朗在“中欧俄”纵容下成为一个正式的核武国家、中东由此进入有多个核武国家(至少有伊朗、以色列。也许还包括沙特阿拉伯、埃及等)存在的中东核竞赛。 美国、以色列在中东的军事行动自由度由此将受到巨大的压缩,并由此彻底动摇“美以”联盟。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一旦失去了核武优势、也就失去了对阿拉伯国家的军事优势之后,以色列必须然会务实地考虑“如何在阿拉伯国家的包围中更玫厣?嫦氯ァ钡奈侍狻?br /> 在“拔掉”了以色列这枚“钉住”阿拉伯国家长达几十年的中东钢钉之后,华盛顿也就面临着必须调整其中东战略的残酷现实。 ●伊核问题被彻底解决之时,就是世界格局被最后定型之日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通过上述阐述,我们不难想像这么一种情景:伊核问题被彻底解决之时,也是中东多边框架成型之时、或者美国独霸中东战略成功之日,还是我们看到不是东风彻底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彻底压倒东风的那一天! 可以肯定的是,随着伊核问题的彻底解决,全球政治、经济、军事格局将被彻底确立,也就是说,伊核问题被彻底解决的那一天,也是世界格局被最后定型的那一天。 ●“这一轮伊核危机”有足够的运气、去“碰到”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另外,我们还想强调的是,在“东风压倒西风、或者西风压倒东风”之前,尽管“大国们”“不容”伊核问题被彻底解决,但这丝毫不会影响“这一轮伊核危机”有足够的运气、去“碰到”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不仅如此,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正是因为“大国们”彼此间都把持着一颗“不容”伊核问题被彻底解决的“心”,这才确保了“这一轮伊核危机”一定会出现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巴拉迪的这个“所我所知”,进一步地验证着我们之前的两个判断 为了更好地证明我们想表达的意思,请大家再注意这一段文字,原文是:巴拉迪说:“就我所知,伊朗已经原则上同意了数年内不在伊朗境内进行铀浓缩。” 显然,巴拉迪的这个“所我所知”,毫无疑问,是在进一步地验证着我们之前的两个判断: 首先,仍然处于讨价还价中的这份所谓伊核“新方案”,或者是“联合国伊核问题决议案”只不过是“这一轮伊核危机”的缓和方案,并不是“这一轮伊核危机”的解决方案,更不是整个伊核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 ●从巴拉迪带来的“伊朗原则同意”中,华盛顿很难享受到胜利快感 因此,在我们看来,从巴拉迪带来的这个“伊朗原则同意”中,华盛顿是很难享受到一种胜利快感的。道理很简单,第一,“伊朗已经原则上同意了数年内不在伊朗境内进行铀浓缩”、当然意味着伊朗的一种让步、甚至意味着伊朗对俄罗斯“代炼浓缩铀”方案的“原则接受”已经是“呼之欲出”。 然而,我们想强调的是,伊朗同意不在伊朗境内进行铀浓缩、亦既由俄罗斯“代炼浓缩铀”,仅仅是问题的一面,在东方评论员看来,问题的另一面恰好就装在“数年内”这个词里。显然,伊朗的让步是有前提条件的。 ●伊朗的开出的最新谈判价码“非常符合”“中欧俄”的战略要求 按我们的理解,伊朗的开出的最新谈判价码是“数年内由俄罗斯负责代伊朗提炼浓缩铀”,显然,这非常符合“中欧俄”为代表的国际社会所坚持的“暂停浓缩铀活动”的明确要求,也非常符合“中欧俄”“不容”伊朗核武潜力被美国人彻底摘除的战略底线。 ●对华盛顿而言,巴拉迪先生带去的伊朗让步,绝不是礼单、而是一份账单 因此,我们也就不难发现,对华盛顿而言,巴拉迪先生带去的伊朗让步,由于附带了“数年内”的前提条件,因此,它绝不是什么礼物、因为它不仅没有满足美国的任何要求,反而就开始索要回报,是一份地地道道的索要回报的清单。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这就是说,就在英国外交部发言人发出的“取得了进展”的“喜悦声”之中,华盛顿决策者却难堪地发现,这些“被自己信任”的、主导伊核谈判的协调人派来“报喜”的巴拉迪先生,不仅没能带来伊朗立刻停止浓缩铀的让步,特别是没能带来支持全面制裁、军事打击伊朗的共识、还居然从公文包中抽出了这样一份“账单”:非常明显的是,这份“账单”上主要内容、在巴拉迪的另一段话中早就罗列得一清二楚了。 ●在这段只不过在“描述事实”的文字中,我们可以发现它折射了这样几个事实 请大家注意这一段文字,原文如下:目前英国、法国和德国主导着与伊朗就核问题的谈判,巴拉迪号召美方更多、更直接的参与伊朗核问题的讨论,同时呼吁美方努力给伊朗提供更多安全保证。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在这段只不过在“描述事实”的文字中,我们可以发现它折射了这样几个事实: 第一,在与伊朗的核谈判中,没有为美国争到什么好处的欧盟、且还多次与伊朗谈崩了的英法德,之所以仍然为各方所看重、依旧主导着与伊朗就核问题的谈判,还是得益于其自我定位的精准、与“中俄”分工的明确。 ●欧盟的“三驾马车”正因自己鲜明的伊核态度、而惬意地享受着“中心角色”的感觉 显然,真实的情况就是,作为协调人的欧盟,在“中俄”与美国在军事打击、全面制裁伊朗的问题上针锋相对的时候、在“美伊”于美伊是否直接对话、美国是否参与国际社会向伊朗提供安全保证的问题上各不相让的时候,欧盟的“三驾马车”正因自己那“既支持有限经济制裁伊朗、又坚决反对军事打击伊朗”的鲜明立场,以协商人的身份穿梭于多方之间、而惬意地享受着“中心角色”的感觉; ●巴拉迪带去的“号召”与“呼吁”,验证了时事评论员这几天一直讨论的一个问题 第二,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巴拉迪带去的那份伊朗附加前提条件的让步,并不是英国外交部发言人为“取得进展”欢欣鼓舞的主因,恰恰相反,英国人、地准确讲是欧洲人之所以表现得欢欣鼓舞、其实是在“热切地指望”着华盛顿收到伊朗的这份让步之后、就同意巴拉迪带去的“号召”与“呼吁”,有意思的是,这一个“号召”、一个“呼吁”,正好验证了时事评论员这几天一直讨论的一个问题,那就是: 我们认为,伊朗要么“闭口不提”安全保障、要么干脆声称不在乎“美国是否拱安全保障”,而华盛顿却在“逮着机会就强调”“不提供”安全保障的有趣画面、让我们充分相信,美伊这种“各拿一把号、却吹一个调”的默契,显示美伊正在考虑这样两个问题:在这份旨在缓和“这一轮”伊核危机的“第一份新方案”中,美伊对话和安全保障,是一起要?还是一起给? ●“美伊”在“一起要?还是一起给?”的选择题上,都到了必须选择一个答案的时候了 显然,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有了英国人的这份“欲说还休”的喜悦、有了巴拉迪的这趟携带着“号召”与“呼吁”的美国之行,看来“美伊”在“一起要?还是一起给?”的选择题上,都到了必须选择一个答案的时候了。 ●英国外交部发言人对“取得进展”“欲说还休”的心机之所在 还有一点,就是一旦美伊“做答”,并为“中欧俄”所共同认可,那么,也就意味着将答案带去美国的巴拉迪、又将肩负着将伊核问题“重新带回”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责任,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这正是英国外交部发言人对“取得进展”“欲说还休”、并将“信息披露权”交给巴拉迪的心机之所在。 非常清楚,在展现这一心机同时,我们认为,欧洲人还准确地冲着美国人表达一种响应“号召”、接受“呼吁”的“殷切希望”、并传递了“这也是欧洲的立场”的外交信号。 下面,在一则来自伊拉克的消息之后,东方评论员将继续今天的中东部分,继续关注伊拉克新政府成立后的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