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月亮
两个完全的陌生人,互相不知道对方的职业和姓名,甚至连“may Icame in”式的客套话都不说,只是疯狂地……故事听起来有点像某场春梦,我得承认,这点对几乎不做梦的我来说是个很大的打击!
让人欣慰的是,这些毕竟只是电影和幻想狂文学里的场景,让我们回到现实吧!如果把人的身体分成两段,这么说似乎有点像分尸,我的原意是:作为一种矛盾性动物,我们的腰部划出了灵与肉的界线,却又总是小学生般互相越界。八卦一点地说,在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一个娱乐圈:性欲的狗仔队总是偷窥着情爱的光环,泄露着人性的秘密———而这,就是我们定义“下半截”电影的根据所在:从性状态深入人的内心,通过情欲的杀伤力凸显爱与精神的意义!
所以,我相信情色片《苦月亮》里的经典对白:“欲望的尽头就是毁灭。”
《亲密》——不对称的情爱 导演:帕特里斯·夏侯
主演:马克·里兰斯凯瑞·福克斯
导演的迷茫在于先有性还是先有爱的问题,同时他还探讨了人类之间危险的共性:高贵的自我认同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很容易就会变成放纵的理由,然后生活陷入绝望的恶性循环,自我放纵逐渐吞噬了个人的道德感,情感麻木覆盖了情欲对爱的感受能力。
胡乱亲密
每个星期三下午,杰伊都会守在自己的出租屋里。当三点的钟声敲响,就会有一位少妇飘然而至,和他亲热之后再飘然而去。请原谅我把过程描述得跟徐志摩的酸诗一样,因为这个“节日”来得太不真实,以致于连杰伊自己都会怀疑。杰伊在一家酒吧上班,有妻子、孩子,没遇上那个女人之前,他总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黑暗窒息的世界里。而现在,关于星期三和那个女人的种种设想,填补了他的生活时刻表。
影片没有交代他们是如何开始这种关系的,但导演却把他们之间的亲热戏拍得从容而疯狂,仿佛那是早已熟悉的两人,进行着沉默的交流,同时以身体作为互相疗伤的器具,在激情与沉迷的状态里逃离平庸的生活。
追踪爱情
终于有一天,杰伊不再满足于单纯的肉体上的亲密,试图了解这个陌生女人在星期三下午之外的生活。他跟踪那女人,进了一家剧院。杰伊被台上的演出惊呆了———她是女主角。
又一个星期三到来了,杰伊度过了难熬的一段时光,因为那个女人没有出现。第二天,他疯了一样在街上狂奔。但杰伊不知道,那女人正调皮地跟在他背后,当她看见杰伊冲进小剧院的大门时,那张微笑的脸瞬间暗淡下来。女人回到自己的另一个工作地点给学生上课,她努力想灌输给他们世界已没有爱情的观念,学生们对她的表现议论纷纷。放学了,她一个人在空旷的大厅里无声地啜泣,肩膀一耸一耸地,四周巨大的黑暗慢慢袭来……
逃离陷阱
事态继续发展。杰伊又一次来到小剧院,他遇上了那个猥琐的胖男人。交谈之后,胖子把自己的老婆介绍给杰伊认识。影片再次出现戏剧式的转折,她居然就是那个陌生女人,名叫克莱尔,也有一个和杰伊的儿子一样大的孩子。矛盾在几个人中间激化……影片中两人的最后一次亲热是在没有脱衣服的情况下,在那面蓝色的墙边,他们互相死死地拥抱着。杰伊向克莱尔诉说着他的爱以及他慢慢坚定的等待,他像问自己一样地要求:“留下来吧,我们一起生活!”克莱尔泪流满面,却仍然选择了无声地离去。毕竟,对她来说,这是一次自欺欺人的过程,由性引起的爱本来就不真实,想象中的幸福不会在肉体上发芽,那身为母亲的责任压力也不会因此撤消!
《春宫文学作家》——性、真实、录像带
这是一部让你认识色情工业无所不为、剥削成习的丑陋面目的影片,导演没有把视角投在性本身的道德争论上,而是推向现实的极致,设法发掘人的良善本性,维持它既不保守又不激进的作家本色。
尴尬处境
生性腼腆的保罗·雷恩不熟悉追女孩子的游戏规则,他尝试要用两张《悲惨世界》音乐剧的票安排一次约会,但不断地被拒绝。好不容易约到一个少女,却被她的父兄以勾引幼女之名“扁”了一顿。这种“没有办法爱人症”使保罗变成了典型的“黑白郎君”:白天他是某律师事务所的辩护专家,夜里摇身一变成为流连声色场所的寻芳客。
但是,当保罗打开满书A片的柜子;当他固定找同一个妓女进行性交易甚至发展出一种朋友关系;当他出入色情场所砸钱看着那些职业化的脱衣女郎对他说“我爱你”时,我一下子理解了他的尴尬处境:内心对爱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只能求助于肉欲来平衡。所以后来他开始制作色情录像带,也许只是想伪造出男女性关系的和谐,以弥补他在现实生活上的受挫感。
戏剧场面
渐渐的,保罗的“才华”引起了一名A片大亨的注意,邀其投入旗下参与创作,但他认为保罗影片里的前戏太多了,没有强调性爱。坚持拍片理念的保罗转投一个拍过三百多部A片的色情片“皇后”,她对保罗说的一句妙语是:“你让我高潮,我们一起让全世界高潮。”但这种合作关系迅速中止,因为保罗惊讶地发现她居然偷拍下他们两人做爱的画面。
保罗回到A片大亨那里,接受了一个新任务———挖掘更真实的做爱画面以及搜寻不造作的清新A片女演员。造化弄人,保罗有缘结识经常出没在便利商店公用电话旁的脱俗女孩。交往了一阵子后,保罗迂回地向她道出自己的夜间工作性质。她糊里糊涂地答应了演出,却被世故而本性不恶的男主角看出端倪,引发他与保罗的争执并且离去。
悲剧收场
影片最后,保罗用半哄半骗的方式,在美好的气氛下与那女孩发生了性关系,并情不自禁地同步录像。事后,女孩辗转得知保罗所拍是何物,在一番激烈的争论后,女孩言明,保罗若不禁绝该录像带上市,则将自寻短见。最后的发展是:大亨迫不及待就要发片,保罗拿着枪到大亨的办公室里要夺回拷贝带,却擦枪走火打死了女孩。故事的结尾很灰暗,女孩死了,保罗一辈子无法从罪恶感里脱离,而那卷惹出人命的录像带还是上架铺货。
《破浪》——钟声为谁而鸣
导演:拉·冯提尔
主演:艾米莉·沃特森
总有一些女人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些女人让我们觉得,她犯多少错都是对的!比如《破浪》里的贝丝,对爱情有着拜物般的狂热与执着。在贝丝的理解中,只有爱,没有堕落!她“灵肉分离”的轨迹不是现代都市男女们的欲望写真,而是对“上升的路和下降的路是同一条路”这一经典哲学句子的证明:肉体向下,灵魂向上!
浪漫前奏
在北欧滨海小镇,贝丝爱上了外乡人、海上石油钻井工简。他们不顾当地长老们和教会的反对,毅然结婚了。接下来的日子是在性爱与对视中融化的日子,贝丝像好奇的小孩一样,睁大眼睛品尝着人间的美食,眼神中含着一种“愿意为你死去的强烈幸福感。”短暂而甜蜜的蜜月之后,简又得去海上工作,在简登上飞机的时候,螺旋桨送出破碎的幻影,贝丝发出了疯狂的尖叫。
贝丝纯真得让人心痛,电影刚开始,她对着镜头自说自话般回答长老们的问话,描述着简,毫不掩饰天真的爱意流露。婚后她对于简的挚爱和依恋,使整个镇子上的人甚至妈妈也看不顺眼,告诫她要学会忍耐,而她对于这种压抑的反应也是那么孩子气的一声撕心裂肺的长啸。
厄运变奏
然而,悲剧发生了,简被一场意外夺去了行动的能力,全身瘫痪,未来一片黑暗。简对贝丝强烈的爱情是他生存的精神支柱,但他的这种爱在他看来是不完整的,这种对贝丝的愧疚感严重挫伤了他继续与死神斗争的勇气。所以,他怂恿贝丝去寻找情人。
为了让简重新站起来,获得生的勇气,贝丝开始找别的男人做爱,再将每个细节讲给病榻上的简。在这种虚拟性爱的刺激下,简的病情竟然开始好转。贝丝却被小镇上的人们所不齿,赶出教会,甚至不能进母亲的家门。简病情又一次恶化,心力交瘁的贝丝毅然走上了一艘虐待狂的船。奇迹般地,简重新站了起来。但贝丝却永远离开了她此生的最爱。
看电影的时候,当贝丝一步步走向现实世界的绝境时,我的心里也逐渐感受到了这爱带来的巨大震撼。她的脸上迸发出纯洁的微笑,像个初生的婴儿求助于上帝……贝丝是以自己的生命为祭品,奉献在爱与信仰的祭坛上。
魔幻结尾
在影片的结尾,“爱”的教会在争辩之后,仍然不改将贝丝视为邪恶女人的决定,不肯把贝丝的尸体火葬。简不愿贝丝葬在无爱的土地上,他偷走了贝丝的尸体,要让她回归纯洁的大海。最后一个镜头,是俯拍的全景,透过云层,好象是在天堂里俯看着人间。压抑的情感完全被释放出来,小伙子听到了钟声,起先谁也不相信是真的,以为是收音机里传出来的,后来才确认是从教堂里传来的———世俗无情地摒弃了她,天堂的钟却为她敲响!
《圣烟》——灵魂并不如烟
导演:简·坎皮恩
主演:凯特·温斯蕾特 哈维·凯特尔
一部好电影必定是在冲突中展开的,也就是说,几乎所有的问题都是抉择问题。在情节碎片的背后,是这些相反力量的不断拉扯,使故事最终走向完整。选择的过程与结果是透视人性的最佳切入点。正是通过这样的呈现,影片《圣烟》顺利地实现了它的反思。
“拯救”时刻
主人公露芙是个个性强烈的女孩,她想寻找人生的真谛,但身边人群的生活状态又时常让她感到迷茫与苦闷:吸毒的朋友、男女之间的情爱游戏、父亲和秘书的猥琐关系,所有这一切都把她推到了重新选择的位置上。
露芙的命运是从印度的街道开始的,在圣人指尖的触碰中,她看到了使人融化的光芒,于是决定留在那里,在和圣人的无限接近中找到心灵的归宿。露芙的朋友和家人却一致认为她的灵魂迷失了,为了“拯救”露芙,他们请来驱邪专家华达。可以说,华达是这部影片所有矛盾的聚焦点,他的出场导致了各种人性的直接显露:露芙面目可憎的父亲、找乐子般对待“心灵解脱”的两个哥哥、轻易献身的年轻妈妈叶凤以及华达对叶凤的勾引。
欲望像瓶撬一样,把人性啤酒里的泡沫呈现出来,华达作为拯救者的形象破灭了,这注定了他的失败。而对于露芙来说,她面临的是对两个拯救者的选择,印度圣人的言行与她的身心是和谐感应的。
怀疑状态
三天里发生了太多的事情,那不仅仅是拯救与反拯救,还有两个角色的不断替换:每个人都同时是拯救者与被拯救者。露芙和华达之间的关系是多重的,灵魂与本能在互相作用着,不断地深入,而肉体是次要的,它在很大程度上被取消了性欲而成为两个人较量的工具。当露芙裸体公开撒尿的时候,当华达默默接受露芙在自己嘴上涂抹口红的时候,我看到的是两个人的恐惧———对人性袒露之后的黑暗的恐惧,这也是为什么当华达决心和露芙在一起的时候,露芙要逃走的原因。影片中史坦问到:“人为什么会信神呢?”、“人为什么会信自己在恋爱呢?”答案也许是这样的:只有仁爱才是真正的拯救者,而我们所信仰的必定是能给我们带来安全感的事物,这是灵魂的本能,没有人可以代替他去选择。
美好结局
故事的结尾交代了华达和露芙的生活,华达回到了自己的婚姻里,生活开始变得安定;露芙则再次去印度修行,在那里,她找到了自己的爱情。在华达和露芙的书信来往中,两个人之间的爱已经脱离了肉体之欲,向着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升华。
这是一部对心灵成长充满人文关怀的影片,它的基调是压抑的,但最终导向解脱。值得强调的是,影片的音乐和画面都很精彩,特别是片头曲,让人飘飘欲仙。另外,导演对细节的处理也很见功力,细腻而又深入,味道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