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为人父张贴 |
人的寿命不是一世就能修来的,家族遗传基因是寿命长短的关键。家族遗传可以理解为长期家族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形成的特殊基因。对于大部分活着的人来说,怎么吃法和怎么活法只能不使其减寿,却不一定能增寿。我知道的几个老寿星就各自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 一同学的姥姥,在我上小学的时候(60年代),她就是一个老太太,颠个小脚,走路一摇三晃的,看着身体并不怎么好。由于该同学早早随家里下放到农村,后来又来了美国,所以多年没去他家里走动。99年他回国讲学,我去他母亲的新房子去看他,一个老太太来开门,我当时吓一跳,怎么他母亲老成这样了。多亏我同学及时过来了喊姥姥,否则我还不知道闹什么笑话呢。我以为他姥姥早就不在了,所以也一直没问过同学。后来问他姥姥怎么这么长寿,我同学说:我姥就是爱操心,我都这么大了,还非给做鞋垫,不要不行。我问姥姥身体怎么样?同学说:没什么病,就是耳朵聋点,吃饭吃的少了,尤其不爱吃水果。 我一同事的外公,今年105岁,每天早晨吃两个馒头一碗粥外加1-2个煮鸡蛋和小咸菜。一次他小女儿请他吃馆子,要了一盘葱烧海参,老人吃了一口说好吃,结果自己吃了半盘。虽然105岁高龄,每天都能从5楼自己下楼两趟。平时吃东西也没什么特别之处,都是大家吃什么他就吃什么,但从不吃撑了。现在老人依然活得很健康,除了便秘,没其它毛病。 一位中国的老革命,快一百岁才去世。平时最喜欢吃的就是梅菜扣肉,天天必吃,否则吃不下饭,酒也常喝,直到去世前一直保持这一习惯。该老革命从没有儿女私情,心胸豁达,一生刚直不阿,其家族成员也多高寿者。 我小学同学的奶奶,寿命104周岁。老人小的时候从山东逃荒到大连,后来一直生活在旅顺口海边,天天赶海,拾贝壳,捡海带、淡菜等回家食用,有什么吃什么,从不挑拣。99岁时在海边跌了一跤,瘫倒在家,家里人以为老太太不行了,急忙招集全家五代子女前来见老祖宗最后一面。没想到,等全家到齐时,老人又自己爬起来了。全家奔丧变成了全家聚会。 这几个老寿星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有一个和睦家庭和一群孝顺儿孙。 池天大作在他的《第三青春》一书中说:日本有很多百岁老人,女性为多。说到他们的生活习惯时,池天大作总结说,她们大都是劳作一生,勤劳无比,而且以吃鱼为主。还说吃鱼多是长寿的原因之一。可我却不以为然,因为我想起了中国的长寿之乡吐鲁番,那里的人勤劳是肯定的,但可能一辈子也吃不到几回鱼。所以说,吃什么不是寿命长短的关键,甚至都不能说是因素之一。否则我们无法解释,同样住在海边,同样吃鱼长大的人,寿命却长短不一。 吃什么不重要,关键是别吃太多。人要避病而长寿,应保持三分饥寒之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