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文集征稿倡议书
原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一师六团文集、活动筹备组
(修改稿)亲爱的六团战友:
回首我们这大半辈子,你最难忘的是什么?
还记得“建字106”——当年我们使用频率极高的这个词组吗?它是我们走入社会的第一个地标,它是我们同远方亲人联系的明码。然后它就象突兀地出现那样,悄然地消失了。但那里有我们对已经逝去青春的所有回忆。一师六团,二龙山农场——留下我们青春、带给我们磨难、锻炼我们意志、甚至左右我们人生——一个让我们爱怨交加、苦乐相融、悲喜共生,难以忘怀的地方。
随着思絮延伸,百感交集中你可能无语沉默,你可能泪雨滂沱,你可能一声长叹,当然你也可以历数那个年代的黑色幽默、苦中的乐呵……
战友啊!那时的我们,无论是“出身高贵”的干部子弟,还是根红苗壮的“红五类”,无论是“可教育好子女”,还是“地富反坏右”血统的“黑五类”,在六团广袤的原野上,我们全都平等地在一起“战天斗地”。
就是从那一天起,我们的汗水、泪水,我们的青春热血,都毫无保留地献给了二龙山。也就是从那一天起直到今天,无论是别后的思念,相逢的悲喜,梦中的游荡,还是怀旧的感慨,初开的情窦,错失的姻缘,都与那白桦林、黑土地紧紧相连。那里有我们如影相随、刻骨铭心的人生体验,那里是我们步入人生的起点。
忘不了初到连队,趟在泥水里捞麦子,周围黑地接天,阴雨绵绵;忘不了挥锄在看不到头儿的大豆田,时而雨雹交加,时而烈日炎炎;忘不了割麦子,割豆子、割谷子、掰苞米,在丰收的喜悦中腰酸腿疼依然顽强地冲在前;忘不了打撮子、扛麻袋、上跳板、发粮楦;忘不了和大泥、脱大坯、打塔头,盖房间;忘不了打石头、拉沙子,包裹着零下40度的严寒;忘不了驾驶拖拉机、康拜因驰骋在田间;忘不了上山打火、草甸子打狼和雪夜突然窜起的信号弹;忘不了上山伐木、开采石头、兴修水库;忘不了学马列、大批判,自导自演革命样板戏,那一样也是我们战斗的第一线;更忘不了,在昏暗的油灯下学知识、学文化,因为城里的孩子毕竟知道外面的世界精彩无限,期待着有人生崛起的那一天……
40年前,我们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时是一代有文化、有理想、有抱负、有热血——“知识青年”;30年前,当我们当中大多数战友拖着疲惫的身躯,抛洒下逝去的青春,孑然一身返回生养自己家乡的时候,发现自己成为城市里没有文化、没有知识、没有工作、没有住房……一个多余的群体:除了一手记忆青春的老茧,一身城市无法施展的好庄稼活儿,几乎所有城市生存的技能都要从头学起。而立之年的我们不得不重又回到父母的羽翼下,甚至不得不仰仗亲友的庇护。历史注定我们是要通过曲折的奋斗,才能改变被动命运的一代。
从大中城市到边陲荒原,从学生到农民,时空和身份巨变带来的反差,注定了我们命运多舛、曲折多变。中断学业、上山下乡、回城创业,晚婚晚育、边工作边读书、改革开放我们也曾做过中坚。……当全世界都在瞩目中国崛起的今天,我们已悄悄步入中年,还没有来得及充分享受改革成果时却又首先下岗,为改革开放再做一次苦涩的贡献。尽管日子艰难,尽管心中愁烦,但生活不能压垮我们,因为我们心中仍燃烧着北疆荒原上点燃的火焰!正是在那片黑土地上充满矛盾的情感经历,留下人生的多元体验,才有了我们这一代人的丰富精神资源。我们在中国最底层的实践,使我们更懂得平凡劳动者的苦酸。我们深知国运兴衰与个人命运的互动,所以对得与失能够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我们无疑是承上启下的一代?我们有没有资格启下?这不仅仅在于我们做过什么,更重要的是悟出什么。
“知青”的历史空前绝后。解析这一“历史孤本”的只有我们本人。因为,最真实的感受只能来自亲历者。只有深知才能感悟,只有悟透才能超越。作为从北大荒走过来的知青,我们亲手拉近了内地与边陲的文明距离,在改革开放的年代,我们从少年起积淀的奋斗精神,社会责任感,为中国社会的变革提供了最具建设性的活力。我们是“文革”悲剧的见证人和牺牲品,对思想解放、人性的复归有着发自内心的渴望和深切的理解。所以,我们成为最早倡导和传播新思想观念的一批人。在改革开放的中期,我们的宽容与理解、奉献与牺牲,无奈与麻木,稀释了变革成本,促成了社会急需的基本稳定······。
如今我们都已步入中年,然而生活的轨迹无论如何变化,在一声“战友”的称呼中,我们依然是当年的姐妹弟兄。无论我们现在地位多么“卑微”、事业生活多么无可奈何,也无论我们今天多么成功出色,被多少光环包裹,如果我们还没有被权力腐蚀,如果我们还没有被铜臭淹没,让我们稍微驻足沉思片刻,回顾我们的大半生,就会发现,二龙山是我们共有的情感家园;共和国的“承重墙”中有了你和我,才具备了承载力;改革开放的“铺路石”中,我们是最坚硬的那一坨!
在即将来到的2008、2009年——我们下乡40周年之前,我们希望集六团战友的回忆、沉思、感悟和犹在的激情,理性的思考,化做一部白纸黑字的历史,以纪念我们六团战友的“四十年”。我们积累了什么?沉淀了什么?悟出了什么?希望战友们拿起笔,书写自己亲历的往事,畅叙自己真实的情感,留下自己理性的感悟,以此告诉战友、慰籍前辈、启迪后代。
我们需要社会的理解,我们更需要先理解自己。
我们的历史,我们自己评说。
二00七年元月元日
中华儿女志在四方
纪念文集征稿倡议书
原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一师六团文集、活动筹备组
(修改稿)亲爱的六团战友:
回首我们这大半辈子,你最难忘的是什么?
还记得“建字106”——当年我们使用频率极高的这个词组吗?它是我们走入社会的第一个地标,它是我们同远方亲人联系的明码。然后它就象突兀地出现那样,悄然地消失了。但那里有我们对已经逝去青春的所有回忆。一师六团,二龙山农场——留下我们青春、带给我们磨难、锻炼我们意志、甚至左右我们人生——一个让我们爱怨交加、苦乐相融、悲喜共生,难以忘怀的地方。
随着思絮延伸,百感交集中你可能无语沉默,你可能泪雨滂沱,你可能一声长叹,当然你也可以历数那个年代的黑色幽默、苦中的乐呵……
战友啊!那时的我们,无论是“出身高贵”的干部子弟,还是根红苗壮的“红五类”,无论是“可教育好子女”,还是“地富反坏右”血统的“黑五类”,在六团广袤的原野上,我们全都平等地在一起“战天斗地”。
就是从那一天起,我们的汗水、泪水,我们的青春热血,都毫无保留地献给了二龙山。也就是从那一天起直到今天,无论是别后的思念,相逢的悲喜,梦中的游荡,还是怀旧的感慨,初开的情窦,错失的姻缘,都与那白桦林、黑土地紧紧相连。那里有我们如影相随、刻骨铭心的人生体验,那里是我们步入人生的起点。
忘不了初到连队,趟在泥水里捞麦子,周围黑地接天,阴雨绵绵;忘不了挥锄在看不到头儿的大豆田,时而雨雹交加,时而烈日炎炎;忘不了割麦子,割豆子、割谷子、掰苞米,在丰收的喜悦中腰酸腿疼依然顽强地冲在前;忘不了打撮子、扛麻袋、上跳板、发粮楦;忘不了和大泥、脱大坯、打塔头,盖房间;忘不了打石头、拉沙子,包裹着零下40度的严寒;忘不了驾驶拖拉机、康拜因驰骋在田间;忘不了上山打火、草甸子打狼和雪夜突然窜起的信号弹;忘不了上山伐木、开采石头、兴修水库;忘不了学马列、大批判,自导自演革命样板戏,那一样也是我们战斗的第一线;更忘不了,在昏暗的油灯下学知识、学文化,因为城里的孩子毕竟知道外面的世界精彩无限,期待着有人生崛起的那一天……
40年前,我们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时是一代有文化、有理想、有抱负、有热血——“知识青年”;30年前,当我们当中大多数战友拖着疲惫的身躯,抛洒下逝去的青春,孑然一身返回生养自己家乡的时候,发现自己成为城市里没有文化、没有知识、没有工作、没有住房……一个多余的群体:除了一手记忆青春的老茧,一身城市无法施展的好庄稼活儿,几乎所有城市生存的技能都要从头学起。而立之年的我们不得不重又回到父母的羽翼下,甚至不得不仰仗亲友的庇护。历史注定我们是要通过曲折的奋斗,才能改变被动命运的一代。
从大中城市到边陲荒原,从学生到农民,时空和身份巨变带来的反差,注定了我们命运多舛、曲折多变。中断学业、上山下乡、回城创业,晚婚晚育、边工作边读书、改革开放我们也曾做过中坚。……当全世界都在瞩目中国崛起的今天,我们已悄悄步入中年,还没有来得及充分享受改革成果时却又首先下岗,为改革开放再做一次苦涩的贡献。尽管日子艰难,尽管心中愁烦,但生活不能压垮我们,因为我们心中仍燃烧着北疆荒原上点燃的火焰!正是在那片黑土地上充满矛盾的情感经历,留下人生的多元体验,才有了我们这一代人的丰富精神资源。我们在中国最底层的实践,使我们更懂得平凡劳动者的苦酸。我们深知国运兴衰与个人命运的互动,所以对得与失能够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我们无疑是承上启下的一代?我们有没有资格启下?这不仅仅在于我们做过什么,更重要的是悟出什么。
“知青”的历史空前绝后。解析这一“历史孤本”的只有我们本人。因为,最真实的感受只能来自亲历者。只有深知才能感悟,只有悟透才能超越。作为从北大荒走过来的知青,我们亲手拉近了内地与边陲的文明距离,在改革开放的年代,我们从少年起积淀的奋斗精神,社会责任感,为中国社会的变革提供了最具建设性的活力。我们是“文革”悲剧的见证人和牺牲品,对思想解放、人性的复归有着发自内心的渴望和深切的理解。所以,我们成为最早倡导和传播新思想观念的一批人。在改革开放的中期,我们的宽容与理解、奉献与牺牲,无奈与麻木,稀释了变革成本,促成了社会急需的基本稳定······。
如今我们都已步入中年,然而生活的轨迹无论如何变化,在一声“战友”的称呼中,我们依然是当年的姐妹弟兄。无论我们现在地位多么“卑微”、事业生活多么无可奈何,也无论我们今天多么成功出色,被多少光环包裹,如果我们还没有被权力腐蚀,如果我们还没有被铜臭淹没,让我们稍微驻足沉思片刻,回顾我们的大半生,就会发现,二龙山是我们共有的情感家园;共和国的“承重墙”中有了你和我,才具备了承载力;改革开放的“铺路石”中,我们是最坚硬的那一坨!
在即将来到的2008、2009年——我们下乡40周年之前,我们希望集六团战友的回忆、沉思、感悟和犹在的激情,理性的思考,化做一部白纸黑字的历史,以纪念我们六团战友的“四十年”。我们积累了什么?沉淀了什么?悟出了什么?希望战友们拿起笔,书写自己亲历的往事,畅叙自己真实的情感,留下自己理性的感悟,以此告诉战友、慰籍前辈、启迪后代。
我们需要社会的理解,我们更需要先理解自己。
我们的历史,我们自己评说。
二00七年元月元日
(修改稿)亲爱的六团战友:
回首我们这大半辈子,你最难忘的是什么?
还记得“建字106”——当年我们使用频率极高的这个词组吗?它是我们走入社会的第一个地标,它是我们同远方亲人联系的明码。然后它就象突兀地出现那样,悄然地消失了。但那里有我们对已经逝去青春的所有回忆。一师六团,二龙山农场——留下我们青春、带给我们磨难、锻炼我们意志、甚至左右我们人生——一个让我们爱怨交加、苦乐相融、悲喜共生,难以忘怀的地方。
随着思絮延伸,百感交集中你可能无语沉默,你可能泪雨滂沱,你可能一声长叹,当然你也可以历数那个年代的黑色幽默、苦中的乐呵……
战友啊!那时的我们,无论是“出身高贵”的干部子弟,还是根红苗壮的“红五类”,无论是“可教育好子女”,还是“地富反坏右”血统的“黑五类”,在六团广袤的原野上,我们全都平等地在一起“战天斗地”。
就是从那一天起,我们的汗水、泪水,我们的青春热血,都毫无保留地献给了二龙山。也就是从那一天起直到今天,无论是别后的思念,相逢的悲喜,梦中的游荡,还是怀旧的感慨,初开的情窦,错失的姻缘,都与那白桦林、黑土地紧紧相连。那里有我们如影相随、刻骨铭心的人生体验,那里是我们步入人生的起点。
忘不了初到连队,趟在泥水里捞麦子,周围黑地接天,阴雨绵绵;忘不了挥锄在看不到头儿的大豆田,时而雨雹交加,时而烈日炎炎;忘不了割麦子,割豆子、割谷子、掰苞米,在丰收的喜悦中腰酸腿疼依然顽强地冲在前;忘不了打撮子、扛麻袋、上跳板、发粮楦;忘不了和大泥、脱大坯、打塔头,盖房间;忘不了打石头、拉沙子,包裹着零下40度的严寒;忘不了驾驶拖拉机、康拜因驰骋在田间;忘不了上山打火、草甸子打狼和雪夜突然窜起的信号弹;忘不了上山伐木、开采石头、兴修水库;忘不了学马列、大批判,自导自演革命样板戏,那一样也是我们战斗的第一线;更忘不了,在昏暗的油灯下学知识、学文化,因为城里的孩子毕竟知道外面的世界精彩无限,期待着有人生崛起的那一天……
40年前,我们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时是一代有文化、有理想、有抱负、有热血——“知识青年”;30年前,当我们当中大多数战友拖着疲惫的身躯,抛洒下逝去的青春,孑然一身返回生养自己家乡的时候,发现自己成为城市里没有文化、没有知识、没有工作、没有住房……一个多余的群体:除了一手记忆青春的老茧,一身城市无法施展的好庄稼活儿,几乎所有城市生存的技能都要从头学起。而立之年的我们不得不重又回到父母的羽翼下,甚至不得不仰仗亲友的庇护。历史注定我们是要通过曲折的奋斗,才能改变被动命运的一代。
从大中城市到边陲荒原,从学生到农民,时空和身份巨变带来的反差,注定了我们命运多舛、曲折多变。中断学业、上山下乡、回城创业,晚婚晚育、边工作边读书、改革开放我们也曾做过中坚。……当全世界都在瞩目中国崛起的今天,我们已悄悄步入中年,还没有来得及充分享受改革成果时却又首先下岗,为改革开放再做一次苦涩的贡献。尽管日子艰难,尽管心中愁烦,但生活不能压垮我们,因为我们心中仍燃烧着北疆荒原上点燃的火焰!正是在那片黑土地上充满矛盾的情感经历,留下人生的多元体验,才有了我们这一代人的丰富精神资源。我们在中国最底层的实践,使我们更懂得平凡劳动者的苦酸。我们深知国运兴衰与个人命运的互动,所以对得与失能够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我们无疑是承上启下的一代?我们有没有资格启下?这不仅仅在于我们做过什么,更重要的是悟出什么。
“知青”的历史空前绝后。解析这一“历史孤本”的只有我们本人。因为,最真实的感受只能来自亲历者。只有深知才能感悟,只有悟透才能超越。作为从北大荒走过来的知青,我们亲手拉近了内地与边陲的文明距离,在改革开放的年代,我们从少年起积淀的奋斗精神,社会责任感,为中国社会的变革提供了最具建设性的活力。我们是“文革”悲剧的见证人和牺牲品,对思想解放、人性的复归有着发自内心的渴望和深切的理解。所以,我们成为最早倡导和传播新思想观念的一批人。在改革开放的中期,我们的宽容与理解、奉献与牺牲,无奈与麻木,稀释了变革成本,促成了社会急需的基本稳定······。
如今我们都已步入中年,然而生活的轨迹无论如何变化,在一声“战友”的称呼中,我们依然是当年的姐妹弟兄。无论我们现在地位多么“卑微”、事业生活多么无可奈何,也无论我们今天多么成功出色,被多少光环包裹,如果我们还没有被权力腐蚀,如果我们还没有被铜臭淹没,让我们稍微驻足沉思片刻,回顾我们的大半生,就会发现,二龙山是我们共有的情感家园;共和国的“承重墙”中有了你和我,才具备了承载力;改革开放的“铺路石”中,我们是最坚硬的那一坨!
在即将来到的2008、2009年——我们下乡40周年之前,我们希望集六团战友的回忆、沉思、感悟和犹在的激情,理性的思考,化做一部白纸黑字的历史,以纪念我们六团战友的“四十年”。我们积累了什么?沉淀了什么?悟出了什么?希望战友们拿起笔,书写自己亲历的往事,畅叙自己真实的情感,留下自己理性的感悟,以此告诉战友、慰籍前辈、启迪后代。
我们需要社会的理解,我们更需要先理解自己。
我们的历史,我们自己评说。
二00七年元月元日
二00七年元月元日
中华儿女志在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