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最喜欢的文学作品自然是《红楼梦》。少年时俺投稿发表了一篇小作文,得到4元稿费,当即买了一套四本简装的《红楼梦》,一元一本书,便宜啊,但那时俺娘十分生气,说俺是个“破家五鬼”,俺不懂这句河南话确切的意思,但俺明白娘说俺乱花钱,把家都要败了。那时候4元钱老值钱呢,俺娘一个月工资才有25元。但从此俺爱上了《红楼梦》,这也算值了。
俺对《红楼梦》一知半解,虽然从13岁开始读,N年来也读了N遍。有时抄起书来只读一段,有时也认真地背背里面的精美诗词,但是都记不住完全的,甚至几章几回的题目。但是你如果说哪一段的故事是什么,中间人物说了什么话,俺是能接上来的。
这本书工程浩大,又不厌其繁,精雕细刻。所以自己感觉像游故宫,但见其秀美、其庄严,其壮观、其细致,对于初来乍到的人有些迷惑,经常不知自己走到哪儿了,但是如果在里面逛久了,也能知道个大概其。
俺小时候看红楼,只是羡慕人家的锦衣玉食,女儿国里的莺声燕语,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可笑自己的心思都用到寻找书中那些风花雪夜的美好生活去了,还十分不理解黛玉为何写了那么多伤春悲秋的诗词。那时候自己有块糖吃就幸福半天,哪里懂得“金粒噎满喉”的处境是怎么回事。有时候就感觉这些贵族的小姐公子们真的是“吃饱了撑的”。
可是,慢慢的俺长大了,俺感觉到黛玉为什么会那么敏感那么小性了;俺明白了宝玉为什么那么专情又那么博爱了;俺明白宝钗为什么大度又那么听从了;俺明白凤姐的泼辣和毒辣;明白了探春的机智和委屈-----所有那些人物,俺都揣摩了个大概,看着那些人从那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日子,逐渐走向凄冷空旷、荒草枯根的结局。
可是,还有好多一知半解。
因为近年来不断有红学家们翻解红楼,有人说秦可卿的出身极可能是皇家一位遭贬抄的公主或格格,被贾家藏匿起来。但是俺看那位美人儿的言谈举止是非常谦恭顺服且妩媚风流的,看不出她有这么高贵的出身。而且还和其公公偷情,着实让人觉得不是贵胄人家的做派。
现在明白了金陵就是南京,是贾家祖宗之出身地。贾政打宝玉的时候贾母一叠声地叫人收拾东西回南京去,那么钟鼎侯史家也是南京的了?史湘云是贾母的外孙侄女儿,论亲还不如黛玉近,怎么先给湘云找好了人家,反没有给黛玉指定婚姻呢?贾家的大小姐元春做了娘娘省亲几个时辰就回到娘家来,那园子是皇帝出钱盖的,还是贾家自己盖的?有个考证是说皇帝为心爱的妃嫔盖的园子,这家倒了,再赏给另一家。
而王夫人家的那个王子腾舅舅升了九省的检点,不知是什么官衔,他们家也住在京城,亲戚的来往事件也不少。因为看得出凤姐从小就和贾家人熟悉,贾珍去求凤姐理家的那句“妹妹从小玩笑着就能杀伐决断”,也看得出王家应该也是在京里住着的。但最后凤姐儿死了,却要“哭向金陵”去,难道凤姐儿是在那里长大的么?
而薛姨妈为什么不住到娘家哥哥那儿去,却住到姐夫家来,也觉得说不过去。
凤姐儿到底是王家哪个舅舅的女儿?也没说。
那个“护官符”到底是指南京地面的还是北京地面的?应该是南京,不过如果这样,岂不每个地方都要有这个“护官符”吗?
自己还是喜欢吟诗作画、花团锦簇的女儿世界,不喜欢诡诈阴险、功名利禄的官场,所以研究那些也少一些。
但不影响俺对红楼梦的热忱。
俺觉得《红楼梦》对后世文学家们的影响着实巨大,好的大作家的文笔,无一不流露出他们无数遍读过红楼的痕迹。至于红楼对当时社会生活的精辟的折射,至今也让人联想到当今的世界,人们现在还是这样互相影响、互相折磨着的。
那些人物也都生活在咱们周围,只不过我们的环境显得宽松文明些了。但是你如果生活在一个圈子里,你还可以体味人世间的冷暖和阶层的划分,也可以找到那些个人物的原型来。
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