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学校里、从书本上,反复地听到看到这样的话语:中国是有着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中华大地是热情好客的礼仪之邦。果真如此吗?最近读了一本英汉对照的书,名叫《 June Yamada的国际时尚礼仪课堂告诉你》,读完后便感到汗颜了。我总以为自己生活在大城市,也算有点家教的,心里也很鄙视那些言行举止粗鲁无理,在公共场合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人。但参照书中介绍的那些国际上默认的时尚礼仪规范来讲,本人就是一个许多地方都能被指出错误来的人了。
有许多是我不知道的,比如书中所说,不能用整根的香蕉待客(应该切成一小段一小段装盆后再端出来)、吃饭时手不要去碰头发(头发是脏的)、吃面包和比萨时不能用刀叉(就用手直接拿着吃好了)、不能把嘴里的骨头等物直接吐出来(应用手遮挡一下)……。有一件事是让我记忆犹新的。九十年代初我的小娘舅和他的一位朋友曹先生(那年也已七十多岁了)从美国来沪,住在老锦江饭店,我去探望,室内空调很热,我也走得急了,便脱下了外套。说了会话,看看是晚餐时间了,决定去老正兴吃本帮菜。曹伯伯立即起身拿起我的外套站在我的身后候着,我想他年纪这么大了,怎么好意思叫他帮我穿衣呢,应该我照顾他才对啊,连忙说:“我自己来,我自己来。”惹得我小娘舅说我不懂道理。事后细想也明白了,这是国际通行的礼仪,是一种绅士风度,男士从小就要习惯为女士开门、推座椅、穿衣等等,女士完全可泰然受之。而且他们特别忌讳用“老”字直呼他们为“老先生”“老伯”,或者询问对方的年龄,“你芳龄多少啊”,“你今年高寿啊”,这就冒犯了别人的隐私,问不得的,只是我们不明白、不习惯罢了。
说实在的,很多时候,一个人的行为举止是跟着环境走的。比如我们看到老外也跟着人流穿红灯过马路(在没有交警管理的路口),我们看到有人在边马路上随地吐痰乱扔杂物(但绝不会在南京路步行街上),下公交车后把手里的车票揉成一小团后来个“弹指神功”(偷偷地)……。为什么老外来到中国也穿红灯了?为什么在南京路上就不会吐痰?环境使然也。设想我们在出国前就听说新加坡那边的环境是如何的清洁,那边的处罚是如何的厉害,我们到那边去了,还会无所顾忌地不收敛自己身上不良的行为吗?
举个睡衣的例子。书中说道,一国外男士被邀到她女友家做客,他女友及她父母都穿着睡衣,热情地接待他,使这位男士坐立不安,无所适从。中国曾经是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在住房条件紧张的过去,多多少少的人家是穿着自己缝制的简单的睡衣在弄堂里、马路上乘凉的,在中国许多老百姓的眼里,现在的睡衣或缀满蕾丝或绣花或滚边或卡通,多漂亮啊,穿着睡衣上街的人比比皆是。他们那里会意识到在国外睡衣只限于卧室里穿着的,是一种私密性很强的不能展示给非致密的人看的一种服装呢?这就是中国的国情,中国的“特色”。同样还有个更普通的例子,许多人(包括我)都习惯穿尼龙短袜配裙子、裤子。从国际时尚礼仪范畴来说,这就又是个中国特有的穿着上的极不合理的现象了。按时尚礼仪,女士的裙摆或裤管下是切忌再露出一截小腿来的,要么穿长袜,要么索性不穿袜子。这个问题我知道,但大家都这么穿的,也没有人会看着你觉得“另类”,也就不刻意地要求自己和国际“接轨”了。
2008年要开奥运会,2010年要开世博会,政府和社会团体对全民的礼仪素质的提高执支持态度,出礼仪方面的书,开礼仪学习的班,也挺有人喜爱的,尤其是女士。但她们更注重的是服装怎样的搭配、皮肤的怎样保养、饰物怎样的点缀衬托等等,要在短期内提高全民的礼仪素质,难!不是说三代出贵族吗,已经养成的恶习可不是那么好改变的。
且不管那么多,唯尽量自律吧。
2005.10.07.
http://yunhuawang.spaces.liv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