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耶鲁喜欢多才小子(图文)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今天的一个惊喜是有幸试听了一位多才多艺的一年级新生的表演,他的名字叫邹凌,才十八岁,刚刚从上海来读大一。他吹奏了他的《风、雅、颂》--用五种中国民族乐器(笛、 箫、埙、巴乌、葫芦丝)演奏《姑苏行》、《梅花三弄》、《楚歌》、《渔歌》、《傣寨情歌》片段。那纯美柔和的音色,让人听得如痴如醉;听着箫声,不禁让人脑海里浮现出皇宫里的一群飘飘然的宫女们的《霓裳羽衣舞》, “绛纱轻袖笼,凤钗斜云髻,纤腰袅袅处,霓裳舞衣翩”;第一次见到“埙”这个乐器,也像个单环小葫芦,噢,那声音也是古典,柔和得有点催眠;他用葫芦丝和巴乌演奏了云南少数民族的音乐,随着他那多情柔美的巴乌音乐, 我竟然依稀看到了围绕在他旁边的一群身穿筒裙的傣族少女们, 扭着三道弯的腰身在"月光下的凤尾竹"林里翩翩起舞。。。最后他以明亮的笛声吹奏了大家所熟悉的中国民乐名曲。

邹凌讲过他的一次最难忘的演出经历,那是在中法文化年的闭幕式上他作为来自于上海外国语学校的高三学生以特邀嘉宾的身份表演了他的《风、雅、颂》;当时突然下起了大雨,但是巴黎露天广场上的所有的观众竟然一动不动地站在雨中继续欣赏这神秘优雅的东方音乐。。。是巴黎的观众的诚意深深地感动了这个小伙子,他真真切切地懂得了“音乐是无国界的”!美的音乐会让所有的人喜欢,从此,邹凌更加热爱他所学的艺术,走到哪里,就把这五种乐器带到那里,把美妙的乐声传到那里,迥然像一位文化使者。。。
今天我听这个小伙子的演奏,不仅是一个艺术享受,而且是一种心灵的震撼,一种生活追求的启迪。。。

/>


走笔至此, 真想了解一下他父母有没有捆绑着逼他学艺,还是他从小就迷上了这些乐器, 自己十分投入。。。也可能兼有之, 可以想象邹家父母为培养儿子在这十几年里花费了多少金钱与精力。。。

看了他的艺术简历, 又见了他本人,不由得感叹这个年轻人的才艺,难怪他获得全额奖学金被名校录取了呢。说来也巧,今天白天几位朋友还在谈论一位SAT得满分的华裔子弟连被哈佛,普林斯顿等五所名牌大学拒收。不过还是被一家名校录取了。听说他家在起诉普林斯顿大学的种族歧视。

刚刚好奇心起,谷歌了一下邹凌,发现了这篇文章,转载如下,也许对我们这些“望子成龙”的家长们能提供一点启示。。。



哈佛耶鲁喜欢多才小子

正当高三学生为高考作最后冲刺之际,从大洋彼岸传来了消息:上外附中的20多名应届高中毕业生,已被一些海外名校“抢先”录取,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分别以全额奖学金录取上外附中的沈一辰、邹凌。记者采访发现,学习之余多参加课外活动和各类竞赛、广泛的兴趣爱好帮他们轻松进入国外名牌大学。

  多才多艺帮自己进入耶鲁

  刚从俄罗斯摘得“2006年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最佳代表团奖凯旋的邹凌,曾担任过校学生会副主席、学生会文艺部部长、“模拟联合国”主席团成员,是上外附中的一位“多面手”。

  邹凌从小喜欢笛子、箫、巴乌、葫芦丝、埙等多种民族吹奏乐器,如今,萨克斯也达到了10级水平。他多次出国演出,献演“中法文化年”、“柏林音乐节”等国际文化交流活动。邹凌介绍,考生生源的多样化是耶鲁录取学生的一个考虑要素,自己除了按照学校课程要求学好各门功课外,课外喜欢参加模拟联合国等活动,自己广泛的兴趣爱好是被耶鲁大学相中的“杀手锏”。

  参加竞赛提高综合能力

  谈到如何叩开哈佛大学的大门,18岁的沈一辰介绍道:“我积极参加各种竞赛锻炼,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团队合作精神、语言表达能力、学习能力、领导能力等,还为自己申请哈佛大学增加了一些砝码。”

  除了喜欢参加这些国际性的比赛外,沈一辰还很热衷参加志愿者活动。

  “哈佛大学选拔学生时,很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领导能力等综合素质。”沈一辰说,我考试成绩不一定最好,但是自己积极参加各种竞赛锻炼了自己各方面素质,这与哈佛大学选拔学生的要求一致。

  拓展型课程提高综合素质

  上外附中的崔德明校长坦言,学校对优质学生的培养分成两部分,主要的第一部分是基础课程学习,第二部分课外活动拓展课程。每学年,上外附中开设50多门各种拓展型课程,不仅培养学生具有国际视野,还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各项健康向上、运用知识的国际性活动、竞赛,和不同学生进行交流。崔德明校长指出,无论是数模竞赛还是“模拟联合国大会”,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协调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

还有一篇文章:

听……这上海声音

 
  此时此刻,穿过报社大楼密闭的玻璃墙,突然有远处烟花在空中绽放的声音,与此同时,海关大楼的钟声适时进入,打印机猛地一震动,吐出同事做出来的版样,咖啡机哗啦啦的转动,电梯到达的铃音……接下来,一群鸽子在头顶盘旋……

  那喧闹诞生和沉默消亡的都是这城市。

  阿有“撒”坏额棕绑修口伐,阿有“撒”坏额藤绑修口伐……

  虹口足球场平台,不同的录音机播着不同的舞曲,中老年人在轻轨入站的隆隆
  声里旋转同样的方向……您拨叫的用户暂时无法接通……你爱的人不在服务区……

  楼越来越多,风越来越疾,楼越来越高,雨越来越大……

  吃了吗?或者,夜饭“切”过口伐?……地铁的报站、机场的航班广播、公交车的明珠电视、出租车里的“阿丁谈交通”……

  你可以闭上眼睛不看东西,但你不可能闭上耳朵。声音就是如此神奇,尤其在这生活的城市,各种质地各种形态的声响如大气无时不在包裹着每个人,我们浸泡在声音里,只是没有意识到而已。

  我们的记忆如此被影像占领,甚至我们更能想象“道路以目”的上海,而麻木于夜归的最后一班电车,那可以枕着入眠的铃铛声已然消陨在万家灯火的过往。那么,现在,是时候了,来听听上海的声音,或者,告诉自己,什么声音是上海。

  一场“我最喜欢的城市的声音”征集评选,继北京广州两地产生颇大影响之后,已经在上海展开。哪些枝枝蔓蔓的声音正是上海生活的代表?哪些上海的声音打动心底的记忆?所有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表达、分享。一群来自英国的声音艺术家,也会在期间来到上海,给这座城市做出他们的感受和想象。

  邹凌

  ■上海外国语学校高三学生
    ■创作主题:电台男声
    ■创作工具:PC、CD、MP3

  看他写的“The Sound of Shanghai”英文文案,听他作品的小样,那个口音纯正嗓音沉着的电台男声,想象不到邹凌还只是个高三学生。80后的孩子,时时处处都会令你惊讶。

  他的作品是一段由虚拟电台节目的男主持串联起来的几段音乐:沪剧、爵士老歌、沪语rap、笛子民乐。他如此认为传统文化:传统就是过去的流行,《东风破》和《发如雪》唱的就是传统文化,而今天如此流行的周杰伦如果20年后仍然有人传唱,那他也就成了传统。

  除了有和同年人一样的周杰伦,他还有自己喜欢的音乐,中国民族管乐和西洋管乐。当紫竹调在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响起时,他大概都会有一种与旁人完全不同的熟悉感,因为他不知多少次吹过这个曲子,在巴黎、在柏林、在东南亚。

  邹凌的妈妈是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的英文老师,兼艺术和语言的家教,这或许是令他和同年人多少有些不同的原因。他的第一次音乐体验是小学时接触的青年笛子俊杰唐俊乔,后来又师从音乐学院的资深教授鲍敖法和上影乐团的沈国藩。现在,他能娴熟吹奏5种民族乐器和萨克司,而在他的乐谱架上,复旦大学的招生简章盖住了一半的乐谱。音乐会是他永远的爱好,而美国、北大、复旦,将是他正面临选择和被选择的方向。

  另一方面,他所生活的上海是一个每隔几个月就让他感到陌生的城市。从预初起他就住读,基本是在学校环境中度过少年光阴。但在周末,他还是从乘坐的轻轨中,感觉到一种不容商量的物理的声音:车轮和铁轨的摩擦。这种声音有节奏感,但有些单调。这是一个城市快速的、不可替代的声音。他曾经想把它变化成音乐。但他没有时间,在现有的教育体制里,这些绝对不是必须的知识。尽管如此,这种快节奏还是对他有很大影响。在他现在的声音作品里,所用到的沪语rap就是这么一层意思。

  Q:你对声音敏感吗?在你的理解中,“城市声音”的构成是怎样的?

  A:我母亲说,我大概在3岁左右就对声音比较敏感。我有记忆的声音是伴随音乐的人的语音,那是我母亲放给我听的音乐类英语光盘,很好玩的英语故事和游戏节目等。什么是“城市声音”,说老实话,我谈不上理解。
  Q:你在上海听到的最有趣的声音是什么?

  A:我从很小的时候起就对上海话的叫卖声感到很有意思。比如,买口伐啦?要口伐啦?很有意思。特别是那种口气,特别好玩。有一种游戏的感觉。有一种经济理论叫博弈论,上海人大概是天生的博弈论者。
  Q:你最熟悉的上海声音是什么?

  A:地铁。我现在读高三,基本上每天都回去,每天坐地铁。地铁的声音像一种梦幻,把时间、速度、效率,不留情面、没人情味地强加,不得不接受它。

  Q:最糟糕的城市声音是怎么样的?

  A:最糟糕的城市声音是用上海话发出的粗鲁的吆喝声。我不想复述它。

  Q:如果让你想象,100年前的上海最有代表的声音是什么?

  A:也许是黄包车的车铃声吧,或者是刷马桶的咔咔声。我吃不准。但不管怎样,在社会上传播最多的声音应该是最有代表性的声音,所以我选刷马桶的声音,那时每天早晨刷马桶应该是市民必须做的事情。

  Q:对你个人而言,上海是个怎样的城市?

  A:我不知道,或者说我还没有办法对上海发表比较全面的看法。说得简单一点,我觉得上海是一个非常不一般的城市。它有钱、有风度、有情绪,但不张扬,它好像有点晦涩和暧昧。这就是我对上海的感觉。


By lunamia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