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評論/先求解,再求和

麻辣評論/先求解,再求和
2007/01/04 00:05
黃光芹
 
驚聞專職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將推出「馬修路線」,亦即「擱置國共合作,尋求政黨和解」。不管是謝長廷在行政院長任內倡議的「和解共生」,還是馬英九拋出的藍營版「政黨和解」,基本上都是說得比唱得還好聽的「政治口號」。馬英九與其異想天開期望兵戎相見的政黨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還不如先求解、再求和,反倒比較實際一些。  

台灣的政黨除了各自有各自的黨性、意識型態和政治路線,絲毫沒有相容性之外,還因為歷史的糾結、發展環境的異質性,以及政黨競爭過程中所累積的政治恩怨,使得任何一位跳出來提出「和解論」的政治領袖,最後不是落得「通敵」的罪名,就是被人譏評為「痴人說夢」。過去曾以實際行動進行政黨溝通的「梁(肅戎)放水」、「康(寧祥)放水」,後來倡議喝「大和解咖啡」的施明德、周荃,以及前年的謝長廷,不都有類似經驗。因此,馬英九要在政黨極端對立、藍綠對決呈現劍拔弩張氣氛的今天,揚言促成「政黨和解」,不是另一個痴人說夢嗎?
 
馬英九與其藉拋出「政黨和解」的口號,來轉移國民黨老、中、青三代刻正進行的「國共合作」焦點,以免害了他2008的總統大夢,還不如好好清算一下,自連戰起而至他擔任黨主席以來,究竟在國會杯葛了多少法案、人事案和預算案,在政治的場域上做了多少不理性的抗爭,在處理類似黨產等不正義的歷史宿怨上又做了多少努力,以及在台灣定位、兩岸政策上又做了多少傷害台灣人民感情之事;之後,不妨在考慮跳出來放言高論所謂的「政黨和解」。再說得現實一點,若馬英九哪一天宣布放棄討回國民黨政權,或在國會改選、地方執政寧為少數,則從那一天開始,所謂「政黨和解」即得以立即冰釋。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