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中医药发展现状及前景 (ZT)

交流防癌、抗癌最新资讯。欢迎广大热心于抗癌事业的专家、学者、医学界的朋友们、对防癌抗癌资讯有兴趣的人士来与贺医生共同探究和交流!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德国中医药发展现状及前景 
    80年代,德国公民对中医针灸已不再陌生,民间与政府多持肯定态度,认为它是现代医学的一种补充或替代,尤其是镇痛的有效方法。此时个体或群体的研究不再局限于针灸,而是对中医综合疗法的应用和评价。

  德国是一个文化十分发达的国家,人们的整体素质较高,对东方的文化了解甚多,当然对古老的中医和针灸也有一走的认讯,普遍持欢迎的态度。故德国医生申请开业相对来说是很方便的。国家的政策很宽,只要有医生职位,何时申请都可以。他们在开业之前,一般都通过参加当地由中国针灸医生执教的培训班学习或到中国进修深造,经有关部门考试合格后,发给相应的结业证书。德国的针灸医生大多数为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的医生,经过一定的西医实践后改为学习中医的。他们出于两种情况,一种是热衷于东方古老的中医针灸医术,对它们的神秘疗效怀有一种崇敬感,一种是由于德国医生的失业率很高,迫于生计,被迫改为学习中医的;但前者远远高于后者。当然,在德国医生的行列中,不乏也有一些中等专业学厉者,他们经过艰苦的努力,自学成材而成为医生的。在临床医疗中,德国医生把针灸作为临床治疗的一种方法或手段,诊治病人既用西医疗法,也用中药和针灸,以便争取治疗更多的病人。

  德国的医疗仇构设施比较完善。据不完全统计,仅汉堡一个城市就有国立医院3000多家,私人诊所1000余所。但正规的针灸医院、诊所、门诊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针灸治疗只能附属于其它科室。如内、外科,也有医院把针灸放在理疗科。针灸治疗不允许收治住院病人。保险公司也不批准报销住院针灸病人所需的一切费用。德国公民享有优惠的医疗保险待遇,办理医疗保险卡可以申请加入国家保险公司,也可以投保于私立保险部门。到正规的综合性医院进行诊治者,无论是入哪个保险都会根容易地得到保险公司批准而按比例报销。如加入国家保险公司业务的病人申请去私人诊所看病,通常不予批准报销医疗费用。故在私人诊所中,一般都要支付现金。德国的收费标准是由国家统一制定的,有一本详细的收费手册,手册包括有各个方面,各种条款,并标有各种编号。医院中收费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付现金,一种是公司走帐(相当于我国企事业单位与医院所签订的合同三联单)。收费标准为保险公司走帐;单纯针刺十分钟以内的按编号167号收费,针刺留针20分钟者按编号9673×0.9计算。在上述针刺基础上适当廷长时间,并辅有其它治疗的,按9672×1.8计算。如果针刺时间过长,且难度加大,按9672×2.3计算收费。现金收费:单纯针刺30分钟者,每人次收费8ODM(马克),其中经过保险公司批准已办理傈险卡者可按比例分配个人负担3ODM(马克),保险公司负担5ODM(马克),其它按标准类推。如果是在国家机关、医院、学校工作的职工,个人负但的费旬要少于3ODM(马克),所在单位帮助支付一部分。当然有少数病人是免费的,如儿童诊治是全部由国家来承袒的。

  在德国,由于国家的经济状况不够稳定,因此相应的收费政策也在不断的变化。目前收费是这种情况,几个月后就可能会发生变动。不过针灸治疗还是为医院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例如约翰尼特.布拉姆舍市立医院与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合作建立的针灸培训中心,它依附于外科,虽只有八张病床,但在成立不到二年的时间里,日门诊量就已达到60人次,高峰时达刭80人次。医院月收人均在20万DM(马克)以上。

  在德国,病员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有所变化,通常春、秋季多,夏、冬季少。尤其是夏季旅游季节,只要不是急病,人们是尽可能不看病的。他们的首要任务是出国度假。冬天天气寒冷,对于针灸这一直接接触皮肤的特殊治疗手段来说,病员就显得更少了。此外,德国假日颇多,无形中又减少了患者的治疗次数。尽管这祥,中国针灸医生与本国和他国医生相比,病员情况要好得多。这是因为中国是针灸的发源地,当地居民普遍认为中国医生的医木高明,有一定的号召力。其二,大多数中国针灸医生都是公派出国,与当地医疗机构签有合同,故德方在中国针灸医生到来之前都较好地利用当地的报刊、电视等媒体进行宣传,扩大中国针灸医生的影响面,这无疑为病员的来源打下了较好的基础。1988年,著名汉学家文树德(P.U. Unschuld)兴奋地说:“中西医相遇300年来,从未象现在这样相互注意过,二者均发现了自已所缺乏而又被忽视了的财富“。不少注册医生热心研究自然医学,德国自然疗法医生联合中心的学术气氛活跃,创刊《自然疗法医生杂志》介绍饮食疗法、水疗法、运动疗法、调节疗法、植物疗法、顺势疗法、针灸疗法、中医疗法等非常规医学的临床应用。针灸在一些大学已被纳入医学课程,堂而皇之地搬上最高学府的讲坛。

  在德国,针灸疗法涉及内、外、妇、儿等多种学科。除了必须急救手术外,大部分疾病都可以采用针灸治疗。如:颈谁病、面瘫、带状疱疹、心绞痛、美尼尔氏综合征、脑血管意外、精神分裂症、血管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痛、顽固性风疹、高血压病、失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哮喘、过敏性鼻炎、皮炎、耳聋、耳鸣、荨麻疹、痛经、不孕症、急、慢性胃炎、肠炎、咽喉炎、中风、帕金森氏综合征、脱发、阳萎、子宫发育不良、糖尿病、腰腿痛、风湿性关节炎、脑动脉硬化、神经官能症、忧郁症、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以及减肥、戒烟等。其中又以过敏性疾病(过敏性鼻炎、哮喘)、头痛、耳鸣居多。这可能与德国的工作紧张,生活快节奏、竞争意识强、社会压力过大有关。在德国,过敏性疾病都是用激素治疗,效果不太理想,且有副作用,但许多病人还必须长年依赖它,这无形中直接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而用针灸治疗有效率可达90%以上。德国医生治疗头痛通常是用止痛药,疗效也不理想,用针灸治疗后效果显著,尤其是对血管神经性头痛,有效率高达100%。耳鸣是德国青少年乃至中年人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疾病,一般使用镇静药或输液等手段,有条件的医院也做高压氧,虽能收到一定效果但易反复,而用针灸治疗则免除了不必要的痛苦,身心榆悦,患者十分满意。

  德国针灸医师临床诊断有两种方法。一部分医师引用我国中医辨证之方法,比较注重八纲辨证、病因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和十二经络辨证,有的放矢。另一部分医师则为西医诊断,中医治疗。这些医师在诊断病情明确之后,像背中医方剂一祥,什么病用什么穴位,治疗中比较机械地使用穴位,而对中医所注重的表里、寒熟、虚实、阴阳和经脉病候等辨证纲要理解不深,往往对针刺主穴选用比较得当,而忽视了对辅穴的加减。在临床治疗中,针灸医师一般以针刺为主,辅有电针、神灯(TDP)、梅花针、拔火罐等,偶有极个别医师采用灸法。但绝大多数德国病人不欢迎用灸法治疗,他们不喜欢艾灸条浓浓的烟味,如临床上必须使用时,也要给病人提前说清楚,作好工作,征得同意之后方可使用。 

  在临床治疗中,针灸医师全部使用一次性针具,原因是考虑到针具清洁卫生,避免交叉感染,又能给医院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大多数病人对针感反应灵敏,通常采用轻刺激即可达到预期效果。在针刺过程中,有些医师给病人也做一些推拿、按摩,目的是进一步增强针刺效果,还可缓解一下部分病人对针刺的恐惧感。有时,针灸医师也给病人开一些中药方,方剂的组成十分简单,这主要是考虑到德国的药店虽然很多,但能买到中药的药店却廖廖无己。市场上中药的分布很杂乱,肉桂、豆蔻、茴香等在调料市场上出售,菊花、玫瑰花、月季、芍药等隶属于花店,葛根、莲子、大枣、红小豆、绿小豆等又作为食品卖出,只有人参、枸杞子、当归、川芎、红花等在药店里才能买到。为此,德国没有中药的大市场,中药饮片直接从中国进口很难,必须通过欧洲共同体方可进入。因此,中成药一般是随行携带或从其它渠道购进,并非直接来源于中国出口。在德国,中药的品种与数量十分有限,当地的中药零售价格要比国内同类药品高出10倍以上。尽管如此,患者还是比较相信中医,认为中医是自然疗法,既能治病养身,又无毒副作用。常常有一些病人在针刺之后主动要求开一张中药方。

  中国针灸在德国享有较高的地位,许多患者对此的喜爱与信赖之情常常溢于言表。如:schliook. chriestol女士,37岁。患右面部三叉神经痛三年多,曾走后求医40余位专家,每日服用卡马西平,trgurit等多种止痛药均无效。于1997年2月3日来到针灸门诊。查体:右面部三叉神经第二、三支有触痛,并伴有自发性的电激样疼痛,面色无华,颧部稍红,口腔溃疡,舌质红,苔稍厚微黄,脉弦细数,辨证为肝胃火热。经过1个多月,20余次针灸治疗后,疼痛基本消失。以后每周针刺1次巩固疗效。3个月后痊愈。患者非常满意,邀请中国大夫到家作客,并照相留念,彼此成朋友。 

  又如一位名叫Werperberg marianne的老妇,52岁,主诉耳鸣、失眠3年,每天几乎都出现双侧耳鸣,时轻时重,重时伴失眠,面色无华,舌体胖,质淡,苔薄白,脉细弱,辨辨证为脾肾两虚。针刺时以调补脾肾为原则,取穴:百会、神庭、翳风、外关、合谷、血海、三明交、太溪,隔日1次,治疗6次后耳鸣、失眠开始减轻,治疗6次明显好转,2个疗程以上症状基本消失,临床疗效良好。 

  一位名叫Mohruig fiedel的先生,49岁,近10年来无明显诱因持续性头痛、失眠、头晕,严重时伴有恶吐,常服用止痛药,药量逐渐增多,药效随之下降。于1997年7月16日来T.C.M门诊就诊,同时要求戒姻(嗜烟30余年,每日吸烟2~3盒)。查体:面色灰暗、舌质厚,苔黄,脉弦微数。辨证为肺胃热盛。治疗原则:清泻肺胃热邪,安神、镇静、止痛。针刺取穴:百会、神庭、风池、头维、太阳、合谷、神门、丰隆、行间;耳穴(神门)。针灸方法:风池、合谷、丰隆用泻法。耳神门用强刺激,余穴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0分钟,隔日1次。治疗6次后头痛减轻,已停止吸烟,第10次治疗后上述症状明显好转,2个疗程后完全治愈。患者兴奋至极,用鲜花奉献中国医生表示感谢。 

  中国针灸以其博大精深的哲理、医理赢得了德国医生的敬仰,以其富于临床实效的操作技艺使得越来越多的病人开始对针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稍不尽如人意的是仍有一部分医生对中国针灸尚存疑惑,在普通百姓中亦有类似感触,这可能与一些未经过正规系统的中医教育、医疗水平低下的谋生者在德国的出现,给中国针灸在该国的飞速发展设置了障碍,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认识。 

  中德两国医学交流日益频繁,每年都有数批医务工作者到中国中医院校、医院、科研机构进行考察、学习。尤其是近年来,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国际针灸培训中心每年都有5~6批(20~30人/批)德国医生接受为期3周的针灸培训。中国医生则在德国定期地为患者医疗服务、为德国医生讲学、带教等。如北京国际针灸培训中心的纪小平、胡金生、庄家秀副主任医生,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门诊部的刘爱华、刘家瑛副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的王福海副主任医师等。 

  目前,在德国工作的中国针灸医师有数百人,大多数医师为公派出国人员,只有极少部分投亲靠友,经过艰苦的努力,逐渐立足占有一席之地。他们的工作合同期限短则一月,多则数年。中国医师与其它国家医师一样,只能在德国工作,没有申请执照的权力,不能独立开业。如果非要取得开业的权力,必须加入德国国籍或取得长期居住权方可行医。 

  德国还没有为中医大开方便之门,中药没有进入公立医院,市场上也没有专门的中药店,针灸医生诊治疾病只好以针刺为主,偶尔开个中药方,也多以钦品为主,如菊花茶、薄荷茶、姜枣茶等。正规一些的中药方只有在部分私人诊所内才能抓到,他们的进货渠道多是从第三国进口,数量有限,且多以中成药为主。但可喜的是,1996年10月,中国中医研究院和德国卫生部门就中医药在德国开展合作的可能性进行了有益的探讨。1997年6月,布拉姆舍医院内己动工兴建了针灸门诊综合大楼,明年五月即可投入使用。该大搂可为病人进行一条龙服务(有门诊、病房、康复中心等)。此外,这里服务设施齐全(设有花房、宾馆、游泳馆、餐钦),交通便利,每星期一至五8:00——17:00全日门诊,可全方位为患者服务。这座大搂的建立,为中国针灸在德国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1997年11月,据非官方人士透露,近期德国政府初步批准中医可纳入该国医疗保险报销范围之内,这无疑为中国针灸在德国的合法地位得以承认和重视。 

  德国的中医药学术组织已达48个,居欧洲国家第二位,高于英国(31个)。主要的四个组织容纳原西德部分的8000多名会员,他们均有医科大学学历,经考试取得注册医生资格,并开展了日常针灸业务。据针灸生产厂家估计还有1万余名医生常常使用针灸疗法,多在私人诊所工作。90年代,全德中医针灸学会、协会、研究所、门诊部急增,l991年3月魁茨汀中医医院正式开诊以后,形势更好。资料显示,70年代对汉堡、慕尼黑两所大学教授的调查表明,仅有6%的人认为中医针灸是有价值的,而1991年2月德国《医生之页》周刊发表的调查结果是90%的人认为针灸可作为临床治疗的一种方法,39.3%接受过针炎治疗,70.4%愿意试用针灸疗法,应用针刺麻醉的手术已达3万例,不少大医院如慕尼黑心脏中心、慕尼黑马克西米兰大学外科医院、杜塞尔多夫大学颔面外科门诊部、海得堡大学医院、吉斯的尤斯图斯医院、莱比锡大学外科中心等均开展了针麻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专家估计,90年代初,全德使用中医综合疗法看病者约1.6万医生(指正规医生Arzt),0.8万名“传统医生“,其中80%加入了各种协会、学会,中医诊疗量每年2000万人次以上。中医、针灸从业人员属于所谓“传统医生“德文为Heilpraktiker即从事非常规医学(非西医)的人,德文辞典解释为“未经国家考核但持有开业执照的行医者“,贬义译名“哈派客“,他们没有处方权,所用药品费和其它治疗费常常被保险公司拒付;因为那不属于法律意义上的“医疗行为“而不受法律谋护。德国的传统医生种类繁多,以顺势疗法最盛,这是由德国医生哈尼曼(Hahnemann,公元1755-1843年)于公元1796年所创,常用少量植物、动物、矿物等天然物质激发人体反应性和免疫力,从而达到生理平衡或却病延年的目的。顺势药主要是多种地产植物药,销售药品2.4万种,销售额占德国药剂总额的2.6%,并有增加趋势,儿乎所有的药房(98%)均能畏供“顺势药“,顺势医生1.6万人左右。 

  德国传统植物药物疗法(或称自然药疗法)长盛不衰,民间常以之治疗小恙,往往不经医生。1992年的一项报告称,德国市场有12.6万种药剂,其中植物药7万种(包括茶剂4万种),植物药的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20%以上,价值30多亿马克,其它传统疗法如人智疗法(德国人Steiner,1920年所创);信念疗法(据说是全身放松,默想肿块已消,肿瘤将愈,可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食疗、微生物疗法、针灸、中医综合疗法。传统医生甚至还包括修脚匠之类的土医。他们的开业非常简单,无需医科文凭,只要通过当地卫生局举办的考试即可,这种考试由西医师主考,内容是普通医学常识如人体解剖知识消毒法、卫生法规、经治疾病范围(许多疾病,尤其是急症必须西医在场方能诊冶)。再者,就是符合一般就业条件:成年公民,中学以上文化程度,无犯罪前科,无道德败坏行为,身体健康,头脑清楚(智力正常),不兼营其它职业等。因此,传统医生开业执照满天飞,鱼目混珠、良莠不齐,以至于近年政府的管理措施也有些加强。1993年以来,药政管理部门整顿削减外药进口,这对欧洲经济共同体国家植物药影响不大,而对中草药西进有些影响。医政管理部门公布“治痛单位名录“,计有139个医疗单位获准开设疼痛门诊,包括私人诊所、门诊部、公立医院、研究所等医疗机构。在德国27所大学的门诊部中,有19个开设了针灸止痛门诊。在这种定点的针灸洽疗单仁治疗的费用一般都能报销,由有关医疗保险公司支付。 

  中医药在德国的地位逐渐提高,中德合办的医疗机构不断增多,医疗保险组织多已支付部分治疗费用,政界与公众的呼声日渐增高,德国、医学界也出现了有益的分化,德国“联邦医生同业协会“与我国中医界交往合作的形势看好,有些人积极学习中医,并认为应掌握与运用中医的医学原理和哲学思患指导临床实践。70%以上的人预计中医学在德国立法方面会受到更多重视。 

  在德国推广和发展中医药的障碍和不利因素有: 德国是个社会福利很高的国家,自卑斯麦时代起就建立了全民医疗保险制度,从大人到小孩都要参加。德国的医疗保险公司是大资本家开的,无论是法定医疗保险公司还是私人医疗保险支付之外的范畴,这就给中医在德国的推广带来了极大的障碍。但目前德国各大医疗保险公司都已相继承认了针灸为一种治疗手段,并给予报销治疗费用。 

  在突破德国医疗保险制度方面最成功的例子,是位于德国南部巴伐亚州魁茨汀中医院。该院的成立是经巴伐利亚州政府批准,由德国企业家安冬.施道丁尔先生与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属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合作创建的私人医院,作为在德国的第一家示范中医院,现有中医师、药师、护士、翻译等中方人员18人,承担着中医的医疗、教学和科研三项任务。该院是1991年3月18日开业,同年8月与巴伐利业洲医疗保险联合会签定了医疗保险合同,在该州的合法保险公司均有法律效力。在德国,该院是第一家,也是唯一的一家可由保险公司支付医疗费用的中医院。保险范围包括“中草药“、“针灸“、“气功“和“推拿“等治疗手段。同时,在该院工作的中方医生而参加德国的医生联合会。据说作为一个外籍医生参加德国医生联合会是少有的,在德国必须是德国正规医学院毕业,经过实习并取得正式医生资格者,才能参加德国医生联合会,“德国医生联合会“中大多数人对中医持反对态度,他们宣传中医不科学,但越来越多的德国医生认为,中医理论虽然还没有得到科学的证明,但中医的治疗方法很有效,可以应用,因此他们组织起“针灸学会“,并力求保险公司给予承认。 

  中医治疗病人主要靠中药,介中草药尤其是中药处方还远远没有全面进入德国市场。日尔曼民族是个具有保守心态的民族,人们重视病例,默守成规,通常都是祖孙数代不换诊所,加之德国医术高明,通疾病大多数药到病除,他们对一些不同于西医治疗方法是难以鼓起勇气来接受的。 

  德国人讲究哲理,事事都要在理论上、逻辑上得出一个解释来。然而中医是一门涉及中国哲学观的学科。目前,很多理论、概念上的翻译,是很难让德国人以及德国医生理解和信服的,还有待于我国中医学家和语言学家努力去探索和完善。德国是个以肉食和乳食品为主要食品的国家,因此,人们普遍营养丰富,身体素质较好,德国人吃药是为了治病,但没有时补的爱好。他们对中医强调进补之类不感兴趣,也不象中国人那样一补就灵。辨证施治是中医的灵魂,但由于德国人生活习惯和人种的不同,给中医的辨证施治带来很多困难。德国打针吃药已相当现代化,口服的瓶装药丸已经罕见,一般都是盒装水泡服片剂,药片的体积也很小。有古怪中药味的汤剂和体积过大的中药丸,德国人是难以接受的,而且中药汤剂的煎熬过程和火候也是西文人难以掌握的,中医药要在德国推广,必须顺应当地人的生活习惯走本土化发展之路。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