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运十之死 历史认知

●运十的由来


1970年8月中央下达生产大型飞机。

1985年2月代表着中国大型飞机制造最高水准的“运十”项目被终止。

历经21年余,在现今信息横流的网络时代,“愤青”们以当世孔明之口吻直指当年的决策者之“误国殃民”。他们一致的指出,如果当年“运十”没有下马,当今世界上空将出现“空客”“波音”之外的第3家大型飞机。事实有可能这样,但这将是以怎样的代价去实现,怕是“愤青”们没有去想或者说无法想像的。



以下是“运十”从开始立项到终止的大致历程:

1970年8月毛主席下达生产大型飞机指示。

1973年6月27日,国务院、中央军委作了具体批复,并提出研制要求:以美国1970年版的联邦航空条例FAR-25的要求为设计基准进行自行设计,技术上相当于60年代中期的国际水平。运10飞机的设计技术要求是,航程7000公里,时速850-900公里/小时,飞行升限12000米,起飞滑跑距离1300米。机上装有4台涡扇8发动机,单台地面静推力8165公斤,试制批先装同类型进口发动机。

1975年基本完成全机设计工作,共设计图纸14.3万标准页,编制技术条件211份,提供技术报告789份,开展各类课题研究171项,编制并应用计算机程序138项,编写各种技术手册约200万字。

1978年11月,第一架飞机全机静力试验一次成功

1980年9月,第二架飞机首飞上天一次成功,在以后的4年半时间里,运10飞机进行了大量科研试飞,证明飞机具有良好的操纵稳定特性,飞行性能达到预定的设计指标。其间,曾飞到北京、哈尔滨、广州、昆明、合肥、郑州、乌鲁木齐、成都等地,并7次飞到拉萨,为驻西藏部队和自治区政府运输了大量急需物资。

1985年2月飞机停飞。



●纵观指责“运十”下马的理由:


1. 精英误国:决策者的忙盲目决策导致。

――――一般这样说的的人都是头脑发热,即没有实际的证据证实,也没有提出令人信服的推断。

2. 决策者为了贪污(因为采购国外飞机可以拿回扣,自己研制的话即是有灰色收入也到不了行政决策者的手中):

―――――这种说法符合国情(贪污横行的现状),但是拿一国之战略来满足个人私欲,这种推断未免太过大胆。

3. 因3000万油费无法筹集,运十停飞。此后国家开始花费巨亿资金,大规模引进麦道飞机、波音飞机。

―――――这种说法更是无稽之谈,如果飞机能够飞,就能够产生利润,这种放着明摆的利国利己钱不赚的事情还筹集不到款项,实在是没有说服力。

4. “运十”造出来后买不掉:中国民航似乎有点不相信中国飞机,不愿买中国飞机的传统。为什么不愿买中国的飞机,真的是为提高经济效益吗?一位专家苦笑反问:你知道每买一架外国大飞机,我们能有多少人出国吗?约200人次出国考察、学习、培训等等。

―――――这说法太奇怪了,难道是民航的老大买国外的飞机有回扣么????

5. 科研经费由70年代1.3%下降到80年代的0.6%,经费不足导致下马。

―――――这是比较有可能的事情,当时中国正处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处在百费待兴的状态,而运10却是一种需要大量经费才能研制的大飞机,对当时的中国来说,是难以承受的。

6. 美国不支持中国研究大型飞机,导致技术上无法实现下马。

―――――不可否认“运十”从立项开始到首飞成功,里面有太多的美国因素,(在当时“空客”也是刚成立不久,好像与运十的立项时间差不多,大飞机的制造技术只有美国比较成熟。)开始的2.5架飞机均使用的是外国的发动机,如果美国不乐意中国造大飞机的话,以当时的状况,除了停飞,中国别无选择。

7.“空客”成功的政治策划。

―――――空客的立项是与中国大型飞机立项差不多的时间,如果中国大型飞机没有停止且研发顺利的话,那么现在大型飞机市场该是3分天下,而不是现在的2强争霸。所以有理由相信这有可能。

8. 猜想:中美某种战略上的交易?!(面前本人在网络上还没有发现这种推断,只是自己凭空猜想)

―――――80~89年可以说是中美在战略上(反苏)的蜜月期,2国在某种交易下达成协议,(或者说美国成功的让中国放弃了大飞机项目)毕竟大飞机项目有非常大的军事因素,中国放弃绝对是美国所乐见的。


●“运十”下马的后果


在“愤青”的眼里,“运十”下马好像是天塌下一半似的。其实从我的了解上看,不然。“运十”的下马固然可惜,但是并不是如大家所说的中国的大型飞机项目从有到“0”这样的。“运十”虽然是中国的“运十”,但其能够代表只是美国60年代的水准,而且是在美国的帮助下制造的,中国真正的拥有多少技术水平在其中还是个未知数(我个人认为很少),在目前大家公认“运十”在研制中的成果如下:

1.国内首次采用FAR-25为设计标准,突破了过去一直沿用苏联规范的局面。

2.国内首次采用“尖峰”型高亚音速翼型。

3.国内首次全面采用“破损安全”、“安全寿命”概念设计和分析飞机结构。

4.国内首次采用全翼展整体油箱(最大装油量达51吨),首次研制出大容量气密客舱(最大容积达318立方米)

5.国内首次成功地采用机翼下吊发动机的总体气动布局。

6.国内首次采用由调整片带动操纵面的气动助力操纵形式,省去液压助力装置。

7.国内首次进行规模较大的全机各系统地面模拟试验。

8.全机选用新材料76项,占18%,选用新标准164项,占17%;选用新成品305项,占70%。这些新材料、新标准和新成品为民机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9.国内首次全面地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型号设计,编写了计算程序138项。

10.国内首次按FAR-25要求组织了大型客机的研制试飞(共飞行130架次,170小时)。

以上的成果真的是那么的大么??


●我对运十的认识过程


最初了解运十是在某论坛看到了程不时先生关于运十的文章,那时的感觉如楼主一样,认为运十下马的决策是误国误民。但是,值得庆幸的是,在我第再次拜读次文时却发现该文从始至末仅仅提出了运十在试飞时的一些技术问题,其它的问题却全部回避。这让我有了了解更多运十的冲动。后来在网上相继查找了一些资料(实在抱歉,对有些文章的作者没有记住),发现程先生的文章实在是片面的,不足以证实运十的前途是否有光明存在。更多的在文章中传递出了一位老科技工作者对这项目半途下马的遗憾和悲伤---这是很煽情的,我理解这种情感,但并不等于接受他的观点。

关于我为什么支持运十下马,在之前的帖子中已经做了不少说明,这里我只是想对你们说下运十有几个“硬伤”,这几个“硬伤”到现在还没有得到公开的资料解释,大家仅为猜测,不同的人猜测不同的结果得出不同的结论,也就有了不同的态度。


1. 运十在开始立项选择参照的对象并不是波音707, 1970年7月,172厂马凤山介绍了初步考虑的三个方案:1. 采用轰六翼型,机身参考三叉戟,三台发动机尾吊;2. 用四台发动机尾吊;3. 用四台发动机翼吊。然尔,时过1个月之后,根据上海方面意见,又准备了参照波音707布局特点的第四方案。而最后选择是第4个方案。

试问:当时中国已经生产了Y7、Y8有了苏式飞机的生产经验及一些相应的技术。但,为什么最后的决定却是生产美制的、我们没有丝毫基础的波音707布局的飞机??这决定难道就是所谓的知难而进么???难道不就是这样的这样带有明显的政治上的丝毫不考虑技术上的决定給后来的运十下马埋上了伏笔么??


2. 中国当时制造飞机最成熟的是西飞,选择却在上海的5703厂(当时是海军修理厂啊!!)制造。有人说(资料上还显示是毛主席说的),上海的工业基础好,要在上海建立飞机制造和维修中心。

试问:这是不是又是舍近求远,知难而进呢?上海工业基础好,这是事实,难道不可以将一些适合在上海造的部件給上海呢?―――这样的决定同样給运十的发展开了个不好的头。


3. 运十的第一批技术人员,1970年9月支援上海的172厂、空一所、605所3个单位150名技术人员抵沪,建立旅客机工程设计组,由5703厂领导。1971年2月陆续从各地支援上海的人员369人到达…………经过全国十几个部委近300多个单位的协同工作和13,000余名科研人员的辛勤努力,运十01架机体于1978年11月顺利通过静力试验。

试问:运十当时在全国调兵遣将,这些人员都是技术科研人员啊,我想都是原单位的精英吧,如此为了运十调用全国资源,难道不会影响其它项目么,Y7、Y8、J7、J8怎么办???凉拌啊!!!!!!!!!!!!!!!!!!!!


4. 程不时先生在他的文章中分析了运十重量效率问题,及其它一些帖子中分析了运十首飞后的一些技术问题。但是没有看到关于运十核心问题――重要部件自制的强有力的解释。

试问:各位看官,你们有否看到程不时先生关于运十部分重要部件无法自制的问题的分析及解决之道,有的话,请赐读(是真心真意的,因为本人的确想看)。重要部件的购入会导致这架飞机的成本超高。


5. 关于运十的市场。运十是民用机,不可能不考虑市场。1981年,民航总局报告运十“运十型飞机基本上是测绘仿造波音707/720型飞机,改换了机翼,缩短了机身,减少了起飞重量和商载。即使运十飞机达到了波音707型机的水平,也不过相当于六十年代初期国外第一代喷气客机的水平。”“运十飞机还有不少重大技术问题有待解决”,“要能投入航线使用还要经历一个较长的时期”,“目前还缺乏足够的资料对其技术经济性能恰当的评价。”“由于能源危机引起油价上涨和85年国际民航组织将对超过噪音和烟雾标准的飞机实行限制,波音707飞机已属淘汰机种”,“因无订货已在1979年停产。”“我局有波音707客机十架,因利用率不高,还可用20年”。“民航去年(指1980年)年初十年规划设想中没有再添购此类飞机的打算。”。但在同年。民航总局表示不愿采购美制dc9-80。

但是看官们也可以看出,民航总局提出的理由不是无稽之谈啊!!!但是是什么迫使运十还要继续呢???


6. 1983年10月:国家计委副主任甘子玉召开会议,参加会议的有财政部、民航总局代表,上海市薛德馨、三机部胡溪涛。上海市提出,将第三架散件的飞机装出来,需资金3,000多万元。会上民航明确表示不要此飞机。三机部表示,应将03架搞出来,以后要看有无用户。甘副主任在会上表示请财政部平衡国家财力而定。会后,财政部通过调查认为,这种飞机要变成商品,不是花3,000万元,还要较大的投入,而且没有用户,因此明确表示不同意筹措3,000万元。此后,国家对运十飞机研制没有再投入资金。这次会议没有形成文件。但由于没有资金投入,运十飞机研制实际上也就不得不下马了。

呵呵,大家看到没有,很奥秘的东西,国家部委会议竟然“没有形成文件”!!!!从运十试飞到1985年之间,众所周知,国家领导人邓#小#平、胡#耀#邦均明确指示过要搞下去,但是运十却是因为3000万搁浅。这是谁的决定??谁????那么,大家好好想想吧,如果运十没有问题会停的下来??至于是什么问题,坊间一有很多传闻,最为流传的是民航总局沈图害的。试问,沈图有那么大的能耐么???这是***、胡耀邦指示过的啊!!!那会是谁?邓#小¥平自己??如果真是他的话,那么说明了什么?楼主自己去思考吧。补充一点,你可以因为自己的政治取向怀疑领导人的决定,如果你要怀疑他的智慧,那么你。。。。。。。



●是“运十”下马不值得惋惜的5个理由


1.“运十”是在良好愿望下产生的畸形儿。

中央领导在70年代初期提出要造大飞机,所参考的对象不是波音-707,而是在当时我们在制造出苏式的运7、运8的基础上,仿图-124的中远程运输机,在西飞造。后来在中美关系由对抗走向合作的氛围影响下,转仿波音-707,并将制造地点转移到四人帮的大本营上海的海军修理厂(当时该厂没有飞机制造经验和设备,完全是另起炉灶)。而对于仿造美制飞机,中国一没有经验、二没有技术,很大程度上依靠美国提供帮助。这也給以后停飞埋下了隐患(技术上的)。

――――这样的开始造就了“运十”从一开始的畸形。


2.研发“运十”严重干扰了军用运输机的发展进程

“四人帮”(可能不全是四人帮的错,但是现在都算在他们头上了)为了所谓的面子工程,争创“样板”,树“丰碑”,搞“典型”,在当时设备和资金极其匮乏的情况下,四人帮将用于运-7和运-8的生产经费超计划挪用于变了味的运-10项目。特别恶劣的是在当时面临苏联威胁的情况下,还克扣用于空军装备其主力战机歼-7的经费。当时歼-8样机已于一九六八年完成,由于运-10也挤占了歼-8的研制经费,也拖延了歼-8成军的进程。

――――研制过程的畸形,对中国军工的发展造成阻碍,后果在后来的越战中可观一斑。


3.“运十”先天的不足注定了它是吃力不讨好的角色

上飞的同志克服了种种困难造出了运十样机,由衷的让人敬佩,但是由于运十先天的不足(技术上的),发动机,惯性导航系统,自动驾驶系统,多谱勒雷达,单边带电台,自动监测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等众多设备均需要外购,这些设备单独购置又极其昂贵,一架飞机完成组装不是几千万可以拿得下来(其单机成本比当时购买几架波音-707还贵),且这些飞机(成形的2架飞机)还不具备投入航线使用的条件。他的命运似乎被注定要半途而废。有人说,研发飞机的成本自然要比买成品飞机贵,不错,是这样的。但是我们研发的飞机我们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便宜下来(那些部件自己不能够独立制造)。


4.对于国家来说,“运十”是个无底洞,谁也不清楚还要投入多少钱

同期开始研发大飞机的还有空客,空客在早期也是被经费困扰,后来在欧洲几个国家联合投入的情况下才得以持续。而中国在当时压根没有这种经济实力,有人说在文革那种困难下我们可以搞出2弹1星,为什么当时不行?是啊,如果当时全国回归文革时代时的政策我想也许还真的能行,但是历史告诉了决策者,不容许他这样的回头。因为那是以亿万百姓的幸福做代价的,我想,就是愤青如你也不会赞美现在的朝鲜吧。


5.历史的发展告诉我们,决策者的决策是无比英明

有人在控诉买办精英断送了运十,这不可能!运十这么大的项目的停止不可能由一个民航局长能够掌控,在当时的情况下没有***的指示我想任是谁也停不下运十。而事实证明这个决策是无比英明,因为即是在85年不停,在后来的89年及苏联解体后,事实都证明了想不停都不可能――因为没有美国就没有运十,运十并不全部是中国的。

“运十”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是在2000年运十首飞20周年纪念活动掀起的,参与运十的老一辈工作者对运十无比怀念,那是人之常情,但是我弄不明白,那些自以为是的愤青们为什么就如此愿意随波逐流的宣泄自己的感情,难道,愤青的感情是廉价的么??!!

再者,运十在停飞后,运十的队伍并没有完全解散,而是集中一部分在研制支线飞机。



“运十”下马是件遗憾的事情,但是还没有遗憾到念念不忘的程度。况且当前中国大飞机项目又开始了,这次不象是21年前那样的环境,而是“天时、地利、人和”一切应有尽有的状况下,看的就是决心了。我们如其痛惜“运十”下马,还不如把热情寄托在新的“运X”上。



以上部分内容引用的资料来自: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 1998年6月 运十飞机研制大事记

程不时先生的文章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