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凝固在纪念碑上

一家之言,细品清茶浊酒; 大家之路,阅尽江北海东。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在法国巴黎北部不到200公里的地方,有一座小镇叫阿拉斯Arras,在小镇的北郊有一片高地叫维米岭Vimy Ridge。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这里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地方,只是在军事地图上有一个小小的标记:145号高地。

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前一年,在这片高地上发生了一场重大的战役,史称阿拉斯战役,而加拿大人则称其为维米岭战役,因为这是加拿大军队在世界大战中打得第一场最漂亮的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15年到1917年初,德国军队一直据守在维米岭一线,英国和法国军队以伤亡15万人的代价也没能攻克,只好让加拿大军队来试试。加军把当时所有的兵力都投了进去,4个师10万人在1917年4月9日复活节的拂晓进攻,激战了四天,一举夺下了维米岭,德军伤亡2万多人,加军的代价也不小:3600人阵亡,7000多人受伤。

在这场似乎是无法胜出的战役中,加拿大军队的胜利,既鼓舞了英法军队的士气,同时也提高了加军在世界战争史上的地位。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经法国和比利时的同意,加拿大决定在8个主要战场上树立同样一座一战纪念碑,以纪念在一战期间牺牲在法国和比利时国土上的加拿大士兵。

1922年,法国政府为感谢加拿大做出的贡献,将维米岭战地遗址共91万平方米的土地永远赠给了加拿大人民。

加拿大政府向全国征集纪念碑设计方案。方案征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只提供设计图,共收到了160件作品,评委们从中选出17件进入第二阶段。第二阶段给每个设计人500元让其制作三维的石膏模型。最后,沃尔特.西摩.奥华德Walter Seymour Allward的方案脱颖而出。

沃尔特的方案是如此新颖并极具震撼力,以至于让专家们改变了原先计划在8个地方建同一样纪念碑的设想,决定将沃尔特设计的纪念碑只建在8个地点中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地方,即法国维米岭的145号高地,并将其命名为:加拿大国家维米纪念碑Canadian National Vimy Memorial。

纪念碑的建设施工是异常艰难。高地上到处是战壕、掩体、弹坑,还有大量的弹片以及一些没有爆炸的炮弹。纪念碑的基座和塔体,除钢筋混凝土外采用的石灰石,全部是从南斯拉夫一个古老的采石场运来的。工程经历了11年,终于在1936年竣工。

1936年7月26日,英国国王爱德华八世亲自主持揭幕仪式,并和3000多名当年参战的加拿大老兵一道为纪念碑揭幕。加拿大和法国两国士兵在纪念碑前列队致敬,英国皇家空军编队在纪念碑上空飞过。成千上万人聚集在纪念碑周围,沉浸在对历史的追忆和对英雄们的怀念之中。

纪念碑上刻着在一战中牺牲在法国战场的11285名加拿大士兵的名字。许多一战老兵和阵亡士兵的家人围着纪念碑,寻找着当年失去的战友和亲人,在为他们悲伤的同时也为他们骄傲。

一战结束已经快90年了,二战结束都已经60多年了,加拿大政府并没有忘记曾经为国家付出自己生命的人。政府拨款2000万重新翻修了这座纪念碑,在一个星期之前,在距那场战役90年之后,由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亲自主持了翻建后的揭幕仪式。

历史已经远去,但我们不应忘记。正如这座双子锥体型纪念碑的基座上,用英文和法文刻着的碑文:献给在一战期间牺牲在这里的六万名加拿大士兵和他们的战友所表现出的英勇精神。

远远望去,看不清纪念碑上许多细部雕刻,如同久远了的战斗和炮声已经模糊。真正伟大的纪念碑,就是这样,不是展示那段沉重的历史,也不是重温那段残酷的战争,而是让世人珍惜与追求,真正的和平、正义、真理和希望。

我们不会忘记仪式上的那段音乐。来自加拿大温尼伯的一位天才横溢的年轻原住民小提琴手Sierra Noble,站在高耸的纪念碑前,就像站在90年前在战场上,独奏了一曲《战士的挽歌Warrior’s Lament》。

愿这段悠美的琴声,和这座纪念碑一起,永远陪伴着长眠于此的英雄们。

1936年7月26日,纪念碑揭幕仪式现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