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了底下aircraft 和一苇的留言。一点感慨,记录在下面。
说起来,黄碧云的每本书都卖不过两千册,我还在这里巴巴的介绍不停,确实是有
点特立独行的味道。如今写小说的人风起云涌,劈呖啪啦打字的不在少数,真的在
文字底里,让你有闪电劈身那种感受的,寥寥不多,可是,黄碧云算一个。
(原谅有我这样刻薄的读者。风卷残云,手底瑟瑟书页束合的那个瞬间,谁不想握住
的是一颗舍利子呢?况且以我这般年龄,没资本再去追踪热榜娱乐小说,那真是我
杀磨不起的时间。:))
大陆王安忆,台湾朱天文,香港钟晓阳,黄碧云。公认是张爱玲文字衣钵的继承人。
当然了,人人都急着撇清和张的关系,在巨人的阴影下匍匐前进,大概也是极不好
受的。而传奇,到底也不是每个年代都会有的。
包括张爱玲,建国前三十年,在文学史上几乎就是个陌生的名字。应该感谢写[中国
现代小说史]的夏志清教授。明珠再亮,也还是需要识珠人。当时夏给张的排名甚至
是在鲁迅前面,足足四十二页篇幅。(不过他对鲁迅的评价我颇有异议,这点以后再
细谈),对比今天的张热和张在美国做寓公的晚景凄凉,不能不生些感慨出来。
不论天才也好,人才也好,到底是需要一个高山流水的知音伯乐的。一两个有份量
的人,出来肯定他(她),于是众人才摩肩接踵的捧来热读,多半是为了时尚,而不
是因为懂得。人的盲目从众与随波逐流,多在这时候,暴露的一览无余,颇为讽刺。
许多张迷,恐怕连张的文章篇目都说不出来,但是乐得自己是张迷。呵呵,也好。
张爱玲有夏志清,黄碧云有颜纯钩,郑愁予有纪弦,海子有骆一禾。人生得一知己
足矣了。
(想到想到,海子活着的时候,还不如伪诗人汪国真热噪得厉害。海子死了十几年,
到今天还是处在一个相当尴尬的地位。将来重写现代诗歌史,总是要还给海子这个
位子的。)
说到王朔,我并非对痞子文学抱有很大的兴致。不过他巅峰期的那些文字,屁股着
地平沙落雁式,倒也是一番拍手叫绝的风景。我最后读他的一本书,应该是[看上去
很美],转型期的书,文字不再跋扈顽荡,每个句脚都刻意压得死死,丢了自己,又
不成一体,很有些不伦不类。
我等着他十年磨一剑呢。没想到出一本新书,要这样鸡飞狗跳,宣传期譬如发情期,
无关的人也要上来咬一口。自己亦说:这本书,“连他自己都有点看不懂。”愚人
节出了一本天书,真是有点愚弄大众的意思。
至少,我已没了要读的兴致。
想想钱钟书先生,一本[围城]沉寂了三十年,也没有跳出来讲过一句话。后面还有
[管椎集],[谈艺录]作底,想起来就汗颜,连做他的读者都不容易。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海面上最先浮起来的,永远是那些泡沫。
而那些珍珠,深藏海底,永远不擅于兴风作浪。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也怀念年轻时候的王朔。屠毒不浅,到底也培养出了许多愤
青,皮糙肉厚,又站在“我是流氓我是谁”的绝佳位置上,别说是一柄小刀峰,恐
怕就是倚天屠龙上场,也扎不出一滴血来。
原来写博克,不过是为了练练中文。现在,愈来愈清楚,是要尽自己微薄之力,令
那些“伟大”浮出水面。
(在这样一个文字垃圾泡沫横生的年代,真正的文化却被我们随手扔掉了。不是我们
不敬,而是我们不识。怕啊,有一天,我们连鉴赏的能力都没有了,遂将八卦与博
克的文字都当成了文化来跪拜与延传。想起来,真是倍觉心痛)。
周五匆。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