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大地的脊梁——济左巨防(组图) (图)


齐鲁大地的脊梁——济左巨防
日期:2007-04-24  来源:山东画报

策划 李霞 图 陈勇 文 张华松

  夯土为墙的传统发端于黄淮中下游的东方民族,我们的华夏先民正是伴随着沉重的夯点和悲壮的夯歌,迎来灿烂的文明曙光,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历史辉煌。堤坝是夯筑的,城墙是夯筑的,最早的长城——济水东岸的齐长城也是夯筑的。/> 

 

  

  济水,这条地图上早已消失的河流,上古时代却是同河水(古黄河)、淮水(今山东潍河)、江水(今山东沂河)并称为“四渎”的历史文化名川。它发源于今河南省济源县王屋山麓,自西向东横穿河南平原之后,环绕泰山西麓、北麓,向东偏北注入渤海。今山东境内的黄河大致就是原来的济水故道。
 

  在泰山西北山地与济水之间,有一条西南东北走向的狭长的条状低地,是齐国联系中原诸国的咽喉要道,周代的洛道、秦代的驰道也无不经此而过。鉴于其无比重要的交通和战略意义,我们姑且称之为“济左陆桥”。为了保护济左陆桥的安全,早在春秋时期,齐国政府就在陆桥上建立了多座重镇,其中尤以分处陆桥两端的桥头堡——历下邑(位于今济南市老城区)和平阴邑最为重要。 

 

  

  平阴邑,座落在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南面四里的东张一带。这里地当济左陆桥南端的最狭隘处,襟山带水,形势险要。南面不远的陶山(据传是春秋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大商人范蠡隐居所,有范蠡庙和范蠡墓)春秋中前期曾是齐、鲁两国的界山,所以平阴邑一开始就是作为齐国西南边陲的重镇出现的。在平阴城故址南侧,分布着春秋晚期至西汉时期的大型手工作坊遗址,仅暴露出的部分,面积就有
10万多平方米。此外,平阴邑还是齐国重要的武库所在地,可以自行铸造戈、剑等兵器。 

 

  

  然而平阴邑西边地势低洼,济水流经这里,因渲泄不畅,形成了一片名叫“湄湖”的水泊,一千多年前,水面还有方圆四十多里之阔,现在虽然已经淤为一片洼地(今名“孝里洼”,几十年前曾叫“水里洼”),但是通过一眼望不到边的水田、鱼塘、荷池和芦苇荡,却不难想象湄湖昔日烟波浩渺的壮阔景象。为保障平阴邑以及济左陆桥免受水患的侵扰,齐国人就在平阴邑西面和南面修建了一道拦水的“防”,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堤坝。堤坝上辟有供车马行人出入往来的门洞,也就是所谓的“防门”。
 

  据《左传》记载,齐灵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55年)冬,在鲁国和卫国的要求下,以晋国为首的诸侯联军沿着济左陆桥,气势汹汹地向齐国扑来。为御敌于国门之外,齐灵公在平阴集结重兵,并下令紧急加固平阴城外的堤坝,使堤坝更宽更高更长,同时又在堤坝外侧挖掘蓄水的堑壕,作为护城河。于是,这道堤坝就由一般的水利工程一跃而成为军事防御工程的夯土长城。 

  这便是齐国最早一段长城的缘起,也是中国最早一段长城的缘起。正因为齐长城缘起于水利工程的防,所以它本来的名字就叫“巨防”,即便到了战国时代,“长城”的名字叫响之后,“巨防”依然是齐长城的别称。 

 

  

  济水至泰山之间的广大山地,分水岭明显,连贯性也很强,自西而东分别为:陶山——牛山——五道岭——黄巢寨山——界首高地。这一线实际上也正是今日长清与肥城、泰安的分界线。整条千里齐长城基本是建筑在山东半岛南北分水岭上的,这是齐长城借助地形地势地利的一个最为突出的特点。然而泰山以西长城却有违常理,基本不走分水岭,而是绕道分水岭以北,跨过数条谷地河流。谷地中的长城当然也是夯土的,我们推测,这几段巨防也是在原有的分别用以约束峦峪河、黄崖河、南大沙河(古名汉宾谷水)、北大沙河(古名中川水)的一般堤防的基础上修建的,而且修建的时间大致也与平阴邑南侧的巨防同时,否则平阴南边的巨防也就失去拒敌于国门之外的意义。 

  以上推断,虽然缺少直接的文献证据,但是国存亡的历史却为我们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国,妊姓,是附庸于鲁国的小诸侯国。根据新近的考古发掘资料,其都城应该在今长清五峰山一带,其疆域大致相当于今长清中东部山区。《左传》记载,齐灵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60)夏天,国发生内乱,一分为三,宗主国鲁国打者救的旗号,发兵占领了国。然而没过多久,齐国就将鲁国的势力驱逐出去,从此成为齐国的一个城邑。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齐灵公二十七年(前555年)冬天,以晋国为首的诸侯联军攻陷平阴之后,在鲁国和卫国的请求下,又兵分数路,进攻齐国在平阴附近的其他几个重镇,其中的一个城邑就是,可见此时的国旧地已经纳入了齐国版图。 

  在邿国独立和被鲁国占领期间,齐国不可能在邿国的地盘上修建自己的夯土长城。因此可以肯定双泉谷地、马山谷地、张夏谷地中夯土长城的兴建,也是平阴之战爆发前数年之间的事,亦即齐灵公二十三年(公元前559年)至二十七年(公元前555年)之间的事。 

 

  

  总之,泰山西侧的几段夯土长城最初都缘起于水利工程的堤防,则是无可怀疑的,那么我们也就可以根据古代齐国有关堤防的文献记载来认识齐国夯土长城的建筑特点。
 

  《晏子春秋》记载:一日,齐景公登上齐都临淄城东门外的大堤,看到来往行人要费好大力气才能爬上大堤,就对随行的大臣们说道:“这道大堤太高太陡了,为什么不降低六尺呢?”晏子回答说:“我们的先君桓公是圣明的/>君主,管仲是贤明的宰相。因为有贤明的宰相辅佐圣明的/>君主,所以东门大堤才能保留到今天。从前不降低堤防的高度,是有道理的。前些年,淄水汹涌而来,进入广门,水位就在堤下六尺。如果过去把堤防降低六尺,那么齐都早就被洪水淹没了。所谓的古人不轻易改变常法,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由此可见,在古代齐国,堤防建筑是有常法可循的。 

  关于齐国筑防的常法,出自齐人之手的《考工记》和《管子》两书都有比较详备的记载,我们可以据此将齐国修筑堤防的制度简要归纳如下: 

  第一,夏历春季三月是施工的最佳时节。因为此时天地干燥,土壤含水量适宜,凝固力较强,便于捣实夯实;山川涸落,水少流细,便于自河床滩地取土筑堤;农闲时节,便于大规模调集人力;昼渐长夜渐短,便于充分利用工时。而夏、秋、冬三季则不具备这些条件,尤其土壤含水量不适宜于施工。 

  第二,施工之前,工程负责人员要勘测地形地势,并根据对生产率的评估预测,制定切实可行的总体计划,统一调配人力物力,傍水岸依地势分段夯土版筑。这可以说是系统工程思想的萌芽。 

  第三,任何土料依其物理性质,都有保持稳定所必需的边坡。因此堤防建设有严格的工程标准:下宽上窄,顶阔与体高相等,防体两侧坡度均为1:1.5;高大的堤防,坡度还要平缓一些。 

  第四,工程完工后,还要在堤防上栽植荆棘树木用以加固防体;如果遭遇大雨,条件允许,则用覆盖物遮护堤防;常年附土加高加厚。 

  第五,堤防的养护与修补:堤防防护分段责成贫户看守;管理监督则由专职水官负责,包括查验、修补、抢救、征集材料、动员守护等等。 

  齐国人在修筑堤防方面很早就总结出许多的经验,有着严格的制度要求,从中我们发现他们对于土料的工程特性、流体力学原理以及系统工程,都有相当深刻的认识。又由于齐国的夯土长城是在堤防的基础上修建的,或者是按照堤防的工程要求来兴建夯土长城的,所以夯土长城的建筑特点和工程要求基本就是堤防的建筑特点和工程要求。 

 

  

  当然,由于来自自然和人为的破坏过于严重,现存的夯土长城没有一处保留或接近其原始状态,从而也就很难以实物来验证《管子》和《考工记》等古籍的文字记载。不过,从现存遗址,我们还是可以发现齐人修筑夯土长城的一些技术特点的。
 

  

  比如夯筑技术颇为讲究,即以齐长城起始地广里村北夯土长城为例,地表暴露的城墙剖面部分,大致呈梯形结构,地表以下,是否挖有基槽,尚不清楚。不过地表以上的墙体,经局部解剖可知,夯土都是就近挖取的清一色的黄褐土,土质非常纯净;夯土系由圆木棍夯而成,结构致密坚硬;夯层大致都呈水平状分布,厚度基本相等,每层在1213厘米之间;夯窝俱呈口圆底圜的锅底状,直径56厘米,深11.2厘米/>;夯窝比较密集,夯距710厘米不等。 

  更耐人寻味的是,以上提到的泰山西侧的几段夯土长城,墙体上都布满盘根交错的棘丛。这些棘丛可能也是先秦之物的遗留,因为齐国人当初建筑堤防时,是要在堤防上栽种荆棘树木的。另外,棘丛在古代战争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孙膑兵法》上说:“五草之胜曰:藩、棘、椐、茅、莎。”看来,在夯土长城上栽植棘稞子,不仅是为了收到加固墙体的功效,也是出于阻滞敌人攀爬的军事需要。所以,夯土长城遗址上至今荆棘纵横,也就不足为怪了。 

  总之,泰山西侧军事防御工程的巨防(夯土长城)是在原有的抵御水患的堤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为有这层缘故,秦代以来的两千多年间,虽然巨防丧失了其军事防御功能,却依然或多或少发挥着御水的作用。 

  1987年我们在长清境内考察齐长城时,所到之处,民众总会异口同声地说:当年秦始皇修筑了南北两道长城,“北修长城挡大兵,南修长城挡大水”。将齐长城记在秦始皇的名下固然是错误的,但是把修筑它的目的解释成阻挡洪水,却又不无道理。在他们看来,这些河谷中的夯土长城,除了堵水,实在别无其他功用。 

  长清境内就有关于齐长城的传说。其中的一个传说叫《水淹金山县》,大意是说:秦始皇的时候,今长清万德镇归属金山县管辖,县城就在凤凰台南边。县里有个小山村,兄弟二人出夫去修长城,一个在东山膀儿,一个在西山膀儿。寒冬腊月,老妈妈东拼西借,只做了一件棉袄,待走到十字路口却犯了愁,到底该把棉袄送给大儿还是小儿呢?正在犹疑不定的时候,秦始皇视察长城工地来到这里,得知老妈妈犯愁的原由,便试探说:“秦始皇叫老百姓遭恁么大的最,真是个无道的昏君!”老妈妈摇摇头说:“秦始皇叫咱修长城是为咱老百姓能过安生日子啊,叫我说秦始皇还真不孬哩。”秦始皇听了满心欢喜,回去后下了道圣旨,免除金山县修长城的徭役。金山县老百姓烧香磕头感激秦始皇,却惊动了天爷爷,就发了一场大水,水头一两丈高,嗷嗷地跟牛叫似的。由于这一带长城修的时候民夫太少,长城闹得又矮又松,一冲就毁。等水消了,再看金山县,只剩下一大片破砖乱瓦和半边呼啦快的长城咧。而《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则说:孟姜女是万德长城铺人,丈夫杞梁因修长城累死,埋在长城脚下。孟姜女守着丈夫坟头,一连哭了七天七夜,直哭得日头无光,阴云四起,下起了瓢泼大雨,平地下就有胳膊拜深的水,长城呼隆一声坍了好几里。末后,孟姜女投河自尽了。 

  可见,无论传说内容如何,从中确实可以反映出洪水与齐长城之间有很大关系。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