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伦次絮语(2)---“屠婴”及其它

人生,便是我们走入时间,周遭看看,留一点痕迹罢了。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屠婴”的问题,可以抽象成神的作为我们“不赞同”怎么办,由于“屠婴”较醒目,不妨延用。

和前文一样,假定有神,且假定此神为圣经中宣示之神。因为如此才可沿“反证法”的进路去讨论问题,有神无神,此神彼神,不在此絮语里言说。

依圣经而言,神是创造的神,是造物主,如此的属性是他的“权力基础”,接下去他对人的安排及要求无不基于此。所谓新约旧约,就是造物主主动和他手造之物立的约,而此约又非合同,恰是一如婚约一类的彼此承诺。而神的作为,准确说是和人相关部分的作为,记在圣经里。我们从圣经中看到的就是守约和违约反复,就是祝福和惩罚的交替。在圣经记载的近两千年的“历史”中,借着反反复复的神人互动,我们也该知道其实神对人的要求最基本的只有一个“我是你的神,你是我的子民”。不知造物主对被造之人如此的要求靠不靠谱,当时的亞伯兰就代表他自己及其后裔答应了。

在“我是你的神,你是我的子民”之下,神的子民所要做的就是绝对的顺服,不然就和此描述的内容相悖。有点象我们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虽说“帝王将相,宁有种乎”,但在一种固定的关系中构建社会是从来的常识,而我们某一天可以称王,可以拜相,但我们无论怎样都不能成神。

神把它的心意,把他的要求,以至把他自己在“历史”中,呈现出来,在“事件”中解释明白,当然意在“呈现自己”和“解释明白”,而不是要我们去复制三千年前的场景,去重现两千年前的镜头,有什么费解呢?

那神在“历史”中的作为和其本性矛盾么?应该不会,这是“从定义出发”得到的结论,别说是循环论证。而他的作为,我们今天不能认同的,又都是和攻城略地相联系,但当时的人们,并没有“人权的声讨”,而是“都消化了”,可见神的作为当时的人是明白神所要传达的意思的。而我们今天,则更该是从中明白神要传达的意思,而非为什么该意思一定要如此传达。如是后者,和“我是你的神,你是我的子民”相违,当然“杀上龙庭,夺了鸟位”者另当别论。

神今后会不会让我们去杀人,不知道,也不知道到时候会是什么反应;但神也一直让我们爱人,这我们是知道的,我们去做了么?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