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历史,数字能说明的也许更多。

讲历史,数字能说明的也许更多、更好。


54年总产量3390亿斤,征购1018亿斤,……征购不算低呀,饿死人了没有?

……

57年总产量3898亿斤,征购 921亿斤,……征购适中?

58年总产量4000亿斤,征购1035亿斤,增产部分全征购了,征购量高了么?…就会饿死人?

59年总产量3400亿斤,征购1282亿斤,征购高的在这儿呢,大量农民进城务工,要供给粮油。

60年总产量2870亿斤,征购 930亿斤,征购下降了,可日子才开始真正难过。

61年总产量2950亿斤,征购 730亿斤,征购继续下降,日子仍然难过。

摘自《中国统计年鉴》



看了总产量,须看征购数量,再看饿死人了没有,才有意义,才会知道问题出在哪儿,才会得出真正符合实际的结论:产量下降,是“罪魁祸首”。

产量下降自58年还是59年,请揉揉眼睛,看清楚了。重新回到58年的总产量(4千亿斤)时,已是66年,可那一年需要养活的人口,已经比58年多了一亿以上,据说65年、66年那会子,东西便宜,农副产品丰富,……过日子算是不错。

58年、59年,谁谁谁、某某某,讲了什么什么,如果没有出处、背景……的话,统统可以是假话、空话、废话、话中有话。掩盖不住这个事实:即便是经济(搞经济建设) 政策错了(毛负有历史责任,GCD负有历史责任),也不会直接导致粮食产量剧烈下降。发生粮食产量大面积、大范围下降、尤其是连续地下降,在中国这样一个农民以勤劳忍耐著称、又有96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国家,唯有天灾、战争能做到,GCD、毛想这样,都做不到,难度不比“亩产万斤”小啊。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