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而不休的华人社区杰出领袖──蒋中元先生
练美嘉
提起蒋中元先生的大名,是布里斯本华人社区所熟知的。自1976年移民澳洲,蒋先生便在南布里斯本工艺学院(South
蒋中元(Jerome Chiang),原籍江苏,1928出生。1946年加入中华民国海军。同年,英国赠送中国两艘军舰(重庆号、灵甫号),蒋中元被选赴英受训和接舰。1948年回国,旋入海军军官学校深造,1949年随所就读的海军官校迁移台湾。1952年毕业,在海上及陆地服务十年余,1962年入交通大学研究所攻读电子工程。两年后毕业,调中山科学研究院工作,随后再进入美国西北大学研究系统工程。在海军中前后服务近三十年,功成身退。长期的戎马生涯与不断的读书进修,培养了蒋中元的坚毅性格和领导的才能。1976年移民澳洲后,继续在澳洲这块新的国土上潜心工作,服务社会,做出了更多的新贡献。
兴办华文学校
二十年前 (即1979年),有感于本地华人社区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蒋中元清楚地意识到,如何在华人社区中对年轻一代进行传统中国文化教育,已成为保持社区文化的一个迫切需要,遂与雷宇行及罗文成先生等,经常在一起讨论如何为布里斯本华人社区的孩子们创办一所中文学校,以免他们不但忘记母语,连中国的传统和礼节也不知道。当时华人新移民最多的地区要算西端区 (
华文学校开始时只有一班,分为三组,即高级、中级和初级,在同一课室授课。选定每周星期六上午九时到十二时,授课三小时。学校聘请了一位义务的授课老师。第一位老师是聪明秀丽的刘妙蓉女士,国语说得非常好,还会民族舞蹈。学校开办后学生人数增加很快,不久扩成三班。学生的学费是象征性的,三小时才收二元,比请人看孩子还便宜。
华文课程的拟定,以保存中华文化为目标。分为语言和文化两大部分:语言方面以说、读和写并重;文化方面则要学生了解中国人孝悌忠信的道理与实践。
课余之际,还组织和训练学生舞蹈队,在社区表演,刘老师有时也亲自登台。随后,学校又集资到台湾定制成套的舞蹈服装。经一番努力,舞蹈队的学生们能跳好几套完整的中国民族舞蹈。1986年间,蒋涵仪老师参加华文学校工作,继续学生舞蹈训练。学校的舞蹈服装和道具也较以前增多,学生的表演技术亦有了长足进步。1987年,曾经赢得一年一度的布里斯本舞蹈比赛格兰琼斯市长奖;1988年,布里斯本市举办世界博览会,在开幕典礼中,华文学校舞蹈队的羽扇舞在御前表演,深得好评,为华文学校,也为华人社区赢得了荣誉。
西端华文学校声望日隆,发展迅速,不久便从三班增到五班。为了学习中文,有许多学生甚至从远道赶来,其精神可嘉,十分感人,但也造成相当的不便。为便利学生上学,也减轻西端学校的压力,华文教育中心陆续成立了四所分校。
1、最先成立的是达拉分校(
2、 新农场(New Farm)分校先由陈水顺、陈达三及林显彪三位先生主持了不少年,后来由陈宗寿先生接替。
3、 青社(Chermside)分校开始是由梁镜勇先生负责,接著由黄嘉兴先生和夫人管理。后几经转替,现由王逸华女士接掌校务。
4、 麦克雷哥(MacGregor)分校,由蒋禄松和林虹夫妇管理。后来该分校迁到格拉维特岭高中(Mt.
上述五所学校皆由蒋中元统筹管理。而西端区华文学校仍由蒋中元兼管,他每周末都到,开门关门,身兼校长及工友,十五年如一日。1995年后,交由李晓蒂先生接管。
成立华人宗亲协会
华文学校的开办,凝聚了许多华人,在此基础上诞生了昆士兰华人宗亲协会。蒋中元也是发起人之一。协会宗旨为祟宗敬主,敦睦华人社团,传承中华文化,争取华人福利,和谐其他民族。华人宗亲协会成立后,全力支持华文学校,筹办幼儿园,兴建安老院、华人墓园、华人联合宗祠等事宜,对华人社区的发展贡献良多。华人宗亲协会除设正副会长及理监事,还分设总务、财政、教育康乐及福利等部门,蒋中元负责教育。
为了让孩子们了解春节、端午、及中秋等传统节日的意义,华人宗亲协会和华文学校每年都举办几次联欢晚会,同时表扬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会员及家长们团结与支持的热忱,令人振奋。每当此时,大锅大盘的烧鸡、烤鸭或炒饭等端上来,使联欢会的气氛热烈活跃。所有这些,蒋中元都一马当先,是既出力、又出钱的支持者。
华人宗亲协会按照既订的宗旨和工作目标,一件一件地进行,会员逐渐增多,实力也一天天壮大,为华人社区做了许多事。作为该会的活跃分子以及各项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蒋中元常说,“参与本身就是一种乐趣和享受,有所贡献就得到满足感。”
创办托儿所
1986年,蒋先生和雷宇行及李淼勤三个称得上知交的人,合伙在西端区 (
而在当时,华文学校正是办得很顺手的时候,由一所扩充到五所。他们都是热心公益事宜的人,大家都有一股热劲儿,要为华人社区的发展和服务多做些贡献。于是,他们想到应该办一所幼儿园,认为一所幼儿园要比盖几间住宅有意义得多。如果从幼儿阶段就能接触到中、英双语教育,这对下一代的影响将是十分深远的。怀著这样的理想,他们毫不犹豫地便把这块地捐出来盖托儿所。
当时联邦政府的政策,正好也要增设幼儿园。有地以后,申请校舍、 教室的建筑费用就容易多了。经过数月的磋商与公文往返,获联邦政府批准了26万澳元建筑费。
有限的钱,幼儿园不能砌得太堂皇,可是看起来也蛮有气魄。又请得名书法家黄苗子题了一块横匾“华人宗亲协会托儿所”,挺秀地树立在静街(Jane Street) 86号。古色古香的校门,给幽静朴质的小街,增添了一点儿文化气息。1989年7月,托儿所顺利开幕了。
托儿所在华人宗亲协会的教育组下成立一管理委员会,在政策上督导托儿所,蒋中元兼任召集人,而一切事务性的事情,则完全交由有专业训练的托儿所所长管理。托儿所规模不大,十分精致。共有44个儿童名额,分为三组:幼儿组8人,招收六个月以上到两岁的儿童;小班12人,收两岁以上到三岁的儿童;大班24人,收三岁以上到五岁的儿童。老师都是经过幼儿教育的专业训练,具大专以上程度。职员与学生的比例,约为一比四。在校的学生,有全天托者,可以从上午七时到下午五时半;也可以托半日或数小时,非常有弹性。在收费方面,因托儿所为一非营利机构,所收的费用均用之于儿童。
幼儿教育,寓游戏于教导之中,重点分为合群训练、体操与唱游以及语言和智力教育。每周都订有不同项目,以启发儿童多方面的兴趣。老师们除华人外,也有印度人、越南人等。学生人口的分布也遍及多种民族。华童可以接触到说华语的老师,其他母语的儿童,也有机会接触到双语教育的机会。
组织华文作协昆州分会
在澳洲华文作家协会总会的敦促与鼓励下,1993年2月,蒋中元与布里斯本一些爱好文艺的朋友,成立澳华作协昆州分会。刚开始时,会员人数还不到十人。其中,洪丕柱是知名的散文作家,王逸华爱写人物专访,阮霞精于游记,孙灵之从事传记文学,杨弘是昆士兰华商周报编辑,吕武吉是一位哲学家、大学教授,赵培钧是律师、诗人,李晓蒂专长英文译著,蒋中元对绝律古诗较有偏好。他们都喜欢写作及发表,有的辑成专书出版,也有散而不集者。众人都自谦不是作家,当然,以中国文字来说,作而成家,自然不易。但英文里的 writer 一词,是指写作的人,爱写、能写就成。这些志同道合的人聚集一起,互相切磋,共同进步。蒋中元被选为首任会长,为此,他曾作诗自嘲一番:
真假作家共一堂,
儒林外史又一章。
作协本为同好设,
岂为沽钓作奔忙。
原则上,作协每月聚会一次。常常是周日下午,先到布里斯本中国城帝国海鲜餐馆便餐,然后到华人宗亲协会会所座谈。而每次总有一个专题。首先由会长带头主持讨论过“留学生文学”,对《曼哈顿的女人》与《鸿》以及其他海外作家的作品提出讨论。其后王欣讲演“中国大陆电视连续剧及文学创作”专题,并佐以录影播放显示出剧作者反映社会上一般民众那种无可奈何以及讽剌的心态。接著,赵培钓的“中国新诗的评介”,引导着与会会友们欣赏了不少名诗人的杰作。朱立教授也讲述“香港的大众传播文学”。他说,香港的方块专栏乃世界之最。周善定则主讲“中国大陆新时期文艺创作的取向”,勾画出了中国大陆文革后文坛上的几种主流。洪丕柱谈论的“风水与文学及文人”,也非常叫座。孙灵之“传记文学和她写自传的经过”的专题报告,则引起生动热烈的反应。
当时华人社区传媒的兴起,也为这些作家们提供了写作和发表的园地。先有杨弘提出《昆士兰华商周报》欢迎投稿,赵培钓的《展望月刊》则有酬约稿,而曹菡艾的《布市华人社区报》也欢迎会友们的散文、游记等。这些都对华文作协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此,澳华作协昆州分会的活动,很得文友们的肯定,会员增至三十人之多。而在蒋中元的倡议下,作协会长两年一任。洪丕柱以高票当选第二届昆州分会会长,昆州分会进入一个新的纪元。
主编《澳华月刊》
1994年元月份起,由蒋中元主导,澳华作协昆州分会接办了《发展月刊》,也在昆州政府注册登记,改名为《Chinese Community Monthly》,不但可以出版月刊,也能出版中文书籍及从事中文服务,如翻译、教学之类。后应会友及总会建议,当年三月份更名为《澳华月刊》。月刊从三十二页,增加篇幅到四十四页,而且从单色变成套色,大红刊名,粉红为底,清新淡雅。套色可以每期更换。从刊物内容上,可以看出会友们的努力有成。周善定执行编辑,运筹帷幄;王逸华和孙灵之则奔走广告,不辞劳苦;朱立与曲和怡、黄苗子和郁风、心水和婉冰,都是最佳的稿源;而梁绮云的散文,阮霞的小说和游记,卢院芬的新马通讯及文学报导,袁美兰的台湾要闻等,都充实了澳华的篇幅。蒋中元卸任会长以后,和他的贤内助康娴,全力主编《澳华月刊》。周善定参加《昆士兰华商周报》工作以后,执行编辑及排板工作改由洪丕柱和张迪珊伉俪担任。1997年初,洪夫人不幸逝世,支撑了三年多的《澳华月刊》因人手不足,不能按月发行。之后勉强又出刊一期,到1997年6月,终于停刊。同年四月,吕武吉博士接掌第三任会长,蒋先生应召担任作协分会秘书,于1998-1999年度,协助执行编辑工作,出版《中国文化专刊》三期,使作协会友仍有笔耕的园地。
记得蒋中元在贺作协二周年时,写过一首小诗,可以作为他在传播中华文化和文化推广方面的写照:
假作家成真作家,
弄假成真谢澳华。
儒林史册多圈点,
笔耕妙语总成花。
创立益壮之友会
有鉴于华人社区中上了年纪的人日益增多,特别是那些依亲生活的新移民,初到一地,人生地不熟,又有语言隔阂,如何为这一群体举办活动,增强他们与社区的交往与沟通,适应新环境的生活,便成为华人社区予以关注的一个问题。蒋中元开始考虑如何在这方面进行工作。他具有开创的性格,说干就干,身体力行,于1997年与其他人士一起,组织益壮之友会俱乐部(Young in Heart Club),在昆士兰中国人协会之下开展各项活动。
益壮之友会成立时,最初只有六对夫妇,大部份来自中国大陆,两对来自台湾,年龄都在65岁以上。开始时,这些老人常在中国城一家餐馆聚会,每两周一次。由于参与人如唐逸云医师、冒怀庚先生等热心会务,组织各项娱乐节目,又有童本钦先生的气功教练,尤炳添先生歌唱指导,谭太太的舞蹈训练,及石世鑫的太极拳健身运动等,活动日益多样化,吸引参与的人士逐渐增多,会务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目前,会友已扩充到一百多人。两周一次的活动,都是会友们翘首以待的日子。
蒋中元也是澳洲共和运动的推动者。他在华文报刊上发表过许多文章,宣传共和政体对澳洲成为真正独立国家的重要性。他也亲自走上街头,散发传单,推动社会人士对共和运动的了解,同时,组织华人社区支援共和运动。除了办理华文学校外,蒋先生还在自己家中,替朋友或邻居的孩子们免费补习数学、理化及英文。作家们出版书籍,总是大力推介,并自购若干册,赠送友人或图书室。老同学或亲友,生活如欠理想,也常常汇款致意。对于各项社团活动也都大力支援,积极参加,尽其所能,踊跃捐输。这次由昆士兰中国人协会组织的联合国国际老人年杰出华人传记项目的撰写与策划,他也是热心推动和执行人。
上述种种,再再表明,蒋中元先生是热心公益、老当益壮的楷模,同时也是华人社团杰出的领袖人物。他虽然参与或协助建立起一个又一个的社团,却适时交给新人,使之发扬光大,真可谓之为“退而不休”、志在千里的伏枥老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