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与失—杨忠勇博士的人生之旅(之六)

有所思,有所感,从历史的时空中来,再回到历史的时空中去。
打印 被阅读次数

 
11、成功之阶    关山从头越

      获得了这项高楼大厦的工程项目,忠勇就有了一个立足点,这是一个可以使他成功地带领企业摆脱困境并走上发展壮大之路的转折点,虽然在前面仍有许许多多的问题和困难需要他去一一克服,但这只是个时间问题。现在,他有了很好的财政资助,有了一个能使其公司去开发更高难度项目的工程作为支撑点,这些都是他梦寐以求的。而要成功地完成这一项目,忠勇还需要一套雇员班子,包括建筑师、工程师和工人。

    为此,1969年,忠勇只身前往新加坡,因为那里的建筑业較为先进发达,他要从那里的建筑业中寻找所需要的工程师和技术工人,同时也想趁此机会从当地的大型建筑公司中了解有关建造高层大厦的经验和技术等。在新加坡期间,他不断地与当地的专业技术人员见面会谈,从中寻找可靠和值得信赖的技术人员。最后,他终于找到一位愿意前往马来西亚发展的马姓工程师。于是,忠勇就与这位马工程师一道回到了吉隆坡,开始着手操办这项工程。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忠勇已向拿督扎奈尔保证要按时按质完成工程,但通过在新加坡建筑业的一番考察,他发现,如果仍然按照马来西亚现有的建筑方式和技术来建造这栋多功能的高楼大厦,要按時完成工程几乎是不可能的。

    为此,他在新加坡考察期间就已决定,要采用现代化的建筑技术来承造这项工程。其结果就是,忠勇在马来西亚建筑史上创下了一个记录:杨清廉建筑公司,即当时还是一个正在为其自身生存而奋斗的企业,也是当时马来西亚建筑业市场的一个不怎么起眼的小公司,首次在馬來西亞现代高层建筑的建造中使用了塔吊、滑动结构、升降机和隔离板等现代建筑技术和机械。

     这项工程也成为杨忠勇生命中的一个转折点。他从拿督扎奈尔那儿学到了许多东西,后者在该项目的建造过程中,曾带他去过世界的许多地方,使他眼界大开。由于这是个政府资助项目,资金十分到位,使他无后顾之忧。为此,他对拿督扎奈尔的提携和大力支持与帮助没齿不忘:如果没有他,自己就无法获得这个机会。1972年,这项工程如期完成,这栋大厦也成为当时吉隆坡的地标之一。在这项工程完成之后,杨清廉建筑公司和杨忠勇本人声誉鹊起,声望日隆,成为敢于面对困难、勇于创新而大获成功的建筑公司,受人瞩目。

     建筑设计师郝嘉思?卡斯图尼是使这项工程得以顺利完成并大获成功的关键性人物之一。通过这个项目的合作,忠勇与他的交情也加深了。1974年,当郝嘉思?卡斯图尼与忠勇商讨一同投标承建香港汇丰银行在吉隆坡的办公大厦工程时,二人一拍即合。虽然二人在以前的项目上合作得很好也很成功,但建造汇丰银行大厦的工程更为艰巨,困难更大,且不易中标,因为几乎所有的建筑公司都对這項工程很感兴趣。如果要成功地中标,就必须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建筑工程师参与决策和起草标书。这个人除了要懂得高层大厦的建造和设计之外,还必须十分熟悉塔吊、隔离板、滑动结构和材料输送便道升降机等现代建筑技术。为此,忠勇和郝嘉思?卡斯图尼再次前往新加坡。这一次,他们要找的是一位有才华并愿意一起干事业的人。

     经过一番考察,忠勇和郝嘉思?卡斯图尼看上了一位姓林名叫安东尼的年轻工程师,他們极力鼓动他前往吉隆坡发展。终於,这位姓林的年轻工程师被他们的诚意所打动,与他们一起精心准备标书。结果,他们中标了。又是一轮拼搏,到1978年,汇丰银行大厦落成。当时,汇丰银行大厦是吉隆坡历史上建造速度最快的高层建筑。一番辛苦下来,忠勇已将杨清廉建筑公司带到了成功企业之路上,这也是他父亲多年前的强烈愿望之一。

    接下来,公司的发展道路便显得一马平川。忠勇承揽的工程项目一个接着一个,有时简直是应接不暇。而在这一过程中,忠勇也表现出了其商业管理和项目操作的巨大才能。在他的领导下,杨清廉建筑公司发展极快,仅仅几年的工夫,忠勇就将公司从一个濒临破产的小建筑企业,一跃发展成为马来西亚建筑业首屈一指的最高等级A级大公司。在整个的1970年代,杨清廉建筑公司都是马来西亚建筑业界的翘楚。公司所承揽的工程项目范围十分广泛,反映了不同的建筑风格和功能以及建造技术,其中包括高楼大厦、医院、公寓、购物中心、工厂及复式洋房等不同风格和要求的建筑,并首次在马来西亚建造了一栋土著马来人公司拥有的大厦。仅在1974年至1984年的十年间,杨清廉建筑公司在首都吉隆坡和马来西亚的其它州,就承建了十八座风格各异、功能不同的高楼大厦和会所中心。其中的一些大厦,不僅是高水平建筑之标志,曾荣获各種不同的建筑设计奖,而且也是吉隆坡和其它城市市政建设发展的里程碑,成为当时的地标之一。仅从下面列举的几栋高层大楼的建筑,便可看出杨忠勇在这方面的成就:

            警察总部(Bukit Aman)大厦                      33

            拿督扎奈尔(Dato Zainal)大厦                   26

            森那美(Wisma Sima Darby)大厦   22

            汇丰银行(Hong Kong Bank)大厦 19

    杨清廉建筑公司在短短的时期内便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主要在于杨忠勇妥善的商业经营管理、对市场的审时度势,對商機的的及時把握和果断决策、以及对新技术新设备的及时采用。他在马来西亚的高层楼宇的建筑过程中,首次使用一种新的现代建筑技术,即滑动结构、塔吊及升降机的合理搭配与运用。因此,其公司所承建的各项工程项目,皆能按时甚或提早完成。由于在建筑中应用了新技术,不仅缩短了建造工期,而且也降低了生产建造成本,为杨清廉建筑公司赢得了高额的利润,并奠定了公司的良好声誉及在大马建筑业界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忠勇在马来西亚建筑业中之杰出表现,1982年,他被授予“伦敦建筑学会会员奖”,以表彰其在马来西亚建筑业中所獲得的巨大成就与所作出的突出贡献。

     19701980年代的相当一段时间里,杨清廉建筑公司一度是吉隆坡规模最大的建筑公司之一。1983年,当森那美大厦工程完工之后,忠勇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他已完成了父亲的遗愿,即已成功地将父亲交给他的公司发展成马来西亚建筑业界中数一数二的企业。

     在忠勇成为成功的商人之后,渣打银行的那位阮先生,即当年忠勇曾去向他贷款而被他断然拒绝的那位先生,此时又来到杨清廉建筑公司,请求忠勇去使用渣打银行和他本人的服务。而此时,忠勇已与他了无瓜葛。他告诉阮先生,过去他对待自己如此刻薄,而且还将他赶出银行,现在他要让这位先生知道,自己也不信任他,因为他總是食言自肥。生活真是捉弄人,所谓“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一点儿也不假。人与人之间竟是这样容易互相易位,实在是苍天有眼。

 12、水涨船高    业成家口繁

 爱女夭折

     刚结婚时,忠勇经营管理的杨清廉建筑公司总部雖仍留在瓜拉雪兰莪老家的枋廊里,但他和金美的新家卻安在吧生坡,因此,他每天去上班都不得不开一小时左右的车。他当时几乎是每周工作七天,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致力于公司的生存與发展。而金美则继续在婚前工作的丹麦公司上班,工作的地点距吉隆坡約有半小时的车程。金美之所以在结婚后仍继续上班,主要在于他们结婚后的头几年里,杨清廉建筑公司的发展还处于早期的艰难阶段。当时金美也有自己的车,这还是她在1962年刚刚走上社会,到公司做工时买下的。由于有车,婚后她继续上班就比較方便。可这样一来,就意味着两人相對的时间不多。尽管他们希望能经常厮守在一起,但当时的情势使两人都不得不全心全意地先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毕竟只有工作才能保证生活的来源。不久,忠勇就意识到这种状况对双方都不利。于是,在1967年,他决定将杨清廉建筑公司的办公室遷到吧生坡,先在家里办公。为此,他把住宅里的一间房腾出来,作为办公室。

    1967年,即在结婚一年以后,金美怀孕了。当时,忠勇夫妇二人对于他们这个爱情结晶的到来充满了喜悦,期望很高。头胎生下来的是个女孩兒,長得甜美乖巧,很招人喜爱。金美为她取名坦妮娅(Tanya)。金美和忠勇都很爱这个孩子,不断为她祈福,希望她能强身健体,免灾去病,健康地长大成人。但不幸的是,孩子因体质太弱,生下来就一直有病,尽管想了很多办法,也用了很多药,三个月之后,还是躺在医院里安静地去世了。头胎孩子出生不久就夭折,这对杨氏夫妇是个很大的打击,二人为此悲伤不已。

子女相继问世

    兩年之后,这种丧女之痛才略有缓解,因为在几经周折之后,金美又再次怀孕。对于这次怀孕,二人心情都十分紧张,由于他们已经失去了第一个孩子,他们不希望有什么不幸再发生在这第二个孩子身上。待经医院详细检查之后,医生告诉他们,胎位正常,胎儿健康无恙,他们才最终放下心来。1969年,孩子出生了,是个女儿,金美为她取名弼雯(Patricia)。孩子出生的那天,金美还是象往常一样,开车去上班。但在途中她突然感到腹痛,便立即赶往位于她工作的吉隆坡和居住的吧生坡之间的帕提亚医院。忠勇接讯后,也迅速赶到医院,着急地坐在产房外面的走廊上等候结果。因为当时的产妇亲属在分娩时能在旁协助还不是很普遍的事,因此,忠勇只能焦急不安地等在外边。弼雯出生时身体很健康,故母女俩很快就出院回家。为此,家里特地又多雇请了一个保姆,专门照顾婴儿。兩个月产假过后,金美又返回公司上班。过了几个月,忠勇的母亲黄金切从瓜拉雪兰莪来到巴生坡,帮忙照顾婴儿,并处理家务,如购物等一应事宜,使忠勇夫妇得以专心致力于工作。

     金美和忠勇都極愛孩子,早在結婚前,金美就曾想过要生六个孩子,但直到前年,他们才有了第一个孩子,且不久就夭折。金美便怀疑自己是否有什么问题,为此,她去看過医生,检查完之后医生告诉她,检查结果一切正常,而在结婚多年之后才有孩子,也属于正常之事。于是,他们只好耐心地等待。弼雯的健康出世,使他们夫妇二人看到了希望和未来。

     1972年,金美转到了离吧生坡较近的一家啤酒厂上班。这家啤酒厂属于她以前工作的那间丹麦公司所有,她在这里仍然做她的会计工作。由于这一时期杨清廉建筑公司的业务发展十分迅速,生意兴隆,杨氏夫妇又搬进了位于吧生坡的另一栋较大的房子。此时,杨家的生活质量已大有改善,他们夫妇二人最想要的,就是生更多的孩子,使这栋刚刚搬进来的大房子充满生气。所幸苍天不负有心人。终于在1974年,金美怀上了弼斯(Yvonne)。次年弼斯出生后,他们没有继续找保姆,主要是由于当时杨清廉建筑公司的生意做大了,杨氏夫妇觉得,金美已做工多年,此时应该是给予更多的时间来照顾家里的时候了。故在1975年,金美辞去了啤酒厂的工作,全力以赴在家照顾孩子和管理家务。第二年,也就是1976年,杨氏夫妇设立了一家投资公司,叫做“杨忠勇投资公司”,将其作为管理他们日益增长之财富的一个工具。这间投资公司由忠勇任董事总裁,而金美则负责打理其具体的日常业务。

     随着两个孩子的逐渐长大,忠勇觉得他在事业发展和承担父亲责任之间两头都难以兼顾,他总是担心自己没有多少时间与孩子们待在一起。但随着杨清廉建筑公司的成功和壮大,也给他带来了多方面的利润和利益,这样他们就有足够的钱将孩子送去最好的学校,接受中英文双语教育。正如忠勇年轻时所经历的一样,他的孩子也上的是中英文学校。上午去英校,下午去华校,孩子们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课外活动中都十分用功,也十分活跃。忠勇和金美均相信,生意上的成功,可讓他们负担得起孩子们上学的任何费用,从而去享受由良好教育所带来的巨大利益。1977年,他们的三女儿弼琪(Peggy)出生了;一年之后,1978年,他们的唯一的儿子也是最小的孩子肃铭(Siok Ming)也出生了,家里人口日益繁衍。

四个孩子的先后出生,给忠勇和金美夫妇这个家庭带来了诸多喜庆与祥和之气。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