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吧,思想,乘着金色的翅膀》——世界最著名合唱之一《希伯来奴隶之歌》,威尔第
(介绍在最后)
飛吧,思念,乘著金色的翅膀;
飛吧,君臨山坡、山丘,
在那兒,溫柔而和煦的,甜美的
是我們故鄉的土地聞起來的芳香!
問候約旦河的河岸,
以及錫安傾倒的高塔...
啊我的祖國是如此可愛和迷人!
啊如此親切又充滿絕望的回憶啊!
訴說預言的先知的黃色豎琴,
為何你被掛在柳枝上緘默不語?
再燃起胸中的回憶,
訴說以往的日子!
哦不忘耶路撒冷的命?
來發出可悲的嘆息聲,
或是讓主帶給我們
忍耐我們痛苦的堅毅?
让思想乘着金色的翅膀
张鹰
1月27日,是意大利音乐家威尔第辞世的祭日。1901年的这天,在意大利米兰,20万威尔第歌剧音乐的崇拜者跟随着一支由800人组成的合唱队,唱着那首震撼人心的合唱曲——《让思想乘着金色的翅膀》,将这位19世纪“意大利歌剧之王”的灵魂送往天国。
在威尔第辞世以后的100年里,也即整个的20世纪,这位作曲家的许多歌剧作品始终是欧美歌剧院的常年保留剧目,盛演不衰。比如:《弄臣》、《游吟诗人》、《茶花女》、《阿伊达》等。2000年,为纪念威尔第逝世100周年,据说在欧美等国就有150个剧院在演出威尔第的歌剧。
威尔第所处的时代,歌剧在意大利几乎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的音乐爱好者来说,歌剧《茶花女》中《饮酒歌》那热情奔放的旋律,每个人都耳熟能详。威尔第在歌剧音乐创作中,以富于动力的音乐不断推动着剧情朝前发展,他将宣叙调与咏叹调完美地编织在一起,使人物的性格和情感在音乐的行进中得到深刻细致的描绘;他的音乐旋律,既深刻有力又充满朝气,清澈透明,美丽如画。《茶花女》的故事出自法国作家小仲马的手笔。小仲马在看过歌剧《茶花女》后,曾由衷地说道:“50年后,也许谁也记不起我的茶花女,但威尔第却使它不朽。”
出生在意大利北部一个乡村小旅馆老板家庭中的威尔第自幼爱好音乐,父亲给了全力的支持。威尔第曾在乡村教堂弹奏管风琴,同时担任乡镇上爱乐协会的助理指挥。可能是因为他的长相太像个“庄稼人”,1832年,29岁的他投考米兰音乐学院竟未被录取。1839年,他的第一部歌剧《奥贝托》在米兰上演,带给他一丝成功的希望,但应米兰斯卡拉歌剧院之邀而写的喜剧《一日国王》,却以失败告终。屋漏偏遇连阴雨,这时,他的妻子和两个小孩又相继病亡,情绪低落的威尔第发誓再也不写音乐。
就在威尔第心灰意懒之时,斯卡拉歌剧院经理找到威尔第,再请他为一部表现争取自由解放思想的歌剧《纳布科》创作音乐。失意的威尔第回家后把脚本扔在桌上,突然,脚本中的一句“飞吧,让思想乘着金色的翅膀”——这是巴比伦河边被囚禁的犹太人为了他们被掠走的土地而沉痛合唱的第一句歌词——映入他的眼帘,激起了他创作的激情与灵感。1841年,威尔第完成了取自《圣经》故事的四幕歌剧《纳布科》的音乐创作,1842年在米兰首演。剧中气势恢宏的合唱,使听众的心情随之激荡。第三场中的合唱曲《让思想乘着金色的翅膀》,旋律纯洁、灿烂,静穆中带有忧伤,悠远里显示坚定,热情歌颂了被俘的犹太人不甘受奴役、思念家乡、怀恋祖国的真挚感情。《纳布科》的首演大获成功,《让思想乘着金色的翅膀》更应观众要求重唱了三遍。《让思想乘着金色的翅膀》不胫而走,传遍了整个意大利,威尔第也一举成名。
用心写作的朱塞佩·威尔第,将他的英灵永远地构建在不朽的音乐作品中,这使时光虽然在他身后又流逝了100年,人们仍然可以从他的诸多歌剧唱段中,感受到这位伟大音乐家的无穷魅力与风华。
《中国教育报》2002年1月29日第8版
johnz002 以前贴过,可很少有人会像我那样翻箱倒柜地找。我太喜欢这首歌了,再贴一遍和大家共享。
原文词可能含禁字,我帖不上。原文词在链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