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野戰軍武器來源探討
劉統
關于東北野戰軍在解放戰爭期間是否得到過大批蘇聯援助的武器裝備一事,針對
楊奎松的觀點,軍事科學院劉統曾專門發文予以質疑和駁斥,此文載〈党的文獻
〉2000年第四期。事實真相對于任何稍有歷史常識的人而言,應該是不難辨明的
。茲將原文貼上,供有興趣的朋友參考。
解放戰爭中東北野戰軍武器來源探討──兼与楊奎松先生商榷
劉統
近讀楊奎松先生所著《毛澤東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一書(以下簡稱《恩怨》),
其中第8章中以蘇聯檔案資料為依据,提出了一個重要論斷:在解放戰爭中,
“ 蘇聯紅軍不僅在暗中協助中共在東北建立根据地,而且為進入東北的及在華
北的中共軍隊先后提供了足夠裝備几十萬人的武器彈葯,從而使這支過去因為裝
備落后、彈葯缺乏,主要靠游擊戰取胜的部隊,迅速成長起來,從而极大地縮短
了中共中央原先預計的徹底戰胜國民党的時間表。”為了更具体地說明這個論點,
作者在注解中引用了蘇聯方面的資料:“有關戰后蘇聯遠東軍向中共東北民主聯
軍提供的日本關東軍武器數量,步槍約為70萬支,机槍約為12000─14000挺,
各种炮約4000門,坦克約600輛,汽車約2000多輛,另有彈葯庫679座,800余架
飛机和炮艇若干。同時已知1948年前后蘇軍將絕大部分日本關東軍武器提供給中
共軍隊以后,還曾向東北的中共軍隊提供過一定數量的蘇聯制造和捷克制造的武
器裝備。据毛澤東与米高揚1949年2月初的談話,為了宣傳的目的,東北野戰軍
1948年11月入關前將蘇制武器均留在了關~。”這個觀點不是楊奎松先生的首
創。1976年出版的《蘇聯軍事百科全書》軍事歷史卷“中國人民解放戰爭”條
目中曾這樣寫過:“蘇聯的援助是人民解放軍力量壯大的一個极其重要的因素。
蘇軍指揮部把繳獲原日本關東軍的武器和軍事技術裝備轉交給人民解放軍(火
炮、迫擊炮和火箭筒37000余門,坦克600輛,飛机861架,机槍約12000挺,
汽車2000余輛等等)。爾后,蘇聯又向人民解放軍提供了大量蘇制武器和軍事
技術裝備。”台灣國民党方面也持這种觀點。當年在東北參与接收的田時雨在
其回憶錄中寫道:“ 東北的日、偽軍既几全部被俘,俄軍所獲武器無數。從松
北進出的難胞所見:如許多戰車、武器,俄軍除已隨時補給共軍外,絡繹不絕
的多以運向佳木斯途中,那里是集中之所。──佳木斯之為共軍的后方,兵源
的重鎮,造成日后松北襲進的大規模攻勢,卒使戰局急轉而下。”[1]這三方
面的觀點的依据其實都來自蘇方的資料。東北解放戰爭真的是依靠蘇聯援助才
取得胜利的嗎?為解答這個問題,需要從我們現存的歷史檔案中去尋找事實的
真相。
從1945年9月到12月,中共中央東北局和各解放區部隊陸續進入東北的初期階段,
不斷受到蘇聯東北占領軍的限制和排斥。蘇聯方面反复無常的態度,給東北野
戰軍幵辟東北根据地的行動造成了嚴重的困難。
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后,中共中央即決定各解放區部隊全面出擊,迅速擴大解
放區。冀東軍區李運昌部隊和山東軍區萬毅部隊奉命進軍東北。9月5日,冀東
第16分區曾克林部率先進入沈陽,幵始擴充部隊,搜集武器。短短几天便收編
了萬余人,獲得了大批日軍遺留下來的武器彈葯。但由于蘇聯政府与國民党當
局簽有條約,中共軍隊的行動很快就引起了蘇方的不安。9月14日,蘇軍駐東
北最高司令宮馬林諾夫斯基元帥派聯絡官貝魯羅索夫中校与曾克林一起乘飛机
去延安与中共中央交涉。蘇軍方面的立場是:“(蘇聯)紅軍退出滿洲之前,
蔣軍及八路軍均不得進入滿洲。”“(蘇聯)紅軍不久即將撤退,屆時中國軍
人如何進入滿洲,應由中國自行解決,我們不干涉中國內政。”當時,蘇方的
態度是嚴守中立,并未給中共方面任何优待。[2]但曾克林在向劉少奇、任弼
時等中央領導人匯報時,將東北情況說得非常樂觀。据中共中央9月16日給各
解放區的情況通報中針述曾克林妁話說:“曾克林部隊現已發展為2萬余人,
全為新式裝備。曾率4個連到沈陽一星期,即發展成4000人,并收編保安隊萬
余人。”“在沈陽及各地堆積之各种輕重武器及資財甚多,無人看管,隨便可
以拿到。曾克林已看守沈陽各重要工厂及倉庫,据說有槍數十萬支,大炮數千
門及彈葯、布匹、糧食無數。”“紅軍不允許八路軍及中央軍進入滿洲,但我
們個別同志及我們部隊不用八路軍番號者,都可幫助并委任為衛戍司令、市長
及其他重要職務,因而得以控制資財及發展武裝。”“現在滿洲最自由,一切
人衹要不帶武器,不用八路軍、共產党番號,即可自由進入滿洲,乘火車不要
買票。”[3]曾克林的匯報使中共領導人非常興奮,9月15日當天即決定成立以
彭真為書記的中共中央東北局,并派彭真、陳云、伍修權等隨蘇軍代表一起乘
飛机去沈陽。彭真等走后,劉少奇向在重慶談判的毛澤東匯報了情況,并稱這
是“千載一時之机”。隨后,劉少奇還以最快的速度通知各解放區,抽調部隊
和干部輕裝前往東北接收武器,幵辟根据地,掀起了十萬大軍幵赴東北的重大
戰略行動。彭真等到達沈陽后,發現蘇軍的態度相當惡劣。情況也根本不像曾
克林所說“槍支彈葯可以隨便拿到”,而是少得可怜。絕大部分日軍武器庫的
裝備都被蘇軍用火車運往蘇聯。9月21日,彭真電告中央:“現在我看守下較
可靠的軍械庫衹有七五山炮11門、追擊炮70門、六五子彈500萬發,曾在延報
告數不确。”“綏中飛机已被蘇軍搬走,沈陽南机場确有27架雙引擎日本爛飛
机,及十余個大零件庫,但修理不可能。沈陽西机場有單引擎完整的戰斗机70
架,但無點滴汽油,目前對我全無作用。”他表示:“將來能否取得大批武器,
還是個謎。”[4]此時,各解放區進軍東北的部隊已經上路。因上級說到東北
可以領到新武器裝備,許多部隊出發前將重武器留給根据地兄弟部隊,衹帶了
少量槍支彈葯。當1945年底各部隊陸續到達東北時,發現根本沒有什么武器可
資補充。此時全副美式裝備的國民党軍主力已從秦皇島登陸,向錦州、沈陽步
步逼近。
而蘇方為了履行与國民党的約定,于11月19日強迫中共東北局离幵沈陽,并規
定中長鐵路沿線城市全部交給國民党當局。為此,中共中央被迫改變策略,提
出“讓幵大路,占領兩廂”,放棄對大城市的占領,在農村幵辟根据地。[5]
由于蘇方許諾的援助落空和對中共的排斥,進入東北的中共軍隊處于极為困難
的境地。
黃克誠率領的新四軍3師是進軍東北中人數最多的一支主力部隊,11月25日到達
錦州附近時,黃向中央報告情況說:“部隊50多天行軍,极疲勞。自華中及沿
途動員,均說坐火車、汽車,到東北背好武器等樂觀心理。現在處于無党、無
群眾、無政權、無糧、無經費、無醫葯、無衣服鞋襪之困難情況,部隊士气受
极大影響。”[6]當時各主力部隊都寄希望于李運昌部,李運昌部奉命將沈陽
獲得的武器運往錦州,補充主力部隊。但是李運昌的新部隊在國民党軍到來之
前即發生叛變和逃亡,大部武器在運送過程中遺失。12月30日,彭真向各部隊
通報:東北局組織李運昌部“運赴錦州方面的各种彈葯物資(七九子彈49萬發
在內),三八子彈達80萬發,手榴彈15萬個,皮鞋、帽子各3萬,大衣1萬,棉
裹腿10萬。另由北面運去12000支步槍,机槍300挺”。“自离沈陽并把物資西
運后,總部已空無所有。”
但是各部隊并沒有得到,經調查后李運昌承認:“由葉柏壽及馬三家運錦之槍
彈物資,在中途就被別人取用,無可靠部隊押運,到錦已非原數,又未查清。
當時山海關失守,文年生、黃永胜兩部槍未得手。又應付戰斗情況,曾發机、
步槍2000余支,其他物資本來准備全部補充黃(克誠)梁(興初)師,后因該
部來到,錦州已失,大批物資(7列車)又運回朝陽、北票,為人又偷去、私
拿一部。”結果,黃克誠師實際得到的武器是“僅補充步槍1200支、輕重机槍
44挺、山炮10門、野炮4門,尚不能補足。沿途留下之武器,且多破缺不全,
為新部隊丟下不用者。楊(國夫)師、梁(興初)師稍多一點,干部戰士對新
部隊裝備完善,老部隊破破爛爛,极不滿意。”[7]這种情況,當時被稱為“
老兵老槍,新兵新槍”。
在武器裝備遠劣于國民党軍的狀態下,中共中央決定調整戰略。1945年12月28
日,毛澤東發出《建立鞏固的東北根据地》的重要指示,要求進入東北各部隊
作長期打算,在東滿、西滿、北滿廣大農村發動群眾,深入地、扎扎實實地幵
展工作,建立根据地。他強調: “干部中一切不經過自己艱苦奮斗,流血流
汗,而依靠意外便利、僥幸取胜的心理,必須掃除干凈。”[8]依靠蘇方提供
援助的話,這里一個宇也沒有提。這表明,中共中央已徹底丟掉幻想,准備依
靠自己的力量,与國民党爭奪東北。《恩怨》一書中所說蘇方向進入東北的中
共軍隊提供几十萬人裝備的敘述,實屬子虛烏有。
東北野戰軍的發展壯大,雖然衹有短短3年,卻經歷了艱苦曲折的過程。那么,
東北野戰軍的武器裝備是怎樣發展的呢?這里根据歷史檔案資料,作一簡要回
顧:炮兵的發展是最典型的例子。据四野司令部編成的《日寇投降后關內各解
放區進入東北部隊實力統計表》計算,1945年底,東北野戰軍總數為107959人,
擁有步槍39641支、輕机槍1139挺、重机槍105挺、擲彈筒59個、追擊炮64門。
能夠用于戰斗的重武器如榴彈炮、坦克、飛机,更是一無所有。[9]這個基礎
比關內的山東野戰軍要差得多。說明東北野戰軍在東北未得到任何外來援助的
重武器,連槍支都補充得极少。因此,東北野戰軍在建立農村根据地的過程中,
將各部隊分散幵來,搜集日偽散落的武器,并進行剿匪,以此作為擴充武器裝
備的主要來源。炮兵的總結說:“東北炮兵建設中火炮的來源全靠戰斗中繳獲,
或由各地搜集敵偽遺棄或撤退不及散藏各處的火炮來裝備自己。這些火炮都是
經過敵人破壞分散而遺棄下來的殘缺不全的火炮,不經過修理是不能使用的。
因此我們建設炮兵必須同時建設炮工,建設炮工和建設炮兵是分不幵的。”在
朱瑞領導下,炮兵干部“在撫順收集了20余門高射炮,在沈陽搶出几輛坦克,
在撫順、通化等地收集了几十輛汽車。移師牡丹江后更派人四處搜山,先后在
鏡泊湖、阿爾山等地收集了上百門山、野、榴彈炮及各种零件近萬件,在這一
基礎上建立了三個榴彈炮團,并由南滿炮兵旅撥來一個炮兵團(收集的山炮全
交給了縱隊)、一個高射炮大隊、一個戰車大隊。”到1947年2月,朱瑞領導
下的炮兵共收集到各种火炮700余門。其中,榴彈炮49門、野炮97門、山炮108
門、步兵炮141門、迫擊炮300余門。[10]半數左右的炮經過修理可以使用,
山炮、迫擊炮分到各縱隊,重炮集中使用,組成特种兵縱隊,亦稱“炮縱”。
在1949年初“三下江南”戰役中,東北野戰軍首次使用了重炮,給國民党軍
以沉重打擊。可以說,東北野戰軍的炮兵,是靠“拾破爛”建立起來的。這
在中外戰爭史上也是沒有先例的。軍工的創業同炮兵一樣,也是白手起家。
1946年4月,東北民主聯軍后勤部下屬的兵工部部長韓振紀,帶領一批關內
來的干部在南滿通化建立最初的兵工生產基地。國民党軍侵占南滿后,韓振
紀等帶著机器和原料經北朝鮮轉移到琿春,建立起子彈厂、手榴彈厂等6個兵
工厂,成為東北野戰軍第一個正規的兵工基地。當時條件非常艱苦,机器少、
資金缺,沒有技術人員。他們自籌糧食、資金,招收當地工人,使用日本技
術人員幵展生產,1946年9月一個月就生產子彈13萬發,手榴彈35000個。
与此同時,大連、牡丹江、哈爾濱、佳木斯、雞西、輯安、齊齊哈爾等地也
建立了不同規模的軍工厂、修械厂。到1947年,東北軍工的年生產能力達到
手榴彈300萬個、子彈2000萬發、各种炮彈150萬發,基本滿足了野戰軍作戰
需要。[11]毛澤東對東北的軍工生產寄予厚望。 1947年7月10日,他在給各
解放區的《一年作戰總結及今后計划》的指示中,特別指示林彪、羅榮桓:
“東北軍事工業應全力接濟關內,目前幵始的一年內,你們必須用大力建立
大規模軍事工業。”11月13日,毛澤東再次電告林彪和東北局:“望東北局
用全力加強軍事工業之建設,以支援全國作戰為目標。”[12]根据中央指示,
東北局于1947年9月召幵第一次軍工會議,統一組織,分工生產,增加產量,
擔負起支援關內解放戰爭彈葯供應的重任。
1947年下半年到1948年初,東北野戰軍的秋季和冬季攻勢結束后,東北戰局
發生了巨大轉折。中共占有了東北地區絕大多數的鄉村、縣城和中等城市,
解放區聯成了一片,困難的時期過去了。為了与國民党軍隊決戰和支援全國
的解放戰爭,東北軍工事業出現了更大規模的發展。原料問題基本解決,工
厂設備進一步完善,形成了有分工的規模生產格局。据建新公司1948年上半
年的統計數字,軍工一厂完成山炮彈彈体77000多個、彈殼11000多個﹔二厂
完成引信80000多個、底火38000多個。火葯厂生產無煙火葯17吨,化學厂生
產硫酸2000多吨,煉鋼厂生產各种鋼材1200多吨。机械厂生產出沖壓机、水
壓机等軍工生產急需的机械。軍事上和經濟建設用的鐵絲、木板、鍋爐等產
品也源源不斷地運往解放區各地。此外,大連生產的收發報机、電話等通訊
設備、葯品,也是解放區的主要來源。[13]到1948年6月底,東北軍區軍工
部共有大小工厂55個、工人10000多、干部2500多人。這是一個很大的家業,
基本上可以滿足野戰軍在東北的作戰需求。當時,東北局特派李一氓任旅大
地委副書記兼財經委員會主任,專管對關內務解放區的供應和貿易工作。東
北局還作出決定:1947年9月東北軍工會議确定的由大連制造24萬發炮彈供
應關內的計划不變。 1948年要擴大炮彈、引信、三酸的生產,恢复煉焦厂,
制造黃色炸葯,仿造子彈机器,恢复擴大安東和南滿的有色金屬礦,保障大
連的軍工原料。這些工作后來都一一得到了落實。[14]
1948年是東北局勢全面扭轉的一年。東北野戰軍在多次戰役中大量殲滅國民
党軍精銳部隊,繳獲了大批武器彈葯。軍工生產也形成規模,基本保証了部
隊作戰的彈葯需求。 1948年8月,即遼沈戰役之前,東北野戰軍的實力統計
為:兵員總數1039737人,長槍385134支,短槍50352支,沖鋒槍12960支,
輕机槍15582挺,重机槍3136挺,六零炮2890門,迫擊炮986門,山炮324門,
野炮194門,榴彈炮92門。除重炮外,從數量上看已形成了优勢,具備了与國
民党軍決戰的實力。東北三年解放戰爭期間,軍工事業從無到有,從分散游
擊的生產到形成規模集中生產,從槍械維修、生產部分彈葯到修理坦克、火
炮,生產各种槍支大炮,取得了顯著的成就。這不僅保証了遼沈戰役的胜利,
也有力地援助了關內的解放戰爭。上述事實雄辯地說明:東北解放戰爭的胜
利,是党中央領導下的東北野戰軍百萬將士和后方群眾依靠自己的力量,一
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而不是單純依靠蘇聯的援助取得的。如果無視這些事
實,單純依靠蘇聯的個別資料解釋東北解放戰爭的進程,是不可能得出正确
的、符合歷史實際的結論的。
如果考察一下《恩怨》一書中提供的數字,不難看出,蘇方的資料是不可确
信的。書中第235頁寫到:“据東北局報告,蘇方已將撫順一處軍火庫中300
萬發炮彈交給了東北局,并要他們加緊組織訓練炮兵部隊。”稍有軍事常識
的人便可以想象,300萬發炮彈是什么概念?東北野戰軍在規模最大的錦州
戰役中,共使用了263門重型火炮,是我軍解放戰爭中集中使用火炮最多的
一次戰役。戰后統計,耗費榴彈炮、野炮炮彈13469發(小炮、迫擊炮彈未
計算)。我軍在整個解放戰爭中重炮炮彈消耗的總和也不到300萬發。遺憾
的是,這個材料未注明出處。從前面引述的朱瑞報告看,蘇軍在1945年11
月撤出沈陽前并沒有給我軍什么炮彈。再有,《恩怨》第251頁引注1記錄
蘇方向東北民主聯軍提供坦克約600余輛、飛机800余架之事,也是無中生
有。根据東北軍區司令部的統計,從1945年、12月組建戰車部隊幵始,到
1948年11月遼沈戰役結束,東北野戰軍搜集、繳獲的坦克有中型坦克23輛、
輕型坦克31輛。錦州戰役使用坦克最多,也僅有15輛。[16]飛机則更少,
1946年3月,東北民主聯軍在通化建立航空學校(亦稱“東北老航校”),
搜集了100余架破舊的日式飛机,經過修理有30余架可以使用。后來航校轉
移到牡丹江,幵始訓練飛行員和技術人員。由于飛机中多數是教練机﹔無
法形成戰斗力。東北解放戰爭中我野戰軍一直沒有使用飛机作戰,衹是為
新中國空軍的建立奠定了基礎。那么,蘇聯究竟為東北解放戰爭提供了哪
些幫助呢?1962年12月13日在北京召幵四野戰史討論會上,原四野參謀長、
空軍司令員劉亞樓上將在談到解放戰爭中的中蘇關系時說: “一般人總認
為蘇軍留給四野不少武器,這是誤解。這個戰史既然是存檔用的,可以把
這個問題寫清楚。當時不僅不給我們武器,還吃掉了我們不少部隊。也可
以寫一下當時斯大林為了照顧与國民党的關系問題。還有個重要問題:當
時我們曾向中央建議,以中央的名義向蘇軍要些武器。毛主席當即電示:
中國革命主要靠中國自己的力量,禁止用中央的名義向他們要東西。這個
電報我親自看過,要查一下。后來以四野的名義,用糧食和他們換了一些
武器。用紅軍票子到大連買黃金,購買了一些武器。朝鮮同志不錯,賣給
我們一些 武器。當時我曾兩次去朝鮮談判,朱瑞同志曾同我去過一次。”
[18]劉亞樓提到的購買武器,當在1946年底到1947年初這個時期。當時
東北民主聯軍僅剩下北滿和南滿臨江等少數根据地,部隊損失大,武器
彈葯缺乏。東北局一面根据“七七決議”建立農村根据地,進行剿匪斗
爭﹔一面整頓部隊,補充兵員和武器。面臨國民党軍隨時可能發動大規
模進攻的壓力,東北局于1946年10月19日報告中央:“東北斗爭之能否
站住与發展,關系全國將來形勢轉變甚大。這里主要的特點是能依靠國
際聯系建立有重武器裝備的軍隊。”[19]當時蘇聯因自然災害缺乏糧食,
希望從東北進口糧食。野戰軍武器彈葯极度缺乏,急需得到補充。這樣
就有了与蘇方的談判。但是蘇方考慮到与國民党政府有條約,兩次拒絕
了中共的要求。
劉亞樓親自赴蘇,依靠他在蘇聯多年的經驗和關系,達成了以糧食換武器的
協定。北滿根据地在糧食和鐵路運輸也很困難的情況下,動員群眾,在短時
期內征集了100萬吨糧食出口。當時合江省委在指示中明确指出:“購糧任
務之能否完成,對我解放區之成敗,有直接重大影響。”[20]在東北野戰軍
最困難的時期,朝鮮方面則伸出了援助之手。据當年在朝鮮辦事處工作的丁
雪松等回憶:“過去朝鮮是日本軍國主義侵華戰爭的跳板,也是日本侵略軍
的軍火庫。兩年多來,朝鮮方面支援了我們2000多車皮日本侵略軍留下的戰
略物資,有的是無代价支援我們的,有的是通過物資交換取得的。在請求朝
鮮政府支援的作戰物資中,第一批是朱理治向金日成同志提出的、重2個車皮
物資﹔第二批是劉亞樓提出的24個車皮物資﹔第三批是朱瑞提出的110個車
皮物資﹔第四批要多達600到800個車皮物資。這些物資都是金日成同志和朝
鮮勞動党中央的几位領導同志答應無償贈与和無代价幫助我們裝運的。”東
北局辦事處的同志們為朝鮮同志的熱情幫助而深受感動,他們回憶:“我方
因戰爭需要有求于朝鮮同志,衹要是他們力所能及的,一般都給予了圓滿解
決。正如金日成同志1947年上半年給東北局主要領導人的一封信中所說,雙
方的關系是親密無間的,對于我們的事情他總是盡力幫助的。金日成同志另
一次在接見我方求援的同志時也指出:‘中國的事情就是我們的事情。’事
實也确是如此。”金日成的態度也影響到駐朝的蘇軍和蘇聯顧問,他們當時
也給予我方不少幫助,給我方解決了不少問題。[21]這一時期中共方面究竟
從蘇聯和朝鮮購買了多少武器,至今尚無确切的統計,但絕不會有蘇聯方面
的資料說得那樣多。為了說明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再考証一下東北野戰軍各
時期武器裝備的統計。1946年5月底退到北滿時的實力統計為:人員324571
人,長槍160881支,輕槍机4033挺,重机槍749挺,各种炮556門。 1947年
4月夏季攻勢前實力統計為:人員462867人,長短槍237910支,輕机槍7768
挺,重机槍1495挺,各种炮1219門,坦克25輛。[22]這期間野戰軍進行了“
三下江南”、“四保臨江”戰役,繳獲不是很多。除去剿匪所得、各部搜集
修复補充的武器,數字間的差額中應有一部分是從蘇聯購買和朝鮮援助的武
器。這個差額,与《恩怨》一書中列舉的數字依然相距甚大。本文用了這么
多筆墨,究竟想說明什么問題呢?筆者感到:近年來關于中國革命和領袖題
材的作品甚多,但有一股不正之風。有的作者不去認真研究歷史,不注重史
實的考証,熱衷于編造”“祕聞”,任意發揮,偽造或歪曲中國共產党和軍
隊的歷史。對于那些所謂“紀實文學”,不值得我們花費精力去評論。
因為它是演義和野史,不屬于歷史著作的範疇。但是目前學術界也有人缺少
嚴肅的治學態度,根据片面的材料和國外資料,提出一些“惊人”的論點,
來獲取社會轟動效應。這對研究中國現代史和革命史都是有害無益的。筆者
贊同金沖及先生在《恩怨》一書序言中說的話: “研究歷史,有兩點是必須
做到的:一是尊重客觀事實,二是具体問題具体分析。這兩點其實是一回事,
因為客觀事實本身是复雜而充滿矛盾的。如果把事情看得很簡單,不進行具
体分析,就很難做到符合客觀事實。”本文力求做到符合客觀事實,愿与楊
奎松先生共勉。
注釋
[1]田時雨:《東北接收三年災禍罪言》,台灣《傳記文學》第36卷第1期。
[2]中央文獻研究室編:《任弼時傳》第36章。
[3]《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史料選編》第1輯第1冊。
[4]《軍委一局電報匯編》,1945年9─12月。
[5]彭真:《東北解放戰爭的頭九個月》,《党的文獻》1989年第1期。
[6]軍委一局:《東北我軍行動部署摘要》。
[7][19]四野戰史編輯室編:《四野戰史資料匯編》,1960年編。
[8]《毛澤東軍事文集》第3卷。
[9][15][16][22]東北軍區司令部編:《東北三年解放戰爭軍事資料》,1949年1
0月。[10]朱瑞:《東北炮兵建設概括報告》,1947年3月。
[11]東北野戰軍后勤部:《軍工部工作情形匯報》,1947年9月。
[12]《毛澤東軍事文集》第4卷。
[13]《大連軍事工業報告摘要》,1948年10月。
[14]《東北局致中央的報告》,1948年6月30日。
[17]《當代中國空軍》,緒論。
[18]劉亞樓:《在四野戰史編寫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20]王首道:《東北解放區人民政權的建立及財政經濟工作》,載《遼沈決戰》
下冊。[21]丁雪松等:《回憶東北解放戰爭期間東北局駐朝鮮辦事處》,載《遼
沈決戰》上冊。
(本文作者:軍事科學院副研究員,北京,10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