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美女,立刻就有了问题。为什么美女看上去就美?而且,一美就有戏?这梁山伯和祝英台要是长相奇丑无比,也许就成不了千古佳话。
那么美的本质是什么?美虽然可以量化,可以测出最佳比例,比如黄金分割。但为什么这种比例,就会产生不一样的视觉效果?个中原因,恐怕没有人能说得清。
人们本能地喜欢蝴蝶,却不喜欢毛毛虫。男人本能地喜欢美女,却不喜欢丑女。见到美女都目不转睛,见到丑女就不屑一顾,尤以对影视人物为甚。至于从对外在特质的审视转移到对内在的素质的欣赏,那又是另外一回事。
美女大量地占据了文学和艺术的舞台,以致我们都习以为常。可是为什么会这样?——废话,这还用问?可是,到底有没有绝对的美?也就是说它的存在无需用丑来作为陪衬?可是,“好”要是没有“坏”的比照,好是什么?“高”要是没有“低”的比照,高是什么?
与其看到一幅唯美的画面,我其实更愿意看到美与丑共存的画面。如果我会绘画,我一定将各种各样的形象放在一个画面去刻画美丑;如果我会绘画,我一定会将天使一般的婴儿与垂死的老者放在一起去刻画生命。
这个世界当中,许多的事物都遵循着相辅相成的规律。要是没有黑暗,光明是什么?没有地狱,天堂是什么?
美这个概念,我们也许只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就像我们可以分辨美女,可却无法说清楚五官如此这般地组合就是个美女的道理一样。
如果连美都说不清,只能说明人在追求美的时候,不过是出于一种下意识。换句话说,在某种程度上,人生的许多时候,只不过是在被动地感受生活, 却并不知晓自己行为的目的。也就是说并不是凡事都有目的、都有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