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金刚》“逼退”《南京》:商业战胜爱国主义?



两部均由美国人拍摄的影片,在中国的遭遇却截然不同。反映南京大屠杀的影片《南京》在上海仅上映一周,便被呼啸而来的美国大片《变形金刚》“逼退”,黯然离场。

15日,几位特地赶到上海八佰伴新世纪影城准备观看晚场《南京》的观众大失所望,他们被告知排片表已临时更改,《南京》晚场停映,改放商业大片《变形金刚》。据了解,该影城各放映厅15日放映了30余场《变形金刚》,而《南京》只在上午非热门时段保留了一场。一位经理对此解释:“我们已经算好的啦,《南京》总还保留了一场,别的影院基本都停映了。我们不能不考虑经济效益啊!”

尽管此前,上海联和电影院线总经理徐小平曾明确表示,即使《变形金刚》“泰山压顶”,联和院线的8个《南京》拷贝仍将在上海各大影城维持一定的放映场次,“想看的观众一定能看到!”但上海各大影城不约而同在周末将更多时间留给了《变形金刚》,而对某影院“在下周再相应增加《南京》放映场次”的许诺,影迷们认为这很可能只是敷衍之词。

影院根据市场反馈调整放映的片目,在目前体制下是很平常的事情。记者调查发现,上海数十家大小影院早在上周放完最后一场便停映了《南京》,仅有部分影城将陆续放映几场。一位影院经理声称:上海毕竟还放了一周,而因为担心上座率低,南京甚至都没有上映这部影片。据了解,《南京》仅在京沪大规模放映,在北京仅放了四天,而这部再现70年前南京遭遇大屠杀浩劫的影片甚至无缘南京,江苏地区只有无锡拥有一个拷贝。

事实上,《南京》在上海上映之初,观众十分踊跃。据影院反馈,尽管此前《南京》在各影院排片并不在热门时段,但票房还是不错的,尤其经过“七七”事变70周年宣传活动后,周末连续满场,而且都是个人买票,不是公款消费。在上海电影节期间的放映场,上座率甚至接近90%。但是,从总体票房来看,《南京》显然远不如《变形金刚》。

年初在美国圣丹斯电影节上首映就一鸣惊人的《南京》,是首部以西方人视角讲述南京大屠杀的纪实影片,被称为“中国版《辛德勒名单》”。这样一部真实揭示中华民族惨痛历史,又存在观片需求的影片,为何得不到大多数影院青睐?据悉,尽管《南京》是一部美国影片,但在各影院经理看来,这是一部票房不可能乐观的严肃影片或“教育片”,有的甚至根本不知道它并非国产片。而一部严肃题材电影,很难在影院的暑期排片表上占据醒目位置。联和院线副总经理吴鹤沪认为,排片权下放给影院带来收益,但只重票房的负面效应也同时显现。

一位影评人尖锐地指出,不少影院“太看重票房,什么片子赚钱就放什么,但却忽略了一点——电影院不仅仅是单纯的经营场所,也负有向大众提供文化产品的重要使命。”一位网友称:“《南京》是最恰当的‘爱国主义教育’,可我们却轻易地放弃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