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波西進 台商成功學


2007.08.15
第三波西進 台商成功學

進入21世紀,第三波台商西進興起,
面對中資外資夾殺,以及大環境改變,第三波西進如何才能成功?
台商西進 工廠變市場
96.08.15 【李宜萍-守寍寍】
台商西進大路可分三大階段,首先就是九十年代之前,以傳統產業外銷為主。落腳珠三角。九十年到到千禧年之間則是電子產業落腳長三角。目前台商西進多為了市場,或是高資本高技術的產業為主。...
企畫採訪/鄭 真‧李宜萍‧丁永祥‧葉惟禎
撰文/李宜萍【更多精采內容在本期《管理》雜誌】
管理》雜誌封面

1993年,麗嬰房在上海設立第一家店後,14年來,累積了華東區域輻射經營的經驗,與散佈全中國30個重點城市的700家店,都成為其寶貴的投資經驗。2004年決定將全中國的通路佈局切割為六大區塊,展開區域輻射經營的做法,計畫增加1000家直營加盟店。同期間,元祖、永和豆漿、龍鳳食品等,也先後展開類似做法。 建大輪胎則是自1992年起,陸續在華南深圳、華中崑山設廠,主要以外銷為主,內銷為輔,隨著中國內需市場成長快速,逐漸往北部移動,在華北天津設廠,以擴張東北及內陸市場。日商Sony也是類似的情況,將原先中國生產、外銷全球的模式,轉變為內外銷雙軌進行,同時大力發展中國市場,投入更多資源,開發專門銷售給中國消費者的電視機、MP3播放器和其他小玩意。

國際手機大廠摩托羅拉(Motorola),現在正積極進軍九億人沒有手機的城鎮農村市場,研擬打入這個族群的策略;而家用品大廠P&G,經銷點已深入三、四級城市,現在對鄉鎮及中國農村市場興趣濃厚,決定參與中國商務部的一項研究計畫,預計在中國設立許多的鄉鎮小零售店。

這些陸續發生的實際現況,說明了企業進軍中國的兩大趨勢及一大挑戰。

趨勢一,中國市場正進行板塊運動。市場從沿海擴散到內陸,高購買力的消費者,從集中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區,逐漸延伸到偏遠、人口更少的鄉鎮、農村地區。

趨勢二,企業的經營模式也跟著翻轉,從製造產品外銷轉為內外銷兼顧,經營思維必須跳脫降低製造成本的優先考量,而強化品牌行銷能力;而內銷的覆蓋範圍,也由沿海的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往西部、中部六省、東北等內陸地區發展,企業需要新的區域市場經營思維與能力。

一大挑戰,是品牌在地化經營,需要明確的市場定位、利基策略與在地化行銷能力。  對台商來說,這是新一回合的嚴酷考驗,與10年、20年前的西進大不相同。  1980年代第一波台商西進,以傳統製造業為主,以外銷為導向,當時主要聚集在珠三角一帶。1990年代興起第二波科技代工製造廠、零售服務業西進,以長三角及環渤海為主,製造業以外銷為主,零售服務業以內銷為主,製造供應鏈愈來愈大,面臨經濟規模化的挑戰。

第三波西進完全跳脫前兩者,據中國台商投資經營協會副秘書長黎堅多年來的觀察,這一波的西進以消費性商品市場擴張、資本密集工業、高科技上游、技術服務業為主,主要針對中國內需市場,投資地區除了珠長三角外,也往中部六省、環渤海、東北、西部地區發展。
第三波西進,台商必須深耕中國市場,所面臨的是品牌在地化的挑戰。

台商整軍再出發!

大家都想深耕這個市場,但人人有希望,個個沒把握。

外資的優勢是佈局動作大,產業價值鏈的串聯速度快,品牌經營經驗豐富;中資企業從90年代開始,就已經在當地具備本土品牌的領先優勢與在地化優勢,牢不可撼;台商的優勢則在製造、成本控制、彈性與創新上。

也就是說,台商要打贏這場仗,面對的是兩種競爭者,一是挾大量資金與品牌經營經驗的全球品牌廠商,一是有著長久經營、深厚地方關係,與深諳當地風土民情的地頭蛇。

台商雖然有同文同種的優勢,但缺乏在地優勢。台北經營管理學院董事長,也是台商張老師總團長的陳明璋建議,應該學學當地廠商做品牌的方式,要放下身段,和當地人打成一片,例如中資的創偉家電,從一、二級城市要打入三、四級城市時,連續放了300部電影給當地農民看,和他們搏感情,才向他們介紹家電。

他樂觀地說,由於中國市場呈輻射狀,也就是一級城市做得起來,通常二、三級城市也會做得起來,大潤發、麗嬰房、自然美、永和豆漿都是如此發展成功的實例。

近年來中國平均國民所得提高,內需市場逐年成長,據中國統計局資料,2005年城鄉家庭平均收入為人民幣10,493元,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彩色電視、洗衣機、冰箱、空調等,將近半數家庭還有兩支以上手機;而近期國務院推出「十一五計畫,全面小康計畫」,希望2006年到2010年,提升月人均所得從1,500元增至3,000元。

深入了解當地風土民情

近期台商派幹部到中國各地設立據點,都會先安排幹部在當地住一陣子,深入了解當地的生活習慣與風土民情,以免誤判市場形勢,尤其是生活必需的食衣住行,更需要深入了解,這是建立在地化優勢(Localization strategy)。 元祖食品店剛在上海四川路上開店時,推出招牌食品麻糬,沒想到當地人送禮、慶生習慣送蛋糕,後來才改以蛋糕為主力商品。而南米食、北麵食的習慣,也讓龍鳳食品一開始錯將米食類的湯圓賣給北方人,而將包子賣給南方人。  要了解生活習慣並不難,可以從購買行為、日常作息觀察,較難探究的是消費心理。

經常到中國考察當地消費、經濟狀況的台灣經濟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孫明德指出,「你可以看到一些婚禮宴客的筵席上,很多人以『就是可樂』代替『可口可樂』來請客,不用可口可樂的原因是太貴,但是又希望趕時髦、有面子,所以用較便宜的就是可樂,反正都是可樂。」

十幾年前,「台灣來的」代表品質不錯,而現在則是「舶來品更好」。一位食品業台商表示,「實際上他們追求更好的生活享受,也有能力購買。」孫明德進一步說明,以一位月薪人民幣2,000元的上班族來說,其實和台灣月薪四萬元的上班族生活水準差不多,他們一碗麵只要人民幣一元,扣掉房租,其實還可以存不少錢,具有相當的購買力。

如何讓消費大眾願意將口袋裡的錢拿出來,成為各企業努力研究的課題,台商也不例外。綜觀台商第三波西進成功者,抓著食、衣、住、行的商機,在市場定位、經營策略、產銷佈局與人員管理上做對了一些事,逐漸建立競爭優勢。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