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日同文同种与貌合神离(60)

从传统文化里发现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在交流过程中寻找令人茅塞顿开的灵感。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中国人,日本人和欧美人的“数字观念”之区别。
在中、日之间的语言交流,有时是丝丝入扣地完全一致,
有时候相互之间“各自为阵”,不能完全对应。语言的比
较不仅要通个两者之间不同的习惯比较,还可通个第三者
的对比, 能清楚地看到其中细微区别的原因所在。
上次谈到同一个事物中文、英文和日文的表述方法不同,就像各念各的
“般若波罗蜜多新经”一样。

一种“几内亚家禽”(英文:Guinea fowl),
在日本叫做“珍珠鸡”在中文叫“叫花子鸡”。
后来这种鸡由于体大味美,欧美大量购买作为食用。
在美国由于非洲集装后
经过“土耳其”进口,就被成为“土耳其鸡”,
在英语的“Turkey cook” 或
“Turkey hen”。
由于它们像鸳鸯一样的生态是坚贞不渝的“一夫一妻”制,
在欧美的圣诞节都离不开食这种鸡肉。

现在不必经过“土耳其”进口,但还是叫“turkey”。
就像日本的“甘栗”,由于过去的板栗几乎都从“天津港”进口而来,
日本人将炒甘栗统称为“天津甘栗”。对这种“土耳其鸡”在日本
被称为“七面鸟”,在中国叫做“八卦鸡”(火鸡)。


日语:七面鸟
汉语:八卦鸡
英语:进口港口(没数字的说法)


同样一种家禽,日本用日本人喜爱的数字来称呼它,中国用中国人
喜欢的数字来称呼它。
日本人叫做“鸟”,中国人称为“鸡”,美国人叫“鸡”却从它的
经由地来称呼它。

对于数字上的理解中国人、美国人、日本人各不一样。
在日常的习惯用语上可以看到日本人、中国人和欧美人使用描述
事物的工具迥异。

文章閲覧:

   有一本《天下得失蒋介石的人生》一书里有一章叫做“蒋介石的阅读史”,较为详细地记录了蒋介石读过的书籍,并对他的阅读习惯,阅读方式,阅读取向,阅读偏好加以分析和归类。这个“阅读史”的主要根据是蒋介石日记。蒋有记日记的习惯,但凡他用心认真读过的书籍都在其中有所记录,且不时写点书评心得体会之类——好像毛泽东在《资治通鉴》书页里写眉批一样。
  蒋氏虽然是一个军人政治家,一生重视军队,瞧不起坐而论道的文人书生。但他本人酷爱读书,阅读习惯保持终生不曾改变。他读书不是快速粗略的泛读,而是缓慢的精读细读,读书通常从头读到尾,极少半途而废。有些书是反复读,三遍五遍甚至十遍,比如戴季陶的《三民主义的哲学基础》,他就反复读了十来遍。据《天下得失》一书作者统计,从919年—1945年,蒋介石日记里所记录阅读书目近200种,其中经史子集等中国古籍80多种,所谓新书(清末民初书籍)100多种。

蒋氏首先是爱读古籍,经书是首选。儒家经典“四书五经”,反复读,尤其是《大学》《中庸》,少年,青年,中年时期一直在重复阅读。读后感是“《大学》之道,乃是我们中国最基本的政治哲学”“将一切做人做事的道理,都包罗无遗,发挥尽致”。对《中庸》也同样推崇,认为如果细心研究《中庸》而得其要旨,则立身处世,可以受用不尽。
蒋介石推崇曾国藩,一生受其影响很大,他反复读过曾国藩文集,又阅读曾国藩家书日记书牍杂著以及治兵语录等等,在立志养气,立品修行方面,处处以曾国藩为楷模。
蒋氏另一个阅读种类是军政谋略与治术方面的书籍,1930年代面对地方实力派和中共的严重挑战时期,这类书籍读的尤其多。《孙子》读过很多遍,30年至37年日记里频有记录,日记里有“船中看《孙子》完,甚觉有益”“《孙子》一部书,惟在专一迅捷,审机察势而已”。蒋氏也喜欢读《管子》《韩非子》以及《墨子》。蒋介石强调学以致用,通过阅读这类书籍汲取军事谋略与治兵之术。
再有一类是革命史。1919年新文化运动时期,蒋氏一边阅读《新朝》《新青年》《东方杂志》以“揣摩风气”,一边读《新村记》《易卜生记》《俄国革命记》等书以追踪新思潮。20年至23年,读了《杜威讲演集》《马克思经济学说》《马克思学说概要》《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传》《德国社会民主党史》等书。25年到35年之间,读过《俄国革命史》《法国革命史》《土耳其革命史》《俄国共产党史》《俄国共产党之建设》《列宁丛书》《变乱与革命技术》等书,有些反复研读多遍。
蒋介石还有一类书是为了某一具体计划和目标而读的。比如32年阅读《日本侵略中国计划》后,他在日记里写道:“开卷有益,乃知吾人前日对外交之忽略而致今日之失败,悔无及矣,以后应每日抽暇一小时,而且对外交尤应注意也。”两天后他又看到《日本侵略满蒙计划》,“益觉本身知识之浅,误国自误之罪也”。后来他请地质学家翁文灏讲解中国煤铁矿业的分布,得知东三省煤铁矿业占全国总量百分之六十以上,尤其是中国铁矿百分之八十以上为日本所占有,蒋介石听后“惊骇莫名”,在日记里写道:“东北煤铁如此丰富,倭寇安得不欲抢占。中正梦之今日始醒,甚恨研究之晚,而对内对外之政策错误也。”32年蒋介石看《俾斯麦传》,深有感慨,批曰:病弱之国,惟‘铁与血,危与死’四字,乃能解决一切也。他成立特务组织“力行社”,为研究收集情报,还读了一本《各国情报活动之内幕》,读后感是:“阅之手难释卷,甚恨看之不早也”,“为今近最爱最要之书,-------从政者非知此不可也,得益匪浅。”蒋介石除了自己阅读,并请各方面专家给他讲课,内容涉及西方各国的政治制度,国际经济形式,苏联计划经济,各国统计制度,统计学,土地学,教育学以及中国矿产资源分布,币制等专题,范围非常广泛。
蒋介石由于不能直接阅读外文原著——他虽然留学过日本,但日文不及汪精卫周佛海等人,不能读原著,其阅读范围受到限制,有关西方哲学思想,政治学说等方面的书籍,他的阅读十分有限。这一点与孙中山相比,差距巨大。孙中山生前购置和收藏的西方书籍多达1800种以上。而且孙中山有长达30多年的海外生活经历,他的语言运用,知识结构,思维方法都深受西方的影响。孙中山所读的主要是西方书籍,范围宽广,涉及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哲学,历史学和自然科学等众多领域的代表性,前沿性著作。蒋介石阅读的都是中文书,即便外国著作也都是翻译过来的二手货,他的阅读视野和知识结构与孙中山相比是有很大差距的。
与终生对手毛泽东相比较,两人都不能读外文原著,都喜欢读古籍。但两人读书兴趣也有所差异。毛泽东从经史子集到稗官小说,几乎无所不读,尤其爱读史书《二十四史》《资治通鉴》之类。其次是古典文学和各类知识性趣味性杂书也广泛涉猎。相对而言毛泽东对儒家经典兴趣不大。蒋介石则偏爱儒家经典,文史书读得不多。对中国古典文学兴趣不大,很少涉览古典诗,词,曲,赋之类。《红楼梦》是否看过不见记载。
总体而言,蒋介石读古籍,要么侧重进德修身,要么着眼兵略政术,总之是要有助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单纯知识性,消遣性和趣味性的书籍,如各类杂书稗史之类,他是没有兴趣甚少旁骛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